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把时间当朋友 >

第22部分

把时间当朋友-第22部分

小说: 把时间当朋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忧伤的。 



可实际上,这完全是逻辑混乱的解释。就算是结论正确,有思考能力的人也应该拒绝那些逻 



辑混乱的论证过程。这个故事能符合逻辑地告诉我们的道理是:“换一个角度,也许能找到 



很简单的方法解决复杂的问题。”而,牧师的结论,以及转述这个故事的成功学大师们转述 



的结论“如果一个人是正确的,他的世界就会是正确的”则只不过是偷换概念而已,连“类比 



说理”都算不上。用我的说法,这就是真正意义上的“驴唇不对马嘴”,或者“驴唇对上马 



嘴”——反正怎么都不对! 



励志肯定没有什么错,因为人就是需要鼓励,但不能胡说。随着年龄的增加越来越痛恨许多 



的励志书籍,甚至觉得很多时候,“成功学大师”干脆就等于“江湖骗子”。并且某种意义上, 



他们比江湖骗子还可恶,因为骗子最终只不过是骗走你一样东西,如果你聪明的话可能不会 



被骗,或者就算被骗了,也可以想办法弥补损失。但是,某些成功学大师并不一样,他拿了 



你的钱,获取你的信任,而后把你变成更傻的傻子。当然,你聪明的话,你只能被气笑到无 



奈。 



要命的是这种逻辑混乱竟然真的可以带来理解上的惊喜。于是,大多数人不由自主地不加分 



辨地接受。可是,愚蠢地接受正确的结论有什么用呢?这确实是一个意味深长的故事,也确 



实可以得出很多有趣有益的结论。但是,拜托,能不能先作一个有逻辑能力的人再说呢? 



                               第…83…页 共136页 


… Page 85…

                                            把时间当作朋友——运用心智获得解放 



除了“以偏概全”、“单向成立”之外,“成功学”书籍里甚至不乏赤裸裸的、厚颜无耻逻辑混乱。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赤裸裸地逻辑混乱的“成功学”例子是关于“态度改变一切”的一个例子。我 



知道,也相信“有些时候,仅仅态度上的改变就真的可以带来不同的结果”。然而,我认为用 



以下的逻辑让我接受,或者让任何人接受,都不仅是不可能的,甚至是不道德的。 



如果将字母A 到Z 分别编上1 到26 的分数,(A=1;B=2…;Z=26) ,那么: 



   *   你的知识(KNOWLEDGE)得到96 分(11+14+15+23+12+5+4+7+5=96) 

   *   你的努力(HARDWORK)也只得到98 分(8+1+18+4+23+15+18+11=98) 



   *    你 的 态 度 (ATTITUDE) 才 是 左 右 你 生 命 的 全 部 , 因 为 



   1+20+20+9+20+21+4+5=100 



拜托,有点基础逻辑好不好呢?事实上,用这种方法计算,结果等于100的单词多的去了: 



alienation(疏远) 



apoplectic(中风患者) 



boycott(联合抵制) 



cacophony(杂音、刺耳的音调) 



chimpanzee(黑猩猩) 



connivance(纵容) 



coyness(羞怯) 



flurry(慌张) 



frisson(颤抖) 



impotence(阳痿) 



inflation(通货膨胀) 



pussy(小猫女阴/阴户) 



socialism(社会主义) 



status(身份、地位) 



stress(压力) 



surcharge(超载;追加罚款;额外费) 



syndicate(财团) 



tuppence(微不足道的东西) 



turkey(火鸡,无用的东西) 



Wednesday(星期三) 



wholesale(批发) 



以上罗列的只是我在BNC英文词汇表中找到的一千多个中的一小部分名词而已。对了,形 



容词useless如果按照这种算法,结果也等于100。补记:刚刚写完,顺手在GOOGLE上 



搜索了一下“KNOWLEDGE11+14+15+23+12+5+4+7+5=96″。得到的结果特别值 



得回味:前150项几乎都来自中文网站。搜索结果的第16页才开始陆续有一些英文网站提 



到这个莫名其妙的算法,在GOOGLE搜索结果的第151项看到这么一篇:指出 bullshit= 



103,于是接着说,“So;itstandstoreasonthathardworkandknowledgewillget 



youclose;attitudewill getyouthere;butbullshit will putyouoverthetop。” 



                               第…84…页 共136页 


… Page 86…

                                            把时间当作朋友——运用心智获得解放 



                                     asskissing=127 

                                     asskissing=127 

还有更逗的,作者又接着指出另外一个词:aasssskkiissssiinngg==112277 ! 



   1   http://en。wikipedia。org/wiki/Case_study' ' 



                                                                       1% 

                                                                       1% 

   2   事实上,这句话是断章取义,原话应该是:天才就是99%的汗水再加1%的灵感,但这11%%的灵 



          99% 

          99% 

   感远远比9999%%的汗水重要。甚至有人怀疑,爱迪生到底有没有说过这句话……' ' 



5。d 

5。d 

55。。dd强调努力是可笑的 

May19th;2008|by李笑来| 



“成功学”反复强调“努力”和“奋斗”,多少显的有些可笑——好像我们可以不用努力、不用奋 



斗似的;好像我们不愿努力、不愿奋斗似的。事实上,无论强调与否,我们都必须努力、必 



须奋斗。努力是应当的,奋斗是应该的。 



即便那些“高高在上”的人,也都需要努力和奋斗。应了那句话——“生命不息,折腾不止”。 



表面上来看,如果一个人处于资源分布的正态分布曲线的顶部,那么他就属于这世界1%不 



到的那个群体;那么,所谓的努力和奋斗貌似是不必要的。他无需努力,因为原本就是含着 



金钥匙出生;他无需奋斗,因为原本他已经无所不有;他无需挣扎,因为原本他面临的是程 



度最轻的局限。然而,就算是他们,也往往不得不努力,并且还要加倍地努力;不得不奋斗, 



并且还要加倍地奋斗。起码,对这些处于顶部的人来说,保护属于自己的资源本身就已经艰 



巨无比;并且,资源越多任务越艰巨;资源多到一定地步,保护任务就可能性命攸关——自 



古以来就是如此。另外,他们更需要心智上的成熟,这也是物质上的丰足带来的必然结果之 



一。所以,现实生活中,富家子弟往往并非像他人想象得那么没出息,因为所有的现实条件 



都迫使他们更加努力,只不过,努力的方式可能不一样罢了。 



被认为是二十世纪最有影响力的经济学家之一的富兰克*H*奈特(FrankH。Knight'1' )有 



个著名的观点:“决定一个人富有的三个条件,一是出身,二是运气,三是努力,而这三者 



之中,努力是最微不足道的。”这是个严肃而重要、需要耗费大量时间与精力才能通过认真 



思考而理解并接受道理:无论你多努力,你都很有可能完全没有机会做到富有富足——你有 



勇气接受这样的现实么? 



然而,接受这样的现实,并不意味着说我们就从此没必要努力了。其实,所有的人都需要努 



力。只是,强调努力和奋斗挺可笑的而已。每个人都面临着自身一定的局限,而现实又是“资 



源不仅稀缺,并且分布很不均匀”,所以,每个人都要努力、奋斗、挣扎,无论是谁,无论 



他原本是什么样子。接受现实实在是太困难,因为,每接受一个难以接受的现实的时候,总 



是不得不面对另外一个可能更加难以接受的现实。所以说,这世界没有什么比接受现实更为 



困难的了。另外一个烦恼来自于这样一个事实:尽管“努力”是必须的,应当的,但可惜却不 



是天生的。每个人天生所拥有的是与“努力”相悖地一个习惯——“懒惰”。 



                               第…85…页 共136页 


… Page 87…

                                            把时间当作朋友——运用心智获得解放 



除了“天生的懒惰”这个阻力之外,还有一个是大多数人没有意识到的“最终的困难”究竟会困 



难到什么程度。人们常常慨叹体育比赛的残酷。百米田径赛里,第一与第二之间的差异只不 



过是零点零几秒;在跳水比赛里,金牌和银牌之间的差异只不过是零点零几分;在跳远比赛 



里,冠军和亚军之间的差异只不过是一厘米不到的距离……那一点点的差异竟然给选手带来 



的是天地之差——太残酷了。 



可是,如果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分析,就会知道那所谓的“一点点”的差异究竟有多么惊人。 



形象一点讲,在任何学习过程中,如果把进步程度投射在Y轴上,把学习所需要投入的时 



间精力投射在X轴上,往往与“对数曲线”非常类似: 



透过这个曲线我们可以很容易理解:在最初的状态中,一个人只需要花费一点点的时间精力, 



就可以获得很大的进步;然而,随着进步程度的增加,再进步一点点,往往需要投入相对极 



大的时间和精力。所以说,那些冠军与亚军之间的差异(Y轴上的差异),实际上并不像看 



起来的那么小,因为,从X轴来看,X轴上要有很大的差异才能造成Y轴上明显的却又很 



小的差异。 



所以说,我们不应该被人鼓励了才去努力。努力是应当的。无论有没有人鼓励,无论最终结 



果如何,我们都应该努力——当然,在任何努力之前应该先确定目标是否现实。有些人与众 



不同,他们不仅一贯努力,并且其分外努力的原因来自于他们认真的观察和清楚的思考:最 



终的困难远比想象中的更加困难。 



   1   奈特就是那个早在1923年就指出所谓“市场有效性”是个无用的、臆造的概念的那个经济学家。“… 



   ownershipofpersonalormaterialproductivecapacityisbaseduponaplexmixture 



   ofinheritance;luckandeffort;probablyin thatorderofrelativeimportance” (Knight; 



   1923)。' ' 



5。e                     —— 

5。e                     —— 

55。。ee最浪费时间的错觉————我是独一无二的 

May19th;2008|by李笑来| 



                               第…86…页 共136页 


… Page 88…

                                            把时间当作朋友——运用心智获得解放 



几乎所有的励志书籍里,都会布道般地告诉读者,“你是独一无二的!”(Youareunique! 



Everybodyisunique!)通常这些书籍会引用阿姆拉姆*善菲尔德(AmramScheinfeld) 



的那本著名的《你与遗传》(YouandHeredity)中的一段说法: 



你是由四十六个染色体互相结合的结果,其中二十三个来自父亲,二十三个来自母亲。每个 



染色体里面有成百个遗传基因,每一个基因都能改变你整个生命。由于你父母亲染色体的组 



合,形成你如今模样的概率是三十兆分之一。 



然后,接着引申: 



因此,我们的确是“不可思议、极为奇妙”的一个组合。因为,纵使你有三十兆个兄弟姐妹, 



他们还是同你有相异之处,你仍然是独一无二的。 



记得当年我自己第一次听到这种说法的时候也狠狠地激动了一番之后,当然也跟很多人一 



样恨恨地抱怨了一下这个不公平的世界——为什么给独一无二的我一个跟别人一模一样的 



命运?!然后,想起王朔一篇小说中的一段话“……我知道我是有来历的。走在芸芸众生当 



众,这种感觉尤为强烈……”就浑身起了好几次鸡皮疙瘩。 



然而,26岁那年我大彻大悟的时候,曾仔细审视我自己曾经相信过的那些信条。“我是独 



一无二的”就是其中让我哑然失笑的一个。这个信条除了误导我之外没起过任何正面作用。 



相反,我还可能因为这个信条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因为这样的想法最容易使一个人想入非 



非,并因此虚度时光一事无成。 



如果用“我是独一无二的”作为激励自己努力的信条,显然荒谬。甚至不用科学证明,就知道 



“独一无二”是个确定的事实,但是,这往往是一个与成功根本无关紧要的事实。如果大家每 



只手都是五根手指头,而我恰好基因突变,所以我的右手多了一根手指——“六指”(假设), 



那又怎么样呢?我会因此就成为亿万富翁或者改变这个世界的伟大人物么?搜索了半天,我 



知道的伟大人物中还真没有六指的,除了倪匡小说里的“六指琴魔”。 



如果用“我是独一无二的”作为不再自卑的理由,那就更可怜了——要自卑到什么地步一个 



人才能想起来用这种显而易见的事实作为最后的挡箭牌?其实,“该自卑的时候正常地自 



卑”,是“该自信的时候正常地自信”的前提条件。不要把“自卑”当作负面词汇理解,那只是 



一种正常心态。如果,该自卑的时候不自卑,那就叫“没有自知之明”;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