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平衡的智慧 >

第7部分

平衡的智慧-第7部分

小说: 平衡的智慧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们怎么走?”你回答:“我也不知道,不过出发后就会知道了。”    
    看了看他们迷惑不解的神情,你继续下达指令:“打好行囊,15分钟后出发。”    
    听你这么一说,孩子们更加迷惑了——    
    “我们怎么准备行李?根本不知道去哪儿呀!”    
    “该带什么?我们都不知道要做些什么。”    
    “我们要去几天?”    
    你回答:“这些我都不知道,随便带上点你们度假用的东西,该走了,14分钟后出发!”    
    当然,这种情形完全是荒唐的假设。你不会头脑一热,毫无计划就出门度假,即使你力图灵活自如、即兴发挥,但你脑海中多少还是会有些想法。是驾车出游,还是飞赴某个地方?是去野营,还是乘坐游艇?是去玩一两天,还是一两周?    
    我有个好朋友,度假几乎是他生活的全部追求。每次我和他聊天的时候,他都会滔滔不绝地告诉我,他已经用了一年甚至两三年的时间,来制定未来的漂流、打猎或者滑雪计划。度假计划耗费了他的大多数业余时光。    
    每个人都会花很多时间和精力来安排假期,安排行程、订票、订房。同样,对于买车、买房或是孩子上大学这些重大事项,我们更会深入研究、寻求他人的帮助或建议,有时候还要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工作中,如果上司给你安排了一项重要任务,我们都会针对每一个方面做出详细的计划。    
    那么,我说这些是什么意思呢?很多人都会投入大量精力在诸多方面制定计划,但是很少有人会对我们掌握的最重要的资产和最有限的资源——天赋和时间进行认真的考虑和规划。你有没有想过自己的人生目标?对如何实现这个目标你有没有一套完备的策略?你怎么知道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取得了重大进展,或者偏离了方向?你到底想实现什么?    
    我三十一、二岁的时候,开始觉得自己有点漫无目标和困惑不清。1979年搬到加州开始在英特尔工作后,我脑海中有一系列预定的目标,尽管没有正式写下来,但对于希望完成的事项却是心里有数。    
    最初我希望成为一名工程师,在1982年加入80386设计小组之后,我被提升至这一职位,从而实现了这个目标。    
    结婚以后——考虑到琳达的身体状况——我确定了生孩子的目标。琳达想要两个孩子,而我则想要八个,我们做了一个几何平均——决定要四个。    
    我想要完成学业。1983年我在圣克拉拉大学取得了学士学位,1985年在斯坦福大学取得了硕士学位,决定继续攻读博士,至少当时是这么想的。    
    我一直想做一个发明家。1988年4月12日我获得了第一项专利:“优化分包回收再生前瞻加法器”。(Optimally Partitioned Regenerative Carry Lookahead Adder)    
    学业完成后,我多少有了点儿自由时间,就开始和80386的设计师约翰·克劳福德(John Crawford)合写一本书。写书成了一个新目标。1987年《80386编程》由西贝克斯出版社(Sybex)出版了。    
    我想搬到一个更适合居家生活的地方养育孩子。俄勒冈是个好地方,于是1990年我们举家搬到了俄勒冈比弗顿 (Beaverton)。    
    我想在英特尔完成几个重要项目,以便将来在回首往事时引以为荣和值得回味。因在晶片行业两个最为重要的晶片项目(奔腾系列)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个目标也实现了。    
    我还想在英特尔承担更重要的工作,32岁时我成了英特尔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副总裁。    
    突然之间,我面前出现了这样一个问号:“余生还要做些什么?还想实现哪些目标?”觉得自己人生的航船仿佛一下子失去了航向。    
    我读了一些书,突然蒙生想书写一份个人使命的念头。这听起来挺容易,但对于我以及那些同我交谈过的大部分人来说,却相当困难,需要深刻持久的自省和祈祷。我花了一年多的时间才勉强完成。打了很多草稿都扔掉了,再写一遍又束之高阁,几个月后翻出来再修改,反复了很多次。    
    


第三部分:使命严格自律

    琳达和我开始约会的时候,常常抱怨我很少陪她。她那些朋友和男朋友共处的时间总是更长。    
    我认真检查了每周每件事上花费的时间,做了一张一天24小时、一周7天的表格,标出上课、自习、工作、去教堂、家务杂事、睡觉、陪她,以及个人休闲的时间,并标出最后还有哪些空闲。    
    若离开个人的自律,我们就无从谈起安排优先顺序。    
    琳达和我开始约会的时候,常常抱怨我很少陪她。她那些朋友和男朋友共处的时间总是更长。对这一点,就像我上面提到过的,我认真检查了每周每件事上花费的时间,做了一张一天24小时、一周7天的表格,标出上课、自习、工作、去教堂、家务杂事、睡觉、陪她,以及个人休闲的时间,并标出最后还有哪些空闲。    
    然后我和琳达一起仔细研究这张表格。她看完以后说:“你根本没有空闲。”实际上,的确没有。我安排得满满当当。我很清楚哪些时间我做了什么,这些都是按照我当时的优先顺序安排的。虽然很不容易,但琳达对我更加理解,而且也愿意接受上述安排。    
    我建议你也作一次这样的尝试。估算一下每周花在主要事项上的时间,工作、学校、休息、爱好、配偶、孩子、上下班、教堂和灵修的时间。然后,在正常生活期间选定一个时间段,比如说两周,做一次详细的时间调研。认真记录每件事花的时间,用15或者30分钟为单位。收集了原始数据之后,就认真分析归类。最后,拿着这份总结进行最艰难的评估。问自己——    
    ●有意外之处吗?有些地方简直自己都不能相信竟然浪费——呃,花费了——这么多时间?    
    ●我是想把时间花在这些地方吗?    
    ●我是否按照生活优先顺序的安排依次投入了充足的时间?    
    ●和配偶,孩子,朋友共处到底用了多少时间?    
    ●有没有意识到在工作上到底用了多少时间?    
    完成个人使命陈述之后,结果你可能会发现有更多目标无暇顾忌。到哪儿去再找些时间呢?一项认真细致的时间调研能帮你找出那些深藏不露的宝贵时间。你真的需要睡那么长时间吗?还是你有点儿懒?能不能周末清晨早点钻出被窝,锻炼一下(禁止)体或者陪孩子们玩一会儿?每周打三局高尔夫球对你来说真的那么重要吗?能不能抽点儿看电视的时间陪陪你的伴侣?    
    我并不是谴责这些行为是浪费时间。也许通过打高尔夫球发展人际关系完全符合你的个人使命陈述,这可能是你发展事业的基础,或是教导他人的机会(更多讨论请见第六章)。也许你就是想把很多休闲时间用来看比赛,这也没什么不好!我只是鼓励你在深思熟虑和详细计划的基础上做出清醒的决策。    
    我的生活纷繁复杂,又经常外出,包括去过不少一流餐厅聚餐,因而很难有时间锻炼身体,体重非常容易增加。所以,我定下目标要恢复结婚时的体型。我开始养成习惯,出差时超过一天即带上运动鞋和短裤(预定有健身器材的酒店),还和琳达开展了一场友好竞赛。我利用短暂的空余时间,慢慢锻炼出一幅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体形,要比这之前整整十五年的状态都好。    
    不过,可不要就此满足你的纠正行动,再多读几章。我会再提供一些方法和安排优先顺序的建议,你可以在酝酿自己的“需要行动”清单时充分考虑一下。    
    最后,我还鼓励你定期重复时间调研。我第一次做时还在学校读书,那时的时间安排得井井有条,十分合理。那些时间分类数据可能有点儿让人吃惊,但我在人生的那个阶段就是按照当时的优先顺序有规律地生活着。    
    第二次我仔细研究时间表得出的结论就更让人震惊了。我已经完成学业,日程安排变得更加紧张,但也更缺乏规律了。所以,这次调研的作用就更加显著。    
    我发现,取得硕士学位就意味着我为英特尔工作更长时间了。当时我负责80486项目,100多人向我汇报工作,这让我有了强烈的责任感。纠正每一次失误或者解决每一项难题都成了我的个人使命。就像电影《阿波罗13号》里那位机长所说:“失败不是可供的选择。”避免失败的最好办法就是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    
    时间调研结果表明,我每周工作都超过80小时,“回家”的时间越来越晚。白纸黑字!看到这一结果应该不会让我感到吃惊——琳达已经好几个月不断向我发出暗示,发出那些我需要的信号了——但我还是大吃一惊。    
    一年又一年,每一次重复这项调研带给我的意外也越来越少。但它们还是不断鼓励我做出调整。    
    听起来这是一项繁重的工作,说实话也的确是。但请记住:时间是最宝贵的资源。我们无力阻止,甚至无法减缓时间的流逝,也无法占有更多时间。我们在尘世的时间就像“一片云雾”(《雅各书》第四章第14节)。但是我们可以就如何利用时间作出清醒明确的决策。所以,虽说学会掌握时间要费点力气,但不这么做就会虚掷光阴。(详见第六章,导师如何帮助你按照你的优先顺序安排时间。)    
    问题二    
    1。为什么要制定一份个人使命陈述,明确道德准则和目标?    
    2。你采用哪种方法安排时间?    
    3。大千世界瞬息万变,怎样确定目标和使命?    
    4。怎样安排遗嘱,为自己的家庭做好详细的财务计划?    
    


第三部分:使命一二章问题解答

    第一章    
    1。许多人都说互联网是个魔鬼。你怎么看?你又如何看待其它具有争议的    
    新技术呢?    
    我相信互联网和这世上所有的事情一样,利弊。就个人观点而言,互联网在宣教事业上的巨大潜力让我欢欣鼓舞。比如说,不管在地球上多么偏远的角落,一位新的教会领袖都能通过互联网得到最完备的培训和教材。在将世界各类人群带到基督面前的过程中,互联网也许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    
    2。施乐创始人切斯特·卡尔森(Chester Carlson)把他克服困难时的素质归结为《薄伽梵歌》(Geeta,印度教重要典藉)。你是不是认为具备宗教信仰更重要,无论你是基督徒,还是其它?    
    世界上各种重要宗教都有其重要的价值。我虽然没有深入研究过每一种宗教,但也发现它们有一个共性,就是都非常重视道德品质的培养和行为准则的教育。我希望每一种宗教的敬虔者和修习者都能通过坚定信仰和刻苦修习拥有圆满的人生,个人和职业生涯蒸蒸日上。我遇到过很多拥有不同宗教信仰的人,和许多人还结成了好友,对这一点我可以提供很多第一手例证。    
    第二章    
    1。为什么要制定一份个人使命陈述,明确道德准则和目标?    
    如果你还没制定个人使命陈述,请现在就做。如果你能花这么多时间读到本书的这一章节,就更应该立即制定个人使命陈述。这一章试图讲述的是,制定个人使命陈述是确定长期人生方向的起点。利用上帝赐予的天赋和时间,你想做些什么?在尘世终了时你想留下些什么?这就像是一只罗盘,为我们指点每天生活的方向。    
    2。你采用哪种方法安排时间?    
    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时间管理工具和系统。有些是以电脑为基础的,有些旨在将优先顺序、目标和时间管理融为一体。这些年来,我用过很多种时间管理工具,分别取得了不同的成效。工作内容有所不同,我选用的时间管理工具也不同。    
    总的来说,我的简单结论就是:使用哪种工具或者如何使用都不要紧,重要的是制定一份个人使命陈述,定期评估时间利用效果,找一些办法来坚持不懈地努力实现目标。个人使命陈述制定好以后,用任何一种方便的时间管理工具都能很容易地安排好优先顺序。    
    3。大千世界瞬息万变,怎样确定目标和使命?    
    当然,个人使命陈述会随着时间的改变而改变,还需要定期更新,并改进自己的陈述。不过,在制定个人使命陈述时,要尽力设定长期目标,不要拘泥于具体的个人、事物。七年前我制定的个人使命陈述,至今只作过少量调整。    
    4。怎样安排遗嘱,为自己的家庭做好详细的财务计划?    
    严肃对待生活和计划的人常常会考虑立遗嘱。预料人死时会发生什么并不可怕,这是对待家庭的谨慎态度。根据个人财产的具体情况,有时可以借助很容易得到的各种书籍或者电脑软件自己立遗嘱;如果情况复杂,也许要请一位专业人士来帮助完成,如律师或财务规划师。生活不断变化,每隔五到十年可能还需要更新遗嘱。琳达和我就刚刚更新了我们七年前立下的遗嘱。    
    



【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