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小故事大道理 >

第76部分

小故事大道理-第76部分

小说: 小故事大道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后收到信后,没有给园丁种子,只给他回了一封信,老园丁接到信时头发都已经掉光了。王后在信里写道:“既然你的花园里什么都有,缺棵樱桃树也是应该的。”园丁不甘心,又给王后写了一封信去,王后过了很久才给他回了一封信:“你已经很老了,你的花园里一直没有,何必偏又要有樱桃树呢?”王后还是没有给园丁种子。
园丁给王后写了最后一封信,他没有在要樱桃树的种子了,他告诉王后:“也许你收到我的信时,我已经在天堂了。我也不需要樱桃树的种子了。”
一天,王后来到她的花园里,发现三棵樱桃树都枯萎了。后来,这个王国里再也没有樱桃树了。
大道理:如果自己的举手之劳就能够让一个人生的愿望得以实现,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不要像自私的皇后一样,最终还是失去自己的最爱,永远的失去了。
两个文学社
在美国的一所大学里有两个文学社团,一个叫“扼杀者”,另一个叫“讨论者”。
“扼杀者”成立的早些,是由一些爱好文学的男生组成。他们对英语有着超常的理解能力和文学创作天赋。他们是诗人、小说家、散文家。他们定期聚在一起,互相阅读作品,然后再做批评。他们十分挑剔,任何细小的毛病或有与自己不相符合的观点他们都要妄加指责,然后大肆争执。
女生见他们挺火,就成立了自己的“讨论者”。她们在聚会时,也互相阅读作品,但批评很少,有也是和风细雨的,令人积极向上的。更多的是互相鼓励,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一点努力也会得到肯定。
二十年后,学校对两个社团的人进行调查,结果发现他(她)们在文学方面的成就是天壤之别。“扼杀者”中没有一个取得突出的文学成就,而“讨论者”中出现了六个或更多的作家,有一些甚至闻名全国,比如《西点二年生》的玛乔里·罗丽丝。
大道理:扼杀者相互扼杀,讨论者相互提携。在生活中,朋友之间,家人之间,同事之间都要以一种“讨论者”的态度互相对待,既能使气氛融洽,又能共同进步。
宽恕别人就是爱自己
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南非黑人领袖纳尔逊·曼德拉是一位国际政坛的风云人物,他一生都致力于反对政府种族歧视政策、推进南非民主进程的斗争,并因此遭到当局监视而被捕,在度过了长达27年失去自由的监禁生活后,1990年2月10日,南非政府宣布无条件释放曼德拉。
已是72岁高龄、两鬓斑白的曼德拉,走出监狱的第二天,即投入到自己钟爱并为之奋斗一生的为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运动中,并在南非首度不分种族的大选中获胜,成为南非第一位黑人总统。有5万人参加了就职典礼。就职典礼后,曼德拉设宴招待各国特使、来宾,他先致词欢迎大家的到来。他说,他深感荣幸能接待这么多尊贵的客人,但他最感到高兴的是当初他被关在罗本岛监狱时,待他以礼的三名前狱方人员的到来。接着,他邀请他们站起身,一一介绍给大家。
在场的人无不为之感动。这些人中,有一位就是美国特使团成员、当时身为第一夫人的希拉里。由于受白水案牵连而接受美国司法部门调查、不时遭受媒体攻击的希拉里问曼德拉,如何在激流险壑、风云变幻的政治斗争中,保持一颗博大、宽容的心?
曼德拉意味深长地看了她一眼,以自己获释出狱当天的心情回答了她。他说:“当我走出囚室、迈向通往自由的监狱大门时,我已经清楚,自己若不能把悲痛与怨恨留在身后,那么我其实仍在狱中。”
曼德拉还告诉希拉里,感恩与宽容经常是源自痛苦和磨难的,必须以极大的毅力来训练。自己年轻时性子很急,在狱中学会控制情绪才活下来,他的牢狱岁月给他时间与激励,能够深入自己的内心,学会处理遭逢的苦痛。
曼德拉博大宽宏、乐观向上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希拉里,她暗暗告诫自己:要试着像曼德拉那样,以宽宏的精神处理生活中遭逢的苦痛。1998年8月的一天清晨,当她的丈夫、美国的总统克林顿向她承认自己和莱温斯基有过不当亲密关系时,她愤怒的像一头狮子,冲着他大吼大叫。回忆当时的心情,希拉里在回忆录中这样写到:如果仅作为他的妻子,我真恨不得扭断他的脖子。但他不只是我丈夫,他同时也是美国的总统。无论如何,他领导美国与国际社会的风范依然让我敬佩。
就像我们知道的那样,希拉里最终宽恕了自己的丈夫。她以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像往常一样投入到工作中,利用工作、假期旅游、向朋友倾诉、阅读和散步等方式抚平内心的伤痛,化解难言的愤怒。重拾起生活,投入到自己所热爱的事业中去。
再没有什么比失去自由和被自己所爱的人背叛更痛苦的了!身为女人,如果能够选择的话,我宁愿不要希拉里那样的荣耀,也不愿经历她那样的痛苦。但是,谁又能保证自己永远远离痛苦呢!在我们的一生中,快乐和痛苦经常是交替出现,交换作用。所以当痛苦袭来时,我愿意试着像他们一样,把悲痛与怨恨抛在身后,乐观地向前。不是为别人,而是为自己。因为,人的心也是一所监狱,如果深陷其中无以自拨,成为自己的囚徒,这才是最大的痛苦呵!(林夕)
大道理:宽恕别人,就是最深地爱自己。
假冒球星
小梅是个球迷。小梅如痴如醉地迷上了一个球星。为了得到这位球星的签名,小梅一次又一次执着地给球星写信,一封又一封的信里都装满了一个少女的纯情;还寄去了亲手为球星精心制做的800个幸运星,哪一颗幸运星不代表着一颗纯情少女的心?不知为什么,一切都杳无音信,但小梅并不灰心……
小丽是小梅的同学,也是最可靠的朋友。开学就都是高中三年级的学生了,这个状态怎么能行?小丽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加上劝说的作用也有限,于是挖空心思地设法搞到那个球星的签名。
小丽的姥姥家在沈阳,转到沈阳读书后,还是忘不了帮助那个痴迷的小梅。于是,小丽对自己的二舅说:“能不能帮我搞到那个球星的签名?实在搞不到,你就假冒那个球星,给小梅签个名,反正小梅也不认识那个球星签名的笔体。”二舅笑了:“真是个好主意!干脆假冒球星写封回信吧!”于是,诞生了假冒球星的回信:
小梅:
你好!
我由衷地感激你的盛情,同时也愿献上我的忠告。生命像漂洋过海的船,感情像吹动生命之船的风力,理智像掌握生命之船方向的舵手。没有风力,生命之船便不能前行;没有舵手,生命之船就会迷失航向。人的经历阅历越多,理智就增长越快。请记住“德斐尔箴言”,即传说在3000年前希腊德尔斐神庙阿波罗神殿门前的那一句石刻铭文:“认识你自己。”这句话曾引起过无数智者的深思,后来被奉为“德尔斐箴言”。人,特别是高中生,一定要让理智支配感情,而绝不能让感情支配理智。当前,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就是你最为重要的大事。
祝你高考成功!
那落款的签名,自然是假冒的球星。
信已经发了出去,生活仍在继续。虽然我们播种了“假冒”,但是期盼着真善美的丰收。(蒋光宇)
大道理:有时候,善意的谎言是抚慰心灵的良药,能够医治心灵的创伤。
预约
罗勃特的生意刚刚开始后不久,他就听百事可乐的总裁卡尔·威勒欧普要到科罗拉多大学来演讲。他找到专门为总裁安排行程的人,希望能找个时间和他会面。可是那个人告诉罗勃特,总裁的时间很紧,只能在演讲完后的15 分钟与他碰面。
于是,演讲的那天,罗勃特来到科罗拉多大学的礼堂外等候。
演讲的声音不断从里面传来,罗勃特焦灼不安地在礼堂外徘徊。不知过了多久,他猛然想起,约定的时间已经到了。可是演讲还没有结束,已经超过预定时间5分钟了,也就是说,他和威勒欧普先生会面的时间只有10分钟。
“我必须当机立断,做出决定。”罗勃特想。他拿出自己的名片,在背面写下几句话——“你下午2点半和杰夫·罗勃特有约会。”
罗勃特深深吸了口气,推开礼堂的大门,直接从中间的过道向他走去。威勒欧普先生原本还在演讲,见罗勃特走近,他停下话来。罗勃特把名片递给他,随即转身从原路走回。还没走到门边,就听到威勒欧普先生告诉台下听众,说他约会迟到了,他谢谢大家来听他演讲,祝大家好运。然后就向罗勃特这边走来。
威勒欧普先生看看名片,接着看看罗勃特说:“我猜猜看,你就是杰夫。”他说着露出微笑,我的呼吸也慢慢恢复正常。
结果我他们谈了整整30分钟。威勒欧普先生不惜花费宝贵的时间,告诉罗勃特许多精彩动人的故事,这些故事罗勃特到现在还常常拿出来讲。威勒欧普先生还邀请罗勃特到纽约去拜访他和他的工作伙伴。不过罗勃特认为威勒欧普先生给他最珍贵的东西,还是鼓励他继续发挥先前那种勇气。威勒欧普先生说罗勃特要有很大的勇气,才敢进去打断他的演讲,而在商业界,首先需要的就是勇气。
大道理:勇气——迈向目标的第一步。不要总是前怕狼,后怕虎,没有尝试,谈何成功。
相信自己
小女孩索尼亚在农场附近的一所小学里上二年级。有一天她回家后很委屈地哭了,父亲就问原因。她抽噎着说:“班里一个同学说我又丑又笨,还说我走路的姿势难看。”父亲听后,只是微笑。
忽然他说:“你能摸得着房顶上的天花板。”还在哭泣的索尼亚听后觉得很惊奇,不知道父亲说的什么意思,就反问:“你说什么?”
父亲又说一遍:“你能摸得着房顶上的天花板。”
索尼亚忘记了哭泣,抬起头看着天花板。心想,“那么高,父亲蹦起来都够不着,我怎么摸得到呢?”
父亲笑着得意地说:“不信吧!那你也别信你那个同学的话,因为有些人说的并不是事实!”
父亲的话让索尼亚开始明白,不能太在意别人说什么,要自己拿主意!
索尼亚长大后成了一名演员。有一次,她要去参加一个公益活动。但经纪人告诉她,雪下的太大,再说你也没有必要去参加这种对你的演艺事业没什么帮助的活动。经纪人的意思是,索尼亚应该参加一些大型的集会和活动,这样才能提升自己的名气。索尼亚坚持要去,因为她相信自己做的没错。
那次公益活动因为有了索尼亚的参加,举办的非常成功。而索尼亚也得到了各方面的赞许,她的名气和人气也很快因此骤升。
大道理:当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得不到众人的理解与支持时;前行的脚步遇到阻挡和羁绊时,不要动摇自己的思想和信念,相信自己,黎明就在前方。
实话先生与谎话先生
在一次盛大的舞会上,实话先生见到一位风韵犹存的老女人,主动走过去向她行礼,然后说:“您使我想起您年轻的时候。”
老女人微笑着说:“怎么样?”
“很漂亮。”
“难道我现在不漂亮吗?”老女人的话带有几分的戏谑。
实话先生非常认真地说:“是的,比起年轻的您,您的皮肤松驰,缺少光泽,还有皱纹。”
老女人的脸红一阵白一阵,尴尬地瞪着那双愠怒的眼睛,刚才的愉悦与自信一下子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正在这时,谎话先生也来到老女人面前,彬彬有礼地邀请老女人跳舞,恭敬地说:“您是舞会上最漂亮的女人,如果你能接受我的邀请,我将是舞会上最幸福的人。”
老女人眼睛顿时闪出迷人的神采,随后伸出了应允的手。
谎话先生和老女人在舞池里跳了一曲又一曲,老女人沉浸在无比的幸福之中。
实话先生坐在一边,看着这对年龄上很不协调的舞伴。
不知谎话先生微笑着对老女人说了句什么,老女人突然间萌发了青春活力,全身洋溢着生命的激情与魅力,舞跳得就像年轻人一样,简直像是一个出色、漂亮的年轻女郎!
舞会结束了。
实话先生叫住刚送走老女人的谎话先生,问道:“跳舞的时候你对她说了什么?”
实话先生说:“我对她说,‘我爱你,你愿意嫁给我吗?’”
实话先生惊愕地瞪大了眼睛,气愤不已地说:“你又在说谎话了!你根本不会娶她。”
谎话先生说:“没错。可她很高兴,难道你没看见吗?”
俩人话不投机,争执不下,不欢而散,各走东西。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一个月之后,实话先生和谎话先生各自从邮差那里得到一函讣文,内容是一样的,都是请他们于5日9时参加老女人的葬礼。
他们在墓地不期而遇,也都看到了,那棺木中躺着的正是那位老女人。
葬礼结束后,老女人的一位仆人走过来,将两封信分别交给了实话先生和谎话先生。
实话先生打开信后,看到了老女人留给他的短信:“实话先生,你是对的。衰老、死亡都是不可避免的,但说出来却如雪上加霜。我把一生的日记全部赠送给你,那才是我的真实。”
谎话先生打开信后,看到了老女人留给他的遗言:“谎话先生,我非常感谢你那些美丽的谎话。它让我在生命的最后一段时光过得如此美妙和幸福,它让我生命的枯木重新燃起了青春的活力,它融化了我心中厚厚的霜雪。我把我的遗产全部赠送给你,请你用它去制造美丽的谎言吧!”
后来,实话先生和谎话先生成了朋友。他们一边喝酒,一边探讨做人与处事的真谛。
谎话先生非常佩服实话先生的耿直,由衷地说:“从根本上说,难听的实话要胜过动听的假话。谎话是不能持久的,只有实话才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实话先生十分赞赏谎话先生的灵活,心服地说:“在某些场合下,谎话也是很受欢迎的。如果谎话是善意的,并局限于一定范围,通常也是可以被大家所理解的。比如息事宁人的谎话,就要胜过挑拨离间的真话。”
他们形成了共识:“诚实,固然是一个人极可宝贵的品质,但用起来一定要注意时间、地点和场合。”(蒋光宇)
大道理:实话并不是每时每刻都会受到欢迎。有时,善意的谎言更容易让人接受。
问候
有一位经理,在商场上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