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舟-第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按纸上说的安排吗?”秘书问。
曲羽思索片刻,说道:“不,不止如此,我们应该有自己的创意。省台记者、市里领导,几时才能光临普渡一次?机会难得。这样吧,你按我的吩咐去打点:在距镇上三公里左右的地方,不是有个沿和村吗?靠村道不远处就是旧庙改成的小学,就是那几间四壁透风的、风烛残年的木瓦房教室的小学。你呢,就在那学校的附近选两贫困户,当然,两贫困户也不能太贫,他们的状况在能够大致体现一点以往的扶贫资金应该取得的成果。然后,你再做好以下两件事。一是准备二十来把锄头,还有土筐、扁担,供领导们劳动之用。再让两农民立即停止播种,把地空出来,现在正是播种玉米的最佳时机,你一定要让他们不要急于下种。接下来你要教会两贫困户在面对记者,摄像机时应该如何回答市里领导的问题。据秘书长传来的消息,市委书记、市长多半会问贫困户以下一些问题,一是问他们今年还缺粮吗,过冬还有衣服吗,针对这种问题,你可以设计一下该如何回答。”
“可以这样让他们说‘粮勉强够吃,过冬衣服也还有,主要是缺的是播种玉米的肥料,正在想办法。’行吗?”
“也行。当领导们把化肥送到两贫困户手上时,他们又该如何说才恰当?”
“这样吧,‘感谢你们的关心,你们送来了及时雨,你们真是咱们老百姓的贴心人啊。’行吗?”
“行,这样回答行。据说,市长书记或许还会问诸如‘老乡,现在还有什么困难吗?有就讲,咱们共同商量解决。’之类的问题,又该怎样回答妥当?”
“这样说,‘还有些困难,我们将在各领导的大力支持下,通过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争取早日脱贫,跨入小康的行列。’行不行?”秘书拟着回答,供曲羽参考。
曲羽再审核一遍,认为秘书设计的答语有老百姓风味,大致可以,让他再去修饰润色一下,就付诸实施。紧接着他交待另一个更重要的内容:
“第二件事,就是我之所以要把点子定在学校附近,知道为什么吗?”
“不清楚。圣虑高深,臣衷难以窥测。”秘书说。
曲羽笑了笑,说道:“我是想让他们顺便看看这些落后原始的教学环境,他们既为扶贫而来,就不应该视而不见吧。因此,你在安排以上工作的同时,做好另一项工作,即在采访那天,把附近两个村小学的学生抽出部分,暂时集中到沿和村小学上课,上大课,使学校的情况更加不忍睹,如此一来,每班挤上七八十人,或许领导们、记者们面对这种状况,得有所表示吧,说不定能获得意外的收获。总之,尽量想法不让他们白来白去折腾咱们,得留下点什么才对。当然,对教师们讲,就只说市里领导来考察。”
秘书明白他的意图,疑惑地问:“那成吗?”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吧。噢,到时你再安排学生们送送茶。我呢,再打电话给在市里的吴书记,让他届时提前寻机会私下去拜访拜访一下省里的记者们。此事现阶段只我们三人知晓就行了。”
当下,秘书立即着手去安排,他首先在村小附近选了两户姓冯的农民,把事情向他们作了简单的交代,要他们配合工作,两户农民满口答应。接着秘书教他们记住可能与领导对答的内容,两农民不识字,一时记不住,秘书就将培训的任务交给村长。曲羽立即主持会议通报了省台记者们即将来普渡的事,又专门给老书记吴仲仁打了电话,托他届时去看看记者们,并把自己的意图告诉了他。吴老书记怀疑了一阵,还是满口答应请他放心,他一定按他的意图把这事办妥。于是,曲羽再给区政府秘书长作电话汇报,把如何教几户农民与领导答话的事也很详细地说了。秘书长听完,立即表示:“你们考虑得很周到,采访的事情结束后,你们是大功劳一件。”
省台的记者后日就到,现在应该全力以赴完成这项工作,曲羽又抽出六个人协助秘书迅速做好准备。
只要下功夫,就会取得成绩。不到一天,两户姓冯的贫困户已将秘书教他们的话学得很熟了,该空出来的地也空出来了。曲羽镇长亲自前往检查,两位农民能准确地、流畅地背给他听:“……感谢你们的关心,你们送了及时雨……”好!他听完后很满意。又把学校的检查了一下,秘书的安排完全符合他的要求,明天,附近两个村小的部分学生就会在八点钟以前,由老师领着来学校挤着上课,他放心地打道回府。然而,事情有了变化,他刚回镇上,就接到区政府秘书长打来的电话:“是小曲吧?你们辛苦了,我代表区委区政府感谢你们。”
曲羽纳闷,秘书长接着说:“是这么回事,原定明日来采访的省电视台记者们因临时有更紧急的、别的采访任务,暂时来不了,以后什么时候来,再通知你们。估计时间不会长,顶多几天,你们的工作不能松懈,就这样吧。”
镇长怔住了,几天的辛苦看来要贬值,他无可奈何地接受。忙通知秘书暂缓安排学生们集中上课的事,秘书又忙忙的给两个村小学的领导发去通知,取消明日的行动,同时通知两农户放松、休息。
好事不可能一帆风顺!
第二四章
在全镇的企盼中,大约过了十天,镇长才又接到秘书长久违的电话:“小曲啊,你好,十天前的事没有懈怠吧?你快去准备,省台来消息,采访的记者已经起程,估计明天早上到,嗯,怎么样,没问题吧?”
“早早已准备就序。”
“两户受助的托儿呢?他们是否将该记的东西记住了?”
“早记住了。”
“噢,我忘了,你是怎么安排他们说的?”
镇长把秘书教两位农民的话复述一遍,秘书长字斟句酌地听完,依然连声表示:“好,好,‘你们送来了及时雨,你们真是咱们老百姓的贴心人啊’这句,朴实无华,最能体现人民群众对我们领导干部的深厚感情。不错,不错,有鱼水情深之味,不错。”
镇长、秘书、教办主任等六七位工作人员又开始忙碌,将十来天前安排的内容重新交代下去,村上、学校一起躁动起来。但是,好事多磨,镇里职工们都在翘首以待的时候,秘书长和在区上长驻的书记又先后在深夜传来令他们失望的消息:省台的记者的采访车刚出省城就出了交通事故,记者、摄像师、司机都受了伤,现在车已运回修理,伤者正在医院,采访的事还得拖一拖。
“省台就只有那几名记者吗?市电视台不能代为采访制作吗?”
“省台的情况,咱们不清楚,也许熟悉农村工作的记者奇缺吧。市电视台怎么能代庖呢?因为意义完全不一样的。嗯……你们没有什么困难吧?”
“别的倒没什么,只是据工作员回来讲,现在玉米的播种期将过去,两户农民的地至今还空着,如果领导们不来,他们要播种了。”
“这个问题,你是什么态度?”秘书长关切地问。
“我们的工作员当即表示不行。”
“你们的表态是正确的,此次采访关系重大,将影响到我区,还有市里申请扶贫资金和年终评比,一定要办好。”
“好吧。”曲羽挂上电话,感到火起,再次发出通知,暂停所有准备工作。
从失望到希望,再从希望到失望,又经历了整整十天,曲羽重新接到秘书长的电话:“小曲啊,省台的记者们昨晚到了市里,还有省报、省广播台记者,他们现在正在中宁饭店休息,这次决不会落空了,你们准备工作没有松懈吧?”
“没有,只是据秘书讲,两户配合工作的农户因为误了播种期,现在意见很大。”
“那怎么行,那怎么行,他们怎么能这样?快妥善处理,千万不能节外生枝,事情结束后,你镇是大功劳一件。噢,快,快,他们已经出发了,从饭店出来了,他们来——了。”
镇长只好叫几个工作员赶快分头行动。从中宁到普渡虽说只有六十来公里,但行路太难,少说也要四五个小时才能到。所以各项工作,尤其是安排学生集中听讲课的事还来得及。他当即指派秘书全面负责安排,自己带上几个副镇长、副书记到沿和村公路口迎接。
接近中午,一串小车颠簸着驶来,普渡镇历史上将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不一会,七八辆小车停在公路边,先后从车里下来的是中宁市委书记、市长,市扶贫办主任、分管扶贫工作的副市长、市农业局局长、副局长;区委副书记、副区长、区扶贫办主任,区农业局局长、副局长,以及市区两级秘书等二十余人;却不见省台、省报和省广播电台的记者们。同他们一起回来的吴老书记悄声告之,是故意让记者们落后的。如此领导们劳动着一段时间,记者们到来,更有利于表现活动的真实性。整个过程是这样安排的:省里几家新闻单位的记者们在中宁采访期间,与正在普渡开展扶贫慰问活动的市区领导不期而遇。关键要体现一下“不期而遇”。曲羽不得不佩服区里考虑事情的细致周到。吴老书记又悄声告诉曲羽,昨晚他专程去拜访了省电视台的两们记者,将该说的事儿给他们说了,他们表示理解。到来的各位领导分别与镇里的迎候人员握手问候,唯独不见区委书记庄承权,曲羽百思不解,难道他外出学习还未回来?市委书记很亲切地招呼镇长:“小曲,你好。”
曲羽惊诧,素未谋面的市委书记居然知道自己姓曲!不知不觉就立即对书记产生了股亲切感。殊不知,这正是上级领导的领导艺术。接下来,大家在曲羽的带领下,马不停蹄,浩浩荡荡往预定的地点去。道旁的玉米已有尺把高,秀色可人,博得大家的一致称赞,市委书记夸奖一句,随即附和声一片。村长、两贫困户早已迎候在学校外的地里。学校里传来震耳欲聋的读书声,曲羽明白秘书把事情办妥了,放心了。
十几个箩筐、二十几把锄头显然不能满足此次活动的需要,因为扶贫队伍已达三十余人,村长又忙着去借。在市委书记的带领下,一场为贫困户执锄种玉米的慰问活动已然开始,不片刻,地里就站满了人,大家挥锄松土,抬筐挑土,挖坑、播种。不片刻,大家又在市委书记的带领下擦汗。此时,不期而遇的记者们在一群好奇的老百姓的跟随下出现了。接着,十几名记者用擒贼擒王的战术迅速包抄过来,把市长和市委书记围住,首先请他们讲述几年来中宁扶贫工作所取得的成绩,今后的打算,市长和书记把近几年来的扶贫成绩谈得很充分,贫困人口减少了多少,人均收入增加了多少,又有多少典型事件等,他们都如数家珍,不一而足;今后的打算自然就是再接再厉,更上一层楼。接下来记者们又采访了市扶贫办主任和区里的一位副书记,然后安排两贫困户上场。市长、市委书记和其余几位主要领导分别抬上化肥,送到两位农民手上,此时出现了一个事先考虑欠周的问题,两位农民不知道握手这种礼仪,弄得很生硬,按秘书长的意思,应该是两农民分别用双手握住领导的一只手,两农民很疑惑,不知所措。秘书长不耐烦地解释: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老百姓对干部的感激、信任和热爱。两受助的农民明白了,连连照办。他们接着说话:“感谢你们的关心,你们送来了及时雨,你们真是咱们老百姓的贴心人啊。”接下来,市委书记果然抓着一位农民的手问:“老乡,还有什么困难吗?”
看来上级领导的秘书对领导揣摩得熟,曲羽暗暗佩服。两位农民完全按照镇里秘书教授的内容回答了,并按要求激动得哆嗦了,很顺利。市委领导和农民问答完毕,记者们又摄制了十来分钟的镜头,有领导与农民共同抬土的,有共同洒肥的,尔后他们收拾起采访器材,准备结束采访。
大家放下劳动工具,拍拍身上的土,擦擦鞋,市委书记一边掸身上的灰尘,一边对曲羽说:“小曲啊,不错,不错,嗯,不错。今天我们的工作进行得很顺利。这是我和老百姓谈心谈得最惬意的一次,也是成本最低的一次,时间也很节约,你看,前后还不到一个小时,对不对?是你们安排得当,谢谢你们。”
曲羽忙谦逊几句,表示工作有待改进。他接着顺便带着所有领导和记者来到学校,说是让大家暂时休息,校长已经将桌椅板凳搬出来,并说了大堆欢迎视察的话。曲羽发现省报有两三名记者早已来到学校四处转看。这时,一群红领巾送着茶出来了。
省电视台记者和领导们进入学校一片狭窄的空地——操场,随即愣住了,学校还依稀可见旧时庙宇的断壁残垣,七八间教室全是四壁裂缝,用木板打着补丁,每间教室里挤着六七十个学生,缺肢少腿的桌椅还在艰难地支撑着趴在它上面的学生们,课堂拥挤而嘈杂,实属罕见。因为接待领导,挪用了七八张课桌和二十几把椅子,于是就有数十名学生只能暂时站着上课。见此情景,大家忽然沉寂下来。总之,眼前的状况令所有人为之动容。谁也再坐不住。市委书记醒悟最快,当机立断命令马上将所有课桌送回课堂。省里来的记者们也搬出摄像机,很快地在各个教室抓拍,市日报、市电视台的记者们也附和着拍摄,显然是为了维护领导们的形象。省电视台和省报的两名记者问曲羽:“普渡镇有多少这样的学校?”
“七所。”曲羽回答。此时,有几名好奇的学生从墙壁破洞里往外窥视。
“都是这样的状况吗?”记者问。一位记者接一外红领巾捧来的浑浊的茶,没有喝,只是看一看。
“基本都是这样。”
“这很不安全吧?”
曲羽搓搓手,为难地说:“当然不安全,我刚来,有不少情况也十分清楚。可是……可是……噢,市里,区里非常关心咱们。这不,今天就来咱们普渡了……”
省报的记者正准备转身采访市长,沉默的市长不等记者询问就主动开口了:“正是如此,总的看来,普渡的扶贫工作,就是要从教育开始,扶贫先扶智,刻不容缓。”随即响起一片掌声。市委书记呷了口茶,说:“我们的扶贫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可还是有个别疏漏之处,比如普渡的教育,硬件问题就很突出。普渡的扶贫工作,就是要从教育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