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婚纱照的陷阱 >

第33部分

婚纱照的陷阱-第33部分

小说: 婚纱照的陷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率与公正性。没有一个健全的金融中介服务体系,要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可能是天方夜谭了。    
    总之,从内地汇率制度安排、政府政策的不确定性、金融基础设施及人才的缺乏等方面来看,在最近的20年内,上海要取代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可能性不会太大。但港人决不可对上海那咄咄逼人的态势掉以轻心,而是要把其看做是自己成长的动力,利用自己的制度优势在竞争中不断地提升自己。    
    (2001年3月)


第五部分 香港生活中的金融第79节 香港金融体制改革应稳中求进

    金融市场发达是香港的特色,也是香港的资源,因此,香港金融体制的改革也就决定着未来香港经济的发展与走向。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香港金融体制的种种弊端一展无遗。面对着突如其来的危机,引起了香港的学者与业界的密切关注,他们对“如何避免未来的危机?如果危机出现应如何更好地应对?如何最终解决危机?”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并提出了不少改进的措施。但尽管在不少问题的解决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但这些进展与需要解决的问题相比较还是差距相去甚远,香港的金融体制改革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这就是为什么最近香港立法会议员对新任的财政司司长梁锦松质询时对香港的金融体制改革十分关注的原因。    
    一般来说,一个好的、健康的金融体系应该具备三方面的条件:一是健全的金融机构;二是合理运作的金融市场;三是健全的金融基础设施,包括法律和司法程序、支付结算系统、会计准则及信息披露机制。    
    首先,促进建立健全的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是保持金融体系稳定的前提条件。因为,无论是在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的工业国家,金融机构在经济繁荣时过度地提供信贷,然后再在经济放缓时急剧地收缩信贷是大多数金融危机发生的根源。因此,为了保证金融机构的健全,除了金融机构自身的因素之外,政府不断地改善对金融机构的监管是保证金融体系有效运作的重要因素。在这方面,对香港的银行业来说,香港银行经营状况的各项指标,如赢利能力、资产质量、资本充足比率和流动资金比率等都高于香港金融管理局所要求的比率。但是香港银行业的外币业务太依靠对国内及东南亚等地的贷款,受这些地区的景气程度和贷款需求影响很大,例如,“广信事件”的发生就对香港银行业造成了不小的负面影响。港币业务又主要集中于房地产和股票方面的贷款,而这些行业贷款需求的波动很大,贷款风险也很大。这些问题在经济一片繁荣时并不引起业界的注意,但当危机来临时其弊端却暴露无遗。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对香港的冲击,虽然已过去了几年,但其负面影响则阴魂不散。    
    因此,香港金融管理放开对金融机构的管制同时更需要对金融机构实行有效的监督,促使金融机构采取谨慎的行为,而且还要为市场提供足够的、准确的信息以便让投资者做出合理的判断。同时,要设立保护性的监管措施以便防止个别银行的危机而影响整个香港金融体系的稳定。如提供最后贷款人支持及存款保险制度的设立。目前,香港金融管理局已经明确表明提供最后贷款人支持是它的一个重要职能,但它仍未明确表明其提供最后贷款人支持的条件和原则。这就会使得最后贷款人的作用大打折扣。所以,香港金融管理局应该对自己最后贷款人的条件和原则向民众做出清楚的说明,以便增加民众对公共利益的关注及对政府决策的监督。对存款保险制度,尽管对像汇丰这样的大银行来说会面临种种法律及政治上的困难,它们也不愿意参与其事。但香港金融管理局的最后贷款人职能还没有得到公众的完全信赖,如果要能有效地防止挤兑的发生,那么必须实施全面的存款保险制度。    
    金融市场的有效运行同样是金融体系稳健的重要方面。一个中心的问题是资源枯竭时,市场可以提供可替代性资源,反之亦然。这就是目前许多新兴市场国家对发展流动性的政府债券市场感兴趣的原因。目前香港的债券市场是十分薄弱的一环,如何发展香港的债券市场,以增加投资者的可选择性,政府在这方面应该有具体规划。还有,金融市场作为一种公共产品,要保证其有效运作,就应该增加其市场运作的信息透明度。如果市场上投资者更了解市场条件和交易对手的显性风险,在面对不确定性时他们就不会随意抽逃资本。同样,如果贷款人对借款人的债务情况有更多的了解,他们就不太可能突然感到恐慌而从市场上撤资。在香港,经过近200年的发展,金融市场的信息披露机制较为健全,但任何制度都不可能穷尽现实生活的各个方面,更何况新的事物不断涌现。所以金融体制改革方面要做的事情会很多,如关于网络金融的法规法则的建立。    
    总之,香港金融体制改革势在必行,但任何改革、任何制度的变迁都是要花成本的,如何减少金融制度改革中的成本应该是改革本身必须考虑的问题。目前香港的金融体制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及弊端,对其进行改革不可避免。但是作为一种金融市场的制度安排,它是长期累积而成的结果,如果对这种制度安排进行大的变动,如取消联系汇率或改变货币发行局制度,其金融制度改革的成本可能会远远大于其收益,甚至会引起无法预料的金融危机,如俄罗斯金融体制改革的前车之鉴,因此,香港的金融体制改革应该渐进而行。    
    还有,香港金融体制改革还必须把中国内地的因素考虑其中,香港回归之后,香港与内地金融体系的密切性已毫无疑问了。而内地金融体系在迅速转轨过程中,香港金融体系也应该寻找到有利于香港发展的均衡点。如人民币汇率如何与港币联系汇率连接的问题、如何发展香港的债券市场问题、内地企业如何来香港创业的问题、B股市场与H股市场如何关联等问题,这些都是香港金融体制改革必须考虑的因素。如何调整好这些关系是香港未来发展最为重要的一环。    
    (2001年6月)


第五部分 香港生活中的金融第80节 香港如何应对内地金融业对外开放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已成定局。按照加入WTO已达成的谈判框架,国内金融业开放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因为中国加入WTO首先必须承诺履行《服务贸易总协定》(以下简称GATS)的相应条款。而根据GATS的“不对称原则”和发展中国家“更多参与原则”,中国可以根据自己国家的实际情况有计划地逐步开放金融服务市场。因为GATS则在“不对称性原则”的基础上,容许权利与义务之间出现不平衡,即在某些条款中规定力量较弱的缔约方可以少尽一点义务,或多分享一点权利。同时,GATS还把一般义务(GeneralObligation)与具体承诺(Specificmitment)相分离。前者是指所有缔约方都须自动履行的义务,后者是指必须通过谈判才能确定的非自动的义务。这样,发展中国家可以根据本国的具体情况对金融业的国民待遇、市场准入等附加必要的限制和条件,从而合法地扶持国内金融业。正是根据这些条款,加入WTO后,中国金融业开放必定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如银行业计划在5年内对外逐渐地放开。    
    但是,现实经济生活的发展需要使国内金融业开放的步伐加快。最近,上海市正在突破国家所有权的束缚,准备出让上海银行、浦东发展银行等一批国有银行的股权,获得的资金将用于本市其他项目的建设。交通银行引入外资股的计划也已获得央行监管当局的批准,外资入股的比例可达到15%。这样,交通银行很可能成为国内第一家外资入股国有商业银行,而其中上海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所持股的占38%的股份也有意转让给外资银行。还有,外国大型的保险公司纷纷抢滩中国,中外合资的基金也正在拟议之中。这些迹象都表明,国内金融业对外开放的步伐比人们想像的要快得多。    
    可以说,从目前的情况来说,尽管外资金融机构在中国的金融业务发展中所占的市场份额十分微小,如截止到2000年3月底,在华外资银行的资产总额为310亿美元,约占中国金融业总资产的2%;外汇贷款总额为210亿美元,占境内全部外汇贷款的20%。外资银行的人民币资产总额为147亿元,贷款总额为112亿元,存款总额为54亿元,其市场份额更是微乎其微。但是,中国金融业一旦开放,以外国金融机构的实力、管理经验、经营理念等方面的优势进军中国金融市场真有势在必得之势。    
    还有,为了应对中国加入WTO后的新形势,中国人民银行正在会同国务院法制办组成一个专家小组,对现行的金融法律、法规和规章进行全面的清理,并同时制定一批适应世界贸易组织运作规则的金融法律、法规和规章。其中主要是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修改有关外汇管理的法规、规章,包括《外汇管理条例》、《外债统计监测暂行规定》等等,从而清除或减少一些外资金融机构进入中国的障碍。    
    面对着内地金融业开放步伐的加快,香港准备得如何?香港政府的职能部门对此趋势有多少了解与把握,拟议中的相关法规条例会有多少出台。香港金融业准备好了吗?可能采取什么应对的措施?香港金融业的从业人员对此有何准备?如何来应对这种机会与挑战?等等。    
    其实,无论是香港政府职能部门的官员,还是金融业界的高层管理者,从他们近来返回于香港与北京,深入到内地省市考察及与周边省市的商议,内地省市的高层纷纷访问香港,这都看得出港人已注重于国内因素对香港经济的影响,看得出他们已经注意到了中国加入WTO后对香港经济产生的重要影响。但是,不少人的思维可能仅是单向的,仅是中国加入WTO后香港以往的中介作用如何弱化,而没有看到中国加入WTO后香港如何能够更好地融入到内地的经济中,更没有看到国内经济的发展促使其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快。    
    可以说,尽管香港的一些大的金融机构都会有专门的中国问题研究部门,这些部门对一些具体的实际问题也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但是这些部门对整个中国经济大的趋势及发展的看法往往都滞后现实,从而也就看不到现实经济活动真实面目,也就不能为决策者们提供更多有益的意见。正是从这种意义上说,在香港,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或个人,对中国内地问题并不能深入地了解与把握,因而也就不能拟就有实际指导意义的应对之策了。    
    就现实的情况来看,由于实际需要使然,中国金融业的对外开放会比中国加入WTO谈判所承诺的时间表要快得多。这对香港政府、香港金融业界及金融业从业人员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会,问题在于香港如何借助自己已有的优势抢占先机。如果在现有的条件下香港人不能做到这一点,这就得好好检讨自己了。还有,香港的金融业界在融入中国内地金融业对外开放过程的同时,还应该以自己的市场体制、管理经验、技术先进及观念革新等方面的优势对中国内地金融业对外开放的各个方面进行创新,以便进一步带动内地金融业对外开放的深入发展。同时这也为香港金融业在内地金融业开放过程中的发展创造条件。    
    总之,中国加入WTO后,金融业的对外开放可能会比以往的时间表要快得多,这就需要香港人有更为敏锐的眼光来把握这些机会。同时,香港业界还应该以自己的优势尽早地融合到这种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只有抢占先机,才有利于自己的发展。    
    (2001年8月)


第五部分 香港生活中的金融第81节 香港将成为国际资本的避风港

    “9·11”恐怖袭击事件后,面对美国经济所受到的严重创伤,面对美阿战争所带来的不确定性,大量的国际资本流出美国在所难免。那么,这股巨大的国际资本将流向哪里?美国《华尔街日报》等不少财经媒体纷纷指出,由于中国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及成功申办奥运会,加上中国近期来经济发展一枝独秀,大量的国际资本将流向中国。但是,据现有的资料表明,中国经济的利好并非如外界所分析的那样乐观,特别是制度缺陷所带来的不确定性可能会比军事行动所带来的不确定性更大,加上中国对国际资本自由流动的障碍,可以说,近期内国际资本不会像国外的经济分析员所称的那样会大量地涌入中国,但香港由于其天时地利,将成为国际资本的避风港。    
    首先,从中国经济的发展情况来看,尽管其实际不会比外国经济分析员所认为的那样好,但保持高速经济增长的势头并不会由于“9·11事件”的发生而有多少减弱,而且如果政策适当,仍然能够借助加入WTO更上一层楼。另外,由于中国目前的经济还十分封闭,经济增长主要靠国内需求支撑。因此,“9·11”事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不会太大;正因为中国经济受外界影响不大,而香港又背靠中国内地;国际资本若想进入中国内地,就会以香港为它们进入中国的桥头堡,或通过香港的H股和红筹股进入中国内地市场。    
    其次,美阿战争爆发之后,美国与欧洲要面对更多的由战争带来的不确定性,而且这次战争什么时候结束,其结果如何同样是十分不确定的。但香港的情况则与此迥然不同,一则中国一向与阿拉伯世界很少冲突,而香港作为中国的一部分,由美国与阿富汗战争引起的风险在香港发生的几率十分小。因此,国际投资者希望将资金投向安全的国家和地区,香港应该是首选。    
    再次,香港不仅较为安全,而且它是除欧美发达国家之外,市场体制最为自由,法制体系最为完善的地方。在这样的经济环境下,资金可以自由进出,不会因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