耻辱者手记-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诸多方面,都一定程度西化了。她总是想逃离这个环境,可又无力挣脱。有一回,也是在黄昏,没什么具体事情的触发,她的那种压抑感绝望感突然升到顶峰。她无力自持,埋头在我怀抱里哭了起来,而且是号啕大哭。她抽搐的身子使我想起了在茫茫大海中颠簸的小船,凶恶的波浪随时都可能将小船吞没。她显然希望与我连为双体船以求多一份安全。
这正是使我感到恐惧的。我在生活中挣扎得已经够累。我从荒山野岭走来,那是绝对的文化沙漠。我先天地文化营养严重不良,一切都得靠自己重新建设,而且仍然是在与世隔绝的文化沙漠中孤立无援地建设。别人轻而易举即可达到的目标,我却必须付出十倍的努力百倍的艰辛。而且底层人的正义感使我把什么使命自觉揽到自己肩上,似乎越沉重越好。生活中的伦常责任,则是我必须逃避和抛弃的。我总想如萨特那样遇上一个波伏娃,双方都有足够的力量独立自持而不必依赖对方,更想如卢梭一样遇上一位仁爱的华伦夫人,我们这些最底层的征战者,每一次出师都会被打得披头散发精疲力尽,我们多么需要一位至爱至仁的保护神啊,哪里还有力量去保护别人。父亲母亲在呼唤我的保护,弟弟妹妹在呼唤我的保护,这足以使我狼狈不堪焦头烂额,哪里还能腾出一只手来搂抱娇妻弱子。也就是说,我只能舍弃一切独自向惊涛骇浪挺进,我宁愿樯折桅断葬身海底,也不愿跟别人连成一体,我不能连累着毁了别人,也不能让别人毁了我。所以,当小斤哭了一通,对我不能成为她的精神支柱表示失望时,我不是予以温情的抚慰,因为我不敢以这抚慰来加强她对我的期待心理。她所得到的是我的批评。我那批评也的确出自真心,因为那时我常常自以为处于呼吸宇宙吞吐河山的宏大气势中,我对她的囿于个人困境不能自拔不能升华老感到不满。
我知道自己是个十分温情的人,但在小斤面前我终于彻底压抑着温情,尤其是那一回,竟成为我永久的悔恨。现在回想起来,那几年的生活像一场噩梦,比大海中的颠簸更叫人恐怖。我不知道当时怎么竟走在那样的院墙边,坐在那样的办公室里,听着那样的下流声音的训话,那里每时每刻都有残废的阴影在蹿动啊!可是我对于那颗在阴影中恐怖得颤抖的心,竟然没有献上一丝温情。而当我痛苦时,当我第一次体味残废时,她是怎样悲悯地抚慰着我啊!我不懂自己为什么要那么冷酷。她从我怀里抬起头,坐开一点距离,一边揩眼泪一边说:“好吧,我的胸怀不如你博大,以后我不再在你面前哭了。”她的声音叫我今天想来不寒而栗。她总是相信我是正确的,她总是不敢用自己来否定我。她对我的信任和尊敬都达到了顶点。在长达几年的交往中,她没有喊过我一回名字,即使是相抱着睡在一起时,她也没喊过我的名字。分手前她曾告诉我,她把我看作是这个民族的优秀分子,她在我身上寄托着对于一种新的生活和新的生命的希望。所以她把我当作一个神圣之灵,生怕因为自己的不当而玷污了我。
第二部分 第31节:过客之爱(3)
而我实际上是如何的卑污啊。尤其是在她的对比之下。
她不但给了我温情,而且给了我鼓励。在所有他人都视我为异端时,她率先承认了我。当我的奋斗和我的价值完全不为外人所知时,她凭自己的判断力给予我全面的肯定。即使在我心灰意懒自己怀疑自己时,她也依然敢于坚定不移地想念我。她是这世上唯一不曾怀疑过我的人。我想,以后如果我能做出什么成绩来被别人承认,我将不会有太新鲜的成功喜悦,因为这种心理体验我已在小斤那里经受过了一回。而且,谁的承认能像她那样伴着无限柔情呢。
我记得十分清楚,有一回我给她念了一篇我刚刚写出的文学方面的论文,她听了以后那么兴奋,忘乎所以地扑上来,抱着我动情地亲吻,一边吻一边叫嚷:“哦,别林斯基!我的别林斯基!”在我印象中,这是她在我面前最潇洒最放得开的一次。吻后她又说,你要赶快走,要到更高的地方去闪出光辉来,一颗星星要挂得高一点才可以与别的星星相互映照。
后来有两回,我都准备离开那个僻死之地,而且是一去不复返的。她强忍着即将失去我的痛苦,在生活上依然对我照顾得那么好。后来当我被赶出县城,调往三汊港时,她经过许多天的考虑,以那么欣悦的神情,向我提出了一个计划,她叫我辞职不干,住在她那里,吃她一份工资,苦学三年英语,然后去考研究生。
说不清在听了这个计划之后,我的心情是如何地复杂。
只有一颗高贵的灵魂才可作出这样的奉献。
而接受这样的奉献,绝对需要一颗同样高贵的灵魂。
我没有接受这样的奉献。我终于离开了她,独自来到了那个魔窟似的三汊港。世界上所有的侮辱都集结在这里等待着我,我每天都得忍受他们的无耻威压。在这里,我将承受失去小斤的痛苦,还将多次体味比《非人的宿命》更加沉重的幻灭的痛苦。在这里,我还将失去许多自由。直到把这一切受够了以后,直到两年以后一个十分闷热的中午,我才冷笑一声龇着獠牙扬长而去。
在我与小斤分手之后,不知内情的人谴责小斤没有良心,他们认为是小斤嫌我困居乡村而遗弃我。事实上我来三汊港以后还藕断丝连地与她共度了半年时光。我依然没法献给她关于未来的任何许诺,我终于使她彻底绝望了。我只有看着她的背影一步一步远我而去。
1978年春天,是我不堪回首的最暗淡的苦春。每天都有无穷无尽的压抑和侮辱,每天都是阴晦的日子,每天都充满了死亡的气息,每天都感受到严重的胸闷和胸疼。学徒出身的医生狗屁不通,而到城里治病是需要开后门的。我只好在胸脯上贴着伤湿止痛膏,如疯如狂地写作系列小说《第七病室》(后改名为《古钟》)。我隐隐感到这将是我最后的作品,因为我的劫数已经到了。
第二部分 第32节:过客之爱(4)
就在这样的日子里,这样一个阴惨惨的日子里,突然收到小斤的信,她向我宣布她已结婚了。
我是站着读信的。读完之后我马上倒下。椅子被绊倒,砸得楼板轰隆一声巨响。随后我在那个狗窝似的床上胡乱翻滚,全身每一块肌肉每一根神经都在哀哭,而且是无泪的干泣。
那些天我完全处于一种失魂落魄的状态,我常常在深更半夜从噩梦中醒来,疯子般地向身旁久久寻找小斤,然后抖动身子又是干泣。我写了一封很长很长的信,第一次表露以前深深压抑着的温情。但我没有寄去,我怕这最后的温情扰乱她的心。我只寄去了非常简单的几句话。“为了领受你的温情,上帝让我作男人。为了体味失去你的痛苦,上帝给我痛苦的心。——摩罗留给小斤的话1987年苦春”
我们曾经谈论过,即使我们分手了,也应有一种友好关系。可是后来的几次见面,我虽很想与她说点什么,她却很不自然,总是打个招呼,很快就匆匆分手。她是以此报复我所曾予她的冷酷么,我更感到那一段美好的日子真正失落了,因为受了她的否定而失落得完全无踪无影。我很为此伤感。可是朋友D说:这正说明她心里还有你,你竟然连这一点心理的奥秘都不懂,你心理不正常了,看不出这种奥秘了。
我似乎从这话中得到一丝安慰。
一个人对于另一个人为什么可以好到那种程度。这种深情为什么不能把另一个人完全感化和融化。我常常感到这不只是小斤和我的悲哀。这是人性的悲哀。
两个月前,一个寒气逼人的黄昏,在一家破烂不堪的旅店里,我向一对男女谈起我与小斤的故事。我忽然说不出话来,立时满脸是泪。我一闭眼,就看见她在地狱里挣扎。尽管她也许活得比我体面,可我总觉得她的生活是那么寒冷,那么黑暗。那蹿动着的死亡的阴影,像一根鞭子每时都在她的头上呼啸,我们曾经共同抗拒这侮辱,可是我终于背叛了她,留下她独自承受这样的折磨。我常常为她揪心地痛苦。我多么想有一次机会,两个人哭在一起,我一边向她撒娇,一边给她以温情的抚慰,以救赎我那一回的罪过,和那几年里的罪过。可是,这样的机会不可能有的。我已彻底失去了那温情的怀抱。每一次回到县城,她的那个又拥挤又整洁的小房间都像磁场一样呼唤着我的心。我时时暗自念叨她的方向和位置。可是我只能傻愣愣地在大街小巷走来走去,却不能向她那方向迈进一步。我们终于只好永远隔膜,并且渐渐陌生下去。这由亲切变成陌生是多么叫人受不了的折磨。我这样哭哭说说,说说哭哭,完全忘了那一对男女的存在,只顾疯子一样自念自叨:这由亲切变成陌生是多么叫人受不了的折磨,可我却不得不忍受。
谨以此文献给我的小斤,用以感谢她对我的关怀和抚慰,救赎我的深重罪过,并表达我对她的永久不变的爱戴和怀念。愿她高贵的心灵永远伴我在耻辱的生活中苦苦挣扎永不止息。摩罗挥泪写于1989年4月30日。
第二部分 第33节:一无所有(1)
一无所有
在“一无所有”的题下,来谈中国唯一的文化巨人鲁迅,几乎近于亵渎,我又何尝愿意。然而这是我的真感受,我不得不如实写来。当我从鲁迅那里读出一无所有来,一如我读出非人的宿命那回一样,感受到了幻灭的痛苦。这种真诚总算可以对得起这位老人。
讲清他的一无所有,是个大题目,我将另找机会试着写篇论文。这里只好从我很不乐意谈论的诺贝尔文学奖的角度,简单地说说我的思路。曾经有人将诺贝尔文学奖的话题推到了鲁迅面前,但是鲁迅认为这于他是极不合适的。有人把他的辞避看作伟大的谦虚,这只是中国式的迂腐之见。好在鲁迅自己是公正而且清醒的。
现代化已经成了几乎一切民族的文化目标,而且成了除中国以外其他几乎一切民族的价值标准。现代化作为一个过程,是从西方的文艺复兴运动开始的。把鲁迅放到这样一个历史背景中去考察,不难看出,鲁迅没有为现代化文化提供任何文化建树。无论是他的医术,还是他的文学观念;无论是他的人道思想,摩罗精神,人和非人的意识,还是他的进化论,阶级观,乃至于他的发式,他的西装,他的见了友人握握手的习俗,全都是从西方来的。他区别于其他中国思想家的根本之处,就在于他的精神是完全现代化的即西化的。可是,这些东西在西方是什么呢?是普遍的社会现象,是渗透到一切生活领域中的文化精神,是内化到了每一个大人小孩头脑中的内在素质,或者换一个角度说,是从西方人的生活中和心灵中培育生长起来的果实。鲁迅只是虚心地学习了那一切,而且视若珍宝,用来对中国文化作最有力的批判。在世界思想史上,他无法成为发明者创造者,而只是一个运用者操作者。而且他刚领略到西方文化的要旨,就一直忙于运用和操作,无暇去作更具体更学科化的研究。站在这样的文化水准上,又身处连运用者操作者都廖廖无几的社会之中,要他拿出堪与西方大师相比美的文学成绩,是不现实的。这里就不说鲁迅的具体作品吧,说多了会触伤自称是鲁迅的捍卫者的人们的感情,也许还会触伤民族自尊心,据说这种自尊心是很高尚的。
要说思想的犀利猛鸷,《坟》可以作证;要说观察的深刻,《呐喊》《彷徨》可以作证;要说表现力,《野草》可以作证;要说文体的智慧,全部杂文可以作证。而他的整个灵魂,表现出对于人类苦难的丰富感悟和深广同情。他的战斗的一生,更证明着他是个十分坚强十分彻底的人。也就是说,就个人素质而言,他应该可以成为世界意义上的优秀思想家优秀文学家。而他终于没有成为,原因乃在于他的民族。
第二部分 第34节:一无所有(2)
中国人总是用裹脚布的眼光来看待西方的领带。当西方人向一个又一个新的文化高度艰苦跋涉时,我们却盘腿坐在圆明园的废墟上,看着他们努力扭动的屁股发出下流的嘲笑。鲁迅先生是个真诚的人,他以强大的生命意志和向善之心,向西方人的队伍急追而去。当他气喘吁吁赶到那个队伍中时,他的第一个发现就是自己是个侏儒。在他所尊敬的卢梭们达尔文们马克思们托尔斯泰们面前,他的确是个一无所有的穷光蛋和自惭形秽的侏儒。历史竟然以这样叫人不寒而栗的结论,来回报鲁迅的艰辛努力。一次又一次,永远是这样。直到我们这一代,还只能是这样。
一个人可以凭着自己的人格成为崇高的人,而要成为对人类有所贡献的文化巨人,却必须仰仗自己民族的文化力量。我这里不光是指该民族的文化传统,更指该民族正在运动着的现实的文化实践(卢梭正是通过法国的思想启蒙运动走向世界的)。作为自由意志的鲁迅,是人类史上屈指可数的最光辉的形象之一,他可以毫无愧色地步入卢梭、拜伦、托尔斯泰、尼采们的队列。可是他们走近人类文明的贡坛时,只有鲁迅两手空空,好像一个误入祝寿宴席的穷人,忏悔般地自言自语:我一无所有,我一无所有。当他的同胞捧来几本旧书向他打手势时,他终于无限羞愧地流出了眼泪。我也像鲁迅一样流着眼泪,因为我与他一样清楚,作为文化人,他只是一个向中国人传播火种的转运者或曰翻译者。中国秦汉以后,每一个文化人都是注释家。近代以来,国粹派仍在摇头晃脑地忙于注释,反传统的人们则都成了翻译家。与别人不同的是,鲁迅在这种比创造更为艰难的翻译中,把自己磨砺成了一个无从翻译的灵魂。西方人永远不会懂得鲁迅,甚至没有这个必要。他们只需尊崇原作者即创造者。如果要他们把鲁迅迎到卢梭纪念馆或诺贝尔纪念馆中奉为神明,当然不合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