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中日大决战 -孙庭信1019 >

第24部分

中日大决战 -孙庭信1019-第24部分

小说: 中日大决战 -孙庭信1019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后方的民众,也像这连年干旱的土地一样,“油水”早被战 争给榨干了。仅以四川的公债为例,从1937年9月第一次认购救 国公债一千九百多万元开始,已先后认购、发行过“建设”、“军 需”,“兴业”、“同盟胜利”等各种战时公债数十种,每次多在一 亿元以上,有时一月发一种。如1940年5月才发放了建设公债一 个亿,8月又发行兴业公债一个亿。而那些名目繁多的税款和抗战 捐款,就更是压得老百姓叫苦不迭!
再以献机捐款为例:1938年4月,重庆儿童发起捐购“中国儿童号”飞机运动。
1941年2月,航空建设协会四川分会发起捐款献机一百架运 动。
1942年2月,重庆市民众捐款购买滑翔机一架;中国电 影制片厂捐购“中国电影号”滑翔机十架。
1942年3月,重庆和川东数县、市青年捐购战斗机一架,滑 翔机二十架;成都青年捐购滑翔机一架。
1942年10月,四川民众捐购“忠义号”战斗机二十架。
1943年初,航空建设协会发起一元献机运动,计划购机三十 架。
1943年3月,重庆妇女界发起捐购“妇女号”飞机运动。
1943年4月,国民兵团第二次献机运动,捐购驱逐机十架。
其他还有“记者号”、“报人号”,等等献机运动……
在合江县城召开的献金大会上,冯玉祥对着万头攒动的民众 慷慨激昂他讲着:“同胞们,倭寇说三个星期即可灭亡中国,三个 星期之后,又说三个月可以完事,三个月又过去了,他们又说至 多半年,一定灭亡中国。现在,中日战争已经六年多了,我们还 在自己的国土上生存着!这是我们前方几百万将士同敌人拼死故 斗的结果!
“可是,我们前方的将士,还穿着草鞋,有的还赤着双脚,扛 着单发步枪,同凶恶的日本鬼子拼杀。我们的将士冻死饿死的不 计其数!我们的将士受伤后得不到医治而死亡者无计其数!在长 江两岸战场上,我们的将士在淫雨季节里没有雨衣,只能穿着湿 衣服坚守在战壕里!”
冯玉祥说到此处,已声音嗖咽,老泪横流。
会场上,闻者无不为之泪下。
冯老将军接着说:“同胞们,我发起节约献金运动,完全是出 于本人的良心,是受前方将士的精神鼓舞。同胞们,让我们都拿 出自己的良心吧!今天,无论老少男女,都要立个新的志向,下 个新的决心,那就是:不把倭寇打出中国决不罢休!同胞们起来! 献出你们的良心和赤诚,用我们所有的力量,支援前线、支援抗 战!”
前方抗日将士的事迹感动了人民,千万民众争先恐后捐款捐 粮。合江白鹿乡施晋先一次献金六十万元;合江县工商地主兼私 立祖毅中学校长陈秋农,捐款六十二万元;乡绅丁慎辉、木材商 人雷绍清等人也捐献了三十万元。
合江国立女子中学校长龚慕兰女士,将自己一枚金戒子脱下 交给了冯老将军。在她的带动下,该校教师、学生共捐出金戒指 二十多只。该校许多女学生在大街上给人擦皮鞋,用劳动挣的钱 捐献。姑娘们的口号是:爱国不分珍域,爱国没有顾虑,爱国超 居人前。
冯玉祥出色的演讲,深深打动了姑娘们善良的心。合江女中 师生真正的表现出了“爱国没有顾虑”的性格,赶排了话剧《嫁 给勇士们》,用通俗、朴实的语言抒发对抗日将士深深的爱,推动 节约献金运动的深入发展。
合江第十四陆军医院住着一批从前线转来的荣誉军人,他们 最知前方之苦,节约口粮四百五十斤,捐献国家。
合江救济院的孤寡老人们也掏腰包,凑了一千元,捐献出来。
合江三青团、民教馆等团体,举行了三天时间的篮球义赛,卖 了三万元,全部捐献。
节约献金如火如荼地开展,合江地区却下起了绵绵细雨。县 城大街小巷,每天都有一群孩子在雨帘里奔跑叫卖《节约献金专 刊》。孩子们滑倒了,浑身泥水,不哭不喊;把卖报得来的每一文 钱都献给了国家。
国家的危机也使那些吝啬鬼、守财奴受到心灵上的震撼。合 江《党政公报》报道:冯玉祥将军在这国家生死关头,带着兴奋的心情来到合江,使醉生梦死的人们,有钱不出的绅商及出钱未够、发国难财之流梦醒了,觉悟了,抬起头来,挺起胸膛,节约所有的靡费,献出自己所有的金钱,以洗罪赎愆,从此作一个堂堂正正的爱国好男女,黄帝的好子孙……
在国家处于生死关头的时候、冯玉祥将军是“带着兴奋的心 情”还是一种沉痛的心情,暂且不去计较,总之,他的行动使许 多人觉悟了,梦醒了。
当时的合江只是个二等县,人口四十来万,连遭三年天灾,同 时多次遭受敌机轰炸,满目创伤。但他们在短短的几天之内,献 金达一千二百五十多万元。
冯玉祥也被人民的爱国热情感动了,爬上城外赤水河与长江 会合处的马街渡口悬崖,运足底气,挥毫写下四个斗大的字:还我河山!
并在这四个字后头附跋一段:“民国三十二年春,余以节约献 金救国来合江,此间同胞,爱国超居前人,突破各地成绩,为书 武穆遗训以作纪念。”
在内江,金台旅馆经理李焕章向冯玉祥表示,从今后每年向 国家捐献黄谷六百担,直到抗战胜利为止。
在自贡,盐商余述怀一马当先,捐了一千万块;自流井大老 板王德谦不甘落后,捐了一千五百万元。
在献金高潮中,有人献了六百万元而不留姓名,感动得冯玉 祥一口气写下好长一首打油诗“……祥受大感动,感动泪沾衣;何以报大德,打过鸭绿去!”
川省主席张群捐了一万块,在他的带动下,成都献金顿呈高 潮;一群穿得破破烂烂的丐帮队伍走上献金主席台,将各人多年 讨来的共计二千二百五十元钱,双手擎着交给冯副委员长。冯玉 祥含着眼泪代表政府将钱接过来,又代表政府庄严宣布,将这笔 钱回赠给乞丐们。但他们说啥也不再接受政府的回赠。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心永远和国家、民族的命 运同博动。
内迁到乐山的武汉大学学生,家乡沦陷,生活非常艰苦。时 已严冬,许多学生尚无寒衣。学生郑德信、熊汇莹等人发起每人 捐十元运动,很快就有百多人签名认捐。
在江津,许多来自沦陷区的大中学生,成群结队到轮船码头 扛大包、下苦力,到大街上替人擦皮鞋,挣钱捐献。
在江津召开的献金大会上,出现了某大学先修班、新本女中、 女师学院附中、聚奎中学等校学生爱国献金的竞争场面。各校学 生竭尽全力,一再追加捐款数。沦陷区迁来的国立第十七中学的 学生在再也追加不出钱的情况下,宣布全体节食一天,追加一万 元。
在前方,张自忠将军在就义以前曾对部属说:国家到了如此 地步,除我等为其死,别无其他办法!
在后方,青年学生们说:国家到了如此地步,除我等献出良 心,别无其他办法!
重庆《大公报》赫然通栏标题:我们都跪下了!
报道的是白沙一次献金大会情况。
冯玉祥将军亲自主持大会,当商会代表宣布献金六十万元时, 全场各界民众议论纷纷,都认为商会献得太少了。但商会对此却 装聋作哑,不予理睬。
参加大会的各校学生代表自动聚在一块开会,商议促动商会 献金。一个学生代表提议,每校选五名代表,到台前向商会跪求。 得到大家赞同。于是,各校学生代表在台前跪下!
商会代表不得不宣布增捐十万元。
学生和各界民众仍感觉商会太抠,他们齐声呼喊“两百万”的 口号。
商会心痛钱财,不肯再增加。
学生的呼声越喊越强大,并纷纷参加到跪求的行列。最后,全 场一万多名男女学生都一齐跪下了!
全场一片惨痛的哭声!
冯玉祥将军再也忍不住了,淌着泪哽哽续续地对全场青年学 生们喊道:“你们的这种爱国热情,就是铁石心肠也会感动的!”又 对商会的人喊:“我们对这关系国家民族命运的大事,要本着自己 的良心啊!”
商会代表终于被感动了,答应捐款二百万元。
随问冯玉祥参观献金运动的美国友人罗斯先生,见此情景,也 被感动得泪水直淌,他对冯将军说:“我真是深深地受到了感动!”
夜里,冯老将军躺在床上,心情怎么也平静不了,眼前老是 浮现出那一大片黑压压跪下的青年学生;耳畔老响着那成千上万 个青年学生为苦难祖国哭泣的声音……深夜了,那哭声越来越大, 他再也躺不住了,从床上坐起来,用他那当兵人朴实的语言,用 他那颗被感动了的心灵,一连写下了五首五言诗,以颂扬那些为 苦难的国士跪下的青年学生。
青年跪地哭,请君快救助;献金救国家,不作亡国奴。
青年跪商人,请快救沉沦:财富千千万,敌来化浮云。
青年捐衣服,为复我国上;不畏饥与寒,雪耻最为主。
青年血泪哭,赤诫复国上;流血作警钟,同胞齐御侮。
白沙献金多,热烈如荼火;各地皆如是,一定能救国。
国民政府中央宣传部公布,四川各地献金总额为:五亿多元。
那不是钱,是大后方人民一滴一滴地挤出来的血!是万千青 年学生同苦难深重的祖国一起跳动的心!
冯玉祥将军宣布:节约献金运动所得捐款由总会直接呈交国 民政府主席蒋介石,用于慰劳前方将士、伤残军人和苦难民众,以 及用于购买飞机、大炮和坦克等军需装备。
11
在抗战最艰难的日子,从精神和经济上支撑重庆政府这座大 厦的,除了国内的民众,还有一根顶梁柱——八百多万华侨。
海外华侨以地区形成三大集团:
第一大集团,南洋华侨。居住南洋诸国,人数为六百七十多 万,以陈嘉庚为首成立有南侨总会。
第二大集团,美洲华侨。主要为美国华人十力余众,以司徒 美堂为首,称为全美洲洪门华侨。
第三大集团,欧洲华侨,主要是居住在英、法两国的华人,成 立有全欧华侨抗日救国联合会。
这些侨居海外,接受了所谓海洋文化,受过西方文明熏陶的 中国人,对国内的党派之争,多采取不偏不倚的中立态度,以 “嫁女”的心情,倾力关怀和支援“娘家”的抗战。
他们认为,由于中国历代封建专制统治,愚弄人民,造成了 国民的愚昧和科学文化的落后,才导致了大国被小国欺侮,大国 挨小国打的可耻现实。
他们幻想中国人的脑袋在外人飞机大炮的狠汉轰炸下能“开 窍”——抛弃严重束缚民族手脚、智慧的封建专制,真正接受文 明和科学。因此,这部分中国人勒紧裤带支持抗战,要比国内大 后方人民倾囊支持抗战,要多一个附加条件,那就是接受他们经 济支援的国民政府,必须保证国内政治上的民主与自由。因此,一 但国内政治集团间出现纠纷磨擦,华侨们总是感到痛心疾首,无 情斥责,并以不给经济支援相要挟,国民党的几次反共高潮,很 快息鼓偃旗,与华侨的反对态度有直接关系。
鉴于这种情况,抗战第一期,蒋介石不得不暂时放下了老子 党、家天下的臭架子,宣布各党各派政治上一律平等,也曾一度 造成国内民主政治假象,这对海外华侨是一个莫大的安慰,他们 明确宣言,掏尽腰包,支持国民政府抗战,拥护蒋介石抗战到底。
抗战初期,国民政府成立战时公债劝募委员会,蒋介石任主 任委员。第一期发行救国公债五亿元,海外华侨认购了大半,以 后,凡国民政府发行救国公债,华侨都大力认购。1937年至1942 年,国民政府先后发行了六次救国公债共三十亿元。华侨购买了 十一亿元,占总数三分之一强。
由于蒋介石以孙中山忠实信徒自居,并打着民主共和旗帜,海 外华侨基本上都买他的帐。
国民政府之下,专门设立侨务委员会。蒋介石经常通过这个 委员会向华侨求援要钱。华侨突击性的捐款已解决了政府不少难 题,但蒋介石苦于常年常月的战费开支,便直接打电报给各地华 侨组织,请求他们搞常月捐。
常月捐,就是每月都有个固定的捐款数,就像老板给工人发 工资一样,每月都有。
蒋介石的电报说:“海外月捐,增加长期抗战力量,所关至巨 各地侨团务必努力促进,藉收实效。”
政府侨委会根据蒋介石指示,通电海外侨胞,请其推行常月 捐。通电说:我国长期作战之基本条件,在于财力有源源不断之补充,而目前国内生产较厚之地,都被敌骑蹂躏,敌机肆虐,损失重大,经济建设,不免困难。我海外侨胞生事较舒,既已热烈输将,迈卜式之高义,然每念前方将士,前仆后继,战区民众,颠沛流离,自当本匹夫有责之心,再接弥励,以争取最后胜利之光荣。
海外侨胞竭尽全力,按月缴纳抗日捐款,如同按月给国民政 府发工资。
南洋诸国华侨每月平均实际捐款为:七百三十四万元;美国华侨每月平均实际捐款为:五十八万三千元:
八年抗战中,华侨捐款共计为:十三亿二千二百五十三万余 了
各地华侨汇兑的侨汇就更多了。
侨汇:即华侨以赡家费名义寄回国内的款项。它成为抗战期 间重庆政府财政经济的重要支柱。整个抗战期间的侨汇为: 九十 五亿元以上。
美国华侨为了支援抗战,竟将总收入的四分之一汇回国内。 1940年,军政部长何应钦在国民参政会上报告:1939年政府 全年的战费开支为十八亿元。这一年,华侨的捐款和侨汇共为:十 三亿三千万元。华侨承担了绝大部分战费开支。
华侨除捐款、认购公债和侨汇外,还捐助了大批军需物资。
重庆政府宣布:抗战头三年中,华侨捐献飞机二百一十六架; 救护车汽车一千余辆;坦克二十三辆;其他如棉衣、麻袋、医药 用品等无法计算。
重庆国民政府统计宣布:从1937年到1941年底,国民政府 的总收入为:二百二十六亿元。其中华侨汇款为:五十三亿元,相 当于国府总收入的四分之一,将近国府军费开支的二分之一。
国民政府对此评价:华侨庞大之外汇,对于祖国之抗战,实 予以巨大之助力。
华侨,您们那一颗爱国的心,将与祖国同在!您们付出了如 此巨大的努力,期望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梦!?
战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