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属于哪种人-第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年纪轻轻就升到业务经理的职务。
但是就在他担任业务经理期间,市场行情大幅下滑,再加上其应变措施太慢,造成了公司严重损失,公司追究责任的结果使得尼玛被降为一般职员。一个对公司有重大贡献的人被降为普通职员,这使他备感屈辱,每天如坐针毡。
好几次尼玛都想递出辞呈,但最后并没有这么做。他告诉自己,以前的光荣历史已成为过去.重要的是如何处理和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他在内心不断地砥励自己:“绝不气馁、绝不罢休。”
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他急于想从逆境中突破出来,勇于迈向未来的奋斗精神。蛰伏一年之后,他被分配到另外一个部门,并经过自己的努力,又一次获得升职,最后成为这家公司的总裁。一帆风顺的事业之途,有时无益于一位大企业家的培养,经过几番波折,能够突破艰难,化阻力为助力,反而能造就出处变不惊的才干。
然而今天的社会,这种忠诚、这种毅力已经变得越来越稀缺了。许多公司花费了大量资源对员工进行培训,当他们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后,往往一走了之,有些甚至不辞而别。而那些留在公司的员工则整天抱怨公司和老板无法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将责任全部归咎于老板。
公司管理缺陷和老板处事不公也许可以称得上一个辞职的正当理由。但是,我们同样发现,在那些管理机制良好的公司.跳槽现象也在频繁发生.员工同样也不安分。因此,我们不得不将视线转移到员工本身的心态上来。结果发现,在大多数情况下,跳槽并非公司和老板的责任,更多在于员工对于自身目标以及现状缺乏正确的认识。他们过高估计了自身的实力,并且对那些向他们频频挥手的公司抱有过高的期望值。
当这种风气蔓延到整个商业领域时,许多本来具有一定忠诚度的员工也受到传
53
染,而进入到跳槽大军中,使整个职业环境继续恶化。
缺乏忠诚度,频繁地跳槽,直接受到损害的是企业,但从更深层次的角度来看,对员厂的伤害更深——无论是个人资源的积累.还是所养成的“这山望见那山高”的习惯,都使员工自身价值有所降低。这些人对自己的内心需求没有认真地反思,对自己奋斗的目标没有清晰地认识,自然无法选择自己的发展方向。
人一生恐怕要走许多路.才能达到自己想要达到的地方,从职业的角度来看,一个人难免要调换几种工作。但是这种转换必须依托于整体的人生规划。盲目跳槽,虽然在新的工作环境里收入可能有所增加,但是,一旦养成了这种习惯,跳槽就不再具有目的,而就成为一种惯性。
著名的银行家克拉斯也在不断地变动工作,但是他始终抱有一种理想——主持一个大银行。多年来他曾经做过交易所的职员、木料公司的职员、收账员、折扣计算员、簿记主任、出纳员、收银员等,试了一样又一样,最后才接近了自己的目标。
他说:“一个人可以有几条不同路径达到自己的目的地。如果能在一个机构里学得到自己所需的一切学识和经验当然很好,但大多数情况下需要经常变化自己的工作环境。面对这种情况,我认为他必须懂得自己想做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
“如果我换工作仅仅是为了每周多赚几块钱,恐怕我的将来早为现在而牺牲了……我之所以换工作,完全是因为现在的公司和老板无法再给我带来更多的教益了。”
“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人们在跳槽时显得是如此潇洒,但是在真正面对工作时又是如此无奈。一个频繁转换工作的人,在经历了多次跳槽后.发现自己不知不觉中养成了一种习惯:工作中遇到困难就想跳槽;人际关系紧张想跳槽;看见好工作(无非是多挣几个钱)想跳槽;有时甚至莫名其妙就是想跳槽.总觉得下一个工作才是最好的,似乎一切问题都可以用转移阵地来解决。这种感觉使人常常产生跳槽的冲动,甚至完全不负责任地一走了之。
久而久之,自己就不再勇于而对现实,积极主动克服困难了,而是在一些冠冕堂皇的理由下回避、退缩。这些理由无非是不符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啦、老板不重视啦、命运不济啦、怀才不遇啦、别人不理解啦等,整天幻想着跳到一个新的单位后所有的问题都迎刃而解了。其实,这往往导致了工作中的问题越来越多,而忠诚敬业的精神却渐渐消逝了。
第四部分如何开始人生?给年轻人的职业忠告
大学教育的意义
读书的目的不在于其本身,而在于一种超乎书本之外的、只有通过细心观察体会才能获得的处世智慧。
大学教育对于年轻人的未来必要吗?许多人都心存这样的疑惑。
如果仅限于经商,我认为这种教育似乎并不必需,商业更需要的是敬业和勤奋的精神。事实上,对于许多年轻人来说,在他们应当培养全力以赴的工作精神时,被父母送进了大学。进了大学就意味着开始了他一生中最惬意、最快活的时光。当他走出校园时,年轻人正值生命的黄金时期,但此时此刻他们往往很难将自己的身心集中到工作上,结果眼睁睁地看着成功的机会从身边溜走。
一项研究发现,早期哈佛大学最优秀的学生,毕业后的成就竟然都不那么杰出。这一点从某种程度上说明,成功是由多种因素所构成的,而不仅仅局限于学业。
另一项研究是在贫民窟里的孩子中间进行的。他们大部分都是外来的移民和黑人的子弟,生长在恶劣的环境下,从小就比他人忍受着更多的不幸。但是长大之后他们之中竟然有很多人当上了律师、企业家和教授,走向了上层社会。,
因此,我们是否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个人的成就并非取决于大学的学习成绩,也不在于婴幼儿时期的智商,而与其成长过程的性格形成有更大的关系。完全凭借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并不能保证一个人一生的成功。
一位名人曾经说过:“读书的目的不在于其本身,而在于一种超乎书本之外的、只有通过细心观察体会才能获得的处世智慧。”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就是这个道理。
大学教育的确可以提高人们的文化知识水平.但这种知识常常是理论性的,并且其获得常常是以牺牲人的活力和个人意志为代价的。有时候.书本教育反而会阻碍个人的实际能力和心智的发展,使人自身的潜能被扼杀。
55
悬挂在康奈尔人学门口的校训写着这样一句话:“走进这里,你将变得更加博学和智慧;从这里走出去.你将对社会和人类更有价值.”
我之所以主张全面系统的教育,在于这种教育能使人变得更富有方向感,以至于无论遭遇什么样的困境都能应付自如。
将大学教育仅仅当成获得工作的一种途径,这是一种低级、浅薄的职业观和教育观.它没有考虑到教育对个人性格发展的影响,也没有考虑到学习经历对一个人成长过程的影响。
从某种意义上讲,大学教育意味着一种投资,一种个人力量的投资。年轻人从这种投资中获得一种人生力量——一种知识创造的力量。这种力量包含两方面:思考的能力和意志的力量。评判大学教育是否有必要的标准就在于,是否获得了这种力量,或者说是否获得了这种能力。
思考问题的能力是任何成功者都必须具备的。我曾经询问过美国一些大公司的人力资源主管,他们最希望找到怎样的人才,或者说在众多应聘者中间最难发现什么样的人才,绝大多数人回答都是:具有正确的思考能力的人。
大学最独特的功能在于,通过教育和辅导,开发受教育者的思维能力,它使年轻人变得善于思考而且思维开阔,同时懂得如何用自己的智慧和学识为自己的人生目标服务。
对于年轻人来说,大学教育实现了从一个自我到另一个自我的转变,就这一观点,罗斯金曾发表过一个著名的评论:“教育并不意味着教人们知道他们原本不知道的东西,而是要教导人们去做他们原本不会做的事。”
“认为教育仅仅是学习知识,”帕卡德教授说,“是一种极其贫乏、没有出息的想法。人们所需要的远远比事实要多,比如勇气、诚实、力量、荣誉感、正义感等等。”
尽管现在的大学教育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但是这并不是要否定大学教育的意义。而且我相信那些用知识武装起来的人更容易取得成功。我们可以看到,那些在商业上取得巨大成就的人大多数都受过高等教育,他们占据了社会荣誉的最大份额,对整个社会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力。
受过训练的头脑就像训练得技术熟练的双手一样,能够比愚蠢和笨拙的人更容易找到自己的发展道路,也会获得更高的报酬。我们需要接受更高的教育,但前提条件是,我们不能因为教育而丧失了成功者最至关重要的品质——敬业、忠诚和勤奋。
大学仅仅是教育的开始文凭并不能代表你学到了很多东西——它仅仅是你完成学校所规定课程的学习任务的证明。
如果人生的惟一目标就是取得财富,那么,毫无疑问,许多年轻人会得出这样的结论:不接受更高的教育也可以。但是,如果我们将人生的目标确定为追求心智的成熟,生活的美满,以及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更多的价值来服务于社会,那么,大学教育就是必不可少的。
毋庸置疑,大学教育的确存在一些不足,其采用的教育方法,对于培养实践能力来说似乎并不十分有效,也不利于个人思想的提升。理论、思辨能力往往是用来评估学生的主要指标;思考、观察能力也得到一定程度的训练,但是实践能力、勤奋和敬业的精神以及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却大大被忽视了,有关方面的潜能也被淹没了。这种教育的结果使学生们一旦面临具体的工作时,无法快速采取行动,而是过分权衡考虑,使事情变得悬而未决。
现实生活中人们需要的不仅仅是思考能力,更需要快速的行动力和执行力。许多问题无法指望等到下周或下个月再行动,而必须今天就解决。这也就是为什么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们在求职时总是处于劣势的原因,大学生的优势往往要经过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获得了相当的实际经验后才能显现出来。
毫无疑问,随着工业革命的迅猛发展,就业的条件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那些优秀的人才无事可做的局面不再出现了。但是,更多的选择机会也鼓励人们努力提高自已的工作能力和素质,让自己适合于更高的工作要求。
今天,更广泛的领域需要聪明、优秀、知识丰富、头脑清醒、具有卓越的经营理念的年轻人。随着时代的进步,工作的领域将不断地扩大。但是,对于那些缺乏职业精神的大学生们来说,成功的道路却越来越狱窄。
生命旅程中任何一种正当的职业都会使人从中受益,但是,更系统的知识学习能够让你获得一种超越本能的力量,帮助你在未来职业生涯中获得更长足的进步。
在一个年轻人职业生涯的早期阶段,对于没有上大学并没有很强烈的失落感.也不认为自已失去了什么,如果他l 7岁进入一家工厂或者商店工作,而他的朋友同一年上了大学,那么.在他2l 岁时,就会觉得自己处埋事务的能力要比大学刚毕业的明友强得多。但是,5年或者10年后,你就会发现,受过大学训练的人工作起来更轻松、更有信心.提升得更快。也就是说,大学教育可以加强年轻人的综合能力,如果很好地运用,将会使你终身受益。
一位睿智的作家写道:“我认为.大学阶段被称为‘教育’,其实是一种恭维的说法。大学阶段其实并不是教育——它仅仅是教育的开始。它是一个基础。或许是一个很好的打基础的阶段,但它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树立起以后
57
人生的大框架。有一个容易为人们所忽视的事实是,大学所教授的不过是一门科学或艺术的初步知识。大学课程仅仅是为进行学术研究做准备,_而不是教育一个人。文凭并不能代表你学到了很多东西——它仅仅是你完成学校所规定课程的学习任务的证明。”
大学基本上就是一个训练场所.它测试一个人的能力,教你如何去思考问题。当然,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作为一个商人,大学生比受教育程度低的人来说将具有一定的优势。
而事实上,几乎没有一个大学生后来的成功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是直接得益于学校教育,而往往主要是依赖于他毕业后的思想准备。在大学里,老师教给你的最好的东西是如何学习。当你走出学校围墙的那一刻,你就停止了运用那些不能令自己完全满意的书本知识,而去寻找能够真正满足自己的东西了。
你生命中最重要的决定
正确的选择能造就你,而错误的选择则可能毁掉你。
人的一生必须做出三项最重要的决定,这些决定将深深地改变你的一生,对你的幸福、收入和健康产生巨大的影响。正确的选择能造就你,而错误的选择则可能毁掉你。这三项决定就是:
一、你将以什么方式来谋生?做一个农夫、邮差、化学家、兽医、大学教授,或者摆一个牛肉饼摊子?
二、你将朝什么方向发展?为自己找到一个立足点,并且将手头的事情做好。
二、你将以什么样的方式工作?是积极主动、忠诚敬业、追求卓越,还是投机取巧、马虎轻率、拖延怠工?
人生选择如同赌博,一位名人曾经说过:“每个男孩在决定如何度过假期时,都是赌徒。他必须用自已的岁月做赌注。”
那么你如何降低选择假期时的赌博性呢?答案是:努力地去找寻自己所喜欢的工作。有人问大卫·古里奇先生,成功的第一要素是什么,他回答说:“喜爱你的工作。如果你热爱自己所从事的工作,那怕工作时间再长再累,你都不觉得是在工作,相反像是在做游戏。”
查理斯·史兹韦伯说过类似的话:“每个从事自己无限热爱的工作的人,都可以获得成功。”
从事自己热爱的工作?也许你对此完全没有概念,什么样的工作是自己热爱的呢?美国家庭产品公司工业关系副总裁卡尔夫人说:“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