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揭秘地产大腕们的发家史 >

第21部分

揭秘地产大腕们的发家史-第21部分

小说: 揭秘地产大腕们的发家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年有的打了。
插曲一个

哈哈


开发商上演《卖拐》 比赵本山的还精彩

今年过节不收礼啊,开发商来把拐卖,改写个剧本,大家一笑,就当拜年了。
出场人物:开发商大忽悠、开发商乙、购房人

开发商大忽悠、开发商乙上场。
开发商乙:总裁,你好。
大忽悠:别叫我艺名行不行? 就叫我本名——大忽悠。
开发商乙:听说你最近卖拐点呢,这满大街都是腿脚好的,谁买你那玩意啊? 
大忽悠: 你还不了解我吗,还管我叫大忽悠呢。我能把正的忽悠斜了,能把蔫的忽悠谑了,能把尖人忽悠嗫了,能把小两口过的挺好,我给他忽悠分别了,卖不动的房子,我能给他忽悠的热销了!靠的就是拐点论。
开发商乙:哈哈,你可拉倒吧。
大忽悠: 信不信? 
开发商乙: 我就不信。卖不动的房子,你能给他忽悠的热销了,这年月大家都这样精明。
大忽悠: 你看吧,这就是我强项。 
大忽悠对外大喊:房价已经出现拐点了啊,楼盘已经降价了啊,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啊……
购房人上场。
购房人:哎呀、哎呀,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来了房价拐点。
购房人走上前问:不对啊,听说中国楼市没啥大毛病,人多地少,人民币升值,咋就到拐点了呢! 
大忽悠: 中国很大,一些地方到拐点了,不到拐点的话,走两步!走两步!不拐走两步!走到其他地产看一看! 
购房人:哎呀,看来真到拐了,买!
于是大忽悠的项目迅速卖掉,极度热销。
开发商乙大为羡慕:哎呀,大忽悠,你太有才了!拐点开发商,开发商中的战斗机!噢耶!
大忽悠面对购房人: 兄弟,领房产证! 
购房人: 大哥,缘分呐! 
大忽悠: 别激动, 回去好好还贷款,过二十年就好了。
购房人: 好, 大哥。 
大忽悠: 别激动。 
购房人: 那什么……我啥也不说了我…… 
开发商乙对大忽悠: 你这么做是不有点太过分了你呀? 
大忽悠: 过啥分,他还得谢咱提出拐点呢。 
购房人: 谢谢噢! 
大忽悠: 你看看!

本剧本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感谢赵本山、何庆魁、众多开发商等人才提供的素材。
冯仑、老潘、王石三本书优劣大比拼

潘石屹、王石已经出书了,加上冯仑新近的《野蛮生长》,几位大腕们都出书了,三本书对比来看,很有意思啊。呵呵。

从三本书的体例来看:
老潘的书系统性比较差,全书结构松散,主要是博客内容的整合,但里面随处散乱着一些有趣的、潘的人生感悟、经历;
老王的书系统性最佳,以时间为序,万科20年风云侃侃道来,商海风云起伏啊,不过王总家大业大事业大,当然顾虑也多,越到后面,书的内容越洒脱,商战场面少了。
老冯的书,体例比较有趣,这种企业家的回忆录一般都是以时间为顺序的,但老冯不是,按内容分类,个人时间经历作为隐藏线索藏于其中,这种体例是不多见的。

从出版社来看:
老潘的书是找长江文艺出版的,那是包装姚明、崔永元等名人的一流出版社,老潘自然也是归纳入了明星之类。
王石、冯仑的出版社都是中信,做财经图书最牛的社之一,合乎商人的本色。

从内容来看:
潘的书几乎是博客的翻版;
王石全书90%的内容都是万科的发展历程,个人、感悟都融在其中了,所占比重较淡;
冯仑的书比较杂,融合了博、企业、个人,热闹的很,涉及的面多。

从文风上看:
潘的书随处可见潘的灵气;
王石的风格大气从容,比较有主流风范;
冯仑的书品相较杂,融合了多种话语,又由冯式语言风格一炉所出,很有意思,读来轻松。
这一点到真是有些书如其人的感觉。


台面下的东西,三本书里:
老潘涉及的最少;
王石有一些,但这些事做的光明正大,所以也就写得光明正大;
冯总的书里,台面下的东西揭出来的最多,言外之意也很多啊,呵呵,难为冯总作为局中人,还能跳到局外说几句。

从境界上看:
老潘的书不过只点了商海皮毛,他老哥内心深处的话,估计看下回书有没有的分解了;
王石的书已经写出了商海血肉,但钱钟书有句话,很好玩,可以借来说王总的书,(只记得大意了)“一个人的回忆录里往往没有他自己,要看这个人怎么样,却要到别人的回忆录里去看他”,感觉这句话还真有趣,从冯仑书里关于王石的片段,更有利于了解王石的作风;
老冯的书已经看到局部的商海刻骨真相了,女人、灰色地带、人心……老冯都写了,很真实,但其人生观是否正确,就待读者自己衡量了。

对于老冯的书,有一点需要商榷一下,在关于历史的部分,冯总写道“孙中山是非常伟大的人,但从他个人生活方面来说,按照今天的道德标准,他有情人、有二奶,还在风月场所寻花问柳。前一段陈文茜专门披露了一段文字,说孙中山在东京日本挪用革命军费在花街柳巷里找艺妓寻欢作乐。孙中山最早的发妻在翠峰村,他跑到海外后一直都没有和她脱离关系,然后他又和宋庆龄在日本开始同居,后来结婚,在这之间他还有一个女人,跟了他差不多十年,到了东南亚死掉了。按照今天的标准来说,这个伟大不完美。”

 不是替中山辩护,主要是不知道陈文茜的文字来源是哪里,记得以前看过的书中曾提过:在辛亥前后,为了抹黑孙中山,清政府、后来的袁世凯都在海内外的报纸上编造了大量的孙文的不实之言,如果陈文茜的信息源来自这些早年间的报纸的话,那真实度还真有的怀疑。
 不过中山的私生活确实是……呵呵,不说也罢。

老冯写“历史的阴部”这一部分,确实是有深意的,历史的真相确实是和很多人、很多时候看到的是不一样的。不过吧,一些伟人的阴暗并不是你个人就可以去阴暗的理由,连伟人都阴暗,可你个人都没阴暗,这更为难能可贵啊,可以是圣人了,不过圣人这东西,千年一个,不好当啊,做圣人好累的。扯远了,就此收场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