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收到信的加西亚 >

第8部分

收到信的加西亚-第8部分

小说: 收到信的加西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应用到公司的装饰业务中,并在市场上推广,效果相当不错。


“猴王”的筋斗越翻越远。侯晓军表示,2003年他向省内外推广直营连锁店和特许加盟店;公司与前身为西安公路交通大学的陕西长安大学合作,创办汽车服务技校的事,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中;另外,公司创办的陕西猴王科技公司还成了西安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基地,数百名下岗职工通过这里的专业技能培训,重新找到了工作……
杨筱
点评:
●●●●●●●●善用自己的人生积累


侯晓军,一位年届40岁的下岗职工,用了8年时间积累成千万富翁。像他那样的年龄、那样的生活经历的下岗职工有千千万万,为什么他能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感觉?一句话,侯晓军善用自己的人生积累。比如他初创深圳应聘电子玩具厂厂长成功的时候,他说:“大概是我的勇气和十几年当装配工的经历起了作用,这位老板当场决定聘用我负责生产流水线的设计和工程安装。”其实,他的估计有偏颇之处,真正聘他做负责人的原因是他有过国营单位车间主任的经历,这就是他人生的积累,而这种经历的积累是许多下岗职工所没有的。


人真正应该有的感觉往往感觉不到,而自己感觉到的东西往往不是真正拥有的,所以才有错觉。当他上任印刷厂业务经营部负责人时,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下岗后曾经有过推销产品的经历;1997年从深圳凯旋西安创业时之所以能比较好地把握市场脉搏,是因为他有了相对发达的市场意识以及经营企业的意识,这些都是他用心积累的结果;西安创业的成功以及业务范围的拓展都是与前一时期的积累有关;当然他还有一项重要的积累,正像人们评价他的“从没见过这么能吃苦的人”,这是他多年养成的勤奋开拓市场的勇气习惯,这种习惯,也是他成功的一个重要方面。正是由于这些积极因素的积累,才积累起了今天千万富翁成功的感觉。
但是,人不仅在逆境时容易压缩自己积极的感觉,而且往往在顺境时放大自己积极的感觉,作为侯晓军,此时应该保持一定程度的冷静,继续积累自己作为职业化管理的经验,只有如此方能在未来找到真正的感觉。
(北京腾驹达管理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兼首席顾问 景素奇)


郭德荣50多岁了,应该是退休回家抱孙子的爷爷了。他自己都说,能和我的小孙子开心地玩一天,真是我的希望。但是,说归说,他的心里其实还美滋滋地觉着自己年轻呢。这不,这个曾经不知道股票是什么意思的老头儿,不但将自己的小手工作坊做到了数千万元的规模,而且,还赶了一回时髦,把公司拿到了大洋之外的加拿大上市。他心里对企业的盘算还多着呢,都需要融资来实现。老郭不老,梦还年轻。

一个“大老粗”的发迹史
    

孙跃军经常用来形容自己的一个词是:“大老粗”。就是这个“大老粗”,在不到10年的时间中,从两手空空进入商海,拼到了如今拥有的两家公司,并拥有数千万元的资产。全国许多城市的超市中,货架上消除果蔬残留农药的生物产品就是他数年努力的结晶。
初进商海,打一枪换一个地方


1994年,孙跃军在安徽巢湖的工作单位由于种种原因停业了。当时已经33岁的他除了当兵的经历和一张职工商校文凭,两手空空。同一个单位的许多人呆在家里,靠补贴混日子。孙跃军说:“我不甘心,还没有老到养老的时候,总得干点什么。”


因为一直在石油部门工作,孙跃军发现,润滑油在市场上比较俏销。他向朋友借了6万元钱,四处找门路购进了一点润滑油,然后找亲戚、托朋友向客户推销。他说道:“上了十多年的班,端的是‘铁饭碗’,从不用花心思。那可是第一次感到了压力。几万元的债,眼看着润滑油放在那儿卖不动,饭都吃不踏实。”孙跃军的经营诀窍是服务周到,慢慢地,他的货有了销路,能一边进货一边销售了。一年后,销售量超过了当地石油公司,不仅还清全部借款,还赚了20多万元。


有了一点本钱,孙跃军决定干点“大”买卖。还是在老本行里找门路,他发现,加油站本小利大,关键在于质量和服务,能抓住回头客就行。这回,孙跃军放开胆子,把手中的20万元都投入不说,又贷款50万元,在巢湖市一处废弃码头租地建站开张。当时,各种行业都在办加油站,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大家对许多非法竞争手段也心知肚明。孙跃军笑着回忆:“我这人胆子小,违法乱纪的事不敢做,也不愿意为了一点蝇头小利让人看不起。”孙跃军童叟无欺,本地车外地车一视同仁的老套本分经营方式,反而逐渐为他赢得了客户的认可,销售量直线上升,很快,他就还清了银行贷款,每年净利润过百万元。2000年,石油政策变化,孙跃军将加油站出手,两座加油站共卖了450万元。


卖掉了加油站,孙跃军开始寻找其他的投资方向。其时,房地产在各地都在升温,孙也希望能在其中分一杯羹。房地产在巢湖当地也是个热门行业,局外人很难挤进去。怎么办?孙跃军了解到市里有一个公益性广场正在招标,决定试一试。当时有人劝他,这种项目费力又赚钱少,而孙跃军说:“我就是看中这个项目的公益性。对于新进入行业的公司,一时半会儿赚不了钱不要紧,重要的是尽快形成品牌和知名度。这个项目做好了,就是一个免费广告。”“大老粗”孙跃军此时显示了过人的商业悟性,这次“赔本儿赚吆喝”的买卖为他打开了进入房地产业的入口,他的公司很快发展成当地有名的房地产企业。


但是在外省城市,孙跃军的扩张屡受挫折,他终于痛苦地意识到:房地产行业越来越规模化、集团化,中小规模资金只会越来越难做。他再次开始寻觅新的投资项目:“从润滑油到加油站,加上后来的房地产,我感到传统产业毕竟狭小,而高科技产业的发展空间可能会比较大。”在经历了几年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商海赶潮后,孙跃军希望找个方向让自己专注下来。
投资生物,“老粗”恋战高科技
但是,干什么呢?孙跃军放下手头的一切事情,下广州、上北京、去合肥、跑天津,整整3个月,孙跃军去了大大小小各种工厂,有化工行业、汽车行业,甚至还参观了当时非常红火的天津大邱庄。


1999年的一天,孙跃军通过一个朋友的电话,认识了一位从事生物酶研究的科学家,了解到生物酶在生活中的作用和发展前景。几次接触下来,萌发了投资念头。在商海中摸索了多年,“老粗”孙跃军的经济头脑成熟多了,“放马出山”前,他需要严密的投资分析和论证。他上研究所,去大学,通过各种途径了解生物酶的投资价值和风险,最后决定投资。


1999年6月,孙跃军的固源生物正式投产,以生物酶技术为依托,生产各种生态用品。孙跃军回忆那段日子:“真正操作起来,难度远远超过想像。”由于资金问题,这种技术一直停留在实验室阶段,国内没有规模生产的先例,技术指标都是在实验室中小规模试制中获得的,进入规模生产,厂房如何规范、生产设备怎样选择、原料筛选根据什么标准……大堆棘手问题扑面而来,一时间,孙跃军进退两难。


这时的“大老粗”只能靠信念支撑了。他说道:“我相信自己的眼光,相信问题只是暂时的,而且问题最终都能被解决掉。”没有规模生产技术流程,孙跃军迅速将技术、生产领域的能人聚集起来,加班加点,从小型试验到中试到大型试验,硬是自己总结归纳出规模生产的各种技术和流程标准。设备复杂精细,他组织人手一张张画图,一家家选择;没有现成的就订制,实在不行就自己设计找厂家做……直到2002年5月,第一批成型产品终于出炉。
愈战愈勇,三年速成多面手
“以前做传统产业,市场上有很多‘前辈’,有现成的技术,现成的管理经验,现成的营销模式,没觉得怎么难。进入生物酶制品这个新行业,有时简直不知从何处下手”,孙跃军不无感慨。


由于是全新产业,行业、技术标准都是空白,除了技术人员的实验室经验,根本谈不上操作规程和熟练工人,孙跃军为此付出了不小的代价:由于工人对技术规程不熟悉,价值80万元的酶粉被浪费;由于产品外包装用铝铂要求承受40度高温,而生产中的湿度控制不稳,近30万元的产品报废……原来500万元的投资预算结果却‘砸’进去了2 000多万元还不够。不过,久经商海的“老粗”节骨眼上却显示了过人的心理承受力:“我很少对下属发脾气,放手让他们干。干好了,行;干不好,我给你机会,再试。”孙跃军宽容稳定的心态给了员工很大的精神激励,生产逐渐走向稳定。


产品批量生产后,市场销售又出现问题。作为一种新型的生物消毒用品,消费者认知度低,市场一时很难打开,孙跃军曾斥资千万元进行广告宣传,但收获有限,后来在朋友建议下请营销公司运作,半年后市场才平稳铺开,销量逐月上升。回忆那段日子,孙跃军说:“短短3年时间,我几乎是迅速学习了生物、机械、管理和营销学。”
如今,孙跃军的生物酶生态清洁素已经走入成熟阶段,产品不但拥有两项国家专利,获得国家经贸委等权威部门各种奖项,公司还被安徽省定为重点扶植科技企业,位于合肥高新产业开发区的生物园也在建设之中。


和多数中小企业一样,随着生产规模逐步扩大,资金成了这位商海“老革命”头痛的新问题。孙跃军广泛寻求融资途径,已经有一家风险投资公司正在和他充分接触,合作意向基本敲定。忙里偷闲的孙跃军不忘幽自己一默:“我这个‘大老粗’又玩了一回新花样。”
杨筱
点评:
●●●●●●●●●孙跃军的“三部曲”
一个成功的企业可以将经营分为三段:产品经营、品牌经营以及资本经营。
刘永好对此曾经有一个详细的比喻:就像一个人有脚有头,一个企业也一样,产品经营、品牌经营是脚,是基础,资本经营则是头。三者结合,地位关系要正确,不能像头脚倒立一样。
孙跃军的商海生涯也可以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994~1999年以前,可以说是做生意阶段,无论是销售润滑油还是开加油站抑或是做房地产,他做的都是生意。做生意拼的是吃苦和悟性,他这两者都具备,所以他赚到了钱,有了一定的原始积累。
1999年后到今天,是他转战商海的第二阶段,这是他真正做企业的阶段,说得准确些是他做企业的创业阶段,有了自己的产品和品牌。
下一阶段,应该是企业的职业化管理阶段和资本经营阶段。在这一阶段,孙跃军能否成功跨越?能否把企业从品质和规模两方面再做上一个新台阶?这需要更高的智慧和能力,需要角色的转变和进化。
(北京腾驹达管理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兼首席顾问 景素奇)


一个老实巴交的工人,最大的理想不过是工资涨级指标能落在自己头上。岂知人算不如天算,别说工资涨级了,连每月二三百元的饭碗都给丢了——下岗像狂风一样把他卷了进去。根本没敢梦想发财,郁闷过后,惟一指望的就是怎么挣回钱,养活老婆孩子。没有退路了,硬着头皮往前闯吧。虽说也碰了个头破血流,但毕竟,这一闯,就闯出了另一番洞天。

一个亿万富翁的“三级跳”
    

4年前,当5个年轻人在中关村一间不足9平方米的地下室开始创业时,竭尽想像力,也没敢把自己的未来和亿万资产挂钩。2002年4月的一天,当我坐在中电大厦宽敞明亮的房间里时,同样也无法想像眼前的年轻人就是那资本“变脸”故事中的5人之一。但确实,何恩培与他的伙伴们在短短的4年里,成功地使自己当初的15万元资金连跳三级,扩张到亿万资产。当然,他们的办公室也搬到了北京价位昂贵的地区之一——海淀区的中电大厦。用何恩培的一句话总结,就是“我要吃更大的饼子”。
“三傍大款”


1997年的中国软件产业风起云涌,中关村的中小型软件企业可谓三步一个,五步一家。10月18日,何恩培和几个伙伴创立了一家名为“铭泰科技”的软件公司。当铭泰科技用4个月时间推出自己的第一个产品通用软件《东方快车》并在市场立住了脚时,何恩培感受到了做一个企业所面临的首要问题 钱。究竟要不要吸纳资金?他说:“中国的软件行业环境比较恶劣,第一,新产品容易被盗版;第二,产品畅销会导致恶性竞争;第三,软件产品很容易复制。这又带来两个问题,就是服务和产品的更新换代问题。竞争过程中如果没有资金支柱,企业就可能倒下。”


此时,实达集团刚刚进入软件领域,借机软件领域、并购软件企业成为它的一种需要。于是,经过朋友的介绍,实达与铭泰开始多方了解与接触,并且很快有了意向。但是在涉及实达控股51%时,公司内部出现了表示异议的声音。5个年轻人的一致答案是:“我们不想赚一时的钱,我们要做成百年老店。如果引入资金能把一个饼子做大,分到我们手里的会比以前更大的话,为什么不引入资金?”
1998年,实达的第一笔资金200万元到位,铭泰用它及时应对了盗版和恶性竞争,并提升了公司的管理水准。


1999年的互联网是很热的,到了“软件界多大的声音都不足以盖住互联网”的地步,于是,实达铭泰推出了互联网软件《东方网神》,发展了国内最早的互联网应用软件,提出了“I软件”理念。很巧的是,一家同样名为“实达”的上市公司——香港实达科技有很充足的平台和资金,也很希望在产业上有所创新。作为铭泰来说,不仅看中它的钱,更看中了它的国际背景。于是,二者一拍即合。
2000年6月,香港实达科技全面进入铭泰。资金到位后,铭泰扩大了产品线,开始推出教育软件和软、硬一体化的产品,同时还有服务的概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