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激情辣文电子书 > 鸡窝 >

第28部分

鸡窝-第28部分

小说: 鸡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谢萝听了也忍不住还报了个故事:
  ——老和尚为了不让小和尚犯色戒,从小把他关在寺里不准见到女人。年复一年,老和尚老了,不得不带小和尚下山化缘,以便接班。到得山下,小和尚指着美丽的女人问道:“师父,这是什么?”师父忙回答:“这是吃人的老虎,离得远些。”回到山上,小和尚茶不思饭不想,老和尚问他:“想什么?”他答:“想老虎。”
  鸡窝组永远空不下,因为“想老虎”的太多了。
  镜子的正面与反面
  据希腊神话说:西西里附近的海岛有三个女妖,她们坐在岩石上弹琴、梳头、唱歌,招着手儿叫男人们去替她们举镜子。她们一个个相貌妖艳,歌声柔媚,令所有见到她们的水手都着了迷,迷得再也回不来。
  中国也有类似的说法:曹雪芹老先生发明了一面镜子“风月宝鉴”。正面是一个美女,也是招着手儿叫人进去;反面却是个骷髅,暗示进去就会搭上小命。
  读者都知道指的是现代社会中的一种“商品”,可惜多一半爱的是水面上的风光和镜子正面的美女。讲故事的和写故事的也就迎合他们的口味,从古至今什么苏小小、赛金花、八大胡同、秦淮河畔……写的全是水面上和镜子正面的纸醉金迷。很少有人触动“水底下”成堆的骸骨,更不会描写女妖和她们的“老板”怎样大嚼盐腌的死尸,交代镜子反面骷髅抓人的经过。
  1957年我被打成右派,掷进铁丝网内,和刑事犯关在一起,结识了许多“迷人”的尤物,听到不少她们在“水底下”怎样害人害己的故事,看到好些走向死亡的结局。提笔撰写《女囚系列小说》的时候,自然而然涉及到她们。因为我是个女性,又因为年纪轻轻就进了劳改农场,无缘体验灯红酒绿软玉温香的“水面上”风光,只好把重点放在“水底下”和“镜子反面”。接触到这一领域,填补了这块空白,纯属歪打正着。《鸡窝》虽来自现实,但经过浓缩蒸馏,艺术加工,不过是一部小说而已。
  交稿以后,听说一位新闻界的男性年轻同行,上南方采访。新闻发布会的主人十分殷勤,除了高等酒宴星级宾馆礼品红包一通招待以外,晚上还带着去了卡拉OK,洗了桑那浴,享受了“三陪”。主人拍胸脯保证“小姐”都属高档次,绝对“干净”。被招待者自然吃了定心丸,大大放松一番。但是回来不久,便发现染上性病,要命的是还传给了妻女。告诉我这个消息的人说:如果他知道“水底下”的可怕,也许不会“下水”。
  有人把卖淫的出现归罪于改革开放,这种说法若非成心便是颠倒黑白。要知道这门行业是老字号,约有两千多岁,春秋战国时期的管仲是她们的祖师爷,决不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新发明。此类种群生命力极强,解放以后那么严格取缔都没有绝种,甚至在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中,女劳教队里仍有“鸡”出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她们只不过换了包装改了称呼,根子还是两千多年前的。
  人类要保护自己和子孙万代,只有挖去这条毒根。把“孽海花”们害人害己的一面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与医生们拍摄可怕的烂疮病理相片陈列在展览会上一样,目的都是提醒那些沾花惹草的人们,千万不要梦断酆都。
  但愿《鸡窝》能起醒世恒言的任用。
  曼陀罗花
  曼陀罗花 一(1)
  佛经说,曼陀罗花白色而有妙香,花大,见之者能适意,故也译作“适意花”。传说,萌生于地狱边缘……
  “什么羊肠子羊肚子的玩意儿!扔了!”
  “别!别!扔了它,我用什么洗脸?”

()好看的txt电子书
  “队长叫搞卫生,你敢反对?”
  “啪!”一条破毛巾扔进马厩中央的垃圾堆里,几把平锹嘁哧喀喳一响,垃圾立刻被铲到门外停着的平车上。毛巾破得丝丝缕缕,又灰又黑,上面竖着一粒粒布毛疙瘩,确实像一挂羊下水。但是毛巾的主人却从地铺上蹦了起来,直追出去。
  晚了!平车已经拉走了!她垂下戴着小黑帽的脑袋,沮丧地回来。这是一位佛门子弟,可是实在寒酸,在这群女教养分子中数她穿得最破。那一身补丁摞补丁的中式衣裤,都看不出原来的布料,满是五颜六色各种形状的补丁。一双缠过又放了的半大小脚,登着厚厚的布底鞋,鞋脸上露出家做的白布袜子。双眼皮,圆眼睛,高鼻梁,年轻时许是个美人胎子,但现在那苍白的鹅蛋脸上横一道竖一道地布满皱纹,看去有六十多了。
  她心疼得直叹气。一条破毛巾对别人说来算不了什么,对她可是个不小的损失。她自从进了教养所就没有家人来看望,意味着没有“财路”。在这物力维艰的所在,没人送日用品,你只好干忍着。
  门外淅淅沥沥地下着雨,好像挂着一张无边无沿的水帘。“先下牛毛没大雨,后下牛毛不晴天。”这雨从后半夜就不紧不慢地下起来,直到现在快开午饭了,还毫无放晴的意思。远远近近的田野都蒙上一层灰色。人们的心头也是灰蒙蒙、湿漉漉的,像马厩里的土地一般,塞满了泥浆,又沉重又郁闷。
  这个大马厩改成的号房,塞了一百多个女囚。劳动教养所的女队刚搬到滨海的慈渡劳改农场,监房还没盖起来,除了队长们住在一溜小小的红砖房里以外,其他的人全挤在这里。喂马的木槽已全部拆去,几根大方木拦出中间的走道,南北两边的泥地上铺了一层薄薄的草,就是两溜儿通铺。女囚们一个挨一个,沙丁鱼似的挤在统铺上,每人只有二尺宽的地盘,衣服鞋袜、脸盆牙具,零七八碎都放在靠墙一面。
  据说是为了照顾妇女,把女队分配到葡萄园劳动。其实是为了减少对男犯的诱惑,葡萄园是个相对独立的去处,这一来除了技术员,就不必派男人进去,可以省掉许多管理上的麻烦,于是葡萄园里的全部活茬儿都落到这一百多个女人头上。深秋时节正是葡萄园最忙的时候,收完葡萄,跟着便是修剪和埋藏。这儿的人不娇,葡萄倒挺娇嫩,如果上冻以后埋不完,娇嫩的葡萄在这北国海滨的严寒下,立刻会冻死。心疼葡萄就不能心疼人,女队足足有两个月没有星期日了。人们一个个累得贼死,收工回来就往铺上一倒,胳膊腿都懒得抬。两溜儿通铺乱糟糟地堆着没叠的被褥、满是泥污的衣裤,像个猪窝。马厩里除了原有的马粪尿味,又发出一种臭脚丫、脏裤衩、汗透的衣服组成的女号独有的腥臭味。
  清早有人发现今儿下雨,大伙儿不约而同地在被窝里小声嘀咕:“别停!别停!让我们歇一天罢!”老天爷真的可怜这帮女囚,雨越下越大,可是她们没这个福分,早饭后,大值班白仁新的哑嗓子便响起来:
  “搞卫生!搞卫生啦!”
  “湿不叽叽的,怎么搞啊?”
  “谁敢不搞?队长说的:回头有人来参观!”小白虽然不是穿警服的公安人员,仅仅是个外雇职工,可是她自认清清白白,比这帮肮脏的女囚高着一头,说话总是带着几分火药味,可没有另一个大值班郎世芬好说话。
  参观?大家的心头一沉。这就是说,要搞那门面活啦。被窝要叠得方方正正,见棱见角,墙上的包裹全得拿下来,卷在被窝垛里,毛巾要一叠三折挂在横穿空间的铁丝上……不管这批人们身上的垢污有铜钱厚,虱子虮子成群,外表一定要收拾得干干净净,跟表面光的驴粪蛋似的。这种搞卫生比出工累得多。有一次,一个什么王国的公主要来参观。人们足足搞了三天卫生,把屋里的地皮都抢掉一层,还是不行,最后从远处拉了几车干黄土,重新铺垫、夯实。但是那位公主上别处去了,没有来。
  尽管人们头疼,还是得搞卫生,小白的话像刀子一样悬在大家的头顶上:“想想你们的身份!”
  马厩里掀起一场混乱,老尼姑刘青莲的毛巾,就在这个时候被一个外号母金刚的女囚扔了出去。
  何必呢,刚从病号班回到五组的谢萝忿忿不平地想,收起来掖在被窝垛里不也可以过得去吗?她心里想着,嘴里就说了出来:“这不是欺负人吗?”
  “仨鼻子眼要你多出这口气?!臭右派!要拔冲(打抱不平)就出来练练!”一身腱子肉的母金刚像个汽油桶似的站在中间的过道上,双手叉腰向麻秸杆似的谢萝叫阵。她是有名的“天桥小四霸”中的老二,打架最拿手。此刻她轻蔑地看着眼眶深陷、鼻子尖削、颧骨高耸、胳臂腿和躯干像用粗细不等的干柴棍拼凑起来的谢萝,心想:这右派分子活得不耐烦了,要找死吧!
  旁边有人阴恻恻地说:“干吗?打抱不平吗?要不把你的毛巾送给老秃驴,可惜所规里有一条:不准私自赠送!你不怕蹲禁闭就试试!”说话的也是个右派、五组组长孙新明。她外号“尖下巴”,行事极讲策略,滴水不漏。如果母金刚是刀马旦,她就像个狗头军师。
  曼陀罗花 一(2)
  谢萝被噎得干瞪眼说不出话来,回头看看刘青莲,虽然也气得脸白唇青,可是居然能够默默地坐在一边,半闭着眼,嘴唇微微翕动,不知在念叨什么。
  当事人都不言语,我干吗管这闲事?谢萝强压着怒火,低下头去收拾自己的铺位。母金刚还在不依不饶地骂着,幸而耳朵极尖的小偷金翠玉听见了远处抬大桶的声音,尖声叫道:“别吵了,开饭啦!母金刚,今儿你值日,快!”
  正值饥荒年月,劳教所的午饭一贯是盐水煮白菜帮,装桶以后,浇上一勺熟油,外带每人两个窝头。机灵的人打饭赶两头,“早打油,晚打稠,不早不晚稀溜溜。”第一个打饭的,那勺油百分之八十可以归她。最后几个去的人菜汤倒是稠一些,但一点油星也没有。各组的值日叮当五四地拿着饭盆,抢出大门,直奔冒着热气的大桶。
  “喝!今儿浇的是荤油啊!”
  拔得头筹的母金刚掀动肥厚的鼻翼,贪婪地嗅着手捧的菜汤,脚步一侧歪,右手带着的那盘三分之一是草籽的棒子面窝头,全部滚进菜汤。她一怔,把汤盆放在地下,不知怎么办才好。
  “什么大不了的事!连汤带窝头分吧!”尖下巴慢条斯理地说。
  “说的是……”母金刚恍然大悟,一勺勺分起来。
  老尼姑却紧张地捂住她那只粗瓷大碗,细声说:“不成!我不沾荤腥!”
  “那更好了!不吃!归我!”母金刚回手要往自己碗里分下双份。
  明摆着要让老尼姑饿一顿了,在谎祸加天灾的1960年,窝头赛过金子呀!谢萝觉得不公平,把碗伸过去:“刘青莲这份分给我吧!她不能吃荤,我把这个换给她!”谢萝取出家送的炒面,倒在老尼姑的碗里。突然一只手伸来端起那只大粗碗,哗地把炒面倒在还未分完的菜汤里:“教养分子不许混吃混喝!这是所规!”
  说话的是尖下巴,她执行的是组长的职责,至于刘青莲吃什么,不在她的责任范围内,她决不多管闲事。
  谢萝太不识相了,站起来说:“你这个组长怎么不管欺侮人的流氓,专挑软的捏?”

()
  “他妈的!谁是流氓?流你哪儿了?”母金刚恼羞成怒,一巴掌过去,谢萝的饭盆骨碌碌地滚到门外,刚分给她的窝头在泥泞中滚成两个泥球。
  谢萝愤怒地跳起来,被一双瘦骨嶙峋的手扯住了。老尼姑连连说:“犯不上去理她!”
  “我是流氓?比你们这帮犯脑袋瓜罪的干净多了!哪像你们,姓贾的嫁给姓贾的,一窝子假模假事!不吃荤?吃骚!什么玩意儿!当人贩子……”母金刚凶相毕露地撒起泼来,整个马厩都响彻了她那破锣似的嗓音。
  谢萝觉得她骂得离奇:“谁当人贩子啦?别把自己干的事往别人身上扣!”
  “反正有人干!有人干!”母金刚满嘴喷着白沫大嚷。
  难道是说刘青莲?谢萝回头看看这个佛门弟子,觉得实在不像。老尼姑对母金刚的詈骂只睁了睁眼,又垂下戴着小黑帽的头,两片干瘪的嘴唇不停地翕动着。谢萝侧耳细听,一缕细若游丝的声音清晰地在背诵:
  “……世无所怙,惟忍可恃。忍为安宅,灾怪不生。忍为神铠,众兵不加。忍为大舟,可以渡难。忍为良药,能济众命……”
  “你在念什么?”谢萝莫名其妙。
  “《罗云忍辱经》……”
  “你怎么那样窝囊?”
  “……众毒横加,忍默不说……外静内寂,植念道根……”
  又在念经了。这个尼姑是呆子吗?可是不呆又怎么样?在这“牢头”面前有什么道理可言?谢萝看着自己那两只细如麻秸的胳膊,血管和骨胳在皮肤下显露得一清二楚。她心里明白自己决不是母金刚之流的对手,无论是打架,是骂街,还是劳动,自己都是“不入流”的。啊!她忽然想起来:雨一住,就要出工了。来到劳教所不久,她便进了病号班,明天将是她参加劳动的第一天。
  曼陀罗花 二(1)
  十月里有个小阳春。季节已然快到十一月了,将近中午的阳光还晒得人有点发燥。紫的、绿的、红的、玛瑙珠般的葡萄早已收完,只剩下枯黄的叶子覆盖着一行行葡萄架。要过冬了,葡萄的主要枝干都得蛰伏到土堆中去,长长的蔓子相当碍事。技术员带着二十几个女囚,喀嚓喀嚓地在前边修剪,离开母体的葡萄枝蔓蛇一般地堆在畦里,其余的人干的活便是把它们抱到中央大道上,由大车拉回去当柴火。
  带队的女队长姓王。女队姓王的队长太多,只好按个子来识别。矮而胖的她排列第三,人称“三王队长”。其实她已有三十多岁,管教女囚的年头也不少了。她常用一句口头禅自诩:“我的眼睛就是X光机,这些劳教分子肚里的几根肠子,我都清楚!”
  别瞧她胖,却是篮球场上的健将,慈渡劳改农场公安女篮队的中锋,打起球来是个拼命三郎。她属于外向型的性格,观察女囚也喜欢从表面现象来衡量。比如她认为身体壮、干活棒的假小子就是“改造好”,只要能干活,再调皮捣蛋也挨不着“剋”。至于体力弱的病身子,她认为都是懒骨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