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他是岳飞-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七节。戚方你果然有种
还没消停几天,宋廷又有事情了,因为盗匪戚方的华丽登场,导致宋廷对此人非常束手无策。前几章也提到了,戚方这个人是当过土匪之后又当统制,当完统制又当土匪。其实本来戚方如果坚持当宋军的统制官,结果相对来说还算是不错。但戚方却没有这么想,他反而成了盗匪,而且此人倒是有几分骁勇善战,抢掠到湖州安吉县一带。宋廷此时可快苦恼死了,面对这么一个凶悍的土匪头子,完全成了没了头的苍蝇。
而此时岳飞被朝廷看中了,他从越州面圣之后,就返回了宜兴县,带了三千多手下弟兄,直接往广德军出发。在军城的东南一带,大约有那么七八十里的山岭安营扎寨。这块地方处于广德军通湖州安吉县的要道,也可以说是必经之路。岳飞之所以在此安营扎寨,为的是拦截戚方这窝子土匪荼毒广德军的百姓。
这戚方得知此事后,便有些着急了,于是他便想了一个法子,把一座官桥给拆掉了。岳飞知道此事后,便亲自来到官桥上,手挽长弓一箭射到桥柱之上,随之便离去了。待戚方看到这支箭后,不由吓得倒吸了一口凉气。面都变白了,因为那支箭上面刻着一个“岳”字。当时就吓得急忙逃窜而去。
岳飞这时候早就算好了,你戚方想逃?那绝对没戏。岳家军大将傅庆早已进行追进,但此时却未能擒获到戚方,这回戚方可美坏了。嘿嘿,怎样抓不到老子我吧?于是乎戚方有些得意忘形了,真忘了自己究竟是谁,估摸着以为是东方不败呢。
戚方自以为是的进行增兵,打算跟岳家军玩个反扑。岳飞当然不吃戚方那套了,亲率一千精锐部队与戚方进行对决!
战场之上,戚方的不愧有擅长骑射的美誉,在与岳飞火拼的时候,扬弓一箭射中岳飞胯下的马鞍,岳飞这回可火了,竟然想射我的马。把箭之后立誓要擒获戚方!
之后,两军交战了大约有十多个回合,戚方也不知道是怎么了,就一下子落败了。落败的戚方自知不是岳飞的对手,于是便逃往湖州安吉县去了。岳飞看到戚方逃跑了,便不服气继续对戚方进行追赶。
这事情也是碰巧了,岳飞在追赶戚方的时候,张俊的大军也恰巧过来了。戚方一看我靠!有个岳飞就够难缠的了,怎么又多出来一个张俊啊?!无奈之下,戚方只得认输,如果再打下去也没有任何意义“大丈夫能屈能伸,自然投降也不丢人。”怀着这样“慷慨激昂”的“胸襟”戚方向张俊投降了。交出了自己手低下的六千名兵马。
这时候当岳飞前往张俊的营盘之中后,面对戚方破口大骂道:“屠掠生灵,骚动郡县,又诱杀扈成而屠其家,且拒命不降,你真是罪无可恕!”张俊此时却要当老好人,在一旁劝说岳飞,不要为了戚方这么一个土匪而生气,岳飞此时从掏出了那支,戚方曾经射到自己马鞍上的冷箭后,不由的将其折断,而且是一折再折。戚方此时吓得什么话也说不出来了,真是恨不得有个地缝能够钻进去就行了。更不敢去看岳飞如今的神色。此时的岳飞与张俊相互对视了一下,便齐声大笑了起来,这笔帐岳飞才算是甘休。
第八节。张渚镇风景不错
戚方的事情解决完后,便回师于张渚镇中,这回或许是他要走的时候,因为大宋万里江山还有等待岳家军收复之地,曾经的故都汴梁或许还在等待着光复。
岳飞已经不能再多等了,张渚镇虽然风景秀丽,有山且有水。可对于奔赴抗金前线战场,此时的岳飞已经显得有些迫不及待了。
岳飞住得地方的房东名叫张大年,此人曾经就任过黄州通判,如今已经告老还乡,成了一个闲隐之人。在家里面过着逍遥的生活。张大年与岳飞在这段时间相处的非常好,当得知岳飞就要离开之际,难免会出现一种不舍之情。
而岳飞也对这位好房东张大年有些不舍,于是乎岳飞怀着复杂的心情走到了张家的一面屏风旁边,并且提笔在张大年家中的屏风上题词,以作为留念。这首词的名字叫做《五岳祠盟》,以下便是
“自中原版荡。夷狄交侵。余发愤河朔。起自相台。总发从军。歴二百余战。虽未能逺入夷荒。洗荡巢穴。亦且快国雠之万一。今又提一旅孤军。振起宜兴。建康之城。一鼔败虏。恨未能使匹马不回耳。故且养兵休卒。蓄鋭待敌。嗣当激厉士卒。功期再战。北踰沙漠。蹀血虏庭。尽屠夷种。迎二圣归京阙。取故地上版图。朝廷无虞。主上奠枕。余之愿也。河朔岳飞题。”
岳飞是在亲率的岳家军德胜而归后,写下这首题记的。心中那份慷慨激昂的热情难以言表。故此题一首《五岳祠盟》,也是为了抒发自己誓死抗金的雄心壮志,记得岳飞当年呈递圣上文书之际,说过这么一段话“国家平燕云之初;臣方束发。从事军旅;誓期尽瘁;不知有家!”。由此可知岳飞从事军旅生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以此题记可表岳飞一颗丹心。直捣黄龙,迎回二圣,还我故国河山!
在靖康年间以来,岳飞率领岳家军也曾经历了不少战役,这一万多口子的将士,已经被训练成一支精锐的部队。然而当时在南方一带真正数得上的也没几支队伍,其中岳飞所率领的军队也算是一支很强悍的队伍。从这首题记上面看来,岳飞也的确是饱含着一腔热血,至于今后岳飞是否可以如愿以偿,以一颗忠心报效国家,这都是后话了,咱们以后走着瞧。
第一节。刚升了官儿,又出事儿了。
在岳飞收复建康之后,当月宋廷的宰相范宗尹就有了点子,他打算把淮东、西两路以及京西南、北两路、还有荆湖北路、陕西一带分成n个军区。每一个军区都又一个镇抚使。镇抚使这个官职是从南宋开始出现的,一个镇抚使差不多要管辖五个府或者五个州以及五个军城的防务。而且外加管理民政以及财政。南宋初年期间,先后任命了三十多个镇抚使。
其实这些地区大部分都是被强盗、土豪之流所占据。宋廷这种举动完全是没啥大用。只是为了抵挡金兵南侵做了一些准备而已。范宗尹这种主张其实是很消极的,他并没有去规划怎样收复故土,倒是跟高宗赵构的想法一样,那就是偏安一隅。
虽然想法是不错的,但是范宗尹并没有按照实际出发想这些事情。毕竟这些镇抚使所管辖的区域都不是很大,不论是哪一方面都是显得十分单薄。抵挡金兵也不过是纸上谈兵而已。根本就起不了太大的作用。而且做镇抚使的人太多了,人心就不是很齐,更别提去抵御金兵了。范宗尹这种建议提出来之后,赵构就认同了。但事后的几年里面,这些镇抚使是怎样为国家效命的,那就可想而知了。不但有互相残杀的,还有投敌叛国的。从上述的事件上看来,可见范宗尹这条“策略”也不见得高名多少。
盗贼戚方被灭之后,张俊也就大摇大摆的回到朝中,而且对范宗尹建议,说岳飞可是难得的将才,范宗尹也就随之认同,并且对高宗赵构阐明建议。不光是范宗尹这样说,对于岳飞有一定了解的宣州文士邵缉也对岳飞有着很高的评价,并且上书举荐岳飞,上书内容如下:“岳飞骁武精悍,沉鸷有谋,临财廉,与士信,循循如诸生,动合礼法”。而且又摆出岳飞的不少战绩以及威名来,让高宗赵构这么一听,感觉自己果然是没有看错人,岳飞的确是一名良将。而且在建炎四年五月份那次见面,岳飞也给了赵构颇深的印象。也算是赵构糊涂一世聪明一时吧。
随之,赵构便在七月份让朝廷给岳飞升官,直接升为武功大夫、昌州防御使。并且任命岳飞为通州、泰州两州的镇抚使兼泰州知州一职。等于说岳飞在官阶上面升了一个位置,但还是从七品的官儿。前几节也曾经说过,因为官阶五十多个层次,所以岳飞还是从七品的官儿。虽然岳飞的官职并不高,但至少是个镇抚使。这就是说岳飞可以跟其他诸多镇抚使平起平坐。
升官的岳飞,知道了这种任命之后,表现的并不是兴高采烈的高呼万岁万岁万万岁,反而是十分不满这种任命。通州、泰州两地就是现在的江苏南通一带以及江苏泰州一带。从这两块地方来看,并不难看出,这两块地方并不是什么战略要地。而且是与岳飞当时“乞益兵守淮”的意思一点也不相符,而且刚才说过,镇抚使属于防御型的官儿,并不是攻击型的官儿,这样跟岳飞原本的意愿是完全违背的。故此这么一来,岳飞就不服气了,于是便想朝廷申诉。
其大概意思就是,岳飞认为朝廷给他弄到两片鸟不拉屎的地方,完全是鄙视我的能力,怎么说也要给我弄到一个战略要地去当官儿吧?之后岳飞又长篇大论的叙述如何收复失地的意见,希望陛下能够批准之类的话。
可试想一下,像高宗赵构这样谈金色变之人,他能够批准岳飞这种雄心壮志么?答案是肯定的,没错肯定不可能。因为赵构的意愿是偏安一隅,这是说好听的,说不好听的就是苟且偷生。这种意愿跟岳飞收复故土的意愿是风马牛不相及的,故此赵构也是百分之二百的不准岳飞“胡闹”。
可为了不博岳飞上书的面子,朝廷方面直接回复岳飞,说不准此事,反而是回复岳飞说收到这个建议而已,之后岳飞上书这件事情也就不了了之了。
这事情暂且不提,再说完颜宗弼渡江以后,采取的方式是水陆并进,虽然在黄天荡吃了韩世忠一闷棍,但完颜宗弼还是心存侥幸心理,退守虽然是真,但也抢劫了不少金银财宝,送到金国境内。
这时南宋的承州、天长军镇抚使薛庆以及泗州、涟水军镇抚使赵立两员将,率领部队镇守完颜宗弼必经之路,使得完颜宗弼归去的部队收到拦截。
为了打通南北的水路,节制淮南战场的金国元帅左监军完颜昌来到了六合,与完颜宗弼会面,两人就开始商定计划,其计划的商定便是如何攻打楚州。而真州、扬州的镇抚使郭仲威得知此事后,便与薛庆约定,共同抵抗金军。
虽然约定的不错,薛庆依约领兵至扬州,可老天真是有不测的风云,郭仲威此时竟然变卦。最后导致薛庆一个人傻了吧唧的孤军奋战,这样最后的下场也只得是兵败退守撤回扬州一带。可郭仲威竟然来了一招更狠的,就当作不认识薛庆一样,不理睬薛庆。薛庆无奈之下继续奋战,可终究是寡不敌众,最终被干掉了。郭仲威这小子也就弃城而去。金军一下子啊便将扬州、承州攻了下来。并且形成了包围,将楚州围困了起来,这样一来楚州的处境是相当的危险。
这时候金军意愿并不在淮东一带,而是主攻陕西一带,完颜宗弼此时也被调到西边跟南宋的知枢密院事张浚干仗。淮南这一边只有完颜昌以及龙虎大王完颜突合速节制。
这样一来,金军的部队很明显被划分的单薄了许多,此时宋廷却没有联合部队攻打金军。此时东南战场的韩世忠、张俊、刘光世都是有着不少兵将之人,如果朝廷要是摆出一副决战淮东的气势与计划,那么金军也不能十分嚣张。
说是这么说,但高宗赵构却不是这样认为的,他看这一场局势,感觉要是决战淮东,肯定不好使,因为他觉得韩世忠刚败,肯定不能再继续作战,而刘光世跟张俊这两人,也是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的,相互不和谐。所以决战淮东的计划也是不可能的。
此时宋廷的签书枢密院事赵鼎有了决战淮东的打算,于是便找到了张俊,想跟张俊商量商量,看看能不能与韩世忠、刘光世两个军一块儿与金兵干一仗。可张俊一听赵鼎的意思,立刻软了下来,并且义正严词的拒绝了赵鼎的建议。大概意思就是说:“金军这么勇猛,怎么抵挡?而奇瑞赵立现在危在旦夕,若是出兵,恐怕与徒手杀老虎有什么区别,而且根本没啥意义啊。”
这种胆小怕事之人,实在是成不了大气,这种推托责任之人,实在是不该当一方统领。这种。赵鼎也是被逼得没办法了,直接跟赵构言明了,只要张俊出兵,我愿意与其一同前往。这回赵鼎可是豁出性命了,谁知道此次出兵是凶是吉呢?
话都说到这份儿上了,可张俊还是老样子,来了一个抗命不从。这种乱世宋廷的命令张俊完全当作放屁而已。于是宋廷也十分无奈,只得换人不用张俊出兵,又找到了刘光世,让刘光世出兵。而且把岳飞、郭仲威以及接替薛庆的王林与海州、淮阳军镇抚使李彦等部划给了刘光世,全部听从刘光世节制。意思就是一块儿去救援楚州。
不得不说得是,宋廷这种想法的确是好的,至少不是退兵这么恶心的决策。可是宋廷却有一件事情没有想到,那就是刘光世这个人儿的问题。刘光世这个人儿可是典型的贪生怕死之辈。属于看到金兵两腿就打哆嗦那种。宋廷派遣刘光世过去与金兵干仗,这不是脑子进水了又是什么?刘光世怎么可能任听宋廷调动呢?尤其是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情,刘光世要是积极主动的去请缨参战,那就邪门了。
第一次的金牌传令带着高宗的手诏,来调遣刘光世当作没听到,第二次的金牌传令刘光世当作没看见,第三次的金牌传令刘光世当作放屁,第四次的金牌传令调遣刘光世直接无视,第五道金牌传令下来后,刘光世顶不住了,在这么下去赵构这小子非要砍了老子不可。于是乎,刘光世慢慢悠悠的发兵去救援楚州了。这么一下来,宋廷一共给刘光世发了五道金牌传令以及十九道枢密院札。也就是因为当时那个年代太乱了,要是太平年间,估摸着刘光世早去西方净土玩大勺子去了。
不过刘光世虽然是出兵了,但他一贯的举动都是他本人绝对以及肯定不会亲临阵前。只是派遣偏将出战,这已经算是很给面子了。这回支援楚州,刘光世完全是打马虎眼,出兵路线也是绕道走,就是不去楚州。在淮东一带游离着,一直到了九月份才撤退。等于刘光世压根就没有救援楚州的意思。宋廷的派遣也完全成了一口空话而已。
第二节。承州城下的艰苦奋战
岳飞乞书免去通州、泰州镇抚使之事未曾批准,也是很无奈的接受命令。在八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