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血魂1937 >

第35部分

血魂1937-第35部分

小说: 血魂1937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好不容易安稳了几年的时局,难道乱起来了吗?

    在场的每个人心中都显得惴惴不安。

    在二楼的拐角处站着几个黑衣的侍卫,全都把腰上的手枪机头大开着,一副如临大敌的架势。不断有匆匆赶来想打听消息的官员被这些侍卫驱赶回去。从楼道中央的一间办公室厚重的木门后面断断续续地传出有人争吵的声音。

    办公室里面的“夫人”正努力的控制着自己的情绪,站在她身旁的宋子文和孔祥熙、陈果夫也是一脸铁青。

    屋子中间的李烈钧、陈公傅、朱培德、戴季陶等人则已经争的像乌眼鸡一样,就差挽袖子动手了。

    一旁的汪兆铭和何部长则是拼命的压抑着内心的狂喜,一面充当着老好人的角色,一边让自己阵营里的杨永泰、熊式辉轮番跳出来搅局,就是不让大家达成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案。

    这些人很明显的分为两派:

    其中一派是以“夫人”为首地“保皇派”。

    “夫人”、宋子文、孔祥熙和陈果夫一心要“救最高当局出险”。,他们知道最高当局这颗大树一倒,自己这帮外人眼中的“裙带党”不会有一个好下场,所以“保皇”成了他们不二的选择。

    另一派则是以“汪、何”为首地“讨伐派”。

    汪兆铭、何部长、杨永泰和熊式辉这些亲日派打着“取而代之”的算盘,希望借张少帅和杨将军之手解决掉最高当局这个拦路石,于是积极的要求讨伐西安,想借刀杀人。

    李烈钧、陈公傅、朱培德、戴季陶等人则是双方的马前卒,李烈钧、陈公傅“主和”,朱培德、戴季陶“主打”。

    一时间你方唱罢我登场,吵的好不热闹,局面居然是僵持不下,双方战了个“五五开”。

    汪兆铭和何部长是希望眼前这样地局面可以继续地,只要他们多吵一天,最高当局地处境就多危险一分。

    看穿了“汪、何”如意算盘的“夫人”终于坐不住了,站起身来逼问二人是否打算放弃最高当局,试图逼二人表态。怎奈汪兆铭和何部长都是在政坛里打了好几十年滚的政治流氓,始终不正面回答。而是让手下的卒子跳出来围绕着“夫人”私自派空军去临潼而被东北军扣押的事情不放,死缠烂打。

    眼看着会议向着泥潭的方向发展而去,“夫人”怒不可遏,拂袖而去……

    稍后,何部长和他的亲信炮制的“讨伐方案”出台,一时间南京政府里面的“亲日”派的人物风头无两,都在盘算着怎样在“新政府”里谋个高官厚禄。天还没亮,颐和路上何部长公馆的门口挤满了各式各样拿着片子攀关系的钻营之徒。

    黄师长在“西安事变”的消息见报的第二天,就带着他的两个主力旅赶到了马鞍山,和金陵城的江宁县只有咫尺之遥。

    99师突然的行动让金陵城的温度顿时间上了一个台阶,何部长调动自己关系部队准备设防,可是金陵附近的中央军都不太愿意买他的帐!

    当觉得十分无助的“夫人”得知黄浩然率领他的99师长途奔袭,为的只是担心自己和最高当局的安危的时候,感动极了!

    黄浩然被挡在金陵城外,他只能用电台和“夫人”通话,他在电台里面反复提醒“夫人”小心南京的其他人“借刀杀人”,并一再表示如今的中国离不开最高当局,一旦最高当局遇难,中国将再次陷入军阀混战的泥潭!

    “夫人”结束了和黄浩然的通话,心中又安定了几分,最高当局这些年培植的势力是不会一下子被打散的!如今的中国还真找不出一个能够坐在这个统帅位置上的人物!

    想到这里,“夫人”对解处危局的信心又多了一些!

    之后的几天,一系列的事件都按着历史的记载如实的上演了。

    12月16日,“南京政府”下达“讨伐令”。刘峙率着5个师气势汹汹的进入了潼关。空军开始对西安进行轰炸。

    12月17日,最高当局手书给何部长,要求双方停止冲突。

    同日,周恩来到达西安,随行的还有**代表团20余人。

    中午,张少帅释放蒋鼎文,蒋鼎文搭乘飞机返回南京。

    12月19日,迫于舆论和内部压力的何部长下令从下午6时起暂停对西安的轰炸。

    12月20日,宋子文赴西安再次与最高当局单独见面,“夫人”再次给蒋去信,信中言道:“如子文三日内不回京,则必来与君共生死!”最高当局阅闭唏嘘不已。

    12月22日“夫人”抵达西安。

    12月23日张、杨联名在西安《解放日报》上发表《告东北军、十七路军将士书》文中呼吁集合各党派的力量去抗日救国,此文一出,全国各地纷纷响应,一时抗日的言论此起彼伏!

    最高当局终于意识到逆潮流而动将付出巨大的代价,于是示意转换调子,开始鼓吹联合抗日。同时开启各方谈判。

    12月24日,谈判达成共识。

    12月25日,最高当局和张少帅离开西安,飞抵南京。

    到场欢迎的“亲日派”分子个个面如死灰,尤其是汪兆铭和何部长更是恨不得把头埋进土里面去。

    黄浩然这个年轻的“护驾有功之臣”在人群里面穿着一身崭新的将官服,显得非常的吸引眼球!

    最高当局从“夫人”的口中知道了黄浩然在这次危机中的表现,在走过黄师长身边的时候特意伸出手来在黄浩然的肩头用力的拍了拍!

    这一拍!黄师长在中央军系统里面立刻变得身价百倍!黄浩然迅速成为了耀眼夺目的军界新星!

    。。。。。。。。。。。。。。。。。。。。。。。。。。。。。。。。。。。。。。。。。。。。。。。。。。。。。。。。。。。。。。。。。。。。。。。。。。。。。。。。。。。。

    (  请牢记或收藏读读窝 。duduwo。  )

第四卷:淞沪硝烟 第一章:强硬和虚弱

    欢迎读者登录读读窝小说网。duduwo。查看更多优秀作品。

    读读窝小说网。duduwo。更新超快,百度搜索: 读读窝    4。1强硬和虚弱

    时光飞逝。。。。。。

    1937年4月6日日本外相、藏相、陆相、海相决定“对华政策”和“华北问题指导方针”主要内容是使南京政府逐步放弃依赖欧美的政策,促其接近日本,特别是在华北主动协助实现“日、满、华合作”。

    面对日本人惺惺作态递过来的“橄榄枝”,最高当局一口回绝了!

    最高当局知道现在他已经被架到了民族抗日领袖的位置上下不来了,这个时候要是还和日本人有瓜葛,那可就是真的自找死路!

    被最高当局拒绝的东京十分的恼怒,在北平和上海的附近的日军开始频频的搞一些动作,最高当局看着自己的家底还是有些发虚,尤其是担心一开仗就落个亡国的下场。

    南京根据国防部的意见将可能发生战争的热点地区划分成五个战区,黄浩然的99师所在的江浙地区被划入了第三战区,不过暂时没有对外发布司令官的人选,黄师长知道即使以后任命了战区司令也是个摆着看得稻草人,华东地区是上世纪三十年代中国经济的命脉,这里有最高当局依靠的江浙财团,这里有南京这样的国府所在,这里还有上海这样的国际化大都市,战局一开,最高当局他老人家是一定会跳出来挂帅的。。。。。。

    蒋百里再次来到了常熟99师的驻地也进一步证明了黄师长的推测,蒋这个最高当局的“第一军师”出现在江浙,说明最高当局已经想解决在上海的日军了,把日军拉入江南水乡泥沼当中的这个建议在最高当局那里很有市场。

    本来嘛,历史上这个攻击上海日军的决定就是最高当局本人做出来的,黄浩然之前不过是照样说了一遍。

    也许这不是最高明的主意,但绝对是最能让最高当局接受的主意!

    蒋百里这次被任命为京杭地区的参谋总长,其实就是最高当局在为上海开战做准备。

    蒋百里在常熟见到黄浩然的时候,人瘦了很多,黄师长知道自己的大哥最近一定是被日本人搅的烦心不已。

    果不其然,吃完晚饭蒋百里就拉着黄师长钻进了师部后院的屋子,蒋百里轻车熟路地翻出一支红酒,给他自己倒上一杯,然后举着个空杯子递到黄师长面前。

    黄浩然伸手接过,蒋百里开始倒酒,他倒的很慢,似乎是害怕把这么好的酒给撒了。

    黄浩然知道蒋百里是心里面有事,于是先开口打破了寂静:

    “百里兄!北平的小鬼子是不是又有什么动作?”

    蒋百里苦笑了一下,说到:

    “真是什么也瞒不过佑臣老弟你这个‘活神仙’啊!北平的小鬼子最近是三番两次的挑衅,这个月驻丰台的日军连续举行军事演习,气焰十分的嚣张!要不是国内还没有做好万全的准备,老子真想让二十九军的宋哲元干他娘的!可惜只能这么忍着!最高当局还是想完成了德国人提出的60个师的整编方案以后再打,那样比较有把握!”

    话说完,蒋百里将杯中的红酒一饮而尽。

    黄浩然闻言晃了晃手中的酒杯,他不禁开始想起南京这些年的表现。。。。。。

    最高当局虽说在1930年代初即策划持久抗战的大计,然而事实上却处处表现出可怕的鼠目寸光,不断地弱己强敌。1931年918之后,南京继续为日本资本在中国的扩张提供方便,结果到了1937年上半年关内29%的煤炭产量(英资为23%),关内90%的铁矿沙,95%的现代化炼铁是在日本资本控制下的。

    南京所谓发展比较快的三大产业:机制面粉业,纺织业,火柴业。投资的不是民族资本家就是日资的,实在看不出国民政府干了些什么。勉强统一了货币,还把东北丢了,到了1933年,日资欣欣向荣,咱国资倒日落西山。日本之虎狼之心已明,也知道沿海地区可能卷入战争,可还是不重视后方建设,直到现在国防部已经意识到淞沪可能会爆发血战,居然还没有想起组织工商企业内迁,这样的战略眼光实在是不敢恭维!

    由于南京不重视扶持本国民族产业的发展,其政策和资金导向也就可想而知:

    首先,办工业得不到资金上得支持。政府的四家银行对工业的贷款仅占其放款量的极小一部分;这说明南京缺乏长远眼光,只知道赚短平快的商业项目的利息。

    其次,好不容易中国有了些工业,南京政府不仅不支持,反而千方百计进行压榨。非令其倒闭而后快。税收种类更是多如繁星,由于沉重的税收使得基本工业原料成本暴涨,下游加工产业自然是手中拮据,无力谋求发展了。国内关卡林立交易不畅更是常事,跨省的买卖往往要过七八十个关卡,卡卡交钱,商业贸易如今只能是死水一潭!

    至于德国顾问提出的整军方案,到现在一共进行了两期,合计20个师,第三期10个师尚在进行之中。

    实际在已完成整军的20个师中,其接受德式装备和德国顾问的训练程度也各有不同,实际接受过德国顾问系统训练与指导的部队只有下述各师:第3师、第6师、第9师、第14师、第36师、第87师、第88师和教导总队,以及不属于正规军系统的税警总团。

    除了教导总队和税警总团是真正的全部实现了换装,其余的部队只是部分接受了一些德国装备,连87师和88师这样的王牌部队也还有很多的旧式装备依然在使用中。

    还有就是黄浩然的99师,这是一个中央军里面的异数,虽然武器装备有些五花八门,但是从质量上还要超过教导总队和税警总团一些。

    照这样的进度,德国佬的方案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完成了!

    最高当局对待日本强硬的态度后面是国力和军力都极度虚弱的事实!

    中国实在是让小日本逼急了,已经退到了墙角退无可退,只有发出怒吼!

    战争注定在你没有做好准备的时候来临!

    黄师长想到这里,对蒋百里低声地说:

    “60个‘德械师’?最高当局的想法是好的,只是恐怕小鬼子不会给咱们时间了!”

    蒋百里急切的问:“怎么了?你是不是又有了什么不同的判断?日本人什么动手?”

    “也许就在明天!”

    蒋百里觉得黄浩然是在说气话,出言安慰:

    “佑臣啊!不会这么快的!日本人在华北才有多少兵力?现在就想吞下中国?太早了一些吧!”

    黄浩然忽然站了起来,在屋子中间来回的踱步:

    “是啊!还太早!我想日本人呀正希望我们是这么想的!”

    蒋百里觉出不对,也紧张了起来。

    黄浩然走到墙边,将日历上今天的那一页撕下,明天就是七月一日。。。。。。

    黄师长朝着日历定定的看了很久,突然转过身来,走到挂着京杭防卫地图的那面墙旁边,拿起放在一边的指挥杆,询问蒋百里:

    “若是日本人明天就发动战争!上海这边,百里兄打算怎么打?”

    蒋百里也走到地图旁边,接过黄浩然手中的指挥杆,用力的朝上海市区划了个圈!

    “咱们当然是先下手为强!”

    进攻!这是黄浩然到了民国以来第一次听见有人这么告诉自己,应该朝着小鬼子进攻!

    之前几乎所有的人都是在想着怎么样把日本人挡住!除了他在99师培养的一帮疯子,蒋百里还是第一个这样说的!

    “具体怎么攻呢?“黄浩然接着发问

    蒋百里对着地图侃侃而谈:

    “其实上海的张将军已经向最高当局提交了计划,张将军认为我方在本土作战,固不宜破坏上海,自损资源,但敌方若有下列征候之一时,似宜立于主动地位,首先发动,较为有利:(一)敌决定派陆军师团来沪,并已开始登船输送时;(二)敌派航空母舰来沪时;(三)敌位于长江的舰队向沪集结时;(四)敌在沪提出无理要求,甚至限期答复时。……”

    张张军不愧是一员国之良将!在1932年的淞沪抗战之后,张将军一直对上海的日军十分的关心,还亲自参与了“国防线”的建设!如今,日军蠢蠢欲动,张将军又早早提出了这样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