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苏共:一个大党衰落的启示 >

第39部分

苏共:一个大党衰落的启示-第39部分

小说: 苏共:一个大党衰落的启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务,那么人民满意不满意就是机关工作的尺度。机关工作人员的
利益应当得到满足,但前提是要服务得好。既不能只谈利益、不讲
服务,更不能为了自己的利益去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这就给建
立机制提供了基本的原则。明明有自己的利益,却非要说成是没
有任何私利的“公仆”,老百姓是不太相信的。他们更能接受的是
那种不避讳个人追求、同时又能正确地处理个人利益与公众利益
之间关系的公务员。苏联的情况是如此,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情
况也是如此。
由戈尔巴乔夫发起的改革,本意是要纠正以党代政的模式。
从这个角度看,党把国家管理职能交还给政府的构想,大体上是正
确的。但是,苏共的改革没有能够起到应有的作用。究其原因,盖
在于没有理顺党政关系,使执政党回到正确的位置,因而也无法使
苏共重新担负起应尽的历史责任。这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苏共
自身的改革没有能够把这个党建设成一个团结的、能够与其他政
党竞争的党,关于这一点,我们在前面的有关章节中已有谈及;其
二,由于作为执政党的苏共不到位,政治体制出现了真空,导致国
家权力运作的失控。苏共党内的许多当事人在总结
年代以后
的改革时都有这样的认识。例如,曾在当时任总理的雷日科夫,虽
然赞同党政关系的改革,同时却认为:“由于几十年间形成的制
度,无论在组织上,还是在法律上,国家权力机关都未作好立即承
担这些职能的准备。需要时间来确立法治国家的全新制度,需要

第 273 页
时间来让社会按照法律运转。”利加乔夫也有类似的思想。他强
调,应该“有计划地把管理和经营职能移交给各级苏维埃,但一切
应当从加强苏维埃的物质基础及其威信开始。实际上却反其道而
行之:尽管苏维埃还是软弱无力和没有经验的,但却着着实实地强
迫党放弃管理权。其结果便是无政府状态”。他作了一个形象的
比喻
“:当农民筹足资金和人力后,他开始建造宽敞的新房,在他
从事这项不简单的事情时,他继续住在老房子里。只有当一切都
准备就绪后,他才拆除老房屋。而我们呢,却反其道而行之:没有
建造起任何新东西,却匆匆忙忙地摧毁旧东西。”利加乔夫是把
这种改革战略的错误看得很重的。他指出:由于转向政治体制改
革“:民主化进程已不可控制,社会丧失了政治稳定,不受约束性
占了上风,纪律急剧下降了,法制崩溃了,法律不执行了。在经济
改革最复杂的阶段,社会稳定是成功的决定性条件,而把国家抛入
急风暴雨的政治斗争是明智的吗?”事件之后的这些反思,都有
一定的道理。
启示之二:从机制上保证党和群众的密切联系
社会主义国家无一例外地都宣布自己是无产阶级(后来称工
人阶级)占统治地位的国家。但是,实际上,无产阶级不可能整个
阶级都坐在体现统治的职位上。例如在一个国家中,政府首脑只
能有一个人,行使决策权的也只是人口中的极少数。这就产生一
个问题:这么庞大一个阶级,如何才能体现自己的统治阶级身份?
[俄]尼
雷日科夫:《大动荡的十年》,中央编译出版社
年版,第
页。
②[俄]叶戈尔
库兹米奇
利加乔夫:《戈尔巴乔夫之谜》,吉林人民出版社
年版,第
页。
③[俄]叶戈尔
库兹米奇
利加乔夫:《戈尔巴乔夫之谜》,吉林人民出版社
年版,第
页。

第 274 页
怎样才能保证作为领导者的党和作为被领导者的人民群众之间的
和谐和一致?
苏共,包括同时期的几乎所有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都没有
解决好这个问题。以往对这一问题的解释是不周延的。例如人们
习惯于这样的观念:工人阶级通过自己的政党共产党来实现
统治;共产党能代表工人阶级,因为它是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
来的;马克思主义是工人阶级求解放的理论,是工人阶级的“圣
经”;马克思主义理论之所以能成为工人阶级解放的指南,是因为
它的科学性:它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的规律。
从原则上说,这些观念没有错。然而,共产党是否掌握了马克思主
义,应由谁来判断?工人阶级听从共产党的领导,通过什么途径来
体现?工人阶级选择共产党替自己掌权,又是通过怎样一种形式
来授予这种权力的?所有这些问题,都没有得到很好的回答。就
是说,在理论上,苏共是人民的代表;在实践上,苏共和人民之间代
表和被代表关系的机制和渠道并没有解决。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
党,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体现在两个基本方面:一是党应当充分
代表和反映人民的利益;二是党支持人民做国家的主人。如果在
这两个方面都缺乏科学的体制、机制和渠道,党群关系的融洽便无
从谈起。
苏共的问题,也恰恰出在这两个基本方面。它们导致了党和
它所代表的群众之间的矛盾和隔阂。
首先,苏共的党群联系和沟通机制难以充分反映它声称所要
代表的那些阶级和集团的利益。
对利益问题,列宁有非常深刻的见解,并始终注意解决这一问
题。从维护群众切身利益的角度去确定和调整党的任务,根据各
方面的利益去修正党的政策和目标,是列宁思想的一个突出特点。
这样的范例比比皆是。例如,制定新经济政策,就是同时考虑农民
利益和党的目标之后作出的选择。但是后来,苏共在这个问题上

第 275 页
逐渐陷入了教条化。斯大林以及后来的苏共领袖在这方面有严重
的失误。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把理论看成是绝对正确的,实践,
包括群众的利益,都要无条件地符合理论。这种思维,使苏共不能
马克思主义地对待党的理论与群众的实际的关系,从而把理论与
群众的利益对立起来了。党的理论是为实践服务的,党所制定的
纲领、路线、方针、政策是为实现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利益
服务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思想体系万万不能离开这个基础。苏
共却不是这样。在苏共看来,为了“理论
”本身的“纯洁性
”,甚至
可以去牺牲群众的利益。在这种教条化倾向不断强化的情况下,
理论不但逐渐脱离了群众的实际,而且逐渐变成了与群众利益相
矛盾的东西。当这一现实为广大群众所认识时,它对苏共作为人
民利益代表的地位的冲击是可以想见的。有一种普遍的观点,认
为苏共失败的根本原因是经济没有发展上去。这是对的。但是,
苏共不是不想发展经济。问题的关键不是想不想发展,而是用什
么思想、站在什么立场上来发展。不能摆正政党和民众之间的位
置,经济理论和实践的出发点是错的,经济发展就缺乏正确的方
向,发展也就无从谈起。
对利益问题缺乏正确的认识,关键在于对个人合法利益认识
有误“。左
”的理论误读马克思主义的利益观,忽视个人利益,实
际上是掏空了这一理论“为了人”的基本内涵,这就把公共利益建
立在了虚无的基础上。美国前驻苏大使戴维斯曾正确地预测:
“由于这是个建立在无私观念基础上的社会,所以目前它正遭受
着无法消除的人类谋私本性的威胁。这些埋藏在人类的生理器官
中的本性,是几个世纪来隔代遗传的结果。如果这些本性不能在
一两代人中根除,那么政府的试验就会失败了。”如果不把对个
人利益的追求都笼统地看做“谋私”,而看做是必然需要的话,那
①[美
约瑟夫
戴维斯:《出使莫斯科》,红旗出版社
年版,第
页。

第 276 页
么我们就不得不承认,后来苏联的发展被他说中了。
苏共在作为工人阶级利益的代表方面不成功,在作为执政党
对社会各集团利益进行整合方面同样不成功。执政党和领导夺取
政权斗争的党有一个显著区别。作为与执政党对立的党,党的主
要职责在于表达所代表阶级或集团的利益、愿望和要求;而作为执
政党,则要尽可能代表社会多数,以使自己有比较牢固的执政基
础。因此,由国家机器的社会功能所决定,政党在执政之后,一方
面继续作为本阶级的政治工具,另一方面,作为执政党,而且是惟
一执政党,它的政策不能不更多地体现社会各部分利益的一体化。
苏共不是如此。就利益表达功能而言,苏共更多起的是一种普及
作用,即自己制定政策,然后用思想的和行政的手段迫使人们接
受。在这样的情况下,党的政策是否真的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是
很难判断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即是一个典型事例。就利益综
合功能而言,在后列宁时期,苏共消除社会矛盾的主要思路受
“左”的“在野党思维
”的支配,往往倾向于依靠一部分人,而对另
一部分人(有时是社会的多数)实行强制和压制,其政权的巩固以
损害相当部分群众的利益为代价。这大大削弱了党执政的基础。
其次,苏共没有从制度上支持和保证人民的民主权利,保证人
民群众的国家主人翁地位。
苏共以人民的名义取得政权,并把人民当家作主作为党的旗
帜。苏共执政的合法性,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列宁曾明确指
出“:苏维埃虽然按党纲规定是通过劳动者来实行管理的机关,而
实际上却是通过无产阶级先进阶层来为劳动者实行管理而不是通
过劳动群众来实行管理的机关。”列宁明确这一点显然是想说明,
共产党政权的发展方向应是逐步实现劳动群众的管理,劳动群众
的民主权利应是不断扩大的。但是,由于建立的体制缺乏表达民
主的渠道和途径,苏共与群众的隔阂,在列宁当政晚期就有所显
露。为此,列宁曾对当时的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脱离群众的官僚主

第 277 页
义现象提出了尖锐的批评。但是后来,随着高度集权体制的强化,
党群关系的消极面并没有被克服,反而更加明显地暴露出来。在
后来的实践中,苏共越来越远离了民主的基础。在斯大林确立的
传统模式中,群众与其说是“主人”,不如说是被统治者。而且在
党内,在领导层圈子里
“,主人
”这个神圣的字眼被专用做对斯大
林本人的称呼。这真是一个莫大的讽刺。
苏共在许多文件中都强调发挥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发扬民主,
并且不能说没有做一点工作。但总的说来,苏共对群众是缺乏信
任的。对群众缺乏信任,使苏共往往害怕群众,对扩大群众的民主
权利持消极、保守的态度,例如,苏共看到了权力行使过程中出现
的弊端,提出了加强人民监督的问题,年代已经基本形成了比
较完整的人民监督体系。但是,尽管这个体系在组织上十分庞大
且无所不在,真正的权力却有限。首先,它对党的系统没有任何约
束力,只是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执行党和政府的决议、指
示、计划情况
”进行监督;其次,无论是人民监督委员会,还是其他
有权起监督作用的群众性机构,如工会、生产会议等,都不是决策
机构,只有咨询权、建议权。所以,虽然组织是健全的,却无法阻止
权力的滥用、官僚主义的泛滥和腐败现象的蔓延。又如,无论是苏
联宪法,还是苏共的历届党章,都把群众的选举权放在重要的地
位。然而在实践中,这项权利的落实却打了很大的折扣。苏共干
部长期实行委任制,党内外群众的选举权实际上成了使委任制合
法化的一种形式。苏共为推广选举做了一些工作,但这些工作和
民主选举的要求相距甚远。到
年代,苏联才开始在某些生产企
业中实行工长、总工长、工段长的直接选举制,在有关机关和团体
中实行科技干部竞选招聘制。到
年苏共二十七大,才提出要
普遍实行生产作业队长的直接选举制,并逐步推广到企业工长、班
长、工段长、车间主任、国营农场的分场主管人员。可以想像,苏共
这种缓慢的民主步伐,在反对派“归还”人民“普选权”的要求面前

第 278 页
显得多么缺乏吸引力。当然,应该指出的是,这种对民主的惧怕心
理,归根结底还是既得利益阶层怕失去手中权力的心态在作怪。
苏共与群众关系中长期存在的问题和隔阂,使苏共的执政基
础大为削弱。到改革前夕,维持苏共强大外表的,实际上主要是苏
共手中掌握的强制性权力。党执政初期得到的那种群众性支持已
经变得微不足道了。可以说,改革后期人们对苏共的冷淡和遗弃,
很大程度上是由这种状况发展而来的。社会民主与党内民主是如
此缺乏,以至于六七十年代的持不同政见者组织和改革开始后出
现的反对派组织能够轻而易举地扯起“民主”这面旗帜,把群众拉
到自己一边。对于以争民主、搞社会主义为己任的共产党来说,这
实在是一个严重的教训。

正因为此,人们对苏共的改革寄予了极大的希望。对苏共来
说,在党群关系方面进行改革的任务是十分繁重的。它应当努力
重建党和群众之间的密切联系。应当承认,苏共在改革之初有这
方面的主观愿望。而且“,民主化

“、公开性
”这样一些概念从其
含义说本身就带有很强的“还权于民”的色彩,因而颇受群众的欢
迎。然而,实践表明,苏共的改革并未能使党群关系变得和谐。相
反,在为改革激起的热情消退之后,我们看到,苏共与群众的关系
更加恶化,人们对苏共更加失望,乃至最后认可了对苏共生存权的
剥夺。发生这种状况的原因,从党群关系的角度而言,仍然是由于
苏共长期脱离群众的错误,只不过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种错误是
由声称要纠正这一错误的戈尔巴乔夫来体现的。
这种错误表现在:
首先,在观念上,戈尔巴乔夫和被他批判的前任苏共领导一
样,不能把群众的意愿作为考虑和解决问题的出发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