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逍遥无为 >

第18部分

逍遥无为-第18部分

小说: 逍遥无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题却不能解决问题。这是你们的弱点,以后一定要痛下决心改掉这种心态。”尚天的一番大道理说得曹文宾一头雾水。
“你下去以后少写这方面的文章,最好别写,要写就写些光明的好人好事,积极向上一点。你的文采挺不错,像我年轻的时候。”
经过上天的一番大道理,文宾终于弄明白了教育只不过是让人甘心情愿的服从。不过此次他有惊无险,至于以后还写不写那样的文章,曹文宾也不清楚。
其实曹文宾的思想觉悟还没达到跟教育做对的地步,他只不过随便说说。倘若他真的与教育做对,那么他马上会被教育解顾。他只是一个能提出问题而不能解 决文题的人,说了也是白说。                                                  
  又下雪了,这是第三场雪。外面的天地被染的白亮亮的。由于兴奋的缘故,文宾今天起来的特别早,洗刷完毕后便来到操场踏雪。
农语说:“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文宾没有想吃馒头的念头,喜悦已将他肚子填饱。
看着这皑皑白雪,文宾忽想起毛主席那首《沁园春&;#8226;雪》,顿时有了吟诗的冲动。刚吟两句便有人走来,文宾只好住口。此时,他的一时雅兴被人打掉,肚子里饥饿感迅速袭来,意识催他去一品堂。
曹文宾打好饭在杜宇身旁坐下。
“来的这么早。”文宾问。
“刚来。”
由于天冷,饭食也冷的快,两人迅速吃罢早饭。
洗刷碗筷时杜宇说:“文宾我要走了。”
“什么?”曹文宾愕然,“去那里?”
“我爸说后天就走。”
“去马来西亚?”
“先回广东,然后再去马来西亚。”
“你真的决定了?”
“恩,这边对我来说已了无牵挂了。”
曹文宾没有让杜宇留下来的理由,自己的路只能自己走。文宾做出一副惋惜样说:“后天我送你。”杜宇走的前一天晚上,宿友们为他开了个欢送会,希望其走的开心一点。
“马来西亚华人很多,你去了不会太寂寞的。”文宾说。
“听说那边打工很赚钱。”沈飞插言。
“去,什么钱不钱的。”来世雄厌恶沈飞提钱字,“人家杜宇去马来西亚学习又不是打工。”
马忠叹口气说:“杜宇一走倒好,不用再考试了。我们还要拼死拼活的挣分数。”
“哪能不用考试呢?”孙立平说,“只不过人家比我们考的灵活罢了。像人家英国人,几乎每天,可没有一个人厌恶考试的。”
“没办法,谁让我们是中国人。”曹文宾说,言语中充满了对中国人恨铁不成钢的丧气。
这一夜杜宇没有睡,曹文宾只好陪着。两人守在空无一人的操场上,操场上积雪还未融尽,月亮撒在上面耀着白光。
夜是寒夜,可人心是火热的。
杜宇说他此次走最舍不得的便是朋友。曹文宾想不到杜宇也是性情中人,开口解劝道:“我常说朋友如衣服,女人如手足,你在那边会找到新衣服的,不要为此难过。”
杜宇听后,顿时哑然。
其实曹文宾说的也有他的道理。试想一个人可以有很多衣服,但他不能有很多手足,否则岂不成了怪物。正如一个人可以有很多朋友但不能有很多老婆。一个人没有手足还可以生活,可是一个人若没了衣服他连人也做不成,何谈生活。除非这人有鲁宾逊的运气,漂流在荒岛上还让他碰上了星期五。
所以说人需要朋友和需要衣服是一个道理。衣服可以换,朋友自然也可以换。当然手足是不好换的,若换手足势必很痛苦。所以老婆最好也不要换。
杜宇在那边一定会有新朋友,这个曹文宾心中清楚。人要生存是离不开朋友的,就如离不开衣服一样。
拂晓,杜宇离开了这个使他压抑的笼子,去寻找他外面的世界。
送行的只有曹文宾一人,其他人都还在睡梦之中。杜宇不愿去打扰他们。出门时那老太把两人打量了良久才放两人出去。
曹文宾送杜宇一程。临了,文宾从嘴里挤出四个字:“一路保重。”这很有江湖英雄惜别时的风味,但曹文宾却一点也感觉不到英雄之气,心里酸酸的。
曹文宾送走杜宇返校时,那老太问:“和你一起出去的那个同学怎么没有回来?”
曹文宾暗淡的说:“你永远也看到他了,他走了,不念了。”
这句化那老太一时反应不过来,等到曹文宾已经走远了才回过神来,自语道:“又有一个不念了,明智之举。”
杜宇走了,一切都没变,大家依旧的过着日子。开始几天马忠等人还谈及杜宇去马来西亚之事,到后来也就没人说及了。
马忠说:“我就不明白杜宇为什么要出国,中国有什么不好?”
曹文宾厌恶此话,说:“假使你老爸送你出国你去不去”说罢甩上门出去。马忠吐了吐舌头,不知什么地方得罪了文宾。
再后来,杜宇的名字从学校中消失,无人再提起。每当曹文宾看见那张空床时,脑子里才会浮现杜宇的影子,那影子越来越模糊,直至只剩下一个身影。
时间踏进十二月,众生开始忙着为期终考试做准备。曹文宾以自己的第一为本,依然我行我素,仿佛期终考试与他无关,整天游哉乐哉。
文学社的光景一天不如一天,因于众生都忙着拼分数,收不到文稿,急得原社长团团转,曹文宾却不急不躁,一副安之若素之态。到了印刊那天,曹文宾拎着一本《读者文摘》在上面拷贝几篇登在《壹周情》上算是了事。
《壹周情》发下后,众生并没有什么厌恶感,反而愿意拜读拷贝上去的那几篇文章,原社长直夸曹文宾厉害。
课堂生活依旧无聊的向前讲着。彭祖的历史讲的津津无味,听得人昏昏欲睡。由于其年纪太大,说话甚是缓慢,言语之间音乐感甚强,仿佛在谱摇篮曲。
世界史不好讲,彭祖只好照着教材往下念,只要学生把他所念的记住,保证考试考一百。凭他多年的教书经验,历史只要记的准确即可。学生要的是分数,考试要的是分数,教育要的也是分数。至于学历史有何用处连他自己也不清楚,历史对他来说只是一种谋生的工具,学生学历史也不过是为了挣分数为以后更好的谋生。一个教的坦然,一个学的坦然,各得其所,竟让他顺利的送走了好几批学生。
曹文宾对历史有他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学历史不必要求把人物时间记得那般清楚。历史只不过是一面镜子,人要以历史为镜,研究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朝代的兴替来为现在所生活的时代服务。历史不必照搬死套,应取其精华拒其糟粕。更不应该刻意批评某位历史人物,站在成见之中批评人往往显得自己是对的。历史已是过去,过去人们所犯的错误今天的人应该引以为鉴,不要去做过多的无畏的指责。过去所用的好方法今天应去采用,而不是只说不做。学历史的真正目的是要把历史中有用的东西拿来为当代服务,而不是傻瓜似的记一些毫无用处的人名地名时间已求高分,那样只不过是对历史的一种亵渎。
曹文宾的历史观和现行教育不一致,所以他的历史只能勉强及格。想当年列夫&;#8226;托尔斯泰历史得零分被迫离开学校,而后他却写出了历史剧《战争与和平》。所以曹文宾并没有因历史分数不如意而失意。相反,他以更大的功夫去阅读历史史料,了解一些对自己有用的史实。
此月上旬末,学校共发生两件大事。第一件是一位学生过马路不小心被车撞了,英年早逝。这正好作为学校安全教育的现实事例在校园里广为传播。那周的班会上各班班主任对其做了一番绘声绘色的讲解和大肆渲染。孙秀的渲染本事也不在其他老师之下,仿佛亲眼所见。
孙秀在班会上说:“当时街上车水马龙,那位同学目不斜视直穿马路。忽然,一声惨叫,司机面如土色,迅速停车。此时只见那位同学躺在血泊之中不省人事,从此英年早逝,与世长辞。可怜他的父母把他养的那么大,还没来得及为国家做出贡献就……唉!他父母白发人送黑发人实属人生一大悲事。”说到此处,孙秀的表情来了个乾坤大转移,他说:“所以,大家以后一定要主意安全,过马路时左右看看。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我们一定要珍爱生命。”
孙秀的一番话让学生听得大为佩服。
此事在学校沸腾了两天,从此销声匿迹。
第二件事是:有一位老师在课堂上给学生讲“学习就是为了赚大钱、取美女。”不想这话被巡查老师听见,告到教导主任尚天那里。教导处通过审理调查,决定扣除此老师半年奖金,外加一份书面检讨。此老师不为这群伪君子所迫,事后第三天毅然离开学校,连此月的工资也没要。
这事传出后,曹文宾为此老师鸣不平。这事让他看到中国有百分之九十九点九的人都是虚伪的。当然也包括自己在内,只不过曹文宾还不至于成为卑鄙无耻的伪君子。
中国人从不敢说出自己想说的话,包括自己的理想。同样,中国人也不允许别人说真话。那老师有胆量说出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后竟然被这群一直想说却一直不敢说的懦弱伪君子指定为营养不良。其实那老师说出了大多数人想说的话,结果却被大多数人否认。
这实属悲哀——人性的悲哀。
这两件事对学校没有丝毫影响。撞车的那同学交给交警大队处理。至于那位离职的老师,他走后他的位子很快被人填补。学校还省下了那老师半个月工资,实属兴事。
曹文宾对此事不平了几天,最后还是平了下来,他没有任何力量解决此事。这世上不平之事每天都有,你每时每刻都有遇到的可能,你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里面有自私的、慷慨的、贪心的、豪爽的、高尚的、下贱的、好心的、恶毒的等等等等。有一心为人的,也有专门害人的。你不能使你碰到的每一个人都正直,也不能使你遇见的每件事都正义。所以我们不必为那些不公平的事而发怒。大家都这么过,你不是伟人,你改变不了这个现实。
让激奋的心放平静一点。
我们没有理由讨厌我们生存的世界。
因为我们都要在这个世界生存。
第十三章 元旦
    元旦将近,学校准备大庆,让每个班出一个节目。当时学校临时在三教教学楼前贴一张黄榜,榜上是这样写的:
为了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享受学校乐趣,本校决定在元旦举行一次大庆会,凡有兴趣的学生都可以参加。庆会中的节目包括歌曲、舞蹈、小品、相声、凡是健康有宜的节目都有上台表演的机会。另外,各班至少出一个节目。希望广大师生踊跃参加。大会在终结后评出一二三等奖,奖品丰厚。
这张黄榜使学校一时成了怪物走兽出没的地方。学校的各个角落时不时的会出现几声让人听之不爽的声音,教室里更是这种声音寄生的场所。
曹文宾这个时候没有庆元旦的工夫,他肩负着一项伟大的使命——元旦长跑比赛。由于上次军训曹文宾以超出常人的毅力跑完了二十圈,这次长跑比赛他被推上运动员的坐席。
元旦长跑比赛是小县城举办的,曹文宾在众望所托之下起早贪黑的练习长跑。三天下来曹文宾的腿仿佛不是自己的,曹文宾想放弃不参加了,可牛评说男子汉要有持之以恒坚持到底的精神。曹文宾被这话感动,咬紧牙关在体育老师的带领下继续操练。
代表学校参加长跑比赛的一共有七个人,曹文宾在这七人之中位居首位,每次训练都把其余六人甩一大圈,每当此时体育老师便会对其说:“好,不错。”曹文宾对这话的反映是没有反映。
此次长跑比赛,这七人代表学校的利益参加,学校之荣辱全在曹文宾等人身上。
长跑比赛是在元旦前一天举行全程一万米,绕小县城半圈,据说参赛着都有私人奖品。
那天阳光明媚,曹文宾一早起床,穿上跑鞋在操场试跑两圈,感觉不错,就是拿第一都没问题,曹文宾对自己很自信。
要说明的是曹文宾起的并不早,时间早已过了八点,体育老师满操场的寻觅曹文宾的踪影,最后在操场上终于觅到。
造成这个原因的是因为这天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学校为了明天的元旦庆会,特批准这天众生操演节目。曹文宾没有节目可操练,只有多睡一会儿。校园里到处都是学生的影子,教师里基本空无一人。以致众生居无定所到处游荡难以寻找,有甚着还沉侵在梦里。
曹文宾等人被体育老师领到比赛处。参赛的人数超过一百,个个人高马大,健壮如牛。曹文宾看了胆寒,觉得自己这次胜券难握。不过根据人的本性,人在没有失败的时候是不相信自己会失败的,就算自己会失败也不会放弃,人都存着一种侥幸的心理,因位有一句话叫做“说不定”。曹文宾就是抱着这中心理参赛的。他想:“说不定我还会拿第一呢。”
一声枪响,百人齐冲,齐头并进,争取第一。曹文宾刚迈出第一步,忽然发现自己还没有吃早饭,一时间饥饿感铺天盖地的袭来。曹文宾为了使比赛赶快结束好早点吃到早饭,当下脚上生风急速前进。
五分钟后,曹文宾已甩下了一大片人,位居第二,不由得心花怒放,想这帮人中看不中用,一跑起来像个小孩子,刚跑几步就倒掉,白吃了几年饭。曹文宾心里暗骂一句:“让你们吃屁去。”骂过之后发觉自己正在吃前面那小子的屁,心里十二分不服气。曹文宾加大脚力,猛追前面那小子。估计那小子刚才跑的太快,内力大减。再加上曹文宾的脚力奇快,不一会酒杯曹文宾超过,吃曹文宾的屁去了。
曹文宾此时内力充沛,大摇大摆的跑在前面,并且遥遥领先。
不过有一件事让曹文宾很气愤,就是跑在曹文宾前面的还有一辆摩托,这摩托是开路用的。估计此车不是私人的,保养的特差,燃油量超大,一路上浓烟滚滚。这些烟全让曹文宾给吃掉,他现在正在吃摩托的屁。
大约过了十分钟,曹文宾被烟熏的受不了,只觉得呼吸难受,气机不顺。曹文宾难忍之下忽想起小说中的内功心法,曰:“中正哀输,气沉丹田,心无杂念,神功自成。”曹文宾脑袋受到烟熏,一时头脑模糊,念着念着竟念成:“调整呼吸,脚步加快,只要坚持,就是第一。”
在曹文宾的坚持之下他终于拿了第一。主席台发给那体育老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