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做人做事好心态 >

第6部分

做人做事好心态-第6部分

小说: 做人做事好心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个不会自我保护的人再有才华,也会使才华过早地埋没,而不能为社会做更多的事。例如,田汉的一生,“悲”多于“喜”,“苦”重于“乐”。他生于乱世,死于乱世,尝过追求理解的兴奋与快乐,也忍受过幻灭的悲哀与苦闷。他胸无城府、不谙世故,不会保护自己。他浪漫多情、痴迷艺术,在复杂的现实人生中他注定要吃苦受难。像田汉一样不会保护自己的有才之人受挫者不乏先例,让世人为他们惋惜。为了避免再受挫折,凡是棱角较强的人都必须学会保护自己。那么,如何保护自己呢?这就是要学会外圆内方。
外圆内方是处事中最经典的哲理。人无论处在何种地方都喜欢听赞扬之词,即人人都希望得到社会的承认,这也是人之常情。会为人处世者,此时必然是避其锋芒,即便觉得别人干得不好也不会直言相对;生性油滑、善于见风使舵的人,则会阿谀奉承,拍拍马屁;那些忠直之人,此时也许要实话实说,这就让人觉得你太过莽直、锋芒毕露了。有锋芒也有魅力,在特定的场合显示一下自己的锋芒,是很有必要的。但是如果太过,不仅会刺伤别人,也会误伤自己。做大事的人,过分外露自己的才能,只会招致别人的嫉妒,导致自己的失败,无法达到事业的成功。更有甚者,不仅因此失去了政治前途,还会累及身家性命。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有才华要含而不露,对他人不可过于耿直地指责和批评,这便是外圆内方。
外圆内方并不是要违背人格去圆滑地做人,而是要你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讲究说话的艺术和方式,这样既可以表明自己的见解,达到自己的目的,又不会伤害别人,也保护了自己。尤其在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外圆内方更加显得重要。 



□ 培养健全的性格


人类已经跨入了21世纪。做一个身心健康的人,是人类发展自身、完善自身的美好愿望与追求。只有心理健康,一个人才能保持身体健康,才能少生病或不生病。只有做到心理健康,一个人才能泰然面对复杂、纷繁的世界,才能从容参与、适应现代快节奏的社会生活,取得人生的成功。人怎样才算心理健康呢?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的“未来新人类”受马斯洛提出的“自我实现的人”的心理健康的标准影响较大。这里提出的“未来新人类”,绝不是某些作家笔下的那些颓废、无聊、萎靡、放纵、不负责的人。恰恰相反,“未来新人类”具备如下优秀的性格特征:
1.开朗开放,超越自我
具有开朗、开放的人生态度,对世界(个人内在、外在世界)、对个人的经验开朗、开放,不固执己见、冷漠、呆板、闭锁,有崭新的视野与生活,有崭新的观念、思想和鉴赏力。在日常生活世界中,可以重复敬畏、快乐、满足、惊讶的神秘玄妙的心理体验,可以感受浩瀚澎湃的心潮波澜,从而领悟人生世界的无尽。在生命中不断寻求生命本身的意义,超越小我。
2.活力自信,淡泊名利
这种生活态度并不重视物质享受,而重视生命的过程。清楚地觉察人生是一个经常变化的过程,深知变化过程中存在困难和冒险,但却充满活力。面对生活中许多的不肯定,不会惊惶失措,并能容忍新奇和不熟悉事物所带来的疑虑,认为失败和挫折是生命的一部分,具有勇敢及遭受失败时的复原力,具有人生的自信;不在乎物质享受与报酬,金钱、名利与地位等都不是人生目的,尽管也懂得享受丰裕悠然的生活,但却不把这些作为生活的必需品;对现实有较强的洞察力并与现实有较良好的关系,对周围环境中的人和事物都有敏锐的警觉。
3.宁静致远,进退有度
渴望人生能达到宁静致远的境界,平衡与进退有度。视生活是均衡,在任何事上很少是过度的。与宇宙大地融合一致,与大自然和谐共处,备感亲切。关注生态并照顾生态,能从大自然的动力中获得欢愉,但无意征服大自然。反对将科技用来片面征服自然世界、控制人类,而且很愿意支持科技促进人的发展。
4.爱心互助,明辨真伪
渴求人与人之间真实可靠的亲密关系,能与他人建立深厚的人际关系,有吸引力,能叫人欣赏及追随,有选择地交朋友。
5.整合心灵,思维统一
渴望成为整合的人,不喜欢支离分割的内心世界。努力争取过一个整合的人生。个人的思维、感受、身心、心灵等在个人的经历中,都能有良好的整合。
6.自我接纳,直面现实
能够认识和接纳自己人性中的种种缺点,种种不完美、软弱和短处,不会因为存在不足而感到羞愧难过,或因此否定自己。不但接纳自己,同时也接纳和尊重别人,故而也不会批评别人这些缺点。诚实、开放、真挚,不装腔作势,不遮掩文饰,也不自满。对自己、他人及社会的现况极为留心,同时更关心如何改善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距。具有自发性,不受传统惯例的束缚,不是顺命者,不是盲从附和的人,但也不会只为叛逆而做叛逆者。其行动动机不是由于外界刺激而产生,而是基于内在个人成长发展的动力和自我潜能的实现。
7.关注社会,尽职尽责
以问题为中心。犀利健康的人都不会以自我为中心,而将目光都集中在自己以外的问题上。更富有使命感,常常基于尽责任、尽义务和尽本能的意识行事,并不依照个人的偏好为人处事。
8.超然脱俗,处变不惊
有超然脱俗的本质、静居独处的需要。心理健康的人懂得享受人生中孤独和退隐的时刻,这一特征可能和一个人的安全感与自足感有关。当面对一些会令一般人不快的事情时,可以保持冷静,处变不惊,甚至可以表现得与众不同和超脱社群。
9.修身自制,开发潜能
有自制力,不受文化背景和周围环境影响,虽然也依赖他人来满足一些基本的需要,如爱护和安全感、尊重和归属感,但其主要满足却并不依赖这现实的世界,其重视的不是一般外在的满足,而是自己潜能和个人资源不断得以发展和成长。心理健康的人都有高度的德行,他们将手段与目的分得很清楚,让目的支配手段。
10.谦虚民主,以人为师
具有民主的性格。心理健康的人对他人极为尊重,并不会因阶级、教育、种族或肤色歧视别人。因为其清楚自己的认识很有限,因而有谦虚的态度,随时准备向他人学习,尊重每一个人,认为他们都可随时帮助自己增进知识、做自己的老师。
11.风趣幽默,富含哲理
具有哲理的、无敌意的幽默感。其幽默感并不是普通的幽默感,而是自发的、富含思想性的、能透彻地显示个人生活体验的幽默感。这种幽默不含敌意,不高抬自己,也不讥讽嘲弄他人。
12.创造思维,天真率直
创造力,是一种蕴藏于每一个人内心潜在的创造力,不是指那些出自特殊才干的创造力,是一种新鲜的、天真的、直接的看待事物的方法,具有各种不同类型。但一般来说,人所具有的这种创造力通常都在文化熏陶的过程中被摧毁和淹没。 



□ 把“功名利禄”放在心上


精神空虚也能算病么?回答是肯定的。精神空虚所导致的“生命意义缺乏症”,对个人、家庭及社会的危害不容小觑。君不见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精明能干,下海经商,开公司办企业,成了腰缠万贯的大款,人人羡慕。然而,他们在赚了钱成了名之后,有些人只沉溺于灯红酒绿之中,醉生梦死;有些人被“白色幽灵”所俘虏染上了毒瘾。有人说这是愚昧。
其实,他们谁也不愚昧,有谁见过愚昧无知者能挣大钱干出业绩来?他们何尝不知道寻花问柳、吸食毒品会导致病魔缠身,最终落个身败名裂的可悲下场呢!
随着社会进步,我们已步入一个价值多元化的时代,也是最易让人们感受生存挫折的时代。在物质文明高速发展的今天,精神文明的发展有时却显得有点儿苍白无力,致使不少人特别是中老年人感到精神空虚,活着无意义,陷入这种沼泽而无法自拔。这种生活意义的迷失和价值观上的功利主义,便会使人感到生存受到挫折,觉得活着没意思,心灵空虚精神苦闷,这便是“生命意义缺乏症”,心理治疗学上称为“精神神经症”。它与传统心因性神经症的区别在于,其病因不是情绪方面,而是精神方面出了偏差,人性方面出了问题。
人是地球上惟一追求意义的生物,追求人生的意义是人的本性。红尘中的芸芸众生,为追求美好的物质生活,而东奔西走去拼搏奋斗,以求过得快乐幸福,实现自我价值。但有不少人拥有常人无法比拟的物质享受,却不觉得有什么幸福,也感不到它有什么价值。于是便去寻找其他东西,想来弥补空虚的心灵,不少人去吸毒,让毒品来麻醉自己,过那种“飘飘欲仙”的虚幻生活,明知会毁了自己也不在乎。经历了人生坎坷,过了大半辈子的中老年人,之所以发生迷失自我的现象,也是功利主义价值观在作怪。他们面对人生的秋天,尤其是患有不同疾病的老人,容易产生悲秋的心理,精神上被空虚和死亡的恐惧所困扰,认为“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成也好败也罢,谁都难免去火葬场化为一缕青烟。
为此,有必要对患“生命意义缺乏症”者进行心理剖析。关于生命的意义,见仁见智,人对它的渴求是极为强烈和迫切的。可以说,任何不考虑人生意义的生活,都不是人的真正的生活,只有追求人生的意义,生命之光才会得到升华。在人的社会实践中,执著的追求,不懈的努力,迟早都会有所创造、有所收获。就像我们去登山看日出一样,攀登就是意义,就是追求,因为心中憧憬着拥抱太阳的希望。丰子恺在《辞缘缘堂》一文中说得好:“只有希望中的幸福,才是最纯粹、最彻底、最完全的幸福。”德国哲学家康德曾说过:“人们要想幸福,但人们想要值得的幸福。”
为什么有些人特别是中老年人会迷失自我,患上生命意义缺乏症呢?从客观上说,他们面对身体的逐渐衰老,开始考虑死亡这一问题,尤其是垂暮的病人,容易产生恐惧和空虚,一切希望随着死亡而灰飞烟灭,便认为人生是一场空,最终是无意义的。因此,对待心灵空虚必须给予心理治疗。
“物壮不老,是谓不道。”人就是此物中的一种,逃不了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那么是不是说死亡能销毁人生的一切意义呢?不是的。人虽然最终的命运都是死亡,但死的意义有所不同,有鸿毛泰山之别。关键是对待死亡和生命的态度,生命意义缺乏症者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
“功名利禄,逐世转移”,莫陷入功利主义价值观的泥潭。“高风亮节,千载长存”,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人生,认识到人生并不空虚,应肩负起自己的责任。我们还应看到“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生命的有限性是人类生命的实质特点,也是生命意义真正的组成要素,正因为人生是有限的,才使我们有一种紧迫感、使命感,为实现人生的目标去工作、去奋斗,珍惜光阴也就是珍惜生命。
明白了这个道理,就应树立起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保持淡泊宁静的心态,坦荡豁达地去生活,这才叫潇洒走一回。 



□ 活得简单就潇洒


人生在世,主观上追求什么,就能从根本上决定一生的命运。追求功名利禄的人,整天考虑的是他人对自己如何如何评论,必然活得累。自觉追求淡然恬静的人,自然是荣辱毁誉不上心,按照自己的原则做人,做个古人所说的“没事汉,清闲人”。
个人在与社会、与群体相处的时候要和谐,尽量把小我融入大我之中,必要时甚至需要达到忘我的境界。但是,在自然之“我”与精神之“我”这对关系中,又应强调后者:物质生活清贫,精神生活却应富有。不管外界有多少有形无形的枷锁,精神意志却是自由的,“泽雉十步一喙,百步一饮,不蕲畜平樊中,神虽王,不善也”。山鸡宁愿走十步或百步去寻到饮食,也不愿被关在笼子里做一只家鸡;帝王虽然神圣,却也没有什么好的。这一点,与西方的“存在主义”代表人物萨特似乎不谋而合。萨特在他的《苍蝇》一剧中,借众神之神朱庇特之口说:“神与国王都有痛苦的秘密,那就是——人类是自由的。”
“没事汉,清闲人”不是无所事事,游手好闲者,而是精神自由的人,自由是宝贵财富。诚如卢梭所说:“在所有的一切财富中最为可贵的不是权威而是自由,真正自由的人,只想他能够得到的东西,只做他喜欢做的事情。”“放弃自己的自由,就是放弃自己做人的资格,放弃人的权利,甚至于放弃自己的义务。”当然,自由不是随心所欲,任何自由都是有限度的,有规则的,所谓“绝对的自由世界”纯属子虚乌有。
说到底,自由就是顺心尽兴,但能顺心尽兴不是酒色财气,吃喝嫖赌,而是有追求,不贪心,心性不可太盛,要奉献,但不亏心。要顺和,但不违心,不同流合污。所谓有追求,不贪心,心性不可太盛,就是说,人生无论宏大的还是微小的,总要或总在追求什么,完全浑浑然无所求的人几乎没有。人要生存,要生活,就要有一定的物质保证,以满足起码的生存需求。适当的物质追求也是天经地义,无可厚非的。即使功名利禄,只要是付出所得,似乎也应受之无愧。但若对于这些东西的需求,变成无止境的追求,并以此作为人格追求,价值追求,必然会贪心不足蛇吞象。即使一次评职称,一次调级,一次提干没能满足,甚至其中有明显不公,也不可耿耿于怀,伤心劳神而穷追不放,甚至于放肆撒泼。这样既无面子,又不宜养生。
要奉献,但不亏心。就是说,奉献作为一种社会公德,伦理道德精神,它本身是高尚的,也是每个凡人或多或少可以做到的,所以不仅社会应提倡这种精神,作为个人道德修养,乃至于养生,都可努力去做。
与人相处得理时,别咬住不放,得饶人处且饶人,尤其那些非原则的小事不要太认真儿,闹得不欢而散。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