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苏联英雄 >

第143部分

苏联英雄-第143部分

小说: 苏联英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击落于苏军控制区域的日军飞机中地日本飞行员尸体。

    第5,也就是最后一点就是双方俘虏的交换:一,日军收容的苏蒙军俘虏(其实数量很少,苏军俘虏也就是几个原来派给蒙军的军事观察员身份的教官。大部分是蒙军人员。),由汽车送到交涉地点解交给苏军(对于这一条林俊还有特别的指示,苏军被俘人员全部交与内务部进行甄别,属于确实失去抵抗能反击能力被俘、被俘后仍为获得自由返回部队抗争的人。经医疗后可返回军队。其他的全部遣送西伯利亚军事劳动营。)

    二,日军俘虏。由苏军用飞机运至第一线阵地,于适当地点交与日军。

    三,双方解交俘虏,在7月4号起一星期为限。

    对于己方俘虏地态度林俊已经很人道化处理,他自己就从未想过自己会做一名俘虏,在西班牙时就明确的告诉过自己:要是哪天自己不幸缺胳膊少腿的被俘又逃脱无望,就是脑袋撞地板也要把自己解决了。战争中难免会有些英勇的战士因为丧失抵抗能力被敌人俘虏,虽然林俊个人认为祖国会原谅这些人,但他自己是绝不允许自己以俘虏地身份被押解回来。

    二战中苏军被德军俘虏的士兵军官数量多到恐怖,这里面很多原因出在指挥失误,像基辅会战被俘6o万,这在东方思想地林俊可思议!

    “弹尽粮绝?那是文人的形容词,在基辅合围中根本不可能!身为军人被俘是最大的耻辱!枪没子弹了还有刺刀在,就是用刺刀去对付敌人的坦克也总比身为俘虏的好!”这是林俊的看法,在这方面他还是有点佩服小日本的,一个阵地攻占下来俘虏基本寥寥无几,大部分还是缺胳膊少腿的家伙。

    林俊前世儿时就被灌输了这样的理念:军人绝不允许成为俘虏,而最可恶的是那些认为仗已经打不下去、命令部队投降的指挥员,用“避免不必要的牺牲”一类的借口来说服下属、给自己的行为开脱!所以林俊在给哈拉哈河部队还有一条可以说最严厉的命令,这道命令因为是以副国防人民委员委员的身份下达,就是图哈切夫斯基也必须执行:在战况处于劣势时,如有苏军军官或士兵命令、蛊惑下属及其他人员投降的,就地枪决!

    林俊儿时长辈告诉他,中国**军队的军人在战斗室被围,而自己只剩下最后一颗子弹突围无望时唯一正确的做法就是用它打死一个敌人,然后用刺刀、拳头和自己的牙齿同敌人做最后的搏斗!

    斯大林不喜欢俘虏,林俊更不喜欢,他要让苏联红军所有人明白身为俘虏是世界上最可耻的事,好死不如滥活着是和平年代老百姓的玩样,军

    有东方式的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的细想准备!

    林俊知道自己的那道命令今后会让很多的红军官兵付出自己的生命,因为成为俘虏后能返回军队的可能性小之又小,而到西伯利亚劳动营不仅意味着一世不得翻身,全家人还要背负上永远的耻辱柱!当然,这些年来红军对于烈士家属和伤残军人的抚恤已经提高了很多很多,可保一世无忧。如果出现失去反抗行动能力被俘、被俘后仍然抗争不息的人员,林俊做了指示甚至可以授予勋章!这点也算是个很难实现的画饼,但至少给极个别地英雄留了条生路。

    当一个人成为军人地那一刻就要有军人的意识:你的生命是属于祖国地。祖国不允许你成为俘虏!

    有一个小小的插曲。斯大林得知林俊在哈拉哈河下达对于俘虏问题的命令后,非常满意林俊的坚决,还说了很多肯定的话。

    “红军没有被俘人员!”这是斯大林在二战中说的一句名言。而这后面就是上百万条生命。历史上苏德战争时红军对于被俘人员问题有很多命令林俊记得清清楚楚,相对于自己下达地那条命令自己已经无比迂腐与善良:

    波罗的海舰队政治部主任于1941年o指令,指出:“通知舰队和各部队的全体人员,所有向敌人投降或被俘的红海军战士、红军战士和指挥员的家人都是祖国的叛徒和变节者的家人,应立即处决,同时。所有地投敌者、被俘者在他们从俘虏营中返回后也应立即处决。”

    现在快抵达莫斯科的朱可夫,41年9月28日任列宁格勒方面军司令,也签署过这样一道命令:

    “通知全体人员,投敌者的所有家人将被处决,并且这些人一经从战俘营返回,也将被全部枪决。”

    苏联最高统帅部1941年8日由斯大林布第27o命令,后由莫洛托夫、布琼尼、伏罗希洛夫、铁木辛哥、沙波什尼科夫和朱可夫签署,其中关于处置战俘及其家属的内容是:

    “指挥员和政治工作人员在战斗中如果隐瞒自己地身份、开小差或者向敌人投降。将被视为蓄意当逃兵的人员,其家庭成员将被视为违背誓言并且背叛祖国地逃兵家庭而实施逮捕……责成每一位单独执行任务的军人,如果所在部队被包围,务必尽一切可能战斗到最后一刻。以突出重围。如果指挥员或政委不积极组织击退敌人,而是选择向敌人投降。可以用一切方法消灭他们,不论是在6军,还是空军,向敌人投降的红军战士的家庭成员将丧失国家津贴和援助。”

    战争一切都是为了打赢,它可以把人类所有所谓的道德准则碾得粉碎,因为如果你不怎这么干,被碾得粉碎的就将是自己。

    红军中目前还有些指战员没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概念,现在林俊就是要所有人知道成为俘虏意味着什么!战局形式大好是这样,如果是占据不利时命令有可能会更加严酷。

    严酷的命令的弊端当然会有,不然历史上也就不会出现那么多的“俄罗斯解放军”。只不过那是历史,现在林俊来了,自信历史不可能重演,希特勒想打到莫斯科那是痴心妄想。

    就在哈拉哈河谈判现地成功进行时,斯大林向全红军下达了一条新的指令,而内容大意就是林俊做出的关于被俘人员问题的命令。

    “不做俘虏!”这个理念将深深印入红军指战员的思想。

    73日,林俊一身便装自己开车带着妻子上上街,明后往乌克兰准备进军波兰,自己已经好久没有陪老婆逛街买东西,再不抽点时间就不知道哪天才有机会。

    几个卫队随从也是一身便装远远的跟着,不敢打扰林俊夫妇的闲情逸致。

    林俊想到了自己和妻子第一次逛莫斯科时的情形,而那时武金斯卡娅就像个从未见过市面的土包子,现在已经完全融入了这座城市。

    夜晚降临时林俊将车子停在了一个不知名的街区公园,挽着妻子的手走入吃完晚饭来这里休息游玩的人群中。莫斯科的夏夜不冷不热,天还有点亮堂堂的,虽然时间已经很晚,两人就像一对平常的年轻夫妇。

    找了张长椅坐下,两个人就像一对平常的夫妻一样聊着家长里短。路灯的照耀下林俊看着妻子,已经生了两个孩子、年过3o的却要比东奔西走的自己还要年轻。

    远远传来年轻人歌唱的声音,“卡娅,想听我唱歌吗?”

    妻子没有说话,只是微笑着点了点头。

    “深夜花园里四处静悄悄,只有风儿在轻轻唱,夜色多么好,心儿多爽朗,在这迷人的晚上。小河静静流微微泛波浪,水面映着银色月光,一阵清风一阵歌声,多么幽静的晚上——”

第二百十二章 目标——波兰!

    一《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唱完,身边爆出热烈的多在街区公园休息游玩的人都被这优美的歌声不自觉的吸引到长椅边,而此时武金斯卡娅眼睛竟然被林俊的歌声感动的眼眶红!

    “安德烈,你从来都没这么浪漫过。”

    “为你而作,我的姑娘。”

    两人对四周情况的漠然没有引起“观众们“的不满,热恋中的男女对身边之事熟视无睹那是特权!由于光线问题大家一下子还认不出林俊的样子,不知道这个年轻人就是自己常常听到他丰功伟绩、统帅大军的副国防人民委员同志。

    但还是有人忍不住了,一群年轻人中的其中一个小伙子很有礼貌的打断了林俊夫妇的浪漫一刻:“您好同志,我们是音乐学院的学生,刚才您唱的这歌我们从来都没听到过,是您作的吗?能告诉我们歌名吗?”

    “是我和一个朋友一起写的,他是名音乐家。”林俊没有起身,嘴里信口开河。

    “哦,那您告诉我们那位音乐家是谁好吗?”大学生们没有介意林俊没有起身说话的不礼貌行为,但显然不怎么满足于林俊的回答。

    “瓦西里…索洛维约夫…谢都会成为著名的音乐家。”

    林俊下面的决定让瓦西里…索洛维约夫…谢多伊不成为著名音乐家都难,他示意混在人群中的列昂诺夫上前,小声告诉他:“你马上去内务部。把这个搞音乐的瓦西里…索洛维约夫…谢多伊给我挖出来在列宁格勒音乐学习过作曲,我要尽快见到他。”

    列昂诺夫点了点头,快地走出人群。

    对于刚才哄妻子高兴而一时兴起而唱地《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林俊是熟悉得不能再熟悉。前世初中时凭着这歌代表全县参加市里的中学生歌咏比赛,用中俄两种语言串唱地非正规方式一举击败众多专学音乐的高手,夺得唯一的一个特等奖。

    虽然前世林俊的男中音非常适合《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的旋律和音调,但也不能说他唱得比其他人好多少,只是那时中国和北边邻居地关系刚刚好转,而那一大堆省里请来的评委中有大半都在年轻时迷恋过这俄罗斯情歌。乍一听到熟悉的旋律、还有自己年轻那会拿来炫耀的俄语版,在江南可以说独此一家、别无分店,这让老音乐家们毫不犹豫的就打了最高分。

    但让评委们惋惜的是,这个能熟练掌握俄语声功底、嗓音条件一流的学生一口回绝了做他们学生的邀请,这让老家伙们个个扼腕叹息,更让他们想不通地是:这么一个有音乐天赋的孩子竟然告诉他们自己唯一的理想是成一名和武器、战争打交道的军人,而不是对着话筒、乐谱和钢琴!

    为这歌当年地林俊确实也下过苦功,也十分清楚这歌的背景和它为什么能传唱全球:1956年苏联举行。厂摄制了一部大型文献纪录片《在运动大会地日子里》,而它就是苏联著名作曲家索瓦西里…索洛维约夫…谢多伊和诗人米哈伊尔…马图索夫斯基合作为影片写4插曲中的一,原唱是特罗申。

    而《莫斯科郊外的晚上》飞出苏联、走向全世界是在1957年。年在莫斯科举行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直到开幕前的两个月。联欢节筹委会才决定选送它去参加联欢节歌曲大赛。结果这当初并非为联欢节而作的歌曲一举夺得了金奖。联欢节结束后,来自世界各国的年轻人唱着“但愿从今后。你我永不忘,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依依惜别,而林俊的三姨夫很有幸当年就是他们中的一员。

    瓦西里…索洛维约夫…谢多++是要把这他给挖出来,利用权利让他像历史上一样为《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作曲,但米哈伊尔…马图索夫斯基现在还不知道在着,找到不容易,林俊只能昧着良心窃取一下诗人的成果——只记得诗人同志也将参加红军,将来会在军中文艺圈崭露头角,到时候拉他一把也算补偿一下盗版的损失吧。特罗申目前更只是个十二三岁的孩子,这原唱的殊荣显然就让林俊自己享受了。

    大学生们还没听说过瓦西里…索洛维约夫…谢多伊的名字,他(她)们也不奇怪,因为不可能知道所有才刚

    头角音乐家的名号,但对于眼前的这个人他们的兴趣有。

    “同志,能告诉我们的您名字吗,我们还有很多问题想请教你。”

    林俊这时才站起身,因为他看到有身穿军装的走进人群,来人林俊见过,是亚历山大秘书之一。“不好意思同志们,我有急事要先走了,以后有机会再聊。”

    神秘音乐人的脸终于不再是昏暗光线下的轮廓,清楚的出现在众人眼前。

    “安德烈同志!”人群中出几声惊呼,大学生们更是惊奇无比,不仅仅是为因为在这里能见到大名鼎鼎的副国防人民委员同志而惊奇,林俊刚才的表现更是出乎所有人预料的。

    —

    看着同志们的惊奇反应,林俊不得不做下说明,一指武金斯卡娅:“这是我妻子卡娅,今天来逛街很高兴能和大家聊天,但现在我真的要告辞了,不好意思。”

    人群自动的为两人分开一条通道。

    看着林俊夫妇和几个这时才让众人感觉出不同的魁梧大汉一起离开,众人好像刚刚做了一个美丽的梦幻一般,好一会后才出现说话声。

    “没想到安德烈同志还懂音乐,还写的这么好。”一个男学生出感叹。

    “平易近人的好长,真没想到我能和他聊这么长时间。”这显然是那个好奇男孩。

    “你真笨,和安德烈同志聊了这么久也认不出来!”

    “你们也不是没认出来!”

    在男生们的讨论声里,两个感慨异常的声音出现了:“安德烈同志真帅,这么年轻,比照片上还要英俊!”

    “对妻子这么好,真羡慕她!”

    男生们一时无语,今天他们是特意邀请学院的女同学出来游玩,看来一天的功夫算是白费了,谁都看得出女生们现在眼里除了自己的偶像安德烈同志,是不可能再装进任何人了!

    、、、、、、

    “是什么事?”

    “我们刚刚获得德军在德国本土、东普鲁士和捷克斯洛伐克的部队调动情况。”

    林俊点了点头,“卡娅,你先回家,我晚点再回来。”

    让人先送妻子回去,自己坐车前往内务部。

    亚历山大一见到林俊就说:“希特勒已经组织了两个集团军群、5集团军准备进攻波兰。”

    “什么渠道得到的消息?”

    “夜鹰。”

    夜鹰是对埋伏在柏林总理府里的那个深度潜伏碟报员的代号,亚历山大和林俊曾明确的指示这位间谍王牌不是极度重要的情报不要出,而今天的内容显然在“极度重要”之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