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上真魔-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啊!这么快!”杜若瑶诧异道,两个人早上才到的玉山,宾馆也没呆上多久,根本没什么东西需要准备。过了十分钟左右,两个人退了房,背着背包,拖着行李箱走出了宾馆,一辆银白色面包车停在了楼下。
“林君玄?”一个少年从面包车上走下来,疑惑道。
“嗯!”林君玄点了点头,那少年马上惊喜道:“表哥!”在电话里,林君玄描叙了一下自已的穿着打扮,那样的长扮,在这县城里很少见,少年一眼就认出来了。这少年,正是林君玄姑姥姥的孙儿。
两人寒喧了一下,然后直奔主题。把行李放到后备箱,便上车直奔漕水村了。坐在车上,杜若瑶一路问东问西,不一会儿就把这少年的底子给掏出来了。
李羽凡打电话过去的时侯,这少年的父母正在外地做生意,一个月三十天,他们差不多有大半的时间不在玉山。接到李羽凡的电话,两人都是喜出望外。知道林氏夫妇的独子来到了玉山,两夫妇索性把自已的孩子派了过来,毕竟,年纪相仿的人总是比有年龄鸿沟的人谈得来一些。
因为平时夫妇两管的少,少年的生活倒过得很随性,这辆车便是他父亲买给他的。接到父亲的电话,听到有个做大生意的远房表亲要过来,加上正好周六,所以也就过来了。
十多分钟后,面包车已经驶出县城了,道路越来越崎岖,轮胎后泥土飞扬。玉山是个丘陵地带,车子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山上弛骋的。而山和山这间是水田。
漕水村在大山的深处,二个多小时后,少年指着远处一座山告诉两人说,那里就是姑姥姥住的地方。“到了,就在这里下吧,再往下,车子能进去,可就难出来了,”少年停了车,望着杉树林前一座破旧的房子说道,他皱着眉头,看得出来,他和其他普通同龄人一样,并不是很喜欢这些祖辈居住的地方。这一辈的年轻人受过教育,也多少见过一些世面。父辈还好一些,至祖辈那一代,在他们的眼中就是愚昧的代名词。对于祖辈的遗产,他们不屑一顾。少年并不是很理解,这位居住在大城市里,生活优渥的表亲的孩子为什么要到这个落后的地方来,只是他并没有过问。
打开车门,杜大小姐走下车来,慢慢的打量着四周,她眼睛睁得大大的。她一直住在深市里,这样的地方她以前是没有见过的。山坡上长得各种各样的杂草,与杜若瑶的好奇不同,林君玄几乎是在走下车的时侯,就喜欢上了这里。深深吸了一口气,空气里传来草木清新的气息。
“前面就是奶奶的家了,”少年指着前方说道。
“走吧,”林君玄看着前方说道,这里静悄悄的,四周的一切让林君玄产生一种强烈的熟悉感。
“吱!”沿着道路往下,在转弯的地方,一溜黄色的身影尖叫一声,从三人前方窜了过去。杜若瑶眼睛一亮快步追了上去,但那小小的身影在杉树林间一窜,便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那是什么动物?”杜若瑶有些不甘的停了下脚步。
“那应该是黄鼠狼,若尘你见过吗”林君玄问到。
“啊!”杜若瑶脸色一变,她多少是听过黄鼠狼会放臭屁的。心里那点喜爱,一下子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少年诧异的瞥了他一眼,然后点头道:“那是黄鼠狼,喜欢偷鸡吃。”
说着李若尘就谈到了一件奇怪的事:“说起来奇怪,我虽然住在县城里,但那也是最近几年才搬过去的事。在这里我和奶奶生活了十多年,以前没见过黄鼠狼,别说这里,就是附近的村子也从来没有听说过这种动物,但最近突然不知从哪里出来很多。我上次回来还听说,李阿伯家在树林里发现了一窝黄鼠狼的幼崽。除了黄鼠狼最近还多了一些以前从没见过的小动物,真是奇怪,也不知道打哪里出来的!”
林君玄心中一动,反问道:“你以前从没见过?”
“嗯,”李若尘很肯定的点点头:“我听奶奶说,在文化大革命前,这里倒是很多。以前水田里很多乌龟,收稻谷的时侯,每次都能抓到很多乌龟,不过那时侯,山里人都不吃乌龟的。除了乌龟,其他还有獐子,剌猥,对了,还有豺狼。”
“豺狼?”杜若瑶吓了一跳。
“嗯,”李若尘似乎有些兴奋,比划了一下:“你不知道那豺狼特有意思,我妈见过豺狼。我听我妈说,豺狼如果扑起来能有一人高,比黄鼠狼还喜欢偷吃鸡。我妈说,以前村里人养鸡,养大了用扁担挑着到市集上去卖。那豺狼隔了几座山都会闻到,马上就会跑过来,”
“最有意思的是,那豺狼并不是饿了才去吃鸡的。有的时侯它吃饱了,也会找个机会,身子一扑,把鸡咬死,直接用嘴叼走。那豺狼偷了鸡,自然会有人追。但一转眼,那豺狼嘴巴里的鸡就不见了。”
“吞了?”杜若瑶问道。
“当然不是,那豺狼用爪子挖个洞,把鸡埋了,然后又把泥土盖上,再踩平。外表看就看不出来了。那追的人看豺狼嘴上没了鸡,加上豺狼一嚎就能把好几里远外的豺狼叫过来,也就不追了。等人走了,过上一段时间,那豺狼肚子饿了,又把泥土扒开,从地下把鸡挖出来吃。但人毕竟比动物聪明,次数多了,也就被人瞧出了端倪。村里人看那豺狼徘徊不走,就会把附近的土翻找一遍,把那死的挖出来——鸡死不久,人还是可以吃的。”
“呵呵呵,这些家伙真聪明!”杜若瑶笑道。
“但豺狼现在都消失了,可惜我没有看到”李若尘叹惜的说道。
就这一会儿工夫,三个人已经到了坡下一间破旧的房子外,大门处两扇灰旧的竹子门敞开着,房间里有些暗。
“奶奶,我回来了!”还没进门,李若尘就叫道。过了一会儿,一阵门轴转动的吱哑声从里面传来,一个白发苍苍,面目慈祥的老人从屋子里走了出来。她的脸上满是岁月的痕迹,但精神却很矍铄,行走间也有这个年龄段的老人所没有的矫健。
“若尘回来了?”老人家笑呵呵的看着孙子,李若尘大步走向前,笑着抱了一下他奶奶,然后转过头,指着身后道:“奶奶你猜谁来看你来了!”
老人其实刚从屋里走出来,就看到了林君玄和杜若瑶,她的目光一开始就落在林君玄身上,脸上露出一股疑惑的神色。
“你是……,你是馨雨的孩子?”老人有些不大肯定的说道。
“是的,我是君玄,姑姥姥好,”林君玄的母亲就是李馨雨。
“呵呵,好孩子,”老人高兴的走上前,摸了摸林君玄的头,比划一下,笑呵呵道:“你以前来这里,才这么大,现在居然长这么大了。……这位小姑娘是谁?是你的女朋友吗?”
“姑姥姥好!”一旁的杜若瑶也乖巧的叫了声。
“啊,好好,都好。……君玄这是你的女朋友吧?长得挺俊的。”老人笑道。
“不是的,这是我的朋友!”林君玄道。
杜若瑶脸上一红,但也不否认。一旁老人只是看着,笑笑。
“都进来坐吧。”
屋子虽然有些破旧,但却很干净,屋里的东西也收拾的很整齐。进了层,老人端上茶水,把四个人都的茶杯都满上。
第十一章峭壁上的百年上联
“具体的时间已经不可考究,大致的时间是嘉庆到道光年间,有位朝廷京官坐着八抬大轿路过玉山,和他一起的,还有一名颇有名声的山东大儒。山东是孔子的故乡,乃是儒家的发源地。因此之故,山东的儒生也向来瞧不起外省的儒生。也正是这个原因,这同行的山东大儒不大看得起朝廷的文官。那时大约是三伏天,正是大太阳的时侯。这么赶路谁也受不了。正好经过灵龟峰。山上树多,荫凉而且风大,两个人就都提议到这山上歇息。那山东大儒平时不大瞧得起朝廷文官,借此机会,就想让朝廷京官出出丑。两人一路见山则以山为题,见树则以树为题,各相斗诗,斗智。那朝廷文官乃是举人出身,自然有些才能。山东大儒出身于孔子故乡,耳濡目染,也不差。一路诗词歌赋斗下来,居然是不相上下。一路斗到灵龟寺上,山东大儒还不罢休,斗诗不分上下,就提议斗对联。这么弄下来,那朝廷京官也有些火气。”
“朝廷京官答应了,不过他说了一句话,他说‘斗对联也行,不过我只出上联,如果你对出了下联,那我甘败下风,从此以后,只要是你们山东儒生在的地方,我退避三舍。如果你对不出来,我无需你退避三舍,我只要你回到山东后,把今天的事情告诉你山东的秀才们,让他们知道,这天下的秀才并不只出在山东。”
“两个人都斗出了火气,话一出口,事情关系就大了。山东大儒在朝中颇有才气,这话一出口,他代表的可就是山东的所有儒生了。而那朝廷京官一旦输了,以后可就是面子里子都挂不住了,在朝中难以立足。两个人都不敢轻易开口,都在寻思着怎么样才能不输了这场比斗。”
“那山东大儒也是有大才之人,一般般的对联肯定是难不倒他的。朝廷京官也是一时冲动冲动,话出口才开始犯难——该出个什么对联,机会可就只有一次。他在寺内踱着步子,一边走一边想。走着走着,就走到了悬崖的栏杆边,嗯,就是那个地方。悬崖下就是浩浩荡荡的大江,一股大风从江面上吹上来,正打在那朝廷京官身上。朝廷京官被风一吹,心中豁然便有了主意。”
“‘对联我已经出来了,你听好了’朝廷京官就说了‘峰上风;风中峰;风动峰不动
’这就是我的上联,你若是对出了下联,我就甘败下风。’”老和尚一指寺庙大门左边的牌匾,说道:“呐,就是这个联子。这上联出的非常刁,一个峰一个风,两个读音相同,一动,一不动,这下联要出来,也得对两个不同的东西,而且还不能是无关的,得是像峰上风这类相关联的。”
那上联一出来,山东大儒当场脸色就变得很难看,他肚里一连想了好几个下联,除了工整有余外,要同时满足这几个条件的却是一个都没有。山东大儒的脸阴晴不定,最后叹息一声,躬身行礼:‘我认输了,返回山东之后,我必认履行诺言。’”
“那朝廷京官也赢了这场文争,心胸也放开了很多。山东大儒认输后,他也向山东大儒道歉认错,说自已如此作为有些过了,请求他的原谅。山东大儒也连连称罪。闹到这种地步都不是两人所希望的,两个人也就借势下台,冰释前嫌,在朝中反倒成了好友。听说,后来那朝廷京官回到京城之后,把这个对子向朝中其他京官一说,朝中的文人们也被难住了,没有人对出下联来。朝廷京官走了一个月后,京中有人给咱玉山县令送来一个手信,说是这对联既然出在玉山,还得由玉山人来解。只要是有人能对出下联来,便可到县令那里领他的手信,入京城成为他的门入室弟子。”
“县令为了讨好那位朝廷京官,索性命人将那上联刻在了灵龟峰外的悬崖上,让整个玉山的秀才们来对。所有玉山的秀才们都被县令叫到灵龟峰前,下联出了不少,但没一个能达到要求的。当时闹得沸沸扬扬,但时间一久,也就不了了之了。这后面又经历了几个皇帝,悬崖上的石刻早就模糊了,不过那上联后来倒是流传了下来。对对联的秀才不少,但能对出来的却是一个没有。”
“那这个下联是怎么回事?”有香客指着右边的牌匾问道。
“看到这朱漆没?这副牌匾挂上去其实不过十多年,而这副下联对出来也就是大约十年的事。”
“啊!”
“十年前,有从城里来李姓的女香客带着一个七八岁的小孩到灵龟寺来上香还愿,李姓的女香客原本也是我们玉山出去的,听说现在在城里经营大生意。那次她是回家省亲的,带着个挺机灵的小孩。这小孩四处乱逛,无意见看到了那悬崖一面的字迹,就问他娘,那是什么。这种事情我见得多了,也被人问得多,于是就上前跟他们说起这个故事。我和他母亲说的时侯,那小孩就问我,什么是对联,对联要注意什么?这个对子为什么难对?我看那小孩长得挺讨人喜欢,就跟他说了。说完之后,小孩也不说话,就蹲在我说的那栏杆附近,看着外面的大江。这一蹲就是半天,他母亲叫他也叫不动。我还有其他事情,也就没有顾他了。”
“恰好有个其他地方来的香客问我下面那条江叫什么名字,我就跟他说,那条江叫做‘白茅洲’,因为上游是稻田,积了很多茅草,没有人收,到了秋天就变白了,被水冲到河里,因此得名。我才说到这里,就听到那小孩尖叫一声,他在栏杆边蹲了大半天,这会突然跳起来,向我冲来,说‘我找到了,我找到下联了。”
“我问他找到了什么,他就跟我说了这副对联的下半联。”
周围的香客都向寺庙门右边的牌匾看去,那上面写着‘洲中舟;舟下洲;舟行洲不行‘!
“洲上舟对峰上峰实在是再巧不过了!!那朝廷京官出的对子,过了几百年才让人对出下联,而且还是出自一个七八岁的小孩子,真是让人觉得不可思议啊。可惜他是生在现在,如果早出生几百年,或许就会被那位朝廷京官收为入室弟子,成为另一个朝廷京官。不过这样的孩子,才七八岁就这么有灵性了,将来也必定是前途不可限量。”老和尚感叹不已:“当时寺里就决定把这副下联连带上联做成朱漆牌匾挂在大门两侧。”
周围的香客都是啧啧称奇,都说不可思议。
“老和尚,你知不知道那孩子是玉山哪家的孩子?”香客中有个男子问道。
“这个和尚我就不知道了,”老和尚眉头抖动了一下:“不过,我倒记下了那小孩的名字,那小孩姓林,叫林君玄!”
“啊!那不是和你同名吗?”人群中突然发出一声女子的惊呼,香客们扭头看去,人群后方一个穿着粉色衣服打扮得非常时尚的美丽少女瞪大了眼睛看着身边的一个一脸淡然的少年。
众香客还没说什么,老和尚目光落在那少年身上,心中一动,突然大步走上前来,单手合十,说道:“这位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