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民国军政人物寻踪 >

第1部分

民国军政人物寻踪-第1部分

小说: 民国军政人物寻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华民国已过去了半个世纪。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前,民国史的研究还有不少的禁区,那时,我们所看到的〃民国史〃,往往是不够完全不够准确不够客观的。这个原因就不必多谈了。八十年代以后,学术风气好转,民国史的研究也显得热闹起来,这是个可喜的现象。

二十世纪的前五十年,中国的历史的确是纷纭复杂、波澜壮阔,其中,有中华民族与外国列强的矛盾,有汉族人民与满清统治者的矛盾,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者与封建军阀的矛盾,有中央政权与地方势力的矛盾,有共产党与国民党的矛盾,有民主力量与独裁统治的矛盾。。。。。。矛盾的激化,便产生战争。在上个世纪的前五十年,中国是无时不战,无地不战,战乱的结果,便是〃英雄〃〃豪杰〃辈出。

的确,很少有一个时代,能产生这么多的军政界的重要人物,合演了一幕幕波澜壮阔的历史戏剧!时世造英雄,一个时代结束,则〃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对于那些煊赫一时的人物,他们的结局如何?后世的人恐怕已经不大关心了。我们在查阅一些词典和资料,有许多人有的只有卒年,而无月无日,更缺少原因;而还有大量的人是〃不知所终〃的,如马法五,如张雪中。。。。。。。如今,互联网兴起,有不少市县也建立了自己的网站,介绍自己的〃名人〃,然而,有许多名人的简介,也是有头无尾的。仅举〃徐景唐〃一例:〃徐景唐,字庚陶,鳌峙塘村人。。。。。。。次年春,调任军委会委员长广州行营中将副主任,后又兼任国民党国府主席广州行辕中将副主任。〃简历至此为止。这段简介,前面部分不能说不清楚,但最后徐将军去了哪里?留在大陆,还是出走台湾,在哪里逝世,莫非家乡的人也无法弄清楚或不想弄清楚?

我们常想,这些人,不过是过去了数十年或十数年,怎么就〃不知所终〃?他们既然〃轰轰烈烈〃过,也要让人们知道他们最后的归宿吧。我们的史学工作者,对于这个方面,是忽视的。他们会花时间和精力去考证可能永远也考证不出或不准确的屈原、曹雪芹、陈圆圆等的生卒年,而对于仅仅过去了几十年或十数年的、并不会很难考证出来的民国军政界人物的最后归宿,却置之不理,不管怎么说,也是不应该的。于是,在八十年代末,作为并非历史系的教书先生的我们,就干起了〃考究〃这事,并将资料作编排。我们的编排方法与一般的辞书不同,我们发觉,民国军政人物的最后归宿似可以分为三个去向:在1949年前逝世;49年后留居大陆或回归大陆;49年后去走台港澳或海外至终老。这三个去向尤其后两个去向,很有意思,本身就体现了时代的大变革,大分化。再将人物按逝世的时间先后排列,也很有好处,可以反映出某一个时期的特点,如辛亥时期,可以看到哪些民主革命党人为共和而献身;如1927年,可以看到国共分裂时的杀戮惨状;如抗战期间,可以看到国民革命军将领如何壮烈殉国;如抗战胜利后,可以知道哪些汉奸遭囚毙;如1948及1949年,可以感叹多少曾在抗战中浴血奋战的国军将领毙命于内战;如镇反运动,可以看到哪些〃反动派〃该杀哪些被错杀;如国民党撤退台湾之初,可以看到哪些〃内奸〃遭惩处;如文化大革命,更可以惊叹哪些〃残渣余孽〃被横扫。。。。。。后来,我们的事被南京出版社的沈编辑知道,当时适逢1991年,是辛亥革命八十周年,他要我们把资料编辑成书,以作应时之用。当年,我们没有太多的思想准备,还没有电脑可作帮助,时间又紧,结果,该书的出版,虽赶上时节,还获得个精品图书三等奖,但显得比较粗糙。我们知道,书中的粗漏之处不少,实在令我们汗颜,但是,似又无可奈何。

在此后的十余年间,此书不能说没有一点影响。至少有些〃民国军政人物〃或他们的后人来信询问过某些情况,或者请求帮忙寻找他们的某某亲人。前两年,我们把书的部分内容搬到互联网,如此一来,它的传播就更广泛了,远至美加的〃民国军政人物〃或他们的后人,也发来邮件,或提供信息,或纠正错漏,或提出请求。十多年来,原来书中注明尚健在的人,亦纷纷辞世,如宋美龄、陈立夫、张学良、薛岳、邓文仪、郭寄峤、蔡文治、溥杰、侯镜如、宋希濂、裴昌会、沈醉、李以匡,包括曾为我们的书写过序言的邱维达等。岁月无情,民国军政人物的确所剩无几了。

今年7月间,上海人民出版社的苏编辑给我们发来邮件,说到该书的价值,认为十多年过去了,也该到了再版的时候,他就再版的问题征询我们的意见。对于这个提议,我们认为,不为别的,光是改正1991年版存在的错误,增添不少我们后来掌握的内容,也是有必要的。更何况,我们在网上增加了多个有用的〃附录〃,书的工具性会更加突出。于是,我们同意将书再版,并马上着手编订。增删某些内容,所收人物近2500人,安排了11个附录,以简体字印刷,人物的目录以汉语拼音为序,还未考究出下落或逝世时间的人物,不放到书中,其余的体例,基本不变。经过一段时间的辛勤工作,如今,书稿终于可以付梓了,这是我们感到欣慰的。但是,我们仍然感到有遗憾,尽管作过一些努力,但还是有许多人只知卒年,不知月与日,或不知卒地,或不知原因;有些人的经历不够连贯,中间有脱节;更有的人,仍考究不到卒年或卒地,只有无奈地将这部分人暂时放弃。在编订过程中,我们得到《征程忆旧》等网站及民国史学者史军、西塞罗等先生的帮助,在此表示感谢。至于书名,则由广东书法家、我们的兄长陈贤俊先生题写;我们的妹妹陈贤芳女士也帮助书稿的校对工作。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抗日战争是一场波澜壮阔、可歌可泣的反侵略战争,国共两党的军政界人物大都参加了这场战争,其中,值得歌颂的人和事很多,而留下的思考也不少;今年,台湾国民党主席连战历史性地访问大陆,标志着国共两党的第三次合作,海峡两岸的学者如能共同地客观地对丰富多彩的民国史和民国人物作深入的研究,从中找出经验和教训,则是一件有益于海峡两岸和平、能促进中华民族复兴的事。如果本书的再版能够为上述两个方面作出微薄的贡献,则是编著者最大的愿望。

2005年10月1991年版序言

(此书于1991年12月由南京出版社出版,当年寓居南京的原国民党第74军中将军长邱维达先生为此书作序。) 邱维达 

此书收录了民国时期军政人物近三千人。把这么多的人物汇集一起,并着重〃寻踪〃,寻找他们的归宿,这是一件十分费力而又有意义的工作。应该感谢两位编者,他们花费了数年的精力,苦心积累,深入考究,为民国史的研究增添一份有用的资料。

我的名字也被列入此书之中。我经历整个民国时期,从军数十年,又在新中国度过了四十年,今已是八七老叟,所幸仍健在人间。这部书中的不少人,和我有着大体相同的经历,或是老同学、老同事、老上级、老部下,或已过世,或仍健在,有的在大陆,有的在港、台、海外。这许许多多人的一生经历,就是一部民国历史的缩影。

我童年与求学时代是在辛亥革命与北洋军阀割据的局面下度过。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以拯救国家、民族为己任,艰苦奋斗,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继则与北洋军阀斗争。我们当年血气方刚,立志追随中山先生革命救国,并与共产党合作,北伐讨贼。如能按中山先生的主张、政策付诸实施,祖国前途无限光明。不幸的是孙中山先生去世过早,壮志未酬。其后,虽然北洋军阀被打倒,新的军阀又连年混战,使生灵涂炭,虽有国民革命之名而无国民革命之实。1937年,日本军国主义者入侵,半壁河山,沦为地狱。在此国家危难之际,幸而国共两党重新携手合作,坚持抗战,最终赢得胜利。此书中收录了佟麟阁、赵登禹、张自忠、郝梦龄、戴安澜等将军及一大批为抗日而战死疆场之烈士,他们是国民革命军之骄傲,更是中华民族之精灵。然而,抗战胜利后,我们又被卷入了内战之中,战争之结局,又使得国民革命军将士走向各种不同的归宿,他们的归宿是许多人关心的。

回顾过去,把各人走过的路记录下来,供后人借鉴与警惕,还是很有意义的。我想,这也是编者编写此书的目的吧。

过去的已成为历史。孙中山先生有句名言:〃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我们海内外炎黄子孙应共同追寻中华民族光明的未来。今天,在大陆,在台湾,在海外,都还有不少我们这些〃民国军政人物〃。我们虽已届耄耋之年,但相信都关心民族的振兴,国家的统一,期望在我们有生之年,能看到这一令人欣喜的情景。

以上为之序。

1911年10月爆发的辛亥革命,结束了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在其后数十年间,中国经历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和混战;经历了北伐战争和蒋介石政权的建立;经历了国民党新军阀的混战和国共长达十年的内战;经历了八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和三年半的解放战争。1949年底,中华民国政权瓦解,蒋介石集团转移到台湾;在中国大陆,一个新生的政权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了。

民国存在的时间尽管比较短暂,但却是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在这一时期的军政舞台上,曾经活跃过众多著名人物。随着时光的流逝,他们自身的结局如何?尤其是伴随着蒋介石政权在政治上和军事上的逐步失败,他们又产生了怎样的分化?新中国成立后,他们叶落何处,魂归何方?如今,还有哪些人仍然健在?。。。。。。所有这些,相信是广大读者感兴趣和关心的问题,而一般的人物辞书对此又有所忽视。本书正是为适应这种需要编写的,同时,也为研究民国史的同志提供一种方便。

本书的凡例如下:

一,本书收录的是民国时期比较著名的军政界人物(包括一些为缔造民国而牺牲的革命党人),以国民党人为主,也兼有一些清末和北洋军政人物,以及各民主党派著名领袖、无党派民主人士等。至于有关的共产党人,因有较多的辞书作了介绍,限于篇幅,除极少数人之外,本书未予选入。

二,书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收录自1894年兴中会成立后至1949年底这段时期先后逝世的人物。

第二部分,收录1949年后留在大陆及回归大陆,如今已经逝世和仍健在的人物,包括:

1,参加起义和宣布脱离蒋介石集团而留在大陆的人员;

2,自愿留居大陆的人员;

3,被押、被俘(含被击毙)而留在大陆的人员;

4,出走港澳台或海外,后又回归大陆的人员;

第三部分,收录1949年后撤退台湾或出走港澳、海外,如今业已逝世和仍然健在的人物,包括:

1,随蒋介石撤退台湾的人员;

2,出走港澳或海外的人员;

3,先出走港澳或海外,后定居台湾的人员;

4,先撤退台湾,后定居港澳或海外的人员。

全书共收录民国军政人物2564人,51万字。

本书对已逝世的人员,按其逝世的日期先后顺序编排,各有简短介绍,着重突出其最后去向及逝世日期、地点、原因等。全书后附人物索引,按姓氏笔划为序,便于读者查找。有些人物的名、字或号并行,如章炳麟(章太炎)等,则在索引中用括号注明。另外,正文后还有几项附录,即解放战争中三大战役国民党参战部队序列;各批特赦国民党人员名单选录;中国国民党第七至十三届代表大会中央委员及中央评议委员名单。几个附录可算作对正文内容的一种补充。 

有关民国军政人物的辞书出版得较少,而以这种形式编写的,可能更算作一种尝试。我们参考了近年来出版的辞典、报刊,走访了政协、民革、黄埔同学会等机构以及一些仍健在的原国民党将领,多方考证,力图将此书编写得详尽些、准确些。但由于资料掌握仍不足,加之能力、水平有限,时间也仓促,本书肯定会存在一些疏漏、差错,如有的人物的生卒年可能有误,有的人物逝世的月、日或地点不详,还有不少人物仍未能考究出其所终,这些,都仍须今后努力,同时,也切望广大读者提出批评意见。

1991年8

人物索引

第一部分(自1894年兴中会成立至1949年底先后逝世的人物,以逝世先后为序)

逝世年份人名

1895陆浩东、程奎光

1900唐才常、林 圭、史坚如

1901杨衢云、郑士良

1902毕永年

1905王 汉、邹 容、马福益、吴 樾、秦力山、陈天华

1906郑贯一、刘道一

1907蔡绍南、禹之谟、魏宗铨、杨卓霖、徐锡麟、秋 瑾、马忠汉、龚春台、倪映典、熊成基

1911温生才、林 文、方声洞、喻培伦、林觉民、赵 声、刘静庵、杨笃生、林冠慈、彭楚藩、刘复基、杨宏胜、焦达峰、陈作新、吴禄贞、龙鸣剑、张钟端、赵尔丰

1912王金铭、施从云、白毓昆、陶成章、黄 方、彭家珍、张 榕、张冶羲、杨禹昌、张先培、黄芝萌、良 弼、邱逢甲、黄泽霖、黄毓英、许雪湫、张振武、方 维、冯 如、黄钟瑛、容 闳

1913隆裕太后、宋教仁、林述庆、陈 范、伍汉持、陈翼龙、徐秀钧、蒋翊武、宁调元、沈翔云、陈景华、沈秉堃

1914应夔丞(应桂馨)、张文光、王宪章、赵秉钧、罗福星、范光启(范鸿仙)、白 朗、王治馨、陈昭常、胡秉珂、谢汝翼、张百祥

1915张培爵、王金发、刘 铁、沈懋昭(沈缦云)、张云山、许鼎霖、郑汝成、黄运庸、师 复(刘思复)、孙 眉、方次石

1916马继曾、杨王鹏、盛宣怀、罗侃廷、汤 睿(汤觉顿)、蔡乃煌、陈其美(陈英士)、袁世凯、范守佑、朱 瑞、黄 兴、蔡 锷、叶 匡、周文炳

1917戴 戡、熊其勋、孙 昌、阮忠枢、汤寿潜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