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英雄-第23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撤退的事交由西南方面具体执行,不能留给德国人任何有战略价值的东西。会议后斯大林看到林俊的脸色很不好看——战争瞬息万变,刚刚还兴高采烈,很快就会让你心情沉重无比。
林俊留了一会,斯大林想和他私下里聊聊,有些事斯大林不想同其他人商量。
“雅科夫的部队已经打残了,整个师现在实际上已经不存在。上午我接到过波罗地海方面军的战报,图哈切夫斯基已命令内务部一师接管了残余部队的指挥权,雅科夫现在在费科奇诺夫的部队里,人没事。”
林俊知道斯大林这会应该有点担心两个儿子的情况,虽然他这个父亲无法过多的关心儿子们的情况,但林俊还是需要帮他照顾一下:“雅科夫打得非常英勇,报告里说他指挥的连消灭了过自身几倍的德军,为战线的巩固作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费科奇诺夫昨天刚授予他一枚红旗勋章,他有资格获得那样的荣誉。”
“就让他留在一师,在费科奇诺夫那我放心,不要让他呆在后面,告诉费科奇诺夫,不要因为雅科夫是我的儿子就看着护着。”
“是,我明白,费科奇诺夫也明白。现在雅科夫已经是装甲炮兵营的营长,他那样的优秀指挥员在哪都不会闲着。”
看得出斯大林听到这样一句话后脸上露出的一丝欣慰:他从不干预大儿子的工作和生活,都三十出头了都还是个上尉,这在红军中属于正常情况,因为和平时期的指挥员升迁并不快,个人能力也凸显不出来。现在是战争,既然儿子能力、战绩出众,职务得到提升也是正常的,雅科夫不会认为父亲在后面搞动作。
“如果不是因为现在合适的位置没有,费科奇诺夫认为雅科夫完全能担任炮兵团长,就是坦克团团长也能胜任,他的能力很强!”
斯大林没有再表示,但林俊需要接着往下说,因为不能忘了瓦西里:“瓦西里已经抵达文尼察,昨天他所在的战斗机团配合轰炸机部队空袭了摩尔多瓦的德军目标。虽然没有击落敌机,但他的上级报告瓦西里表现的很好,非常勇敢。”
瓦西里是勇敢,前线没有哪个指挥官能把他留在后方,大概真正能够镇得住他的除了他老子就是林俊。林俊要处理的事很多,但还是向前线有关指挥员打过招呼,要注意一下雅科夫和瓦西里的情况,重要的情况可以直接向他报告:雅科夫所在部队并入内务部一师、担任营长;瓦西里经受住了第一次战斗的考验这都算重要情况,平常的战斗任务就不用汇报了,指挥员们心里有数。
第三百六十四章 以斯大林之名!
斯大林对两个儿子的表现非常满意,但林俊也能够看得出老爷子在为儿子们担心,“为人父母,在这点上就是统帅也是平常人!”
心里想得当然不能明着说出来,不然斯大林也不会只在召见自己的时候关心儿子们的情况:现在斯大林就是钢铁意志的象征,任何一点柔情都需要抛弃!
“卡娅情况怎么样?”斯大林问林俊。
“很好,斯大林同志。”
对于妻子的情况,林俊不想多说,虽然自己的心都有一部分放到了明斯克。
“她工作起来不要命,你要让下面人关心一下,不要累垮了。还有,人民卫生总部直接有份汇报到我这,卡娅最多在一天做了21台大型手术,你告诉她战争还会进行很久,要注意自己的身体。”
“是,斯大林同志。”看来是斯大林越过自己给下面有过指示,对这个“儿媳妇”的关注都过两个儿子了:其实斯大林也是为爱将考虑——要是林俊过于关心自己的妻子可能会不合适,老爷子就直接下达统筹了。
“等局势稳定些,我要召卡娅回来一趟。”
看到林俊询问的眼神,斯大林难得微笑了一下:“你不知道卡娅现在在明斯克的威望和贡献有多高,她已经是西方面军伤员心中白衣天使的化身,加里宁同志今天和我协调工作地时提议授予她苏联英雄称号。”
林俊脑子停顿了一下。他知道加里宁和妻子的关系也非常好,有时候身体不舒服都是请妻子去看的,没想到提出这么个建议。
“不要奇怪,按照卡娅在明斯克做出的贡献衡量,她绝对已经有资格获得苏联英雄称号。”看到爱将的表情,斯大林很认真的说,“技术精湛,贡献巨大!”
林俊点点头,脑子里想的倒是:“好像还没几个医务工作者获得那样的荣誉。”
是很少,如果不是青霉素研究的突破。就是整个和医学沾边的范围内到这会大概也是一个也没有!
“安德烈,我看汇报,我们地新式武器在作战中常常挥意想不到的作用,就是你设计的那些。但我认为这样的技术优势并不会保持多久。德国人很快就会想出应对地方法。”
这也是林俊担心的事:前线已经生很多起因为红军装备上的优势而逆转战局、甚至是一边倒的情况。比如在乌克兰东部边境森林区,一个装备了火箭筒和ak47的边防连竟然打垮了一个德军机械化营,而那个营是装备了坦克和装甲车、德最精锐地党卫军部队。
“火箭筒和突击步枪的技术要求并不高,我估计不用半年德军也将会装备类似的武器。我们的T34和重型坦克给德军的冲击更大,估计德国装备部门会想出应对的方法。他们的新式坦克用不了多久就会出现。”
德国二战中新式武器的研制度快地惊人,对手的先进装备一旦被德军缴获,他们用不了多久就能进行仿制、或是研制出性能更好的装备来应对。当然ak47和火箭筒想搞出更好的那根本不可能:它们已经是完美地,但坦克就不好说了。
T34已经给了德国人足够的震撼,也许“虎豹”们也会提早出现,加上可能出现的仿制突击步枪和火箭筒,“这场二战”的残酷程度将会“有过之而无不及”!
“你有什么应对的方法?”
“用数量赢取战争,当然也要保证一定地质量。关于坦克。米哈伊尔…伊里奇…科什金同志地设计团队已经在试制装备大威力85毫米反坦克炮的新式T34中型坦克,最多3个月后就可以投入规模量产。使用现有地生产线,逐步替代T34…76型。约瑟夫…雅科夫列维奇…科金同志的设计团队正在研制新式的重型坦克,装备前年才开始研制的1o5毫米大威力反坦克炮。”
红军的装甲洪流可以说很大程度上左右了卫国战争的战局。但林俊一直对记忆中…2重型坦克装备的…251943型122毫米火炮非常不满意,那简直就是自行火炮才装备的家伙!事实就是这样,…251943型122毫米火炮原本就是榴弹炮,只不过具有不错的反坦克能力。
但…25实在是“傻大黑粗“的代表,红军选择它是没有办法——一是斯大林的严令。二是根本拿不出合适的坦克炮来装备新式重型坦克。没有办法中的办法!
冷战前期数量庞大的“斯大林”系列重型坦克曾经让整个西方世界为之胆寒,但它们很多的技术参数并不是很优秀。前年林俊就认为要改变那样的状况——既然苏联已经走在世界前面使用大口径坦克炮。上层、部队和研究机构也爱上了大家伙,他干脆就把2o多年后西方世界经典的英国L7型1o5毫米坦克炮的大体技术参数和设计思路交给了火炮设计部门!
L7式线膛坦克炮,率先采用自紧身管技术,是冷战北约国家第一种制式坦克炮,配属坦克型号最多,装备国家最广,就是到了21世纪生命力还十分强劲!当然,林俊可没让苏维埃的设计师们来个“技术大跃进”,这会就想造出L7系列来根本就不可能,尽量接近而已。
从前年开始,一队设计师开始了一场艰苦的技术攻坚,在经历了多次失败过后,终于制造出生产要求、威力、使用寿命等综合性能能够接受的1o5毫米坦克炮,定型为194o型1o5毫米坦克炮。就这样,194o型1o5毫米坦克炮成了苏联专门为坦克设计的第一种火炮(历史上苏联专门为坦克设计的火炮还是6o年代才出现的2a2o式115毫米滑膛坦克炮。)。
不过194o型1o5毫米坦克炮并没有立刻装备部队,因为没有搭载它的坦克,在短时间内花大力气、耗费了无数人力物力设计出来的大炮似乎成了鸡肋累——连坦克设计师们都这么认为,想不明白克里姆林宫的普伦雅科夫同志为什么要搞这么个用不上的设计。
如果不是林俊的地位和个人威望,早就该有人认为1o5毫米坦克炮的研制是浪费苏维埃的资源——这么大口径、威力的大家伙一炮都能把最重型的坦克轰个稀巴烂,甚至来个对穿。几年内76毫米坦克炮威力已经足够,这明显是浪费资源!
斯大林的眼光还是远的,今年在扩建乌拉尔的工业基地时,在车里雅宾斯科还是建立起了一条新式1o5毫米坦克炮的生产线,到现在为止已经有大约5oo门坦克炮存放在仓库里。
乌拉尔的同志一想到那5oo多门堆在仓库的坦克炮就头疼——完全就是无用的鸡肋,但现在鸡肋**见人爱的红烧牛肉了!列宁格勒的科金急着要它们,他的设计局设计的新式重型坦克被明确要求使用新式1o5毫米坦克炮——虽然76毫米长身管坦克炮威力足够,但眼光明敏锐的科金(要不敏锐,科金同志在历史上也不可能如此的成功!)能够预见到几年内世界坦克的展潮流,他现在正在设计的重型坦克和1o5毫米坦克炮简直就是绝配!
虽然乌拉尔地区的坦克工业基地已经完全建立,但列宁格勒的共产国际工厂仍然地位重要,科金的设计局也在那,估计用不了多久红军的重型坦克部队就能获得第一批装备1o5毫米坦克炮的重型坦克。
对于坦克的命名,科金问过自己的岳父和林俊,伏罗希诺夫和林俊想得都一样——以斯大林之名!用不了多久,“斯大林”坦克的威名就会传遍全世界!
对于哈尔科夫的科什金而言,他需要做的工作比老对手科金要轻松的多——现在红军装备的T34数量比kV…1重型坦克要多得多,除了特殊情况,T34也更受部队欢迎。早在几年前T34装备部队之前,根据林俊的建议,科什金已经做了足够的技术储备,85毫米坦克炮装上T34现在做起来非常轻松:几年来总设计师同志一直都在对没有试制的T34…85设计进行小修小补,现在即将投产的T34…85可以说技术完全成熟。
对于轻武器的问题,管着装备生产的林俊方向非常明确——在战争结束前“锁死”突击步枪和火箭筒的设计,因为它们至少在2o年内是完美的!研制新式的通用机枪,这点困难不大;捷格加廖夫762毫米改进型轻机枪在战争结束前继续大规模生产:同原来的相比,去年开始生产的“转盘”机枪已经将复进簧改放在枪尾内(原有型号连续射击后,枪管热致使枪管下方的复进簧受热而改变性能,影响武器的正常工作。)
因为捷格加廖夫轻机枪结构简单,全枪只有个零件,制造工艺要求不高,适合大量生产,连学徒工都能造,这对于战争至关重要!而且枪的机构动作可靠,虽然质量有点大,但对于红军这不是大问题。新式通用机枪就是试制成功,在苏联扭转二战的巨轮之前,林俊也不会让它大规模生产——军队急需大量的轻机枪,而是最好的选择!
第三百六十五章 执着的帕夫利琴科
狙击手——这个独特的名称所带给人们的是一种冷酷而又浪漫的联想。对手把他们称作战场上的幽灵,无声无息地,杀人于无形。没有人敢否认他们的存在,却也没有人知道他们藏身何处,不胜防,避无可避,狙击手的特定称谓总是暗含着黑暗中隐隐的杀机。
十字线后清冷的目光如刀锋般冰寒凌厉,瞬间的软弱、刹那的同情,闪逝的迟疑都可能使自己的眉心成为对手的靶心。场场是你死我活的争斗,枪枪是生命与生命的较量,没有经历过那样的生死对峙,任何人都没有资格责备狙击手的残酷血腥,没有资格批判狙击手的冷血无情。战争要求他们,面对死亡不动声色,即使瞄准镜后对手的脑浆飞溅,即使战友甚至亲人在身边倒下……
一天的狙击任务结束了,短暂的休息时刻擦拭着那一枝生命之枪,慢慢地,寒光褪尽,心灵深处的温情一点点地浮上眼角眉梢。亲人、爱人、第一次猎鹿的喜悦、母亲的轻斥、战后的美好家园……淡淡的微笑,澎湃的心潮——然而举起枪,一切就都复归平静,平静地等待,平静地杀人,平静地面对随时随地可能到来的死亡。
一个杰出的女狙击手,她那冰与火交融的灵魂总在爱与恨的湍流里激荡。6月5日那天,最高统帅部下达了全面动员令。全苏19o5年至1923年之间出生地所有苏联公民都在动员令的范围之内。也就是这份由林俊签署,上面有他和斯大林签名地文件让无数年轻人告别了原来的生活轨迹。投入到伟大而光荣的卫国战争洪流中!
6月12日上午,基辅国立大学征兵站。连续几天这里都是一片繁忙景象,不仅仅是因为这里环境适合成个征兵站,连国立大学的很多学生都抱着一份炽热的爱国**前来报名。
连续三天基辅遭受了德军轰炸,远处已经熄灭的大火还在冒着黑烟,战争的气息弥漫古老的基辅城。大学生们在征得学校领导地同意后,只要不是特定专业的学生都有成为一名红军战士的机会。
在长长的队伍里,有一个身材高挑的女学生十分引人瞩目:亭亭玉立、风华正茂、天生丽质。蓝色地大眼睛闪烁着天真纯洁,充满了青春活力,标准的斯拉夫美女。可仔细看看,就会现那目光中竟透露出常人少有的坚毅。她不是那种青涩的年轻女大学生:今天是她的25周岁生日,有过工作的经历。经历过人生的考验——只不过所有的美好都已经成为过去,在两天前地空袭中,她失去了所有的亲人!
没有人打扰她,知道她的同学们已经了解她昨天刚刚送走了所有亲人的遗体,而现在她即将成为一名红军战士。
1916年6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