不可不知的49个史记人物-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走了十多里地,王稽从后面追赶上来,告诉范雎,不出他所料,穰侯果然回头来搜查,看到车上没人才罢休。
回到咸阳,王稽觐见秦王,报功说:“魏国有一个张禄先生被我请来了,他是著名的辩士,曾经对我说:秦国现如今危如累卵,得到我才会安全。希望大王您接见他,和他面谈。”战国时期,辩士很受欢迎,因此有许多骗子假借辩士的名头到处招眼撞骗,秦王肯定早就听够了这种大言不惭、危言耸听的话,根本没当回事,只把范雎安顿在旅馆里,一日三餐只供应最低等的饭食。如此过了一年多。
当此时,秦国国事强盛,在南面,夺取了楚国的重镇鄢和郢;在东面,攻破了齐国;还数次围攻韩、赵、魏三国。因此秦昭王非常自负,对天下的辩士一概嗤之以鼻。
穰侯和华阳君是秦昭王的母亲宣太后的弟弟,也就是昭王的舅舅;泾阳君和高陵君都是昭王一母同胞的弟弟。穰侯是丞相,那三个人都官拜将军,都有封地,依靠着宣太后的权势,这四个人的私有财产竟然超过了国库!昭王早就心怀不满,碍于太后的面子不好说什么,这时范雎看准了昭王的心病,上书说:“家资殷实的,肯定是取之于国;国家殷实的,肯定是取之于别的诸侯国。如果诸侯豪富,毫无疑问是侵削国家的利益而中饱个人的私囊。我想跟大王您说的类似的话还有很多,您为什么不愿接见我呢?”
昭王一看这封书信,大喜,赶紧召范雎前来。
昭王在离宫召见范雎。范雎去得早,到了宫门口,假装不知道内宫的通道就往里闯,刚好这时昭王走了进来,宦官很生气,使劲把范雎往外赶,一边赶一边说:“大王来了!“范雎故意大叫大嚷:“秦国哪来的什么秦王?秦国只有太后和穰侯!”范雎想用这个办法让昭王醒悟。昭王看见这种情形,赶紧上前迎接范雎,再次谢罪。
正式会见开始,昭王屏退左右,长跪三次向范雎请教,范雎连续拒绝了三次。这种你进我退的仪式做够了,范雎才鼓动如簧之舌,搬出周文王礼遇姜太公等著名事例数落了一番昭王,意思无非就是“以前你为什么不待见我,我好委屈啊”。昭王赶紧又谢罪。
范雎向昭王献的计策,无非仍是合纵连横那老一套,即拉一个打一个,如此这般,最终把别的诸侯国全部吞并。而且范雎又趁机中伤穰侯,说穰侯对秦国不忠。昭王于是拜范雎为客卿,对范雎言听计从,果然大见成效。
几年后,范雎又给昭王支招儿,说太后、穰侯一家会对昭王的帝位造成威胁,昭王于是废太后,把穰侯、华阳君、泾阳君和高陵君都驱逐出关外,拜范雎为丞相,封为应侯。因为秦国在诸侯国中最强大,范雎至此达到了权力的顶峰。不过,这时他的名字仍然叫张禄。
魏国听说秦国即将征伐韩、魏,派须贾出使秦国。范雎故意衣衫不整地单身前往须贾的住处拜见须贾。须贾乍见范雎,大惊,问:“原来你还没死啊?”范雎回答:“是的,我还活着。”须贾问:“你在秦国做说客吗?”范雎回答:“没有啊,以前我得罪了丞相魏齐,逃亡到了这里,哪有资格做说客啊!”须贾又问:“那你现在在做什么?”范雎回答:“替人打工,给人家当差役使唤。”须贾听了很怜悯范雎,留他吃饭,送给他一件自己的粗袍,叹息着说:“唉,你竟然穷到了这个份上。”
须贾又问:“听说秦王很信任丞相张禄先生,天下大事都听他的,我这次来的使命都取决于他,可是我没有门路拜见,你交往的人里有认识他的吗?”范雎回答:“我家主人跟他很熟,就是我也能够求见他,我帮你安排吧。”
范雎回去后,套好四匹马拉的豪华大车,亲自替须贾赶车,前往丞相府。须贾发现府中的工作人员一看见范雎就恭敬地躲避,很奇怪。到了丞相的办公室门口,范雎对须贾说:“你先等一会儿,我去禀报丞相。”须贾在车里等了很久很久,还没见范雎出来,就问看门人:“范雎怎么还不出来?他在干吗呢?”看门人回答说:“哪里有什么姓范的?”须贾说:“刚才赶着车带我进来的那个人啊。”看门人回答说:“他哪是什么姓范的,他就是我们的张丞相!”
须贾一听,大惊失色,自知被范雎诓骗了进来,赶紧脱掉上衣,光着膀子,跪在地上,央求看门人替自己向范雎谢罪。
范雎登堂升帐,把大堂布置得十分的豪华,帐幔都用丝绣的,招来大批侍从,派头摆足之后,才召须贾进来。须贾一进门就口称死罪:“没想到您能青云直上,须贾我有眼无珠,从此不敢才读书做事。我犯了该下锅煮的大罪,要死要活全凭您一句话!”
范雎说:“你有三宗罪。我范家的祖坟都在魏国,你却诬陷我有二心,向魏齐进谗言,这是第一宗罪。魏齐把我扔到厕所里糟践,你却不阻止,这是第二宗罪。你们喝醉后竟然忍心往我身上撒尿,这是第三宗罪。论罪死有余辜,不过你送给我你的粗袍子,还算有故人之情,权且饶了你吧。”
范雎为须贾饯行,大摆筵席,把所有诸侯的使节都请来,坐堂上,独独让须贾一个人坐堂下,在他面前摆放了一堆喂马的饲料,派两个受鲸刑(脸上刺字涂墨)的犯人夹持着他,像喂马一样喂他。一边喂范雎一边威胁说:“赶快滚回去告诉魏王,让他交出魏齐的头来!否则我将屠尽魏国的首都大梁!”魏齐闻讯赶紧逃到了赵国,后来自杀,赵王把他的头献给了秦国。
报复羞辱了须贾之后,范雎举荐王稽为河东守,举荐郑安平为将军,然后散尽家财,报答所有那些处于困境的时候曾经帮助过他的人,正所谓“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
【个性点评】
看范雎报复须贾的全过程,会发现范雎真是个做戏的天才,如果搁在今天,范雎一定可以胜任全中国演技最佳的男影星。陈凯歌当年拍摄《荆轲刺秦王》的主角应该由范雎出演,秦相范雎刺杀秦王,一定好看煞人!
樊哙:死都不怕,还怕喝酒吃肘子?(1)
项羽何许人也?那是响当当的西楚霸王,百战百胜的常胜将军。
樊哙何许人也?一个杀狗的屠夫,因为和刘邦是老乡,跟随刘邦四处征战,才得以参加著名的“鸿门宴”。不过樊哙没有资格入宴,只能站在营外守卫。
这两个身份悬殊的人,在鸿门宴上碰撞出了一幕好戏。
项羽在戏下(今陕西临潼东北)摆下鸿门宴,邀请刘邦赴宴。
此时的形势是:项羽亲率40万大军,驻扎在新丰鸿门;而刘邦只有10万人马,驻扎在霸上(今西安东),居于下风。此前刘邦已经率先攻破咸阳,以“关中王”自居,丝毫不把项羽放在眼中。项羽的谋士范增劝说项羽要得天下,必须先灭掉刘邦。
就在项羽准备向刘邦进攻的前夜,项羽的叔叔项伯连夜赶往刘邦营中,因为他和刘邦的谋士张良是好朋友,要带张良离开刘邦大营。张良不愿抛弃刘邦,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刘邦。刘邦大惊。张良出主意让他面见项伯,申说不敢背叛项羽,要项伯在项羽面前替他说话。项伯答应了刘邦,请刘邦第二天早上亲自去向项羽谢罪。
第二天一早,刘邦就来到鸿门,向项羽谢罪。项羽设宴招待刘邦。项羽和项伯面向东坐,范增面向南坐,刘邦面向北坐,张良面向西坐。这就是鸿门宴诸人的座次格局。范增举起自己佩戴的玉玦,数次示意项羽下决心杀掉刘邦,项羽沉默不语。范增走出去召项庄,对他说:“君王为人心软,你以祝酒的名义进帐,伺机杀掉刘邦。刘邦不死,我们所有的人最终都会成为他的俘虏。”项庄进帐祝酒。祝酒已毕,说:“大家都在喝闷酒,也没有音乐相伴,我来舞剑给大家助兴吧。”项庄舞剑,意在沛公;项伯承诺过刘邦,于是也拔剑起舞,时时用身体遮挡住刘邦,项庄因此无法击杀刘邦。
张良眼看事态紧急,赶忙出营。樊哙一听,立刻带剑拥盾进帐。把守帐门的卫士阻挡,樊哙侧过盾牌一撞,卫士仆地。樊哙闯进大帐,撩开帷帐,向西而立,瞪圆了眼睛直视着项羽,头发根根竖起,眼角都裂开了。项羽一见之下,手按在剑柄上,坐直身子,问道:“这是谁?”张良回答说:“是沛公的护卫樊哙。”项羽说:“真乃壮士!赐他一卮酒!”一卮酒约四升。侍者递给樊哙一大卮酒。樊哙拜谢,一饮而尽。项羽又说:“赐给他一只肘子!”侍者递给他一只整猪肘。樊哙把盾牌倒伏于地,把猪肘放在上面,拔剑边切边吃。项羽说:“真乃壮士!还能再喝吗?”樊哙回答说:“我死都不怕,一卮酒算得了什么!沛公先破秦入咸阳,一草一木都不敢动,专待大王您前来。如此劳苦功高,您却听信谗言,想杀沛公,和暴秦又有什么两样!”
项羽不答话,只是说:“请坐。”樊哙挨着张良坐下。
过了一会儿,刘邦起身上厕所,召樊哙出。项羽让人叫刘邦回去,刘邦问樊哙:“我没有辞别就出来了,现在怎么办?”樊哙说:“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还辞别什么呀,赶紧走吧!”刘邦顾不得准备车子,遂单身独骑,樊哙等人步行在后,间道回到营中。
这一次鸿门宴,如果不是樊哙闯进大帐,当面责备项羽,估计刘邦性命难保。
汉定天下,樊哙被封为舞阳侯,娶吕后的妹妹吕须为妻,和刘邦做了连襟。
大将鲸布造反时,刘邦病得正重,不愿意见人,躺卧在宫中,令守门人不得放进群臣。绛侯周勃、灌婴等人都不敢进去禀告鲸布造反的事。就这样过了十几天,樊哙终于忍不住了,排闼直入,推开宫门就进去了,群臣都跟在后面,眼见刘邦正枕着一个宠爱的宦官睡觉呢。樊哙流着泪说:“想当年陛下和我们一起从丰沛起兵,百战而定天下,何其壮哉!而今天下已定,陛下您又是何其惫懒!陛下您重病在身,群臣都惶惶不安,您不见群臣商议国家大事,难道独独和一个宦官诀别吗?难道陛下忘了赵高的故事了吗?”
刘邦听了大笑,遂起身。
其后卢绾造反,刘邦命樊哙任相国,去镇压卢绾。这时刘邦的病越发严重了。樊哙在外,有人造谣说樊哙和吕后一族结党营私,一俟刘邦驾崩,樊哙就会马上起兵诛杀刘邦最心爱的戚夫人和赵王如意。这个谣言击中了刘邦的心病,刘邦勃然大怒,派陈平用车载着绛侯周勃火速赶去取代樊哙,密令陈平就在军中斩了樊哙。陈平非常畏惧吕后,不敢擅杀吕后的妹夫樊哙,只是把樊哙抓起来,送回长安。
樊哙运气真好,刚刚被押回长安,恰恰刘邦驾崩,吕后自然放了樊哙,官复原职。
【个性点评】
英雄相见,惺惺相惜。项羽和樊哙都是壮士,因此一见之下,项羽就非常喜爱樊哙,赐酒赐肉。可以说鸿门宴上最引人注目的一刻就是樊哙闯进大帐后演出的这幕好戏。假如樊哙不是刘邦的老乡,假如樊哙没有跟随刘邦而是跟随了项羽,这两个壮士携手,不知还有多少轰轰烈烈的好戏上演。樊哙后来虽然封侯,恩宠非常,但是当他看见流氓出身的刘邦不思进取,整天和宦官鬼混的惫懒样子时,不知是否有过一丝后悔。尤其是和刘邦相比,项羽身上的勃勃英气和霸气,难道从来没有打动过同为壮士的樊哙吗?
历史当然不容假设,可是幻想着两个壮士之间的碰撞,是一件多么让人心潮澎湃的赏心乐事啊!
范蠡:失去西施之后怎么活?(1)
越王勾践灭掉吴国后,献给吴王夫差的西施到底是死是活,成了一个千古之谜。
吴越故事中的西施其人,《史记》中并没有任何记载。直到东汉时期的《吴越春秋》,才出现她的俪影:吴亡后,“越浮西施于江,令随鸱夷以终。”—请注意,这里出现了一种奇怪的东西:“鸱夷”。鸱夷,就是马革或牛革做的袋子。越王勾践把西施装进“鸱夷”,压上石头,投之于江。至于民间盛传的西施和范蠡相恋的故事,惟一的记载是东汉《越绝书》:“西施复归范蠡,同泛五湖而去。”
西施到底是鸱夷沉江,还是与范蠡同泛五湖,像童话中一样,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似乎成了一个谜团。善良又善于自欺的民间选择了后者。于是“美人计”西施故事的大团圆结局,抚慰了中国民间的好奇心。
可是,《史记?货殖列传》记载的范蠡的结局却与同泛五湖的传说迥然不同:“范蠡……乃乘扁舟浮于江湖,变名易姓,适齐为鸱夷子皮,之陶为朱公。”—请注意,这里又一次出现了“鸱夷”这种奇怪的东西!根据司马迁的记载,越灭吴后,范蠡不辞而别,改名叫“鸱夷子皮”,前往齐国。“鸱夷子皮”就是皮袋子。一个人好好地姓范名蠡,后来离开齐国到陶(今山东定陶)的时候又改姓朱,却偏偏在离开越国的时候改名叫皮袋子,这难道不是一件奇怪的事吗?“鸱夷子皮”,这是什么样的名字呀!难道复姓“鸱夷”,名“子皮”?这件离奇的举动发生在西施鸱夷沉江之后,因此毫无疑问是范蠡和西施相恋的铁证!
西施鸱夷沉江,范蠡痛不欲生。逃亡途中,浮舟于湖上,为了纪念刻骨铭心的爱人,范蠡抛弃了基本的更名原则,姓名不分地叫自己“鸱夷子皮”—以致西施死命的鸱夷为名。爱情,只有爱情,刻骨铭心的爱情,才能解释如此离奇的举动,也才能稍稍抚慰一颗破碎的心。这个名字不仅向天下公告了越王勾践的残忍手段,公告了范蠡和西施的生死恋情,同时草蛇灰线,传递出范蠡和越王勾践的恩怨纠缠。
—台湾小说家高阳如此解释范蠡自称“鸱夷子皮”的缘故:
鸱夷是用牛皮或马皮做的酒囊,用得着时,虚能受物,腹大如鼓,用不着时,不妨掩而藏之,范蠡以此自况,正就是君子用行舍藏的意思。一说,吴王夫差赐属缕剑,命伍子胥自杀,用鸱夷盛了他的遗体,投之于江,所以范蠡自称鸱夷子皮,在表示他亦是越王的罪臣。(高阳《清官册》)
这两种说法都错了。前者无法解释为什么后来齐国请范蠡做相的时候,范蠡拒绝的原因。既然“君子用行舍藏”,齐国请他做相,正是君子“用”的时候到了,为什么还要“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