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舟-第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位校长的话又引起一阵窃窃私笑,庄承权的面色有些不自在,在他身边的市教育局副局长王晓接着参与发表看法了:“只要你们贡献杰出,我看没有什么不可能的。我很了解,庄书记是很有胆略、很有改革和开拓精神的领导,这点你们还不知道。”
她的话给人的感觉是在为庄承权维护颜面,可庄承权接着再次掷地有声地敲着桌面说道:“我们就要在市里开这样的先例。啊,向外界传达一个强烈的信号:宁河区政府极其重视民办教育工作!”
他刚强有力的声音立即把众人的议论彻底压了下去,东凉乡民工小学的校长也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会场里一时出奇的安静。
会议结后的第二天,庄承权居然亲自带着教育局的周宏川、张荣华等一批人风风火火地来曲羽的学校视察了,他们坐着两个小车来到学校的操场停下。曲羽看见了,有些意外,忙忙的安排蒋小枫、黄颐等几位教师放下手中的工作,一起接待他们。
原来这些领导昨天会后就准备到各学校现场考察的,因为别的事情耽误了,所以今天才来成行。学校的情况其实依旧难以入观,这大家一眼就明白了,庄承权根本没在意,好象早已深知一切。他在众人的陪同下,一边看,一边随意地问问,一边思索着什么。一行人逗留了约二十分,忽然,庄承权避开众人,把曲羽叫到一边,小声问:“你叫曲羽?真是歌曲的曲,羽毛的羽?”
曲羽感到莫名其妙,认真地回答:“是。”
“噢,曲——羽,曲——羽……六……六……好,好!”区委书记自言自语,似乎还在回忆着什么,忽然又问:“曲羽……你和曲商是否有什么关系?”
“啊,曲商,是我的兄长,他已过世约两年了。”
庄承权沉吟着说道:“你是曲商的兄弟——那你我不算外人。曲商生前是我的好朋友,虽然我和他没有左伯桃、羊角哀之谊,但决非泛泛之交。他英年早逝,乃天公不公,我深惜之。你兄长去世前不久,曾和我谈起过你,他去世时,我曾前往吊唁,只因公务缠身,来去匆匆,未见到你,和你言语,你大约不知道我。”
曲羽猛然回忆起,原来这位庄书记,曲商去世前夕,自己在兄长和李欣的住处的相册上见到过他的照片,相册上他和曲商的合影是最多的,当时据兄长讲,此人那时还是区长。曲羽忙说:“庄书记太客气!”
庄承权在思索着什么,没有听曲羽说话,片刻他用手点着曲羽的胸,盯着地面一字一顿地说:“我看……今天……今天,星期三,下周,不……就是这个周末,星期六,在新南街的傣家茶楼上,你等我,上午九点吧……我有事和你商量!”
曲羽不知他要说什么,正想问问,庄承权已掏出手机看了看时间,说:“好,此处的考察就到这里,我还要走别的几所学校!”随后他招呼教育局的几位领导,一同坐上车,曲羽等三人忙将他们送了出去。
庄承权扔下的话让曲羽暗暗地猜测了好两天,仍然不得要领。
星期六一早,他打听着来到了新南街,新南街是条并不宽阔的街,约有一公里长,不出名,也不热闹,傣家茶楼是座竹楼,在街的中心地段,进出的客人不多,曲羽到茶馆里,要了一壶茶,独自坐着等候,一边打量屋内简洁、自然色彩颇浓的装饰和布置。九点钟过了,庄承权并没有到来;很快,九点十分也过了,还没有见到庄承权的影子,他有点意外,不自觉地望着窗外的楼下往来的人,直到九点十七分,庄承权才出现,他走出出租车,匆匆的就进了店子上楼来。
曲羽起身相迎,庄承权点点头,坐下,随即又能和谁通了个电话,然后关上手机,大声吩咐服务员小姐再送一迭蜜瓜和一迭瓜子,再吩咐服务员将这儿的一切都挂在他的帐上。曲羽不好意思,忙忙的掏出钱准备买单,庄承权摆了摆手,他的手势有一股自然的强制力,曲羽没再说什么,止住了。
庄承权没用茶,也没用瓜子点心,他一边吸烟,一边简单地向曲羽询问与贺昌办学的经过,又询问他在部队呆过几年,曲商去世后,他在中宁干了些什么,曲羽一一告诉他,他始终看着曲羽,认真地听着,不时点点头,待曲羽讲完,他对曲羽说道:“我约你来,是想和你商量,让你放弃现在的事,我另外给你安排个稍有点名堂的,乐意吗?”
曲羽不清楚他说的“稍有点名堂”是什么,望着他,眼中充满了询问。
“不妨坦率地告诉你,准备请你去某处任一行政职务,比如镇长,不会为难吧?”
曲羽望着他,惊得信不过自己的耳朵,难道自己已经出类拔粹得无法无天,使他居然如此看重自己?他认真地看着区委书记,发现他并不象寻人开心,虽然他出语轻率。他又怀疑此人难道是特别怀念当年与曲商的情谊?关于曲商与他的交情,曲羽知之不多。
许久,曲羽回过神来,问:“在什么地方任镇长?……你……一言定夺?”
区委书记没有计较他的言语不当,说道:“当然在我手下。宁河区范围内,普渡镇。”
宁河区是中宁市下辖的县级区,属郊区。区域地形狭长,最偏远处是距市中心六十余公里的大山深处的普渡镇,出了名的穷乡僻壤。再穷也应该找得着人做官吧。曲羽隐约意识到其中有原因,而且不单纯,说不定有某种交易。果然,区委书记说:“第一系公事,普渡镇是穷乡镇,尤其是教育一块跟不上,前几任镇长就是这项工作一直无所作为,我很不满意。镇里也缺乏安心的,有胆识的领头人,我县委班子早已有这样的共识:一定要不拘一革找个年青的,有闯劲的去压阵,而且此人必须在教育一线工作过,担任过领导,我意外地发现了你。你办教育有一套朴拙有效的办法,也有干劲,比我区里那拨子教育系统的正规军官有办法。我看你还行……”
曲羽望着他,他停了片刻继续说:“你既是曲商的兄弟,我就告诉你吧,那天在会上的情形,你大约看到一二了。我作为区里的头儿,刚升任,凳子还没坐暖,说出的话就被人哂笑,成什么?倘若果真有头无尾,那以后我的话谁还当回事?我就不信邪!就要出这个先例:正出庶出,一视同仁,唯才是论!当然,我选你,不仅是因为上述原因,更重要的是,我与你兄长以前交厚,他生前曾专门向我提到过你,此事我一直挂在心上,好不容易才又碰到你,这可以使我对你的兄长——我的老朋友有个交代了。最后,是公私兼顾之事,本人为了帮普渡脱贫,准备独资开发普渡的一座大理石矿山。噢,此事以后再告诉你,以后时机成熟时再告诉你。另外还应该让你知道的是普渡现任镇长王永和,因为肾功能衰竭,将不久于人世,你去,暂时只能任副的,懂吗?”
对方的话也同他的手势一样,总有股施恩于人就理所当然的不容人反驳的强制色彩,可曲羽反感,但没说什么。他总觉得对方所讲的原因有些苍白,最后一点未曾出口的公私兼顾之事也许是更重要的,既然对方不说,自己也不便问。总之,孓然一身的自己不可能中什么圈套。又想到到中宁以来,总是跌跌碰碰,始终没有起色,就连现在办学的教学场地,都还是“乱占”的,果真较起真来,随时可能被驱逐,这些很可能根本上就错了方向,要完成自己的夙愿,恐怕还得从从政的路上先找个有利的位置。想到此处,他姑且点了点头。
区书记接着回忆到了他与曲商生前的一些往事,盛赞了曲商一番。曲羽听完说道:“你给我提供了一个修改命运的机会,此恩重,不敢轻言谢,——不知道现在的我能为你做什么?”
“既然你现在赤手空拳,能谢我什么呢,人民币吗?你没有。我说了,我用你,主要是相中你的干劲,还有你兄长的关系……你以后谢我的时间长着呢。噢,你的生辰年月及准确的时辰知道吗?”
曲羽疑惑地望着区委书记,不知道他问这些干什么。书记笑着解释:“哈!这纯属我的个人爱好,嗯,个人爱好。我喜欢研究易经八字什么的,你提供一个给我试试看,呵呵呵!”
曲羽只知道生日,其余时辰什么的,只听母亲以前说过,可他根本记不得。为了敷衍书记的这点嗜好,他将生日告诉他:1975年元月15日。并随口编了一个所谓的时辰给他:晚上7点45分。书记认真的记下了,并很快就根据曲羽所报的阳历生辰而推算出他的阴历出生日期为腊月初四、出生日甲子属辛酉;五行属木,二十八宿星宿属娄星。
曲羽对庄承权今天所说的一切依然相当疑惑。瞧着书记凝神地推算,许久他才想起档案不在身边。区委书记说道:“档案,赶快调来就是,你是退伍的,这尤其好,有你这么一来任镇长,我们今年在安置退伍军人先进区县的表彰会上,大概还可以得到点什么花样。当然,仅有你退伍前的档案恐怕还不行,还得加工整理一下,还得在这两三年的经历上做做,充实些,还得要有个象样的个人简历什么的,才便于在组织部通过。虽说我们是不拘一革选人,但要选得有说服力啊。嗯,这么办,这些天我要外出学习,你去找我的私人秘书联系具体事宜,由他安排这档子事。我的私人秘书杨,是我亲自选的,花了不少功夫。他是学哲学的,是市里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的成员,你叫他杨秘得了。我这位秘书,嘿!可算得上一支好笔,他可以化腐朽为神奇,也可以化神奇为腐朽。譬如把秦桧翻改成民族功臣,把岳飞翻改成民族罪人,在他手里就象把墙刷成白色或黑色一样容易。可惜,就是脾气!连我也得敬着他点。”区委书记言语之间,对自己的秘书很欣赏。曲羽却听出他话中的另一层意思是对自己慧眼识人的才能的陶醉。
区委书记又问:“你入党了吗?”
“在部队时,我就已经入党。”曲羽回答。
“好,更好。”区委书记说。
曲羽再次谢过区委书记,回到学校办公室里,他呆呆地坐着,左思右想,蒋小枫进来,另外带来了位十八九岁的女子,怯生生的,他告诉曲羽,又为他招了一名教师,曲羽看了一眼,问都没问就认可了。他让蒋小枫留下,向他打听:“你是否知道,在宁河区里,由校长直接提为乡镇长,是怎么个概念?”
“你问这干吗?”
“没什么,你说说听,我不太了解。”
“你的意思是说这种提拔是越级任用吗?据我了解,行政系统这些年论资排辈、按部就班的用人方式已有较大的转变了,由中学或小学校长直接提为基层行政部门的某一正职或重要副职的事,并不鲜见。并且,一般都还习惯于从教育系统内提拔人了,这大概是因为教育系统内提出来的人比较单纯、手脚也比较干净,并且知识层次较高,放在乡镇这个不高的层面上锻炼成长是最适合的。宁河区里……?有,有好几位是这样的,比如华泉镇镇长是,羊关街道办事处主任是,噢,就连前次来咱们这儿的那位张局长也是。”
曲羽点点头,没说话,暗叹曲商生前交的这个朋友,大约算得上没有白交。走出办公室,他望着自己一手操办起来的这个场面,忽然间发现由于庄承权给自己的消息来得过于仓促,在茶楼里面谈时遗漏了一个不小的问题:丢开这儿的一切去普渡后,学校该如何继续?更重要的是自己的数万元投入会不会就此糊里糊涂地不了了之?
他越想越如坐针毡,晚上也没睡好,第二天一早,他决定必须找到庄承权,把自己问题向他坦言,否则他宁愿不去陌生的普渡当什么官,也要拖在这儿这期把本钱捞回来再说。
昨天他忘了向庄承权打听他的手机号,此时只得直接去区政府,看能不能碰到。他来到区政府,在门卫岗登记过,门卫告诉他,书记刚进办公大楼不到五分钟,他的车也还停在旁边,似乎又即将外出,曲羽二话不说,直奔庄承权的办公室,在办公室里,见到了他。
庄承权正准备出去,他见到曲羽,招呼他坐,问道:“考虑得怎么样了?”
曲羽见他事多,忙直接把自己的问题向他谈了,庄承权听着,坐了下来,喝口茶,笑了笑:“就这事吗?这么吧,贺昌的那份,咱们就不说了,你的呢,补助你个三万,然后你什么也别再管,放手去普渡,怎么样?”
“这……”曲羽迟疑片刻,觉得虽然三万有点亏,但对方如此直爽,自己也不应该再啰嗦,于是认可了。庄承权急急忙忙地出去,走不到几步,他忽又回过头,把曲羽拉回办公室,说:“这么办,你回去把学校的事安排一下,暂不开学,我派人来接手。另外,恰好后天,我政府礼堂要处理一大批旧桌椅,我打算把它全捐到你那学校得了。你的那些桌椅板凳,你就去处理掉,收回的也就归你吧!明天开始,我要外出学习,一切事情,你直接找我的私人秘书杨秘办得了。”
曲羽吃了定心丸,于是返回学校。
办学校求财的事大致就如此结局,不了了之了,但这次命运的意外转机,给他带来了些许的希望。当天晚上,他绞尽脑汁,三易其稿,构思了篇文情并茂的自我简介,还准备好了相片,并立即打电话回老家,托村上转告家里,再由家里转告在小乡场上的二姐夫,让他无论如何去乡里尽快把自己的档案转出,发快件寄来。
曲羽开始按照庄承权的意思安排学校的事情,学校暂停开课,具体时间让学生们听候通知。次日,他和庄承权派来接手学校的人取得了联系,随即去旧家具市场联系出售学校的所有课桌、板凳和办公室设备,估计能收回三千元左右。半个小时后,来了两个旧货买卖的老板登门看货,开始还互相很君子风度地友好攀价,从三千拼到四千,后来却赌气般地拼到了五千二百元,拼得面红耳赤,几乎要拔拳相向,最后一方主动认输,骂骂咧咧地走了。曲羽立即催促赢家快把钱付清,赢家有些后悔,又怕丢面子,磨蹭了片刻,只得硬着头皮付了五千二百元,随后通知车辆来装货。曲羽将款收好。常再军与文兵问:“难道咱们的学校就这样解体了吗?我们怎么办?”
“我辈命运层次的人,随时作好两手打算吧。”曲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