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瓶时代的婚恋-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梅绶绻夤獾模 辨骆碌母改富谷芭橐鍪且槐沧拥氖虑椋刹荒懿莶萘耸拢鲂履锸桥艘簧凶蠲篮玫氖笨蹋灰心芰陀Ω镁】赡艿睾阑恍庋挪涣粢藕丁�
两家父母通了几次电话,误会很快就消除了,同时也达成了一致意见:婚礼不办可不行,既然北京的亲戚朋友少,那就到杨易的家乡办吧!日子就定在五一节期间,方便媛媛的亲友远道而来。
父母们商定后,立刻就着手准备起来,还很体谅地对小俩口说:“知道你们工作忙,婚礼的琐事就不用你们操心了!‘五一’你们提前两天回家就成!”
杨易和媛媛面面相觑,五一节本来是准备出国旅游的,也早就跟国外的同学打好了招呼,这下怎么跟人家交待呢?
幸福婚姻的小秘密:爱和体贴比婚礼更
本来以为婚姻是两个人的事,婚礼如何举行自然也是两个人说了算,素婚移风易俗,既省钱又有意义,何乐而不为?没想到,父母却成为素婚最大的障碍。
杨易和媛媛遇到的烦恼,相信也是很多选择素婚的80后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毕竟,在中国人的传统中,成家与立业是一生中齐肩的大事。婚姻是神圣而庄重的,父母们若是认为,在经济允许的条件下,应该将婚礼办得像样一点,也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
那么,面对父母对素婚“叫停”,杨易和媛媛是怎么做的呢?
不同的声音
在父母的质疑声中,首先动摇的是媛媛。她觉得父母说的也有道理,毕竟,哪个女孩没有想象过,在婚礼上穿起美丽的婚纱,在众人面前展示自己的美丽?选择素婚并不是反对传统,对媛媛来说,选择了电子婚姻,就意味着放弃穿起婚纱的美丽时刻,的确是有些遗憾的。试想,若干年以后,当自己垂垂老矣时,却想到没有趁着最美丽的时候拍一套婚纱照;当自己颤抖的手上布满沧桑,却想到未曾在年轻的时候戴上一枚钻戒……古礼的传承也有其庄严和神圣的一面,就这样放弃了是不是有些唐突呢?
对于媛媛的动摇,杨易表示理解。他认为,素婚的目的是拒绝炫耀式浪费,而不是反对传统。作为男人,他本应是婚礼的操持方,承担起那些额外的程序,素婚是省却了他的烦恼,也是媛媛通情达理的表现。而婚礼毕竟是人生中至关重要的一件大事,不应当有半点儿勉强、敷衍或玩笑的成分,一场成功的婚礼,也有助于他们培养起对婚姻的责任意识和忠诚意识。素婚与否,只是形式问题,并不存在对错,如果媛媛认为一个公开的、隆重的仪式更能体现婚姻的意义,他也会尊重媛媛的意见。本着这样的态度,杨易向媛媛坦诚说明了自己的想法,并把决定权交给了媛媛。
媛媛非常感激杨易对自己的尊重,她思来想去,觉得两个人在婚礼的问题上所持的基本观点是一致的。他们都不拒绝公开的、庄严的仪式,只是不愿意婚礼成为盲目攀比、竞相摆阔的载体;他们也希望彼此在公众见证下立下誓言,只是不希望誓言在喧嚣吵闹声中沦为婚礼的点缀。简言之,他们都不拒绝传统,只是拒绝变味了的传统,如果传统婚礼不能表达婚礼的本意,他们宁愿用自己朴素的方式记下相守一生的承诺。至于红包问题,放弃了所得收益,不就意味着跳出了“红包经济链”了吗?这其实是一件好事呢!
在一番讨论之后,杨易和媛媛达成了一致:素婚是两个人共同的选择,是两个人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共同体现,这样一来,素婚最终能否成行,反而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们已经理解了婚姻的本意,他们已经明白了,爱和体贴远比婚礼更重要。
在征得了父母的同意之后,杨易和媛媛修改了素婚方案。他们仍然没有举行婚宴,而是给每一位亲朋好友寄去了一份小小的礼物、喜糖和他们去国外蜜月旅游时自己拍摄的婚纱照,把新婚的喜悦和他人一起分享。他们还把婚戒纳入素婚方案,用来代表他们对传统仪式的尊重和双方共同努力维持婚姻品质的决心。
将素婚进行到底
在杨易和媛媛的及时沟通和调解下,婚礼问题顺利解决了。父母们非常赞同孩子们对婚姻的理解,不由得对两个年轻人刮目相看,觉得孩子真的是长大了,懂事了。这件事也让杨易和媛媛更加体会到了婚姻的真谛,他们感激彼此在“素婚事件”中对自己的尊重,并且商定,要让素婚的精神在婚姻中传递下去。
怎样将素婚进行到底呢?杨易和媛媛有很多小诀窍。比如,他们经常提醒自己,不要忘了体贴和关爱对方,不要让婚姻中的日常生活消磨了在一起的快乐。他们把每周六定为婚姻的特殊时间,每到这一天,他们就逃离日常琐事的包围,出外共同度过一段美妙的时光。
像结婚前一样,为了星期六的约会,杨易和媛媛总是提前计划,并且做好相关的准备,期待着与对方外出时的喜悦。他们做了很多既有趣又不必花很多钱的事,比如去城市的老街旧巷寻觅时光的足迹,去郊区感受自然的空气,顺便野餐,或者去山上寻幽探密。当然,有时候也要花一点钱,比如去看一场期待已久的电影、一场演出或展览,或者去一家口碑很好的饭店。
定期的约会之外,他们还经常打破常规,给对方制造意外的惊喜。譬如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后说:“今天我请你吃饭!”或者在看旅游画报的时候,把对方特别感兴趣的地方列入约会计划。婚姻中的很多平凡时刻,常常因为某个人的即兴表演而显得情趣盎然:一次散步、一个笑话、一次交谈,或者随兴的舞蹈、阳台的烛光晚餐。
在杨易和媛媛看来,生活中很多一流的东西都是免费的,一起享受的快乐和自然流露的真情远比一场盛大的婚礼影响持久,多年以后,谁还记得那些千篇一律的婚礼细节?而累积的爱意却如一根幸福的魔杖,让婚姻时刻充满热情和活力!
当他爱上他,她爱上她
江蓠记不清这是自己的第几次相亲了,面前的这个女孩子外表出众,各方面条件都很优秀,是那种让男人无法拒绝的女孩子,江蓠想不出有什么理由对她说“不”。
可是,江蓠不能强迫自己与不爱的人生活在一起,也不想对着这个可爱的女孩一辈子做戏。他是一个gay,有一个交往了五年之久的男朋友,男朋友的家长已经默认了他们的关系,可是江蓠不敢把实情告诉自己的父母。
隐瞒真相的结果是:25岁的江蓠已经被父母督促,开始频繁地相亲。随着相亲次数的增多,江蓠的压力也越来越大,父母为自己操心,自己总得有个交待吧?
为了不让女孩误会,江蓠索性坦白了自己的性取向,希望女孩帮自己圆谎。没想到听了江蓠的话,女孩反而长舒了口气,继而大方地坦白,她也是一个“同志”。
女孩说,她有一个交往了两年的女朋友,她们很相爱,很想永远抵抗外界的压力走下去,可是家里对她的婚姻也催得让她发疯。
两个同病相怜的人就这样聊了起来。彼此的情况一交流,江蓠发现两个人的情况很相象,很多方面在外人看来很相配,不禁想到了假结婚。如果两个人能够在形式上结婚,做一辈子无性的夫妻,互相扶持,但又给彼此充分的自由,不是正好给父母一个交待吗?
这个提议似乎让两对年轻人的未来柳暗花明。在经过了各自伴侣的同意后,江蓠和女孩开始了形式恋爱,他们像姐妹一样逛街吃饭,在父母看来却恰似一对恩爱的情侣。
“我们的交往对各自的伴侣是透明的。”江蓠说,“我的男友和她的女友也在商量,要不要也‘结婚’,这样我们四个就可以住在一起了。”
谈到未来,江蓠脸上显出一丝向往。如果两对形式婚姻都能成功,这就意味着他有更多的机会跟男友相守一辈子了。
同性恋和左撇子一样正常?
如果你告诉80后自己恋爱了,而且对方是同一性别的人,别指望80后会显出一副瞠目结舌的表情来。通常,80后的反应有以下几种:
“恭喜你找到了真爱!”
“那又怎样呢?”
“哇塞,你真酷!”
“嗨,跟我说说,这是什么感觉?”
80后的态度或许是猎奇的,但通常不会带有鄙视的成分。对于这些水瓶时代的新人类来说,独特和自我已经被纳入血液,成为流淌在身体里的活力因子,他们乐于选择不同的生活方式,也因此而尊重别人的生活方式,——同性恋不过是其中的一种罢了!
对于江蓠这样的80后同性恋者来说,发现自己与众不同的性取向,也已经不再像前代人那样,充满了迷茫、慌乱与无所适从,他们试图正确而科学地看待自己,并且理解了这样一个事实:某些人是同性恋者,某些人是异性恋者,就如同,某些人有双蓝眼睛,有些人有双棕色的眼睛;有些人习惯用右手,有些人却是左撇子。简言之,同性恋不是某种人人都可以选择是或不是的事情,而仅仅是一个人成为是谁的一个方面。
即便如此,江蓠们还是不能忽略这样的差别,那就是固定的占人口5%的同性恋人群,并没有像占人口6%的左撇子人群一样,受到人们的公平对待。很少有父母会刻意纠正孩子的左撇子,因为父母们知道,左撇子只是一种行为习惯的不同;可是大多数父母都希望自己同性恋的孩子“纠正”性别取向,走入异性婚姻。
父母们的顾虑是可以被理解的。因为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下,性的娱乐性被贬低,生殖作用则被纳入道德的范畴,“阴阳媾精万物化生”,“一阴一阳谓之道”,一切不能导致生殖的性行为都被理学家指责为违背了伦理道德和自然规律,对同性恋的质疑也就因此而蒙上了伦理色彩,——哪个家长能够接受自己的孩子是变态的、不正常的,或者是违背道德的?
所以对于江蓠们来说,作为同性恋者最艰难的一步,莫过于通过父母这一关。他们可以忍受别人的指责而坚持自己的道路,却不忍心打破父母们浸淫在传统文化中那颗向善的心。即便父母们明白,同性恋根本与道德无关,是自然的无法逆转的性取向,自己的孩子和异性恋者一样,是健康和正常的,他们又如何面对社会上那些讨伐的声音和异样的眼光?
在权衡之下,很多同性恋者选择了形式婚姻,来掩饰自己“非正常人”的身份。他们有的选择男女同性恋者互助式婚姻,有的希望借婚姻改变自己的性取向却没有成功……
形式婚姻:行走在道德的边缘
在朋友眼中,真如和男友林彬是才貌相当、天造地设的一对。
他们总有很多新奇的恋爱花样——到湖边看星星,到山涧望月亮,在清风和朝露之间欢快留连,所有恋人们想到的没想到的新鲜念头,他们都一一尝试了。
跟真如以前的男朋友相比,林彬似乎很纯净,少有轻狂之举,连亲吻都很节制。有一次,真如主动谈到性爱的话题,林彬深情款款地说:“我希望把人生最美好的时刻留在新婚之夜。”
对于男友的表白,真如非常感动,她想,这样的男子真是人间极品,千载难逢,一定要好好珍惜才行。所以,当林彬求婚的时候,真如毫不犹豫的答应了。
迈入婚姻的真如,内心充满了喜悦和满足。林彬简直就是她心目中的完美爱人:仪表堂堂、温柔浪漫、体贴细心、事业有成,甚至还会烧菜做饭。
如果说婚姻中还有什么缺陷,那就是林彬似乎对性爱不太关注,面对真如的热情,总是报以敷衍性的态度。真如虽然不知道这方面的和谐有什么标准,但也隐隐约约的觉得,自己看似完美的婚姻似乎缺少点什么。
到底缺少了些什么呢?直到那一天,真如提前下班回家,看到了不该看到的一幕,真如才恍然大悟。
沙发上,林彬正在跟他最要好的“哥们”亲热,他们激情澎湃,填补着真如婚姻里的空白。原来林彬是一个gay(男同性恋者),他的所谓“哥们”其实是他的男朋友,而与真如的婚姻,不过是告慰父母亲朋的谎言罢了!
谎言揭穿的一刹那,真如听到了内心破碎的声音。“那你为什么还要跟我结婚?”她的声音空空洞洞。
“我也不知道,或许这就是命中注定吧。” 林彬的眼里充满了愧疚:“我真的不是故意害你,我喜欢你。我以为结婚后能‘改邪归正’,可是,有些东西一旦错了永远无法改过来。”
真如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原来,自己才是介入到林彬感情中的“第三者”,可是自己这个“第三者”,看似赢得了婚姻,却永远的输掉了爱情。在经过内心痛苦的挣扎后,真如选择了离婚,对于逝去的婚姻,她没有埋怨和仇恨,只有深深的悲哀。她不敢在婚姻里守望下去,因为她害怕自己不能忘记他,害怕自己陷得越深,痛苦也就越深。
幸福婚姻的小秘密:成为你自己(1)
婚姻为男女两性的结合,已经作为一项为人类所默认的历史规律沿袭至今。但是,随着同性恋权利运动和社会认知的发展,人们对于同性恋者的态度趋于宽容,同性恋的婚姻问题,开始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同性恋可以,或者应该结婚吗?是以何种形式进入婚姻,是同性婚姻还是异性婚姻?
现实的情况是:一方面,我国法律禁止同性婚姻,另一方面,大多数的同性恋者在家庭和社会的压力下选择异性婚姻。就连先后数次在全国两会上提交《同性婚姻提案》的性学博士李银河也坦言说,“我知道(提案)没有通过的可能性,但我要帮助他们。中国目前的环境还没有达到那么成熟的水平,而一些发达国家也是通过长时间的争取才实现同性婚姻合法化。”
可见,我国同性恋的生存环境远没有80后预想的那样乐观,可是就在这样的大背景下,80后中的同性恋者已经进入了适婚的年龄。对于这些对同性恋有更多科学认识的年轻人来说,婚姻仍然是他们无法回避的问题。难道他们只能像林彬一样,沿着前代人的路走下去吗?
幸福与婚姻无关
虽然在本书中我们一直强调,一份和谐美满的婚姻生活能够极大的提高个人的幸福度,但是我们的讨论仍然有一个很鲜明的前提,那就是我们所说的婚姻,是大多数异性恋者的婚姻。
事实上,人类婚姻制度的设计,包括婚姻家庭的法律、道德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