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演讲论辩技巧 >

第38部分

演讲论辩技巧-第38部分

小说: 演讲论辩技巧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滔不绝”的演说中暗自抵触、反抗,甚至逃之夭夭了。

所以,在演说中你应该尊重你的听众,要知道:听众是你面前的镜子,
从他们的表情中你会看到自己的态度。你要想让听众笑,你必须对他(她)
笑;你要想得到听众的尊重,就必须首先尊重他们。

不论发生了什么事,不论你的听众态度如何,为了不让你的听众对你说:
“去你的吧!”你应该做的是:尊重你的听众。

(王永立)


卡内基的激励

法兰克·贝格是美国人身保险推销大王,事业蒸蒸日上,成为全美收入
最高的推销员之一,可他起初投身此业时却一败涂地。他之所以建功立业,
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这要归功于戴尔·卡耐基的口才训练课程。”

“在我最初失败的时候,一位朋友推荐我参加一个最适合我的课程。我
跟着他来到一间教室,教室里坐着一群人。我们进去时,正好一位学员演说
完毕,另一个人站起来点评。我们坐在教室后面,这位朋友低声告诉我:‘现
在上的是大众演说课程。’我从来没听过‘大众演说课程’。就在这时,轮
到另一位学员演讲,他非常害怕,他的这种害怕反倒启示了我。我告诉自己:
‘我就象他一样,紧张、害怕又胆小,我可能比他还糟糕!’

刚才那位站起来给学员点评的人很快走来,我那位朋友介绍我与他相
识,他就是戴尔·卡耐基。

‘我很想加入。’我说。

卡耐基回答:‘我们的课程已上了一半,你最好等一段时间,新课程将
在一个月内开始。’

‘不!我希望现在就加入。’

‘好!’卡耐基先生微笑回答,他握着我的手说:‘下一个轮到你讲了!’

我当时紧张极了,不停地颤抖,事实上,我简直要被吓倒,然而,我仍
想说出到那里寻求帮助的原因。我虽然非常紧张,但我毕竟说了出来,对我
而言,这是一项空前的成就。在这之前,我甚至不敢在一群人面前开口说:
‘大家好!’

这已是三十年前的事了,那次演说的情景永远留在我脑海中,它是我生
命的转折点,卡耐基说‘下一个轮到你讲了’的声音常在我耳边徘徊,我的
成就应归功于我的恩师——卡耐基。”

就这样,卡耐基的大众演说课程给法兰克·贝格建立了自信心,提高了
勇气,扩大了视野,激发了热情,帮助他表达自己的意见并说服别人,使他
的推销事业得到迅速的发展,成为著名的推销大王。

(王永立)


奥斯卡金像奖得王的精彩致词

奥斯卡金像奖不仅是美国电影界的最高奖,也被视作国际影坛的第一
奖。全球各地的影迷们在饱览领奖台上影星们高雅迷人之风采的同时,也悉
听着获奖者精彩绝妙的致词。这里,我们不妨分类采撷几束,供作大家鉴赏。

简洁明快话到即止

“简洁是智慧的灵魂”,奥斯卡金像奖的得主们谙熟这一艺术的规律,
他们大都十分注意简明扼要,无话则短,有话也尽可能精短,一般都不超过
四十五秒钟。

第11 届奥斯卡奖最佳男主角史宾赛·屈赛因成功地在影片中扮演一神父
而获奖,他的致词为:如果我的表演能有助于你们更深刻地理解弗兰根神父,
那就谢天谢地了!”“学院之父”梅耶在获得奥斯卡终身成就奖时,激动得
只有一句活:“这是我一生最感荣幸的时刻。”著名电影悬念大师希区柯克
一生中仅获一次奥斯卡欧文·泰尔伯格纪念奖。“谢谢。。大家!”屈指可
数的四个字便是他在领奖台上所说的全部话。

当然,颂奖史上也有过少数“无节制”的演说。第15 届奥斯卡影后格丽
亚·嘉逊高兴过头,竟在受奖时滔滔不绝他讲了足足五分钟,人们讥讽她说:
“嘉逊的演说比她的台词还要长。”由此可见,啰嗦、冗长的发言是多么不
受欢迎。

谦虚自豪各显真情

谦虚是一种美德,是一种修养,也是一种脉脉的温情。奥斯卡奖的得主
们技艺超群、功绩斐然,但在荣誉面前也谦逊动人。

著名男影星马龙·白兰度第一次登上奥斯卡领奖台时,对人们说:“没
有许多人的帮助,哪有我的今天。”第25 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导演西席·地密
尔演讲说:“我不过是成功之链上的一个环节。”奥斯卡奖史上最年轻的最
佳导演威廉·弗里德金领奖时表示:“我还得好好学习。”

著名女影星英格丽·褒曼在奥斯卡颁奖史上的谦虚精神则更是广为流
传。 1974 年度她在侦探片《东方列车谋杀案》中有出色表演,并因此而获
得最佳女配角奖,可她在致词却说:“能获奖总是好事,只是奥斯卡先生很
健忘,也不会选择时机,自从《美国之夜》上映后,我们都认为瓦伦蒂娜·科
特啬的表演最为上乘。现在让我夺去她的奖,我可有点于心不忍。。瓦伦蒂
娜,我并不是存心要这样的。”坐在台下的瓦伦帝娜深为感动,连连给褒曼
送去一个个飞吻。

与谦逊迥然相异的则是影星们的另一种风格——自豪、骄傲。不少获奖
影星在致词中大胆袒露真情,口头敢说心中所想,不矫饰,不做作,充满自
信,同样给人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第4 届奥斯卡影后玛丽·德雷斯勒在颁奖台上激动地说:“我想,为人
应当朴实谨慎,可说真的,今晚我感到自己很了不起。。”1976 年,最佳女
配角比特丽丝·斯切特因出演《电视台风云》而一鸣惊人,她站在奖台上将
金像高高举起,大声叫道:“金像真沉呀!我是一匹黑马,真带劲!”其兴


奋之情使台下的人也倍受感染。

曾两度摘得奥斯卡皇冠的萨利·费尔德在1984 年度的颁奖仪式上自豪而
骄傲地说:“谁也不能否认这个事实——此时此刻你们喜欢我!”台下报以
了热烈的掌声和笑声。

灵活应变巧妙别致

奥斯卡颁奖方法是较特别的,从1940 年起采用了彻底的“开封宣布法”,
即在颁奖人打开信封宣读获奖者名字之前,任何人(审计人员除外)都不知
道谁是获奖人,这就给颁奖仪式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同时也不可避免地
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获奖者的机智和应变能力也往往在这个时候通
过他的口才得以显现。

1942 年,颁发最佳歌曲奖的欧文·柏林自己也是该项奖的获奖提名者之
一,当他拆开信封时,却发现获奖者正是自己,他迅速作出反应,并且十分
风趣地宣布:“此奖颁给一个好小伙子,我从小就非常熟悉他,他的名字就
是欧文·柏林。”1952 年度,最佳女主角雪莉·布丝莱由于跑得太急,在上
奖台台阶上绊了一下,差点摔倒,她在致词时巧妙地解释道:“我是在经历
了漫长的艰苦跋涉后才到达这事业的高峰的。”

英国导演大卫·里恩因执导影片《桂河大桥》获奖,致词时他说:“当
时我们在丛林中挥汗如雨时,谁也没想到这座‘桥,会通往奥斯卡奖台。”
在“桥”字上作文章,十分巧妙。

最为别致的恐怕还要数第31 届最佳歌曲奖得主弗里德里克·洛伊的演
说,当时他刚动过心脏手术。他说:“我从我那颗有点破碎的心的深处感谢
大家。”

深沉隽永耐人寻味

奥斯卡金像奖的竞争是激烈的,影星的道路以及电影事业的发展也不是
一帆风顺的,在奥斯卡颁奖台上从来不乏对此深沉思考的警句。

72 岁的玛格丽特·拉瑟福特荣获1963 年度最佳女配角奖,她说:“如
此高龄获奖,似乎有点荒唐,可我希望这是我事业的新的起点。”

世界著名男影星达斯汀·霍夫曼因《克莱默夫妇》的出色表演而获1979
年度最佳男主角奖,他在受奖致词时说:“有杰出表演才能的人不一定能上
台领奖。。我不认为我战胜了杰克·莱蒙、艾尔·帕西诺、彼得·塞靳斯。。
我们都是艺术大家庭中的成员,都在追求更高的艺术境界。我们谁也没有战
胜谁。我为能与大家一起分享这份荣誉而骄傲。”

幽默风趣轻松悦耳

幽默是一种情趣,一种智慧,一个恰到好处的微笑。它带来的是一种轻
松、和谐、欢快的气氛。

1971 年度最佳男配角奖得主本·约翰逊领奖时煞有介事地宣布说:“我
的话也许会在全国范围内引起震动,也许全世界每个人都会把我的话牢记心
中,”他戏剧性地停了一下,然后说,“再没有比我更合适的获奖者了。”


台下为之大笑。谦逊动人的英格丽·褒曼同样不乏幽默的品性。当她1944
年第一次接过奥斯卡金像时就开玩笑说:“明天我就要与平。克劳斯贝和利
奥·麦凯里同拍《圣玛丽钟声》,我担心我不获这个奖,他们会不理睬我的。”

美国前总统里根的前妻简·惠曼因扮演一位聋哑母亲而获奖,她风趣地
致词说:“我因在影片中一言未发而获奖,我想我最好还是再一次缄口不言。”

1984 年,音乐传记片《莫扎特》压倒呼声很高的《印度之行》荣获八项
大奖,《印度之行》只夺得最佳作曲奖,得奖主莫里·古利致词道:“我今
夭所以获奖,是因为莫扎特本人没有参加竞选。”实在是巧妙风趣极了。

纵观上述精彩致词可见,获奖演说里也同样有着不可忽略的技巧。近几
年来,我国影视界也开始采取与奥斯卡相类似的颁奖方式,衷心希望我国的
影星们能学习借鉴他人之长,努力提高自己的语言水平,在今后国内乃至国
际影坛的领奖台上,一展中国影星的潇洒风度和绝妙口才。

(予锋)


马拉多纳妙答记者

体育明垦最伤脑筋的或许正是与记者打交道。一字一句,一颦一笑,一
经记者描述即传播天下。交际有术者,其内心世界因之得到升华,如明星灿
烂;乏此术者,忸泥造作,出言讷讷,形象随之黯然失色,甚至贻笑大方。
所以,大凡执著追求领奖台上获金牌的运动员,无不在攀登的道路上随时随
地强化自己的交际意识,尤其是口才的训练,以应付记者千奇百怪又猝不及
防的“袭击”。马拉多纳认为“这是一项非常有价值有意义的工作,是一项
把我们球员同全人类从感情上和精神上联系起来的一座桥梁。”

人们记忆犹新,在墨西哥的足球世界大赛期间,马拉多纳以他的巧盘妙
传,头锤劲射,赢得了足球超级明星的美称,然而人们是否还记得与他踢球
一样精彩漂亮的答记者问呢?

马拉多纳答记者问究竟妙在何处?

1。抒发成功的喜悦,情真意切富有个性。
运动员获胜的兴奋,夺冠的激动,以及由此产生的喜悦之情,一向是记
者百问不厌的话题。当“阿英之战”进行到第54 分钟时,马拉多纳带球突破,
连过对方四名后卫,最后晃过守门员,送球网底。当记者采访这个被公认为
第十三届足球赛最精彩的“射门”时,他向记者这样描述:

“这个球是我足球生涯中一次最重要的入球。因为这一球奠定了阿根廷
队在本届世界杯半决赛取胜的基础。因此当我踢进第二个球时,我首先想起
我的妈妈,我的亲人,以及整个阿根廷。”

这位超级球星,先是在自己“入球”与奠定全队胜利的因果关系上,顺
理成章地表示了“自我价值”。虽有首功之劳,却未溢于言表,可谓意切;
而“首先想起妈妈”、“亲人”则尤显情真。贫居区长大的马拉多纳和他的
八个姐弟,全凭母亲含辛茹苦地养大成人。不幸中的幸运儿,焉能不“首先
想起给了自己一切”的母亲和亲人?然后,马拉多纳言简意赅地用“整个”
表示了个人与集体、自我与国家休戚与共的一往深情。

2。表示失误的认可,模糊语言用的巧妙。
失误、失败对任何运动员来说都在所难免。但如果“明星”出现失误,
记者就会提出“灾难性”的、有时甚至是幸灾乐祸的问题。

马拉多纳踢进英格兰球门的第一个球,是“颇有争议”的“问题球”,
据说墨西哥一记者曾拍下了“用手拍入”的镜头。可是,倘若马拉多纳直言
不讳承认“确系如此”,那么对裁判的有效判决则无疑是“恩将仇报”。但
如果拒不承认,又有失世界“最佳球员”的风度。对此,迪戈·马拉多纳机
敏地答道:

“手球有一半是通戈的,头球有一半是马拉多纳的。”

妙不可言的“一半”与“一半”!前“一半”,实际上已承认了球是手
臂撞入的,颇有“明人不做暗事”的大将气概:后“一半”在规则上又肯定
了裁判的权威,亦具君子风度。一句模糊语,“双料”君去猜;“一半”作
文章,“整个”没表态。四肢发达的体育明星,有如此怜牙俐齿,能如此巧
言善辩,令人佩服!

3。流露不满与困惑,语柔意坚不动声色。
在与南朝鲜队激烈的比赛中,马拉多纳被对方球员“残酷”地踢倒十几
次。这位被阿根廷人誉之为与海、太阳合称国家“三宝”的马拉多纳,吃了


如此皮肉之苦,影响了高超球技的正常发挥,实在令人“非常愤怒”。倘若
借记者传播之便,锋芒毕露地挖苦,或者以胜利者的姿态,冷嘲热讽地去示
威,倒也痛快淋漓。但是,马拉多纳自有他的人际交往准则:“我喜欢其他
人也高兴,我的其中一项原则,就是不对任何人妒忌、猜疑和积怨。”他是
这样回答记者的:

“我真不知道在踢足球,还是在比赛橄榄球,我在考虑是否要在腿后绑
上盾牌。”

以赛橄榄球相比,迂回道出对方动作的粗野,可令球迷们形象地领略这
场球是何等“残酷”?“腿上绑上盾牌”,又具体暗示了对方有意暗算的情
形,语言富于幽默。

“虽然疼痛,但我仍然能够生存和比赛,这种伤势并没有使我困扰,我
现在仍处于巅峰状态。”

这是马拉多纳的心理战“宣言”。告慰关心自己的迷球:“我”并未因
此而沮丧、困惑;告诫下一个对手:“我”在拳脚相加的恶斗后,仍处于最
佳竞选状态。

柔中有刚,绵中藏针,申明严正,但又不恶语伤人,真令人拍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