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大决战 -孙庭信1019-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用武士道精神训练出来的日本皇军,不惜在危急时刻剖腹成 仁。但当他们见了中国军从这惊人的守土血战精神,也无不为之 惊恐失色。
日军在上海战场伤亡惨重,裹足不前。日本内阁首相近卫文 (上麻下吕)再次恼羞成怒地发表声明,指责中国政府侮日抗日之势愈加高 涨,日本政府不得不再次向华中增加兵力,以对中国军队断然给 予一大打击,声称只有彻底打击了华中中国军队的精锐主力,并 使之丧失战斗意志,才能迫使中国政府放弃抗日政策等等。
日军统帅部认为由于中国军队主力在华中,如不予华中以重 兵打击,则难望达到近卫之政府声明所提出的目的。决定将主战 场由华北转到华中。
10月2日,增派独立野战重炮兵一个大队。
10月16日,由华北调上海独立攻城重炮兵两个大队、坦克一 个大队、独立轻装甲车三个中队等部队。
10月初,日军统帅部下令编成第10军,增援上海战场,令其 在杭州湾北岸登陆。第10军所辖兵力为第6、第5师团(华北转 调)、第18师团(满洲转调)、第114师团(国内新编),军直部 队和兵站部队(华北转调),第1、第2后备步兵团(日本国内新 编)。
10月中旬,海军新设第4舰队,负责向上海转运兵员。
11月7日,日军统帅部下令编成华中方面军、由松井大将充 任方面军司令官,统辖侵华日军之上海派遣军和第10军。此时, 华中日军兵力为两个军,陆军九个主力师团和其他直属特种部队, 以及海军第三舰队、第四舰队和空军部分,共三十万兵力以上。而 华北此时仅陆军两个军,7个师团的兵力。
为加强华中方面军统帅力量,日军参谋本部第三部长(土冢)田攻 少将和武藤大佐转调华中方面军,分别担任参谋长及参谋副长。此 二人曾积极主张向华中增兵,将主战场放在华中。
实际上日军统帅部完全为中国方面的计谋所制约在华中摆开 了一副大决战的架势。只有到八年的苦战之后,他们才知道在战 略布局上,把自己摆到了被动的一方。在这水乡泽国吃尽苦头而 一败涂地。
11月20日。
日军在付出死伤六万余众的代价后占领了上海,接着又攻占 了苏州等地,南京危在旦夕,国民政府被迫宣布迁都重庆。对此, 蒋介石代表国民政府发表迁都声明:我们始终相信,暴力是不能打垮我们的。终有一天,会由敌人制造的废墟中出现崭新的国家,只要地球存在,这个国家就将继续存在。敌如进攻南京,我们就保卫南京。敌如进攻四川,我们就保卫四川。“只要敌人继续侵略,我们就继续抵抗、敌人不懂得中国领土是不可征服的。
中国是毁灭不了的。在敌人侵害下,中国只要有一处自由场所,国民政府将依然作为最高权力机关存在!
南京的失陷当然是极痛苦悲壮的事,而且,也确实在相当一 些国民政府和军队的高层人士中充满着失败情绪,但是,在共产 党和国民政府的有识之士看来,敌人攻占南京绝不意味着中国的 失败。相反,日军倾其主力于华中,在战略上已经失败,“中国的 抗战虽然艰难困苦,但必将取得最后的胜利。
3 1938年1月。
蒋介石从庐山飞抵武汉。
半年来的抗战,中国军队的弱点已经明显暴露。严重的问题 下在于中国军队武器装备落后,也不缺乏抗战热情和作战的勇敢, 而是军纪涣散,令不行禁不止,各行其是。
上海会战,部队都打得壮烈勇敢。但是,当统帅部一下令撤 退,数十万大军就像决了堤的洪水,竟相掉头就跑。国民政府军 委会曾于1934年至1936年约两年半的时间,动用了4个师的兵。 力,在上海——南京之间构筑了两道坚固的国防工事线,作为拱 卫南京的外围防御线。1936年秋,蒋介石本人还亲自指挥部队进 行防卫南京的实战演习。但是,这些多年苦心经营的防御阵地,却 丝毫没起作用。11月9日,当蒋介石下令从上海撤退时,各路部 队争先恐后夺路而逃。混乱中退至第一道防线阵地,部队尚未找 到阵地与工事的位置,日军就追了来。于是,大批部队像被赶鸭 子似地又向后大溃退。那个兵败如山倒的混乱局面,真使蒋介石 这个大元帅痛心疾首,丢尽了脸面。
紧接着,传来南京撤退时的更加令人痛心的大混乱、大溃退。 守城总司令唐生智下令撤退,守城部队、政府官员、者百姓在一 片混乱中争相夺路,城门为之堵塞,拥挤踩死、落水淹死者不计 其数。更使蒋介石气恼的是,当日军全力攻击南京时,南京外围 的其他部队不但没有主动联络,策应南京会战,反而远远地退离战区,以保存实力。
蒋介石在心里忿忿然骂道:真他娘的不像话,还是各自为政, 保存实力。
这时,第六战区司令长官冯玉祥将军从北边赶回武汉。他这 来,是专向他的这位当大元帅的拜把义弟诉苦发牢骚的。一进门 就声若洪钟的吼开了。
“他万福麟等部队,是由你这大元帅明令划归我六战区指挥 的,可是,我用电报电话,无论怎样找,也找不到他们的军司令 部在什么地方,后来才知道,这些人是故意躲着我,耍的是避开 命令的花招,拒不服从指挥!你看看这成何体统?还抗什么日,打 什么仗啦?”
蒋介石叫冯大哥坐下慢慢谈。冯仍站着,气呼呼地大声嚷: “还有啦,前方的队伍退到了沧州,又控制了很好的坚固阵地,我 叫副司令官鹿钟麟带着我的命令到前方找李文田、黄维纲、刘振 三几个军、师长,命令他们分四路由右翼包抄敌人的后路和敌人 的当腰。那一回,若他们按着我的命令去执行。一定给华北日军 一个很严重的打击。
“过了两三天后,鹿钟麟才来向我报告,说只有一路把日本人 打了一下,其余三路都没完成预定任务。李文田和黄维纲带着自 己的队伍只走了五、六里路。五、六里路!你说气人不气人?他 李文田还说,咱们就这点儿老本,拼完了还当什么军长司令?嗨!”
冯玉祥将军痛忿已极,他觉得把自己的者面子都丢尽了。败 了!从北边大败而回!他挂的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衔, 战区司令长官职。可是,指挥不了自己多年栽培起来的老部下,简 直丢人!
一贯以耍弄手腕,挑拨这个与那个的矛盾,以达到互相牵制, 各个击破和分化瓦解对手见长的蒋介石,这会儿绝然没有对他的 这位拜把子长兄的难堪处境幸灾乐祸。本来,当时把冯玉祥从三 战区调任六战区,就是考虑到华北的部队,尽为冯的部下,叫他 去统率其部下,阻止日军南下,这是再好不过的人选了。哪知,这 些坐地称王的大、小诸侯,竟然连者长官的帐也不买,使之坐失 良机,造成华北我军的溃退。
蒋介石亲切地招呼冯老将军坐下。问道:“是怎么回事,详细 谈谈。”
原来,冯玉祥奉命北上主持华北战事,宋哲元等华北部队均 为冯的部下,指挥起来本应得心应手。当冯老将军精神抖擞,满 怀信心赶赴华北时,已升为第1集团军总司令的抗日英雄宋哲元 竟装病跑到泰山休养去了。第1集团军代理司令冯治安将军和属 下军长、师长们,也都尽量避而不见。冯玉祥不能组织、统率部 队,造成战区战线溃退,使冯处境极为被动。此时,蒋曾命令山 东的韩复榘拨两个师给冯指挥。韩表面上答应蒋的命令,实际上 一再拖延时间,就是不肯拨出自己的队伍。后来迫于恶化了的北 方形势才勉强派曹福林的第29师,展书堂的第81师给冯,但这 两个师也跟宋哲元的第1集团军一样,冯玉祥压根儿就调不动,事 事都得听韩复榘的。
由于华北各部队贻误战机,日军乘机沿津浦路南犯。冯玉祥 只得请求他的老部下韩复榘将拨出的那两个师开到德州一带待 命,支撑已经垮掉的前方阵线。但韩一点油盐也不进,不肯支援。 冯玉祥气得破口大骂,韩仍置之不理。此时,冯曾电告蒋介石指 挥不动韩的那两个师。蒋及时电令韩移师增援。韩复榘仍置若罔 闻。 “冯玉祥只得退守德州。
韩复榘反而在,此时下令保境安民,不准客军(败退下来的华 北军)进入山东地盘,致使冯老将军陷入绝境。
这时,蒋介石电令冯玉祥和韩复榘趁日军在德州立足未稳,而 主力又集中在山西的时候,协同反攻德州,并进击沧州,以牵制 西线之敌。
冯王祥率领曹福林等部队自徒骇河一线向北反击,21日攻取 德州、桑园,井一路挥师北进,直指沧州、马厂。正当第29、第 81师乘胜追击日军之际,韩复榘突然打电话给展书堂,令其立即 率军回撤,不准再向前推进,并限令该部在十小时内撤退到禹县。
韩复榘釜底抽薪,造成冯玉祥的反攻全线溃退。日军得此良 机,真是绝处逢生,又分路压迫过来。冯玉祥遂由胜转败。
蒋介石坐在沙发里,脸色铁青地发愣。
冯玉祥说:“反对我个人是小事,但这样随随便便,不服从军 令,今后这抗战还怎么抗哟!”
冯老将军摇摇头,长吁口气出门去了。
蒋介石内心翻江倒海般矛盾冲动,他深感这支数百万人的杂 七杂八的军队复杂难办,早在1935年春,他就在武昌行营专门设 立陆军整理处,由驻赣绥靖预备军总司令陈诚兼任处长,全权负 责陆军整编事宜。计划将全国中央和地方军,分期分批进行统编 统训,精简整顿。但是,由于整军直接涉及各地方军阀利益,遭 到抵制。几年过去了,陆军的整理仍停留在口头上。后来。“七· 七”事变突然爆发,整军也就停了下来,由中央给各地杂牌军一 个统一的番号,令其开赴前线作战,就算是全国的军队统一了。
如四川军队,计有数十万之众。“七·七”事变后,蒋介石将 其宣布为第七战区部队,由川军首领刘湘上将率领开赴前线。这 支庞大的部队抗战保上的热情极高,但装备实在太差劲,有的部 队的训练距实战大有距离。因此,统帅部不得不将其整军整师地 分别调到其他战区,与友军配合作战。一些将领认为这是分化瓦 解川军,引起刘湘等人的不满,以致造成个别原本为爱国抗日的 将领,为了私利而暗中串通,于当时的抗日大局于不顾,图谋反 蒋。
蒋介石在屋子里踱步,眉字间暗藏可怕的杀机,心里发狠道: 此一问题,如不尽早根除,在日军机械化部队疯狂冲击下,中国 军队又将溃不成军,中国也就必败无疑了。
4 1938年1月初。
山东省主席兼第五战区副司令长官、第3集团军总司令韩复 榘,率十几万大军不战而逃,几天之内,战略要地山东大半沦入 敌手。山东门户洞开,致使第五战区侧翼受到敌人的威胁。
蒋介石得到这个报告,马上召集何应钦、白崇橹、陈诚等人 商议,老蒋用简洁的语言,操着难听的浙江腔,分析了全国军队 的混乱状况,力主严惩韩复榘这个撞到枪口上的大家伙,杀个鸡 给猴子们看看,以便能赶快镇住这混乱溃败局面、扎稳全军阵脚。
幕僚们完全支持老蒋的意见。经过一番密谋策划,于1月11 日,以举行北方抗日将领会议之名,将韩复榘诱捕,押解至汉口。 由何应钦等人组成高等军法会审团。1月22日,对韩进行了一次 象征性的审讯,除审问他:不遵守命令,擅自撤退外,还追问 了他“贩卖烟土”“收编山东民团枪支”,以及“你有两个老婆”为 何还要娶日本女人“等事。
1月24日夜,韩复榘被判死刑后枪毙。
1月25日,中央通讯社发表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高等军法会 审判决书:被告韩复榘,不尽其守土职责及抵抗能事,对于本会委员长先后电饬出师应援德州及进去沧州,牵制敌军之命令,均不遵奉;复因敌军渡河,擅先放弃济南,撤退泰安,委员长继令该被告坚守鲁南防地,又不奉命令,节节后退。迄鲁西济宁,后敌军跟踪侵入,陷军事上重大损失。……处死刑,褫夺公权终身。
韩复榘被枪毙后,几十年来仍时不时地成为热门话题。有的 说韩之死,是蒋介石公仇私报,有的说韩罪有应得,有的说韩是 个大汉奸、投降派……
韩复榘,字向方,1890年生于河北霸县东台山村一个小康之 家。20岁时投奔冯玉祥部下当兵, 1910年11月升为队官。十六 年后升为军长。
韩复榘跟随冯玉祥这些年来,连年征战,作战勇敢,战功显 赫,深得冯之赏识。韩与石友三、孙良诚等人并称为冯玉祥的十 三太保。
1928年4月,韩复榘奉冯玉祥之命,率领所部三个师和骑兵, 炮兵、坦克车队,从河南向河北的徐口、曲沟集方面的奉军进攻, 史称二次北伐,在极艰难的情况下,韩军一路猛冲猛杀,于当年 6月6日首先进抵北京南苑,从二次北伐出师至抵京,不到两个月 的时间。韩复榘当时被誉为“飞将军”。
1929年5月中旬,冯玉祥举兵反蒋。韩复榘不但不参加,反 而把冯的部将石友三等人也拉过来,拥蒋倒冯。蒋介石对韩交口 称赞,给予信任重用。蒋介石夫人宋美龄也亲妮地称他为“常胜 将军”。
1930年5月,蒋介石调韩到山东任省主席。这期间,连续爆 发冯玉祥、阎锡山、石友三等人的反蒋大战。韩都没跟着“起 哄”,始终坚定地站在蒋介石一边。
蒋介石对这位经得起风浪考验的山东省主席,更加信任,处 处给予方便,列为亲信。
韩复榘对日本侵略者并不客气。
日本人想在胶济路侧开采矿藏。要这位山东省的土皇帝在合 同上签字。韩复榘一想,这他妈的是出卖主权,坚决不干。日本 驻济南领事馆武官花谷,以请客设宴为名,安排美人计,欲引诱 韩上钩。
韩接到日本人的请柬,知道此去必然不妙,行前对部下如此 这般耳语一番,授以锦羹妙计。
是日夜里,明月高挂,晚凤习习,韩复榘在日本领事馆的宴 席上,被几个如花似玉的日本女人左一杯,右一杯地灌了不少酒。 韩复榘毫不在乎,酒照喝,情照调,荤的素的见得多了,还在乎 你日本人的小计谋,只是酒醉心明白,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