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毕业那天 >

第15部分

毕业那天-第15部分

小说: 毕业那天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没有人说过文言文与白话文的优劣,在我们的心目中,也就自然而然地认为白话文自然比文言文优秀了,却难道不是这样子的吗?又或者说,这还是一个问题? 
晚上睡觉的时候,臧富海指着我说:“张舒涵,你记得把门后的垃圾倒了,现在就你用着那块地方呢!” 
“知道我用着,你们干吗还往那儿倒垃圾?”我翻身起床看我悬挂在门后的千纸鹤风铃,还稳稳地挂在那里,下面也没有垃圾,回头看臧富海,正用被子裹着头睡觉,这才恍然大悟是上了他的当,我气愤地回来坐下,半躺在床上。陈义埙也从床上斜起身来,说:“我觉得咱们能碰上这样的老师,真是挺好的。学校对咱们真的是不错。” 
宿舍里没有人吱声。我看着臧富海躲在被窝的身体发出均匀的呼吸声,火气直冒上来,对陈义埙说:“你歇菜了吧!这老师说的是什么啊!纯粹的误人子弟!” 
“为什么?”陈义埙奇怪地问我,“人家已经学了四十年了,怎么还不比我们好吗?” 
“那可不一定,”我说道,“就他今天下午说的话就不怎么样,为什么要回到文言文,这还有什么可怀疑的?当然是不行了。”我看着寂静的宿舍,猛然想到大家恐惧陈义埙的原因,因为他非常喜欢找班主任汇报思想,不禁暗暗地骂自己糊涂。这时,陈义埙又问道:“为什么呢?张舒涵。”   
国画老师(3)   
“不是因为什么,”我喃喃道,把口气恢复成为一次学术的讨论,“也没有什么,文字嘛!只有两个功能,一个是传情,一个是达意。生活之中已经不用那样的语言了,文言文也就不能再传达感情了,就像我们说英语,说得再好也感觉不是那么的彻底,就是因为我们平常的说话不是这样。文言文也是这样,文字上面再翻一遍,原来的感情也就没有了,达意也是这个意思,中国人无论如何还是用中国话最直接,就是因为我们日常说的就是这种话,我们就是在用这种话表达感情。文言文既然已经不能再有这个作用了,那也就应该被淘汰了。” 
“你倒还真能说,”陈义埙赞叹道,“但是,我还是觉得你不如人家老师说得对,他学那么多年了,怎么也应该比我们好一点吧!” 
“这不是我说的。”好胜心一起,我的这句话脱口而出。 
“那是谁说的?” 
“爱因斯坦!”我斩钉截铁地说道,“就是爱因斯坦。” 
“你特别喜欢对我们说这个,”陈义埙皱着眉头说,“也不知道你是什么意思。” 
“你这是不是有点看不起我们没你知道得多?”秦雁行斜倚在床上,问道。 
“我可没有这么说过,”我没有想到秦雁行也这么的敏感,说,“这话是你说的。” 
我们默默无语地躺下,宿舍里的空气一时之间有些凝固。静下来,才发现夜晚的风这么的冰凉。我向上拉拉自己的被子,看到没有人再说话,扭转身睡了过去。 
第二天的课程,同学们已经放松了很多。国画老师上到了讲台之后,找一把椅子坐下,对我们说:“这里我要请同学们原谅一下,我的腿不好,去写生的时候冻伤过,不敢总是站着,行吗?” 
大家从来没有经历过这种场面。郑智珍到底比我们大上几岁,急忙说:“老师,您坐着吧!这是应该的。” 
国画老师坐在了上面,打开水杯,喝了两口,对我们说:“昨天给你们讲完课,倒是引发我思考了很多,你们这一代,为什么总是画不出好画,写不出好文章来,为什么?你们有没有想过?” 
这种问题明显的就不是想让我们回答出来。同学们面面相觑,不知道以何作答。老师笑着摆手道:“那么好吧!具体一点,我问你们两个问题,你们试着回答一下看。第一个问题,画不好画的同学,你们有多少人把古代的画仔细反复地钻研了一遍?写不好文章的人,你们有多少把古代的好文章看过一遍?” 
老师的语气顿了一下,但明显得激动了起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连那个外国人,还不是搞美术的牛顿都知道这个,在自己有了成绩之后说这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肩膀上的缘故。我们今天的中国人,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东西,自己没学好,倒是叫外国人学会去了?我们五千年的文化,从来就没有断过流,有多少大诗人、大画家、大作家,他们的东西,你们看一遍就相当于少走了五千年的弯路,多了五千年的经验,为什么不看?就是因为自己看不懂古文吗?这不是借口,没人生下来就能看懂,听不懂京剧,这也不是借口,你们连街上的那些哇哩哇啦的歌都能背下来,对,是背下来,这么好听的京剧倒是背不下来了,不可能!戏文里就有好文章,如果你们说设计专业和文章的事不沾边,那么,京剧里面也有最好的创意,为什么不学自己的?倒是跟在外国人后面跑?” 
老师神情激昂,打开杯子喝水,喝完了水,并不接着开始讲课,深深地吸口气,目视前方,满面忧色。栗子敏认真地记下老师讲的话,见他并不开始,满怀敬意地问道:“老师,那您说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做呢?学习传统吗?” 
老师迅速地放下杯子,把手挥一挥,说:“学习传统,对的,你们现在总想着自己画出自己的风格,然后能出名好卖钱,也就不注意学习别人的东西了,甚至还有意识地不让自己受别人的影响。这真是鼠目寸光!谁画画不是从学习别人开始的?钻研前人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方法,就算是模仿也不丢人。社会风气太浮躁,居然还有人说什么成名要趁早,坑害了你们这一批人。” 
我们望着老师越摇越低的头,不由得自惭形秽。时间过得飞快,只一晃的工夫就要下课。送走了老师,我懒洋洋地整理自己的课本,问郑智珍:“咱们这星期的课上完了吗?” 
“完了,”郑智珍面无表情地回答说,“你快点把上一门课的作业收上来,王老师都要生气了,别拖了。” 
“好的好的,”我不耐烦地摇摇手,走到了栗子敏的桌旁,说,“子敏,你的作业给我。” 
栗子敏伸手到桌子底下摸索着。我拿起他的笔记本,看看,笑道:“你还真的都记下啦?” 
“我觉得老师讲得挺好的,”栗子敏夺回本子,说道,“你不觉得吗?” 
“道理当然是这些道理,但是这些谁不知道?关键是实际来做,艺术必须是在技术的基础上,没有技术哪有艺术?”我看看班里,迟疑了一下说道,“他总是不说实际技法,我看咱们这一个月就要被他这么耽误过去了。” 
“你这么多愁善感干什么?”王一河把脚跷到了桌子上,“他要是管得不严,我就可以再去接一个活儿了。” 
“也不知道他的作业是什么?”程尚感叹道,“真是怕了加班了。”   
国画老师(4)   
这一个星期是我大学里面少有的清静时光。闲着没事的时候,我去图书馆借几本古典书籍回来,靠在床头慢慢地看着,一页页地翻看过去,人也就很快进入了梦乡。醒来后看着同学们,我不好意思地说道:“现在我知道为什么中国人那么喜欢头悬梁、锥刺股了。” 
似乎是前一段的紧张使身体处于一种亢奋的状态,现在身体来讨债了一般,我总是迷迷糊糊地睡不醒。睡梦之中隐约看到有人进来,我睁开眼。程尚站在我的面前说:“起来,吃饭去。” 
我摇摇头,又睡了过去。终于醒来的时候,已经是夜晚了。我推推在上铺躺着的程尚,说:“饿吗?出去吃点东西。” 
“你去吧!我可是刚吃完饭。” 
我走下楼来,一个人到城隍庙小吃店吃东西,脑子里面很奇怪地什么都不想,好像是空空荡荡一般。回去的时候,看到翁宇和他的女朋友亲热地在路上走着。看到我从后面赶来,翁宇转过身,说:“舒涵,这么晚吃饭?” 
“是啊,太忙了。” 
“是真忙,你们也是上国画课吧?” 
“对,”我回答说,“是国画,你们是谁教的?” 
“郭老师,”翁宇笑呵呵地说,“一天到晚让我们画任伯年,累死了。” 
“凑合着过吧!”我笑笑,“反正也是学不了什么东西。” 
第二个星期的时候,老师已经不再那么多地讲课了,转而让我们画画,只是他辅导我们画画的耐心远远低于他讲课的耐心。有时,看到我们画得实在是惨不忍睹,老师默默地拿着杯子走出去,到办公室添加开水,顺便坐一会儿,不愿意回来。学生拿着画让他看,老师简单用目光扫一遍,说:“继续画吧!多画就好了。” 
看来,我们的水平已经超出了他所估计的最低值,他所了解的笔墨情趣对于我们来说完全是对牛弹琴。任何艺术都必须有着超凡脱俗的技术作为后盾,然而掌握技术的过程却是最枯燥无味。一班人在教室里辛苦地画着,小不点儿姑娘突然大声地叫: 
“糟,又画坏了!” 
回头看看我的画,小不点儿姑娘哭丧着脸埋怨:“为什么中国人用墨画画?错了都不能改!还是铅笔好。” 
“你怎么不说时间差多少呢!”王一河到底是在社会上干过,格外地注重效率,“你画一张素描多长时间?国画两笔就全黑了。” 
“因为古代人画画不挣钱,只好快画多卖,这是走薄利多销的路线,”秦雁行笑道,“典型的经济法的自然选择。” 
画到后来,第一张和第十张基本上没有什么区别的时候,整个班里已经丧失了信心。这时已经第四个星期了。老师在看我们的画稿时,仍然是说:“画吧!多画就好了。” 
同学们渐渐地放松了下来,王一河已经是故态复萌,早晨过来看一下,急急忙忙地跑出去,中午的时候再跑回来,匆忙地画上两笔,把一天的作业就补了回来。最后一个星期,老师把作业留了下来。同学问他如何画的时候,老师摇摇头,仍然说:“很难,因为你们实在是没有基础,所以我也并不苛求你们。” 
画到最后,效果很糟糕,我们自己也懒得再改,内心深处更加不再相信这些画还可以画得好。到了收作业的时间,大家七手八脚地把作业交上来。我看着桌子上的画卷摇头叹息:“就这次画得不好,就这次交得最早。” 
“这次我感觉咱们班像是阶级兄弟了,”王一河高兴地说,“平时总有些人画得那么好,故意丢我们的丑。” 
结课之后的几天时间里,我们无所事事地散在校园里。星期六一起下楼吃饭,程尚去了一次一楼的洗手间,回来以后大惊小怪地对我们说:“八二班都已经办了国画课展览了,就在一楼。” 
“水平怎么样?” 
“比咱们强了老鼻子去了。” 
“怎么可能?”我们疑惑地问,“不都是学了一个月吗?” 
下午在班里没事,我们一起下去看展览。一楼的展厅里,整齐地摆放着几十幅作品,是非常现代的水墨画,影影绰绰的肌理效果做得极好。我们一张张地看过去,不知道是否因为年轻人的缘故,我们格外地喜欢这种创新形式的水墨画。一张张地看下来,心中着实后悔。臧富海摇头叹道:“什么事情都是要做,光说可是不行。” 
“国画倒是也能画得挺好看,”王一河漫不经心地用目光扫来扫去,“可这有什么用吗?” 
“你能不能不那么庸俗,”赵妲不耐烦地打断他,“只有挣钱有用吗?” 
王一河张张嘴,终究没有说出话来。小不点儿姑娘笑着接腔道:“国画老师好失败,这么长时间也没有让你重视起传统文化来。” 
我们的国画课从此也就彻底结束了。国画老师也没有再见过。参观完展览之后,我被画展上美丽的作品鼓舞,发誓要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把国画补上来,但是等到下一门课真正开始了之后,心劲也就慢慢地淡了下来,直到有一天整理画笔时,我看着上面厚厚的灰尘,轻轻用手抚去它们时,我才明白,国画生涯对于我来说,已经是彻底地结束了。 
毕业时在教务处的门口领派遣证,正好碰到了一个八二班的学生,知道他将要当老师,教授学生国画课程。我高兴地对他说:“那你肯定是没问题了。”   
国画老师(5)   
“为什么?” 
“你们当时画得多好,”我对他说,“我们很羡慕你们呢!” 
“发大水那年的事了,”朋友惭愧地摆摆手,“咱们不是学这个的,早忘了。” 
我也已经忘了,不仅仅是技术,那些曾经让我激动的话语,现在也逐渐地从我的脑海中慢慢消失了。生活就像是大浪一般,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实在是没有过多的心思来思考生存之外的事情。想起曾经的热情,竟然恍惚如同隔世一般。有时在寂静的夜里,我看着星空,回忆着自己逝去的岁月,好似一幅幅的画面一般,展现在了自己的面前。那些日子里的悲欢离合,现在是在哪儿呢?在那些闪烁不定的星星之中吗?虽然能够看到,但却是永远无法触及的了,只是在夜晚不经意的一瞥中,才发现它正在偷偷地看着你。   
臧富海(1)   
大家正在收拾东西。一个叫做秦雁行的瘦弱同学悄悄把我拉到一边,笑着对我说:“看那个人。” 
我放下自己手中的枕头,问他是哪一个?秦雁行笑着对我说:“就是屁股特别大的那一个。” 
“当时全班里数你笑得最欢。”当我们熟识之后,臧富海恶狠狠地坐在床上瞪着我说。真没想到他的耳朵这么的灵,至于我当时是否笑过,我却模糊得一点儿也记不起了。似乎笑过,又似乎没有,记忆在岁月中总会变得模棱两可的。我扭过身体,面向墙壁,臧富海睡在我的对面,我只要转过身来,就不得不面对他那张脸。臧富海等了一会儿,始终不见我的回答,不由得怒气冲天,又恶狠狠地指着我说: 
“张舒涵,你等着,我早晚有一天要把你的饼干吃光。” 
我的饼干是我姐姐带来的,因为我起床晚,每次都过了吃饭时间,所以专程带来给我当早餐的。姐姐走后,臧富海一只手拿着我分给他的那一份饼干,另一只手指着我的鼻子尖说:“我其实有一个哥哥就是专门做这种生意的。” 
我无所谓他的哥哥,我只关心我的饼干减少的速度;我也不愿每天爬上爬下地将它锁到壁橱里去,被人斥为小气。终于有一天,我摊开双手对他说:“已经没了。” 
“怎么可能没有了?”臧富海疑惑地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