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瓦 >

第83部分

汉瓦-第83部分

小说: 汉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倒是刘备率先打破了宁静,笑道:“二弟,咱们有几年没有坐在一起喝酒了吧?”

上次回家是为父母奔丧,刘泽因为哀痛,整个人精神恍惚地过了三个月,根本没有时间和刘备坐下来把酒言欢共叙离情。

刘泽把玩着酒杯,道:“有五年了吧,那时我们还在卢府求学,最后一次喝酒时还有公孙瓒、简雍、德然他们,而后便各奔东西,天各一方了。”

“想想当年,也是少不更事,那时我喜欢车马,喜欢音乐,喜欢漂亮的衣服,全然不懂家世的艰辛,想想也是惭愧的很。”忆往昔,刘备是感慨万千。

刘泽笑道:“可不是,那时候父亲还只是个小吏,薪俸微薄,你每次从家里偷钱出去买衣服回来便少不了一顿皮鞭的。”

刘备也大笑道:“你也好不到那儿去,小时候你甚是顽劣,记得你回家后未到卢师府上先上私塾的时候,那个教书的先生姓石,你捉弄了人家多少回。书里面给夹个癞哈蟆,直吓得老先生魂飞魄散,还有你一句‘细羽家禽砖后死,粗毛野兽石先生’,没气得老先生当场就背过气去,为此你挨过的打可不比我少呀。”

刘泽哈哈大笑,转而长叹一声道:“想不到再回首已是物是人非,父母相偕离世,你我各奔前程,诺大的家转眼便是空荡荡再无一人,都是浮云呐。这第一杯酒,敬咱们的父母,感谢他们的养育之恩,愿他们在九泉之下安宁吧。”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

第一百四十六章兄弟谈心

他们坐的位置正是堂屋,父的灵位便供在正中间,刘泽将杯中的酒缓缓地倾倒了灵位前。随后他又满斟一杯,道:“第二杯酒,再敬咱们的父母,感谢这么多年来他们的敦敦教诲,无私关爱,没有他们的辛劳便没有今日的我们。”

说着他又将满杯的酒倾倒在父母的灵位前。他再次地将酒杯斟满,道:“第三杯,仍然敬咱们的父母,我们兄弟同心,其利断金,一定不会辜负你们的冀望,终有一天,我们兄弟俩会成就一番惊天动地的伟业,无愧于刘氏宗姓,请你们在天之灵辟佑我们兄弟吧。”

刘备默默地注视着刘泽将三杯酒敬完,道:“二弟,逝者已矣,你就不必再感怀了,父母临终最大的愿望,就是我们成就一番大事业,舍此之外,别无他求。”

“大哥,你对时局有何看法?”刘泽问刘备。

刘备迟疑了一下,道:“黄巾虽然猖狂,但却是一群乌合之众,朝庭虽然腐朽,但四百年的根基底蕴岂是张角几个跳梁小丑可以动摇的?相信不出二年,黄祸定然可以平定,天下还能太平。”

刘泽摇头道:“莫说二年,就是二十年,这黄乱也难平定,朝庭已经是腐朽不堪,民不聊生,纵然张角身亡,依然会有另一个张角站出来,黄巾之乱必将绵延数十年。”

刘备悚然一惊,道:“依二弟之言,这天下岂无有宁日?”

“张角身死之后,黄患未绝,但渐式衰微,虽可祸乱一方,却不能威胁到朝庭根本。乱其根本者,必另有其人。”

“二弟所指何人?”

“像公孙瓒之类的枭雄,他们已经嗅到了大汉要变天的味道,拥兵自重,不服号令。当然这只是前奏,随着平叛的进一步发展,朝庭会下放更多的权利到地方手中,而这些权利会进一步地助长当权者的利欲熏心,一旦到手,又岂肯交回,维系了大汉数百年基业的中央集权将一步步地蜕化下去,各地诸候将风起涌云地登上历史的舞台,所以说乱大汉者黄巾也,亡大汉诸候也。”

刘备将信将疑道:“忠于大汉的朝臣还是有不少人的,比如老师卢植,大臣张温、黄琬、杨彪、王允,将军皇甫嵩、朱隽等等,有这些名臣良将相辅,有人想变天也是不容易的,何况当今圣上也不会坐视有人去挑战他的权威。”

刘泽淡然一笑道:“大哥,你以为被酒色淘空了的那具躯体还有几年的活头?皇上的崩殂将会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从此朝野分崩离析,群雄逐鹿天下,乱世真正地将要来临。你无须惊讶,也勿庸置疑,事实将会证明我所言非虚。你我兄弟无法左右乱世的降临,但我们却有能力在这乱世之中占有一席之地。今日白天,当着外人的面,只能讲些官话套话,现在只有我们兄弟二人,推心置腹,畅所欲言。想在乱世之中占有一席之地,也不是件容易的事,趁着黄巾之乱,我们得谋取将来争雄天下的资本,这件事已是迫在眉睫,刻不容缓。幽州之乱已平,下一步我计划前往广宗助老师卢植一臂之力,剿灭黄巾,甚喜大哥返回涿郡,可与我同行,共成大事!”

刘备犹豫了一下,刘泽的话虽然有些耸人听闻,但刘备却没有怀疑它的真实性,从小刘泽便是每言必中,他对时局的预判精准异常,就连黄巾之乱此等大事都预测地毫无偏差,至于天下将来的走势,刘备自然没有怀疑的必要。

“二弟所言不差,只是为兄现在身不由己,而且伯珪对我恩厚,不忍弃之。”

“公孙瓒志大才疏,远非英雄之辈,将来就算可以雄距一方,终不免灰飞烟灭,大哥屈身事之,岂不明珠暗投?”

“伯珪与我情同手足,赋我重任,现在弃之,于情于理也说不过去。”

刘泽明白,说实话,刘备还是不舍他那个六百石的长史官职,心中暗叹一声,道:“大哥若不愿弃官去广宗,弟倒有一计,既不背公孙瓒又可立下战功。”

“噢,愿闻其详。”

“大哥此番带兵前来,虽是奉了伯珪之令,然在涿郡,却受刘刺史所辖。不日青州将传急报,刘刺史必派兵前往救援,我可以举荐兄长前往,既是奉刘刺史之命,公孙瓒那边必不会怪罪。青州黄巾虽众,然只是些乌合之众而已,极易破之,兄长至青州之后,可以助战之名暂驻青州,以图发展。”

刘备点点头道:“如此甚好,既不负伯珪又可出兵破贼,只是二弟缘何断定青州刺史为何要向幽州求救?”

刘泽倒是一怔,是啊,青州有难,首先应该是向朝庭请求援兵,就是朝庭救兵不到,求援的对象应该也是邻近的州郡,青州与冀、兖、徐三州接壤,而与幽州中间隔了黄祸最严重的冀州,为何青州有难时刺史龚靖舍近求远地向幽州求救,真倒是让人费解了。

刘泽倒没有解释,道:“既然大哥如此决定,那便早做安排吧,来,我们共饮此杯,祝愿大哥马到功成。”

饭后,刘备立即告辞了。本来刘泽准备让他留宿一晚的,但刘备念及公务在身执意离去,刘泽也不便强留,拱手而别。

次日清晨,刘泽刚刚起身,刺史府的小吏便前来传刘虞的口讯,请刘泽到太守府议事。刘泽也不敢担搁,匆匆赶到城里。刘虞和众官吏早先到了一步,人人脸上喜气洋洋,仿佛中了头彩,另外尚有一人刘泽未识。

刘虞一看刘泽进来,亲自迎了上去,道:“贤侄来的正好,介绍一下,这位是朝庭任命的涿郡林太守。”

刘泽冷眼打瞧了下突地冒出来的这个涿郡太守,涿郡被黄巾攻打的时想倒是没有踪影,现在太平了倒是来得挺快的。

那位林太守倒是满面春风地拱手道:“在下林昱,早些时日便得到朝庭任命,只因黄巾作乱,道路隔阻,久久未能上任,幸得刘公子大破贼寇,我涿郡百姓才得以幸免,在下在此谢过公子了。”

刘泽拱手还礼道:“林太守不必多礼,涿郡一战,幸得刘刺史指挥有方,各位同僚齐心协力,才得以大胜,其功并不全在在下。”

刘虞道:“贤侄来迟了一步,朝庭宣旨的特使刚刚离去,皇上在圣旨中对此次涿郡之战大为褒奖,称此役乃是对黄巾作战第一大捷,诏令天下而习之,对此番有功之臣也是大为犒赏。”

刘泽这才恍然明白,敢情大家喜气洋洋的都是得了朝庭的好处。

“刘刺史此番晋封容丘侯,加太尉衔,可喜可贺。”邹靖也是一脸的喜色。

第一百四十七章朝庭封赏

朝庭对刘虞的封赏的确不低,加三公、封列侯,敢情汉灵帝也是被黄巾给打怕了,各地的急报如雪涌般地报上京师,不是这城那县丢了,就是这官那吏被杀了,好不容易才从幽州传来了大捷的讯息,精神振奋,自然封赏也格外的重了。

看邹靖的模样,他的好处也定然不少,刘泽对刘虞拱手道:“恭喜叔父贺喜叔父。”

刘虞面上一红,反倒有些不好意思,他心里清楚的很,涿郡大捷说穿了,其实就是刘泽一个人的功劳,与他包括幽州众文武官员半文钱的关系也没有,无功不受禄,如此大的功劳他一人独享了,而真正的有功之人却——刘虞沉吟一下道:“贤侄与我到后堂叙话。”

刘泽暗忖,这刘虞倒有点古怪,难道有什么话当众讲不得。刘泽含笑与众官员一一见礼,而后随刘虞到了后堂。

刘虞摒退左右,神色凝重地道:“为叔上报朝庭的奏章之中,将此次涿郡之战的详情如实报上,同时我也举荐贤侄出任太守一职,只是皇上此番圣旨中对贤侄之功并未提及半分,幽州各级官员均有升赏,唯独没有贤侄。此事也让为叔惭愧万分,我准备上奏朝庭,辞容丘侯,另外再次为贤侄请功,倘若皇上不准,我这幽州刺史也一并辞了。”

刘虞在此事上略显惶恐,生怕刘泽误认为隐瞒实情,虚报战功,将刘泽的功劳据为己有,不过刘泽知道刘虞乃忠厚长者,谦谦君子,断不会做这些小人才做的事。

刘泽道:“叔父万万不可,朝庭自有朝庭的规矩,小侄乃一介白身,岂能一日便跃龙门?何况叔父得封列侯,乃实至名归,若非叔父张榜纳贤,小侄那有机会投身军旅,若非叔父恩准,小侄又岂有机会破敌,为帅者,能审时度势,运筹帷幄方为帅才,涿郡大捷,叔父乃第一功也,朝庭恩赏也是实至名归。”

刘虞苦笑一声,道:“贤侄如此说,真让为叔汗颜不已。任劳任怨,淡泊名利,泽被苍生,润化万物,你的名字取得甚好,人如其名,人如其名啊。”

刘泽淡然一笑道:“叔父过奖了,小侄尚在年青,来日方才,机会有的是,如此国难当头,若一心只求个人功名,又岂是君子所为?”

“贤侄是不是与中常侍张让有些过节?”刘虞冷不丁地问了一句。

刘泽一怔,道:“叔父为何有此一问?”

刘虞面色有几分凝重。“方才我私下问过朝庭特使,他虽不曾明言,但也隐晦地提到此事极可有可能与张让有关,若非是他向皇上进谗言,皇上又岂能坐视贤侄之功。”

敢情还有这一出啊,刘泽倒是真没想到张让睚眦必报,在这里等着自己,苦笑道:“几年前做生意时与张让有些纠葛,想不到这些中涓报复心挺强的,也难为了堂堂张让,居然能记得我这个小小山野之人。”

刘虞叹道:“阉宦浊流,素为清流所不齿,但十常侍权势浩大,真要是他们有心为难,只怕贤侄仕途蒙尘。”

“小侄之愿,天下无贼而已,百姓安居乐业,安享太平,至于求取一官半职,倒也无所谓。”

“贤侄举孝廉之事,三公府倒是恩准了,也不必去京城考试。现在涿郡黄乱平定,新太守业已上任,为叔也准备返回蓟县治所,幽州兵曹从事一职尚在空缺,希望贤侄可以屈就。”

刘虞原先许给刘泽的是太守职位,但太守的任命出自朝庭,朝庭没有恩准刘虞也无权任命,在他的任命权限中,兵曹从事算是一个比较大的官了,主管一州军务(不领兵,领兵的是州校尉),略似与后代武装部的功能。刺史只是个六百石的官(当然刘虞例外),刺史府属官的薪俸自然不可能高过刺史薪俸,最高的刺史别驾为比六百石,其他从事治中等皆是三百石到四百石不等。

不过对于刘泽一介白身而言,直接担任四百石的官职也算是惊世骇俗了,要知道从举孝廉为郎官再熬到四百石的位置至少得七八年时间,甚至有人穷其一生不过做个县尉县丞,很难得到升迁。可刘虞心里明白,刘泽此番的功劳就算把自己的位置给他也不过分,可是以他的权力也只能给他个兵曹从事的职位了。

随着州刺史的权力增加,像兵曹从事这类的刺史属官权力也变得大了起来,别说是品秩相当的县长县令,就算是郡守国相,也往往受制与刺史属官。但刘泽那可是胸怀天下的,别说是幽州兵曹从事,就算是幽州刺史的位子,他现在都不屑一顾。幽州将来是公孙瓒的地盘,想要在这里发展,无异与虎口夺食。更何况幽州乃极北苦寒之地,人口稀少物资匮乏,将来做争雄天下的根据地那是远远不行的。

刘泽婉言谢绝道:“多谢叔父美意,但小侄恐不能胜任,小侄先前已应允恩师卢公,幽州事毕后当前往广宗助战。小侄准备近日就向叔父辞行的,今幽州之危已解,朝庭诏令已下,小侄这便告辞,前往广宗,助卢公一臂之力。”

刘虞默然地点点头,道:“贤侄一片拳拳抱国之心,令人钦佩,幽州也确实不是贤侄施展才华之地,投到卢尚书的帐下,或许是更明智的选择。只是我有负于贤侄呀,他日贤侄若有难处,只管来找为叔便是。”

刘泽应了一声,方待退下,这时门外一小吏低声在外禀报:“刘刺史,青州有急报传来。”

刘虞一怔,急道:“呈上来!”

小吏很快地将书信呈了上来,刘虞急急地拆开视看,面色不禁凝重起来,半响颓然一叹。

刘泽明白该是青州刺史龚景求救牒文到了,乃道:“叔父何故叹息?”

“这是青州刺史龚景传来的告急文书,青州境内黄患猖厥,大半郡县业已沦陷,近日黄巾数十万围困临淄城,攻势甚急,临淄危在旦夕,故而龚景下书求救。”

“青州与幽州相隔甚远,龚青州为何不向左近州郡求救,舍近求远地向幽州求救。”

“与青州相邻的冀兖豫州黄乱更为猖厥,这些州郡多自顾不暇,哪里有多余的兵马去求援青州,就算是黄乱不太严重的徐州,为求自保也不肯出兵青州。其实龚景与我乃是连襟,此番青州有难,于公于私都不能袖手旁观,只是……哎……”

“既如此,叔父理当派兵前往,现在幽州初平,兵势大盛,此番南下救援青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