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杰出青少年的七个习惯 >

第3部分

杰出青少年的七个习惯-第3部分

小说: 杰出青少年的七个习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已经无法完全分开。    
    相信我,如果不以你的女友/男友为重心,你会成为更好的男友(女友)。独立比依赖更有吸引力。此外,以他人为重心并不表示你爱她(他),只表明你依赖她(他)。    
    尽可以交女友(男友),但决不要着迷于她(他),或者将你的生活建立在她(他)身上。因为(虽然有例外)这些关系就像溜溜球一样不稳定。    
    以学校为重心    
    在青少年中,以学校为重心的要比你认为的更普遍。加拿大的丽莎就为这么长时间以学校为重心而后悔:    
    我一直很有野心,一直把学校作为重心,我都没有享受过我的青春。这不但对于我的健康不利,而且还很自私,因为它让我只关心自己,只关心自己的成绩。    
    上七年级时,我已经像大学生那样用功了。我希望成为脑外科医生,就因为那是我所能想到的事业中最难的。为了得到好成绩,我每天早晨6点起床到学校,直到半夜2点才上床睡觉。    
    我觉得老师和同伴都在看着我、期待着我。如果我没得到好成绩,他们都会奇怪。我爸妈试着让我放松点儿,但我对自己的期望也同样很高。    
    现在我明白,我本可以不用如此卖力就实现自己的理想的,而且还可以在这么做时享受生活。    
    教育对于我们的将来举足轻重,应当给予最优先的地位。但是我们必须小心,不要让校长的成绩榜、GPA(平均积分点)成绩以及AP班(转学分班)占领我们的生活。以学校为重心的青少年常常着迷于获得好成绩,他们忘记了上学的真正目的是学习。正像成千上万的青少年所证明的,你可以在学校干得很好,同时仍过着健康的平衡的生活。    
    感谢上帝,我们的价值并不由GPA成绩来衡量。    
    以父母为重心    
    你的父母可能给你最主要的亲情和指导,你当然应当尊重他们。但是,如果以父母为重心、把取悦他们视为生活的重心,那生活也会成为梦魇。(这些话可别告诉你的父母,否则他们将会拿走你的书……当然,这只是个玩笑。)请看路易斯安纳州女孩的遭遇:    
    整个学期我都非常努力。我以为老爸老妈会很高兴,我得了6个A和1个B+。但是我在他们眼中看到的却是失望。他们想知道的是为什么是B+而不是A?我竭尽全力忍住不哭。他们到底要我怎么样?    
    这是我高中的第二年,以后整整两年我试图让我爸妈为我骄傲。我打篮球,希望他们也会为此骄傲,他们却从不来看我打球。每一学期我都是优等生。然而过不久,全A就被爸妈视为当然了。我打算进大学当教师,但是这不赚钱;于是我爸妈觉得我最好学什么别的专业,我也照样做了。    
    我做每个决定时都首先想着同样的问题——爸妈想让我做什么?这会让他们骄傲吗?他们会爱我吗?但是,不管我怎么做,总是不够好。我的整个生命都是为了达到爸妈认为好的目标,然而这并没使我自己高兴。我一直以爸妈满意作为目的,这样生活了那么久,我简直要垮了。我觉得自己不重要、没什么用、毫无价值。    
    最后我认识到不会再有爸妈的赞同了,如果再不振作,我将毁了我自己。我需要寻求一种不会过时、不会改变而且是真实的生活重心,一种不会叫嚷、不会反对、不会批评的重心。所以我开始过自己的生活,遵循我认为会给自己带来快乐的原则,如诚实(对自己,也对爸妈)、对于快乐生活的信念、对将来的希望、对于自己优势的自信。一开始我还必须假装自己很强,过了一段日子,我真的变得很强了。    
    最后我自己做主,并与家人发生冲突。但是这使他们看到真实的我,而且他们爱我。他们为带给我的压力而道歉,并表达了他们的爱意。记得直到18岁,我才听到我爸说“我爱你”。这是我听到过的最美妙的话语,值得我等待。现在我仍然在乎我爸妈的想法,仍然受他们观点的影响,但是我对自己的生活和行动负责,而且我首先是为了让自己快乐。


第二章 思维定式和原则以其他事物为重心

     以其他事物为重心    
    作为生活重心的事物可能各种各样。体育运动和业余爱好就是很流行的一种。我们见过多少大学运动员,他们把自己的一切建立在“成为一个伟大的运动员”上面,结果却在运动中受伤而结束运动生涯。这种事总是在发生。可怜的人只能在废墟上重建自己的生活。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业余爱好和兴趣中,例如跳舞、辩论、戏剧、音乐或俱乐部。    
    那么以英雄为重心又如何?如果你让自己的生活围绕某个电影明星、摇滚歌星、著名运动员或者政治家,如果他们去世、干了什么蠢事或被关进监牢,那会怎样?你将如何自处?    
    有时我们甚至会以仇敌为重心,让自己的生活围绕仇恨某人、某一群体、某一想法展开。对于流氓团伙和痛苦的离婚者来说,情况经常如此。多么扭曲的生活重心呀!    
    以工作为重心通常是成年人的毛病,但也可能传染给青少年。工作狂通常是受到渴望的驱使,渴望获得更多的物质,例如钱、汽车、地位或别人的承认。但是,它们只能满足于一时,不能满足于一世。    
    另一个常见的是以自我为重心,换句话说,认为世界围绕着你和你的问题。结果你为自己的情况非常担忧,以至对于周围的世界视而不见。    
    你可以看到,所有这一切以及其他生活重心都不能让我们生活稳定。我不是说我们不需要努力以精通某些技能,如跳舞或辩论;也不是说我们不需要努力以建立与朋友和父母的良好关系。当然应当这样做。但是,对于某些事物具有热情和以它们为重心,是有区别界限的。我们不应跨越这个界限。    
    以原则为重心    
    也许你已开始疑惑是否有正确的重心,回答是:确实有一个运行良好的生活重心。是什么?它就是以原则为重心。我们都熟悉重力的作用。向上抛出一个球,它将掉落地面。这是自然规律,或曰“原则”。正如存在支配物理世界的原则一样,也存在支配人类世界的原则。原则不是宗教。它们不是美国的或中国的。它们不是我的或你的。它们不是为了讨论而提出的。它们适用于所有的人,富人或穷人,国王或农民,男人或女人。它们无法买卖。如果遵循它们,你将出类拔萃。如果违反它们,你将失败倒霉。(有点押韵,是吗?)就是这么简单。    
    下面是几个例子:诚实是一个原则。服务是一个原则。友爱是一个原则。努力工作是一个原则。尊敬、感谢、适度、公正、正直、忠诚以及责任心都是原则。还有许许多多,不难标识。正如指南针总是指向正北,你的内心会确认真正的原则。    
    例如,想想努力工作的原则。如果你没有真正尽力,虽然你可能一时得逞,但最终还是会露馅。    
    我记得,有一次我和我的大学足球教练被邀请,一起去参加一场高尔夫巡回赛。他是个高明的高尔夫球手。每个人,包括教练,都以为我是个好球手。至少我是个大学运动员,而所有大学运动员都应当是好的高尔夫球手,不是吗?错了!我的高尔夫球技很臭。我只玩过几次,甚至还不知道如何正确握(球)杆。    
    我很怕别人发现我的高尔夫球技多么臭,特别是我的教练。因此,我一直希望能欺瞒他们,让他和其他人以为我是个好球手。有一小群人围在第一个洞旁。我第一个发球,怎么是我?走上前开球时,我祈祷能出现奇迹。    
    哇塞!真是个奇迹!我真无法相信!我打出了一个长球,球一直向前走了很长一段路。我转身,微笑面向群众,就好像我一直是这么打球的。“谢谢,真太感谢了。”    
    我欺瞒了他们大家。但实际上我只不过是欺瞒了自己,因为还有175个洞。事实上,再进了5个洞之后,周围的人,包括教练,就看出了我在高尔夫球上完全不行。不久,教练就试图教我如何挥杆了。我完全暴露。哦!    
    如果你没有花力气去好好学的话,你不可能欺瞒作假,不管是打高尔夫球、弹吉他还是讲阿拉伯语。没有捷径可抄。努力工作是个原则。正如伟大的NBA球星拉里·伯德(Larry Bird)所说:“如果你没做‘家庭作业’,你不可能罚球罚得准。”    
    原则从来不会失败    
    生活中遵循原则,需要有信念。特别是当你看到周围的人都通过说谎、欺骗、放纵、造假以及自私等手段出人头地时,更需要信念。然而,你没看到的是,违背原则的人终将为此付出代价。    
    就说“诚实”原则。如果你是个说谎大王,你可能一时得逞,甚至得逞几年。但是,人们很难找到一个能长期成功的说谎者。正如赛西尔·德麦尔(Cecil B。 DeMille)就其经典电影《十诫》(The Ten mandments)所说:“我们不可能‘打’破法则,我们只会让自己在法则面前‘打’得头破血流。”    
    不像我们在前面考察过的其他生活重心,原则从不让你失望。它们从来不会在背后议论你,它们不会搬家。它们不会受到结束职业生涯的伤害。它们不会由于肤色、性别、财富或身材而偏爱某一方。以原则为重心是最稳定、最不会摇摆移动的生活基础,我们都需要这样一种基础。    
    要明白为什么原则总能见效,试想一下基于相反原则的生活:充满不诚实、虚度年华、放纵、忘恩负义、自私自利和仇恨的生活。我无法想象这种生活能产生好的结果。你能吗?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将原则放在第一位,正是将其他生活重心做好的关键。例如,如果你崇尚服务、尊敬和友爱,你很可能结交更多的朋友,成为更稳定的男友/女友。将原则放在第一位,也是成为一个有性格的人的关键。    
    今天就决定把原则作为你的生活重心(或思维定式)吧。无论身处何种情况,想想“此处的原则是什么?”对于每个问题都找出适用的原则。    
    如果你觉得筋疲力尽或快要崩溃了,也许你该尝试平衡的原则。    
    如果你发现没人信任你,诚实的原则可能正是你的解药。    
    在下述瓦尔特·麦克皮克(Walter MacPeek)的故事中,忠诚是起作用的原则:    
    有两兄弟在同一法国连队效力,其中一个在战斗中被德军子弹击倒。逃回的一个请求指挥官允许他返回去找他的兄弟。    
    指挥官说:“他可能已经死去,你冒生命危险去带回他的尸体也没什么用。”    
    再三恳求后,指挥官终于答应了。正当士兵背负其兄弟回到部队,受伤的兄弟死去了。    
    指挥官说:“你看,你冒了生命危险,毫无结果。”    
    士兵说:“不,我做了他期待我做的事,而且我也得到了回报。当我爬过去抱着他时,他说:‘我知道你会来的,我就是觉得你会来的。’”    
    在下面几章,你将发现这七个习惯都是基于一个或两个原则。这就是其力量所在。    
    长话短说,原则支配一切。     
    下面我们将谈到如何成为有钱人,以一种你从未想到过的方式。继续看!    
    关于幼童学步    
    我家喜爱的一个电影是比尔·默雷(Bill Murray)和理查·德莱芙斯(Richard Dreyfuss)主演的《鲍勃怎么啦?》(What About Bob?),这是有关名叫鲍勃的一个患有机能障碍症的人的故事,他没头脑、不成熟,成天充满恐惧,依赖他人。他从来不出去,总是依附于著名精神病学家马文博士。马文最希望的就是摆脱鲍勃,最后他给鲍勃一本自己写的书,名字就叫《幼童学步》。他告诉鲍勃,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是不要一次学太多,每次只学一点“幼童的步子”,最后就能达到目的。鲍勃高兴极了!他不再忧虑如何从马文博士的办公室走回家,那对他可是一件大事啊。相反,鲍勃只需幼童学步似地走出办公室,再幼童学步似地走上电梯,如此等等。    
    所以我也从本章开始,在每一章结尾给你几点幼童学步:很小的、很容易的步骤,让你能立刻应用你刚读到的原则。虽然小,这些步骤会成为有力的工具,帮助你达到你的目标。因此,来!和鲍勃一起(在你接受无法摇动他的事实之后,他真的变得很可爱了),学习一些幼童的步子。    
    1。下一次照镜子时,说一些鼓励自己的话。    
    2。对于某人今天所表达的观点表示赞许,例如说:“嘿,这可是个很酷的主意啊。”    
    3。想想有什么可能限制了自己的思维定式,例如“我不想出去”。今天就反其道而行之。    
    4。想想你有没有哪个亲朋好友最近行动反常。想想会是什么事情让他们这样反常。    
    5。如果你无事可做,你脑子里想的是什么呢?切记,对你最重要的事物就会成为你的思维定式或生活重心。    
    侵占我的时间和精力的是:    
    6。黄金规则支配一切!从今天开始,对待别人就像你希望别人怎么对待你一样。别不耐烦,别抱怨被人冷落,别说他人的坏话,除非你希望其他人对你也这样。    
    7。尽快找一个安静之处,想想自己最在乎什么。    
    8。仔细倾听自己最常听的音乐。判断一下,它们是否与你所信仰的原则协调。    
    9。当你在家做家务或今晚工作时,尝试实行努力工作的原则。“多走1公里”,比期望你的多做一点。    
    10。下次处于困境不知如何是好时,问问自己:“我应当实行哪一条原则(诚实、友爱、忠诚、努力工作、耐心……)?”现在,遵循这条原则,别向后看。


第三章 个人银行账户从镜子里的自己做起

    第三章个人银行账户    
    ——从镜子里的自己做起    
    在你开始在公众生活中赢取胜利之前,你必须首先赢取你内心的个人战争的胜利。所有的改变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