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共:一个大党衰落的启示-第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列宁全集》第
卷,人民出版社
年
月第
版,第页。
《列宁全集》第
卷,人民出版社
年
月第
版,第
页。
③《列宁全集》第
卷,人民出版社
年
月第
页。
版,第
第 61 页
的。但是,列宁是一个善于从实际出发、而不是从理论概念出发来
看待和解决现实问题的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当他看到这种手段
实际上不可能达到目的时,就转而寻找其他途径,即共存。
新经济政策是朝这一方向思索的一个必然的逻辑的结论。列
宁已经意识到,内战结束后的国内危机形势,反映的是布尔什维克
党与农民的矛盾。“以实物税代替余粮征集制的问题,首先而且
主要是一个政治问题,因为这个问题的本质在于工人阶级如何对
待农民。
”他在有关新经济政策的论文提纲中这样写道:“向政治
转化。
年春天的经济转化为政治:‘喀琅施塔得事件。他
指出
“:我们不应该指望直接采用共产主义的过渡办、法。必须以
同农民个人利益的结合为基础。”“新经济政策对我们之所以重
要,首先是因为它能够检验我们是否真正做到了同农民经济的结
合。
”“其实新经济政策的全部意义就在于而且仅仅在于:找到了
我们花很大力量所建立的新经济同农民经济的结合。我们的功绩
就在这里。不然,我们就不成其为共产党人革命家了。”列宁从
这个角度十分简洁地概括道:新经济政策就是“在过渡和接近的
意义上适应农民”
。
当然,列宁绝不是简单、笼统地对待农民。列宁非常明确地把
贫农作为依靠对象,把富农作为打击对象。问题的关键是怎样对
待中农。他著作中笼统提到的农民,实际上大部分指的就是中农。
建国之初,列宁把中农看做摇摆不定的阶层,提出了同中农妥协、
对中农让步、和中农联盟的口号。但随着战争和余粮收集制的推
《列宁全集》第
卷,人民出版社
年
月第
版,第
页。
《列宁全集》第
卷,人民出版社
年
月第
版,第页。
③《列宁全集》第
卷,人民出版社
年
月第
版,第
页。
《列宁全集》第
卷,人民出版社
年
页。
《列宁全集》第
月第
版,第
卷,人民出版社
年
月第
版,第页。
《列宁全集》第
卷,人民出版社
年
页。
月第
版,第
第 62 页
行,中农利益受到损害。看上去这好像只是个政策执行中的偏差
问题,实际上,却是因为布尔什维克由于受“左”的思想影响而形
成的对中农的偏见。列宁看到了这个问题。所以,他在党的八大
上指出
“:怎样推翻资产阶级,怎样镇压资产阶级,这我们学会了,
这是我们引以自豪的。怎样调整好与千百万中农的关系,用什么
方法取得他们的信任,这是我们还没有学会的,这点我们应当公开
承认。
”认识到与中农合作的重要性,党的八大确定了对待中农
的基本原则:“俄共对中农的政策是逐步地有计划地吸引他们参
加社会主义建设工作。党的任务是把他们同富农分开,关心他们
的需要,把他们吸引到工人阶级方面来,用思想影响的办法而决不
用镇压的办法来克服他们的落后性,在一切触及他们切身利益的
问题上力求同他们妥协,在确定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方面向他们
让步。
”然而关键在于,确定的政策在实践中有许多并没有得到
落实。究其原因,归根结底,恐怕还是对执政党地位变化及其带来
的功能变化的认识不清晰。
布尔什维克党内的“左
”情结
尽管列宁对党和农民关系的认识在不断深化,但就全党而言,
面对工人和农民两大阶级,布尔什维克党内“左倾化”的倾向仍然
清晰可辨。
当
年新经济政策被当做工农联盟的基础提出来时,党内
许多人对改变对农民的立场感到迷惑不解。这一政策本身遭到了
来自布尔什维克党内的强烈反对。有些人把新经济政策称为“富
农方针
”
“、复辟资本主义的政策
”,认为它“带有强烈的富农分子
《列宁全集》第
卷,人民出版社
年
月第
版,第
页。
《列宁全集》第
卷,人民出版社
年
月第
页。
版,第
第 63 页
的味道
”,是“对十月革命的背叛
”。就连接受了新经济政策的托
洛茨基,也用痛苦的口吻,把它看做是党进入了“对小资产阶级投
降的时期”。党内相当多数都是不情愿地接受新经济政策的。赫
鲁晓夫是其中的一员。他甚至到后来还认为,新经济政策实质上
就是恢复私有财产,恢复包括富农在内的中产阶级。与此同时,作
为党员,他又表示拥护列宁的新经济政策。赫鲁晓夫在自己的回
忆录中表露了自己这种矛盾的心情:“我们恢复到战前的水平了。
很幸运,那时政治形势也很好。工人对党的指导路线有所理解,并
且遵循这些路线。但是要我们自己适应新经济政策,却仍然是困
难的甚至是痛苦的。”可以说,这种看法,在当时有相当的普遍
性。布尔什维克党的不少党员都认为,党的共产主义方向改变了,
党变质了,甚至觉得理想幻灭了。许多人干脆退党。根据官方数
字,仅实行新经济政策以后的一年里,就有多人由于不理
解新经济政策而主动退党。甚至还有一些人以自杀来表示自己的
绝望。当时的著名诗人勃洛克,还有皮达可夫的妻子,都是在这种
绝望情绪影响下自杀的。一些思想上不能接受新经济政策的外国
共产党的领导人,在共产国际的会议上竟为此嚎啕大哭。
正是在这种认识的前提下,新经济政策理所当然地被看做是
向资产阶级的让步,是向资本主义的退却。也正是在这种认识的
前提下,布尔什维克党内的相当数量的人,怀着焦急的心情,盼望
反击时刻的到来。
由于实施新经济政策带来的发展被看做是资本主义的恢复和
发展,随着这一政策的进一步实施带来的矛盾,自然而然地就被看
做是阶级矛盾的激化。
年俄共十二大就是这样认为的。大
会通过的决议确认
“:新经济政策所造成的经济关系,一方面使相
当大一部分力量单薄的农民的发展遭到了困难,使群众一部分人
《赫鲁晓夫回忆录》,东方出版社
年版,第
页
第 64 页
贫困化,同时使主要是中等的和富裕的农户开始发展起来。
这样的农户开始成为富农。随着新经济政策所造成的生活经济关
系的发展,富农的比重日益增长。”这和列宁
年的判断似乎很
不一致。当时列宁只认为“,全体农民(几乎)已经成为中农
”
。
由于实际上把农民看做异己力量,对农民进行剥夺的主张就
能够在党内被堂而皇之地提出来,而且还得到不少人的认同。普
列奥布拉任斯基提出的“社会主义原始积累规律”,就是典型的例
子。“左”的认识是这一主张的思想基础。按照普列奥布拉任斯
基的这一理论,在工业内部自给的积累开始之前,必须有一个最初
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主要来源于“国家经济体之
,
,,的大笔资本
必须集中起来由国家掌握。被孤立的苏维埃俄国所面
的选择余
地很小,因此投资的根本来源只能是农民经济。应当把农民经济
的剩余价值大量地初步地转让给国家工业部门,作为迅速实现工
业化的解决办法。其手段,是通过工业和农业两个部分在市场关
系中的“不等价交换,来积累新的资本。国家工业应利用其独特
的超垄断地位来实行“一种旨在剥夺各种私人经济的价格”。普
列奥布拉任斯基的这个药方,后来为斯大林所实践,尽管斯大林也
曾和布哈林一起反对过这种论点。
当然,也有一些人按照列宁分析认识问题的方法来思考党和
农民之间的关系。例如布哈林。布哈林不反对消灭富农,但他主
张用比较自然的方式。他反对普列奥布拉任斯基的观点,强调:
“有些同志对农村的某些现象作出了正确评价的同时,得出了这
样的结论:不能用行政压制的办法把农民扣起来,前景应当是,由
于分化我们这里将出现资本家和雇农;阶级关系将日益尖锐化,事
情终将完全不可避免地发展到我们必须进行第二次革命,即采取
《列宁全集》第
卷,人民出版社
年
月第
版,第
页。
第 65 页
强制剥夺富农的行动。”他认为,不需要现在就鼓吹使农村中的
阶级斗争尖锐化
“:不,现在我们这里是另外一种情况。我们应当
通过经济途径来行事。。我们这里是工人专政,但这一工人专政
有农民阶级作为同盟者。工人专政在经济和文化上向农民阶级提
供的援助越多,农民阶级就将越多地通过合作组织参与我们的共
同体系,将越多地加入共同的文化,无产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的差
别就越小。总之,我们正在走向这种境界,即工人和农民的划分将
变成劳动者的先进阶层和一些落后阶层的划分。”
今天看来,布
哈林的认识更接近真理。不过,从后来党的政策的转变和布哈林
的个人遭遇看,恐怕可以说,党内多数更愿意接受的是激进的主
张,而不是类似布哈林这样的温和的观点。
“左倾化
”也表现在新党员的接纳上。相对工人而言,布尔什
维克党对农民入党采取的态度和政策带有显而易见的歧视性:一
方面,对农民进行严格限制,另一方面,又对产业工人的身份有一
种近乎迷信的信赖。两方面的强烈对比,可以说是俄国党执政之
初的一个重要特点。俄共中央
年一月全会专门作出《关于接
收产业工人入党》的决议,要求吸收
万名以上产业工人入党。
决议明确强调
“:被接收入党的仅限于产业工人。
”由于大量吸收
新成员,年
月俄共(布)十二大已有党员名,其中有
人是为纪念列宁而新入党的党员。‘这样靠成分和数量作
为主要指标接纳的党员,质量究竟怎样,是可想而知的。在清党过
程中,布尔什维克党也同样把成分作为采取不同的政策的依据。
中央委员会在报纸上公开要求:对于工人,在呈交证件、鉴定方面
应放宽些;对于农民,应严格区分富农和诚实的劳动农民;对于
“摆委员架子的”和担任享有某种特权的职务的人应从严;对于旧
《布哈林选集》第页。
《布哈林选集》第
页。
第 66 页
官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出身的人,应特别注意审查;对原属其他
政党尤其是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人的人,应进行最细致的审查
和清洗。根据这一要求,在开除出党和退党的人中,工人占
,农民占,职员和其他自由职业者占
如果客观地评价历史,就不能不看到布尔什维克党内的“左
倾化”情绪对后来十几年乃至几十年的不良影响。从这个角度
看,当代俄罗斯有些学者今天对那时的评价,虽然存在这样或那样
的片面性,但在某种意义上还是有一定道理的。例如,一个学者认
为,“在评价布尔什维克在新经济政策时期的税收政策时应当指
出的是,无论是城市的还是农村的征税工作都反映出政权机关与
纳税人之间相互不信任,政权机关对一些富裕的纳税人抱有敌对
情绪。同时不应忘记,‘社会上的危险分子’(‘富农’、‘耐普曼’)
不仅在纳税方面受歧视,他们丧失了公民权(选举权),他们及他
们的子女不能成为有影响的社会组织的成员,不能在苏维埃机关
和经济机关中工作。因此从那些年的税收政策中可以得出一个极
其重要的教训:任何阶级歧视都会对经济状况产生极为有害的影
响,并最终导致社会退化。
”这从一个侧面道出了当时的政策带来
的消极后果。
《列宁全集》第
卷,注释
,人民出版社
年
月第
版,第
页。
第 67 页
第四章
集中化的党
由于执政,党的环境和任务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党的运行
机制、活动方式和方法要不要进行相应的改变?综观布尔什维克
党的自身建设实践,我们会发现,在这一时期,对这样一个似乎是
提出也显多余的问题,这个党实际上尚不能作出系统的回答。党
总体上继续沿用了十月革命前领导地下斗争时期形成的模式。其
结果就是:党内民主机制得不到确立,地下党高度集中的形态由于
外部条件的变化演变成过度集权,使党的建设出现了一系列问题。
列宁在世时未能解决这些问题。这大大增加了党的建设前景中的
不确定因素。
集中:内战时期党的建设的主趋势
在准备夺取政权时期,列宁针对俄国不同于西欧资本主义诸
国的国情,把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基本原理与俄国的具体实际相
结合,提出了“新型无产阶级政党”的学说,并根据这一学说,建立
了在组织结构、组织机制和活动方式等方面都完全有别于其他社
会民主党的布尔什维克党。这个政党的组织特点,概括起来,就是
具有“极严格的集中制和铁的纪律
”。列宁指出,集中制思想是布
第 68 页
尔什维克党的
“惟一原则性思想,应该贯串在整个党章中”,是
火星报》力求奠定的作为建党基础的基本思想”
。
列宁对集中制的突出强调,显示了他对俄国国情的深刻把握,
是符合俄国国情和俄共党情的。可以这样理解:列宁不反对民主
的原则,与此同时,也强调在这个基础上俄共应当比西欧社会民主
党在组织上更加集中。这是由俄共所处的客观环境决定的。列宁
明确解释了当时党内实行集中制的极端必要性:“在专制制度下
进行革命工作,无论在多大的范围内搞选举制和分散制,都是绝对
不能容许的,并且简直是有害的。
”当然,这种集中制不是卢森堡
所指责的“官僚集中制”,而是民主集中制。列宁在给卢森堡的信
中阐明了这一点。
取得政权以后,布尔什维克党在国内所处的环境和条件发生
了重大的变化。但是国际形势却十分严峻。帝国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