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穿残汉-第15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袁耀被母亲如此一责备,心想也对,既然父亲已然决定抛弃扬州的基业北上青州投靠大伯袁绍,那再自称为帝实在是有些不妥。于是他赶紧改口冲着冯夫人深深一拜道:“阿母说得是,父上已然决意献出玉玺,确实不该再对外称帝。”
冯夫人见儿子一副唯诺的模样,不禁长叹一声摇头道:“汝父真是越活越回去也先前与那吕氏之女已是铸成大错。而今又心血来潮突然北上。哼,汝那大伯又岂是好相处之人?
“寿春之灾皆因吕布豺狼之性所致,与阿玲无关。”袁耀小声嘟囔道。
“竖子就这点出息那吕氏女已被其父带走,汝这辈子甭想见她了”冯夫人狠狠地瞪了儿子一眼。在她看来儿子袁耀的性格实在过于懦弱,做做闲散之职还行,要说挑起一家之主的担子那还相差甚远。至于什么皇太子之类的身份那更是天大的笑话。事实上,冯夫人从一开始就不看好丈夫袁术称帝。只是那时的袁术早已被闪闪亮亮的玉玺迷花了眼睛,哪里听得进去原配夫人的进言。甚至正是因为冯夫人这种“不识时务”的态度,袁术这些年都将其冷落一旁,转而大肆纳娶妃嫔享乐。想到自己既不能阻止丈夫称帝,也不能为儿子的婚事做主,而今又要踏上一条前途不明的不归路,冯夫人只得转过身一面长吁短叹,一面朝船舱走去,“咳~~~老的缺根筋,小的不靠谱。吾这把老骨头也不知会葬身何处。”
面对母亲那如咒语一般的唠叨,袁耀心头不禁掠过了一丝不安。毕竟他那大伯袁绍在外界的传闻中气量并不算大,而自古以来为了龙椅骨肉相残之事又屡见不鲜。父亲带着玉玺去投靠大伯固然是一种摆脱眼下困局的法子。可大伯拿到玉玺之后,又会怎样对待曾经称帝的父亲呢?种种疑问像片阴霾一般始终笼罩在袁耀的心头,但他并没有将这不安说出口,而是沉默不语地拱手恭送母亲离开。
且就在袁耀转身的那一刻,不远处的地坪线上就出现了一队风尘仆仆的人马。随着那队人马越驰越近,袁耀很快就发现为首一人,竹笠斗篷,赫然就是自寿春战场一路赶来的父亲袁术。。。。
第十七节 庆功之宴
远在幽州的袁绍并不知晓,他那位眼高手低的弟弟正带着玉玺扬帆远航来投。此刻的他尚沉浸在诛灭公孙瓒的喜悦之中。为此了庆祝全军上下结束这场长达两年的围城战,袁绍特意在公孙瓒的内城摆开宴席宴请一干有功之臣。当然公孙瓒的内城,其实早在破城之时便被其付之一炬,成为了一片残垣断瓦。为此袁绍只得将自己的金帐搬入这片废墟之中充当临时宴会厅。虽说没有描金画银的廷柱,没有宽敞的庭院,可光是坐在公孙瓒原来住的地方吃饭,就是一种胜利的象征。加之袁绍向来讲究颜面,大帐之内美酒佳肴,歌舞美姬样样齐全。因此这场宴席的规模丝毫不比当初蔡吉在邺城,在许都参加过的宴席来得小。
不过既然是庆功宴,那自然就得按功劳来排辈就坐。功劳大的坐得离袁绍近,功劳小的坐得远。照理说大将麴义自初平二年(191年)界桥之战起便奉袁绍之命征讨公孙瓒,七年来经历大小阵仗无数,堪称灭公孙瓒的第一功臣。然而这天夜里,麴义却并没有与袁绍同席而坐。而取代麴义第一功臣位置的赫然就是之前在易京城下开坛做法的道士于吉。
对于在场的多数袁绍部文武来说,于吉算得上是一个既陌生又熟悉的存在。说陌生是因为在易京城破之前没有认识这个白胡子老道。说熟悉是因为凡是见识过那日易京天崩地裂的人都不会忘记这个白胡子老道。虽说袁绍给予了于吉超乎寻常的优厚待遇,可于吉本人此刻依旧还是一副仙风道骨的道袍打扮,即喝酒,也不沾荤腥,真是摆足了食风饮露的老神仙派头。
酒过三巡之后,袁绍见于吉面前的菜没怎么动,不由张口问道:“老神仙为何不宴饮?难道是绍招待不周?”
“大将军今日在易京宴请文武实乃盛事一桩。”于吉先是吹捧了一下袁绍,跟着却指着面前的菜肴,意味深长地一笑道,“只是这菜色虽丰盛,却少一味佳肴。”
“哦?确何菜肴?”袁绍自付对饮食颇有研究不禁好奇地向于吉探问起来。
“当然是鱼脍。鲈鱼脍。”吉探一撸长须道。
所谓的鱼脍其实就是生鱼片。与后世流行的海鲜刺生不同,汉朝的生鱼片主要是以淡水鱼为主。而鲈鱼栖于近海,也入淡水,乃是做生鱼片的绝佳材料。袁绍出身名门自然知道鲈鱼脍的美味,只是易京附近的水域并无鲈鱼出没。于吉这会儿提出要吃鲈鱼脍,无疑是一种无礼的要求。不过对方既然是老神仙,会提一些无礼的要求也很正常。因此自付宽宏大量的袁绍只得跟着赔笑道,“易京苦寒之地何来鲈鱼?若是老神仙爱鲈鱼会,绍即刻就差人自前往邺城为老神仙取活鱼来。”
哪知于吉却摆了摆手,摇头道:“无须如此劳师动众,老道自有钓鱼之法。却不知可否借大将军鱼竿一用,并用金盆打一盆水来?”
袁绍耳听于吉说又是借鱼竿,又金盆打水,不禁联想到各种传说中的神仙法术。于是他二话不说,便回头命令道,“来人快去为老神仙取鱼竿,打盆水来。”
不多时两个侍从,一个拿着鱼竿,一个端着一只装满清水的金盆,同时走进了营帐。早已被袁绍与于吉之间对话吊起兴致的文武官僚们,当即放下手中酒盏、碗筷,一个个仰起头好奇地张望起来。于吉眼见众人的注意力都被吸引了过来,当即悠然地站起身,随手从侍从手中取过鱼竿,上下查验了一下钓竿和吊钩。跟着便在众目睽睽之下,突然撩起长杆朝铜盆中一甩,刹时一条鲜鱼便从水中飞跃而起。
“鱼是活鱼”
一个胖胖的幕僚指着还在大声惊呼了起来。于吉只是微微一笑,提着鱼竿将鱼献到了袁绍面前道:“大将军,此鲈鱼乎?”
袁绍倒抽了一口冷气,伸手摸了摸还在活碰乱跳的鱼儿,当即失声点头道,“是鲈鱼,是鲈鱼。”
且就在众人被于吉一手空手钓鱼惊得瞠目结舌之时,作为推荐者的蔡吉却在底下自顾自地吃着小菜。毕竟在前一世的电视中和剧场里,她可没少看这种魔术表演。此刻想来,于吉今晚之所以会穿宽大的道袍,也未尝不是为了表演做准备。只是原本左慈与曹操的戏码,转到于吉与袁绍身上,看着还真让人觉得有些滑稽。
事实上,大帐中对于吉的小把戏不屑一顾的可不止蔡吉一人。就在袁绍对着那尾鲈鱼连连称赞之际,宴席上忽然传来一记重重的甩杯子声。众人不禁循声望去,但见一个身穿铠甲的少年郎霍然起身,竟头也不回地走出了大帐。
好家伙谁家的小子如此牛气。蔡吉不禁好奇地打量了一下少年的背影。与此同时坐在蔡吉斜对面的麴义却突然铁青着脸出列向袁绍告罪道,“犬子失礼,还请主公降罪。”
原来这个愤然离席的少年不是别人,正是麴义的长子麴演。看样子这小子是气不过于吉占了他爹的军功,又在众人面前炫耀法术,故而才闹别扭愤然离席。只不过以袁绍的气量能被这么个小子甩脸色吗?想到这里蔡吉偷偷将目光转向了袁绍。
只见此时的袁绍表面上并没有多大的表情变化。相反他还走下榻来扶起麴义安慰道,“无妨。小孩子吃醉酒是常有的事。难得今日于神仙为诸君调来。独乐不如众乐,来人,速去将此鱼脍了,分给破城功臣。”
经过袁绍如此一打圆场,就算在场众人心里再怎么多想,脸上也都得摆出一副什么都没发生的样子。因此当厨子将脍好的鱼片摆到于吉、麴义、文丑等等一干破城功臣面前之时,现场的气氛又再一次热烈起来。
这鱼该不会有寄生虫吧?——蔡吉望着面前那一小片鲈鱼,暗自腹诽了一下。虽不知于吉之前将此鱼养在什么地方,但眼瞅着周边众大叔们一副大快朵颐的模样,蔡吉也只得闭着眼睛吃了点。不过不久之后,当一群妙龄舞姬入帐表演之时,蔡吉立马识相地起身以不胜酒力为由退出了宴席。
一阵夜风吹过,坐在马背上的蔡吉顿觉神清气爽,思路敏捷。想到刚才在大帐之中的情景,她不由回头向段娥眉打开话匣子道,“段旗主,本府希望汝能留在于吉身边。”
段娥眉听罢轻夹马肚,与蔡吉并肩而行道,“主公是想让娥眉监视于吉,谨防其泄露火药方子?”
“非也。”蔡吉摇头分析道,“于吉要想做‘神仙’,就不能让人知道他那‘天崩地裂’之术的秘密。所以本府并不担心其会泄露火药的方子。”
段娥眉不解道,“那主公要娥眉留在于吉身旁有何用意?”
面对段娥眉的疑问,蔡吉回过头神情郑重地托付道,“本府希望汝能借于吉为幌子尽可能救人。”
“救人?救何人?”段娥眉蹙眉追问。
“袁绍身边的人。”蔡吉说着将目光投向了满是星辰的天际,一边想象着史书上有关袁绍在后期迫害臣下的记述,一边自顾自地说道,“袁绍为人外宽内忌,刚愎自用。随着其野心日益膨胀,往后少不得会同部将谋士产生间隙,甚至出手加害。至于谁能救,谁不能救,正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一切就由段旗主自行做主吧。本府只不希望看到忠义之人受迫害。”
蔡吉的一番话,让段娥眉想起了父亲段颎的当年的遭遇。倘若当年能有蔡吉这样的诸侯出手相助,平羌有功的父亲也不至于被十常侍之流陷害至死。感同身受之下,段娥眉当即一个抱拳领命道,“主公放心,娥眉定不辱使命。”
依照历史,麴义、沮授、田丰等部将谋臣都将在不久的袁曹大战中死于袁绍的猜忌。特别是麴义竟是在官渡之前被袁绍诛杀的,而且相关的记述还很少,只说“黑山平,而义恃功骄恣,绍甚忌之,加以前事,虑其刚猛反复,遂召而杀之,并其众。”照先前袁绍与麴义的表现来看,两者心存间隙那是一定的。可就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袁绍在官渡开战之前,就忙不迭地斩杀帐下大将,这还是个迷。
就蔡吉的立场来说,她当然是想解救招纳这些名人的。只是眼下历史已经在她手中改变,她再也不能像以前一样一面遵循历史事件,一面乘机挖人。更没有精力去亲自过问邺城所发生的一举一动。所以她急需一个信得过的人,潜伏在袁绍身边关注此事。段娥眉无论是从经历上,还是能力上都堪当此任。此刻面对对方信誓旦旦的答复,蔡吉当即长舒一口气道:“如此这般,本府便可放心回东莱了。”
却不曾想段娥眉见状反倒是打趣地开起了玩笑,“都说主公好收集悍将名士。今日一见果不虚传。”
“唉?”
蔡吉一头雾水地回头眨了眨眼睛。段娥眉则板起手指向她一一计数道,“子义将军、奉孝先生、文远将军、文和先生,儁义将军也能算上吧。正因为大伙儿都明白这点,文远将军才在峡谷带回了黑山贼,士元也特意在城外布下暗哨抓了个白马将军回来。”
被段娥眉一提醒,蔡吉当即想到自己的营地里还管着两个有趣的俘虏。张辽带回的黑山贼正是黑山军的先锋杜长。虽然脚受了点伤,但幸好没残废。此外以其同张燕的关系,未来或许还能作为招纳黑山军的一枚棋子。而庞统抓来的那个武将则更是有趣,其不仅单枪匹马闯出了易京城,身上还带着个娃娃。蔡吉乍一听庞统汇报此事,就曾暗自腹诽过“这不是长坂坡嘛”。
不过这两日来,蔡吉受袁绍之命忙着处理入城的善后事宜,一时间还真没空去搭理新逮来的俘虏。说起来,这事的根子还是在蔡吉身上。若非蔡吉那日在易京北门制造了那场“天崩地裂”的神迹,袁绍军上下也不会陷入一片难以自制的狂热之中,以至于出现不遵号令的无组织无纪律状态。不少兵马甚至还为了争夺战利品互相械斗。而袁绍嘴上虽说过谁打进易京内城,内城的财宝美女就归谁。可真当他看到被洗劫一空的内城之时,还是忍不住雷霆大发。这时候尚未卷进屠城的蔡吉部,便成了维持军纪的一支有生力量。为此蔡吉这两日可没少砍人脑袋。其中流传最广的莫过于北门一斩。
话说那日蔡吉带着张辽等人一路巡视至北门,但见一彪型大汉腰间围着人头,身上缠着锦缎,手上领着装满战利品的麻袋,领着一干兵卒招摇过市。蔡吉恰巧一眼瞄见大汉腰间的人头中女子的首级。于是便让人截住了那大汉问话。却不曾想那大汉却冲着蔡吉怒目狡辩,“男儿当杀人……”结果那厮话还没说完,站在蔡吉身后的张辽就拔刀让此人的个头变得同蔡吉一样高。而蔡吉面对如此血腥的场面,竟眼睛都没眨一下直接命人将这厮的首级悬门示众。
事后也曾有人提醒蔡吉说被张辽斩杀的那人是文丑帐下的猛士,不过蔡吉对此显得不屑一顾。在她看来这个时代武力高强之人多得是。而只知动武不知自制之辈,同街上的野狗没什么区别。也正因为她的这种态度,令一些原本不将她当回事的武将多了几分忌惮。而袁绍部底下的兵卒更是对这位负责军纪的女使君噤若寒蝉。
当然这会儿的蔡吉同段娥眉一起并肩而驰,自然是多了几分小女儿姿态。耳听对方提到俘虏,她不由好奇地顺口问道:“段旗主见过那白马将军了?”
“是个美郎君哟。主公。”段娥眉用她特有的口吻形容道,“更何况带着娃娃的男人坏不到哪儿去哟。”
“正因为带着孩子才可疑啊。”蔡吉低头沉思道。其实从庞统的报告中,蔡吉已然得知那个武将的坐骑上烙有公孙家的标志,显然与公孙瓒关系密切。所以蔡吉虽还没有见过对方,却还是吩咐底下对大人和孩子都要以礼待之,并对外保密此事。
“那主公何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