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公司不会告诉你的秘密 >

第9部分

公司不会告诉你的秘密-第9部分

小说: 公司不会告诉你的秘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眼见着两只船就要撞上了,但那只船并没有丝毫避让的意思,似乎是有意要撞翻农夫的小船。

〃让开,快点让开!你这个白痴!〃农夫大声地向对面的船吼叫道,〃再不让开你就要撞上我了!〃但农夫的吼叫完全没用,尽管农夫手忙脚乱地企图让开水道,但为时已晚,那只船还是重重地撞上了他的。农夫被激怒了,他厉声斥责道:〃你会不会驾船?这么宽的河面,你竟然撞到了我的船上?!〃当农夫怒目审视对面小船时,他吃惊地发现,小船上空无一人。听他大呼小叫,厉言斥骂的只是一只挣脱了绳索、顺河漂流的空船。

在多数情况下,当你责难、怒吼的时候,你的听众或许只是一艘空船。那个一再惹怒你的人,决不会因为你的斥责而改变他的航向。

同样,现实中,我们难免要遭遇挫折与不公正待遇,每当这时,有些人往往会产生不满,不满通常会引起牢骚,希望以此引起更多人的同情,吸引别人的注意力。从心理角度上讲,这是一种正常的心理自卫行为。但这种自卫行为同时也是许多老板心中的痛。牢骚、抱怨会削弱员工的责任心,降低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这几乎是所有老板一致的看法。
史蒂芬是一家汽车修理厂的修理工,从进厂的第一天起,他就开始喋喋不休地抱怨,什么〃修理这工作太脏了,瞧瞧我身上弄的〃,什么〃真累呀,我简直讨厌死这份工作了〃……每天,史蒂芬都在抱怨和不满的情绪中度过。他认为自己在受煎熬,在像奴隶一样卖苦力。因此,史蒂芬每时每刻都窃视着师傅的眼神与行动,稍有空隙,他便偷懒耍滑,应付手中的工作。

转眼几年过去了,当时与史蒂芬一同进厂的三个工友,各自凭着精湛的手艺,或另谋高就,或被公司送进大学进修,独有他,仍旧在抱怨中做他讨厌的修理工作。

在职场中,如果你是真有才能,总有一天会被老板发现的,即使老板不能发现,你也可以通过一些有用的机会去充分地展示自己。一味地抱怨,并不能让你得到利益或好处,相反,它会让你失去很多机会,甚至是丢掉工作。

所以,抱怨的最大受害者是自己。在现实工作中,有太多人虽然受过很好的教育,并且才华横溢,但在公司里却长期得不到提升,主要是因为他们不愿意自我反省,总是怀疑环境,对工作抱怨不休。还有不少人自命清高、眼高手低。他们动辄感到被老板盘剥,替别人卖命、打工,是别人赚钱的工具,因而在思想上产生了严重的抵触情绪,聪明才智没有用来思考如何十全十美做好上级交给的工作,而是整日抱怨,把大好的光阴和大把精力白白浪费掉了。

不管走到哪里,你都能发现许多才华横溢的失业者。当你和这些失业者交流时,你会发现,这些人对原有工作充满了抱怨、不满和谴责。要么就怪环境条件不够好,要么就怪老板有眼无珠、不识才,总之,牢骚一大堆,积怨满天飞。殊不知这就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如此恶习使他们丢失了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使自己发展的道路越走越窄。他们与公司格格不入,变得不再有用,只好被迫离开。你如果不相信,可以立刻去询问你所遇到的任何十个失业者,问他们为什么没能在所从事的行业中继续发展下去,十个人当中至少有九个人抱怨旧上级或同事的不是,绝少有人能够认识到,自己之所以失业是失职的后果。

有位企业领导者一针见血地指出,抱怨是失败的一个借口,是逃避责任的理由。这样的人没有胸怀,很难担当大任。仔细观察任何一个管理健全的机构,你会发现,没有人会因为喋喋不休的抱怨而获得奖励和提升。这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想象一下,船上水手如果总不停地抱怨:这艘船怎么这么破,船上的环境太差了,食物简直难以下咽,以及有一个多么愚蠢的船长。这时,你认为,这名水手的责任心会有多大?对工作会尽职尽责吗?假如你是船长,你是否敢让他做重要的工作?
 但现实情况是,能够没有一点抱怨的人太少了。作为公司的老板,如果一定都不允许自己的员工有一丝抱怨也是不合理的。面对沉重的工作压力以及复杂的人际关系,每个人都需要有个心理的排泄口,如果堵死了,也许并不利于优良气氛的形成,况且是根本堵不死的。

那这样的话,应该如何去表示自己的不满,或者如何能够在抱怨的同时,不会伤害周围的上司与同事,还能让自己可以适当地释放自己的情绪呢?这是所有人都困惑的问题。

在刘先生以前的公司里,有个前辈,瘦瘦小小的,算盘打得很快,应对得体,脑袋又清晰。平日他们也会聚在一起数落自己的主管,互相交换被欺压的心得,倾吐结束之后总是觉得通体舒畅,快活得不得了。但是这位前辈总有一项本事,抱怨归抱怨,主管交办的事情她照样做得一丝不苟,也不会当着面给对方难堪,她总是说:给他一个面子。这样的态度,不知不觉也影响了这些后辈,每次感觉委屈,就跟自己打气,当做给他一个面子。长久下来,这些后辈也感觉自己的气度越来越宽了,表面上好像吃了亏,私底下却得意得很。

可见,抱怨的形式是可行的,但抱怨的本质必须带着建设性,抱怨的背后要有解决方案,同侪之间的劝说要听得进去。在职场上,没办法样样尽如人心、尽如人意,讨厌的人总是会出现,讨厌的事总是会找上你,抱怨可以稍稍舒缓一时的郁闷,但抱怨之后,收拾残局的还是你自己。

有些人发现,自己所处的环境实在难以忍受,不抱怨又该如何呢?

其实,抱怨确实是没有任何作用的,要么改变,要么寻找突破。

在美国,曾经有一位军官接到命令,要他前往靠近沙漠的地方驻防,这位军官不想让自己新婚的妻子跟随他一起去吃苦。但是妻子决意要跟他一起去。他们在靠近印第安人村落的地方找了一间栖身的小木屋,这里白天酷热难耐,风一年到头吹个不停。更要命的是旁边住的部落是不懂英语的印第安人,双方根本无法交流。日子一长,这位军官的妻子觉得极其无聊。一次,趁丈夫外出,她给母亲写了信,诉说苦处,并说自己一定要回家,坚决不待在这个地方了。

母亲很快就回信了,她意味深长地告诉女儿:〃有两个囚犯从狱中望向窗外,一个看到的是泥巴,一个看到的是星星。〃寂寞的新娘并不是真想撇下自己的丈夫,想了想,便对自己说:〃那我就去寻找星星吧。〃从此她改变了以往的生活方式,走出屋外,与周围的印第安人交朋友,并请他们教她怎样编织东西和制陶。印第安人开始对她并不友好,但一段时间过后,他们发现她待人和善,便开始对她以诚相待。她因此迷上了印第安文化,不仅如此,她还开始研究沙漠,最后成了一名沙漠专家,写了一本关于沙漠的专著。

工作中也是如此,与其抱怨,不如去寻找自己的〃星星〃吧,不要把所有的事情都看成泥巴,这样会让自己陷入职场的泥潭。

另外,在停止抱怨的同时,对自身的责任也要有更高层次的认识,它会让你获得更高层次的动力驱使,使你能够从内部去观察,看到每项工作的真正本质。有些工作只从表面看,也许索然无味,一旦深入其中,你就会认识到其不同凡响的意义。当你从工作的平凡表象中,洞悉其中不平凡的本质后,你就会从抱怨的束缚中解脱出来,无聊厌烦的感觉也自然烟消云散。

1?不要动不动就抱怨,这会让自己失去很多机会。


2?如果抱怨不可避免的话,就要找到正确的方法,不能因为抱怨便放松了本职工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