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第一军阀-第2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英法的工业技术比较烂,所以绝对没有多少能与中华民国竞争的优势产业。
但德国如果发展,就会产生一颗定时炸弹。
加上中华民国这颗定时炸弹,欧洲00后绝对是史上最悲剧的一代人,而欧洲10后的日子,也不会很好过。
中国00后则是一个充满机遇的一代,他们进入社会的时候,中华民国已经扫平了日本,小部分00后参与了干涉俄国的战争,但普遍都没有走上战场。
加上此时中华民国正是需要人才的时候,他们又碰上了义务教育,以及国家大力发展教育的时期。
从学校里一毕业,就不愁找不到工作。
国家到处都要用人,只要肯用心读书,成为中产阶级非常容易,通过学业而成就高产阶级的门路也不是完全被堵死。
可以说中华民国的00后,是机遇最大的一代,也是日子比较好过的一代。
而此时中华民国的90后,机遇也非常大,几乎是只要文化达到一定程度,就能很轻松的找到一个收入高的工作,甚至是身居高位。
那些没什么文化的,主要机遇就是成为技工,收入即稳定也比较高。
也有很多没有文化的90后,通过参军也学到了文化,同时也一大群人成为了军官,退伍后立功的分配了农场,没立功的则转业成技术工人进入工厂工作,或者是进入了安保公司工作。
还有一群退伍兵,则成为了民族资本商人。
当然,一个人活在这个世上,主要不是看收入多少钱,也不是看成就有多高,好不好过还是看幸福程度。
如今中华民国,就算是那些在工地上做苦力活的民众,也都感觉很幸福,因为他们之前经历过拮据的生活,很满意现在的生活,有活干,有钱赚,有饭吃,出头也容易。
人才是耐用品,一个人工作到六十岁退休,当好的工作岗位都被一群中老年人占领之后,年轻人就比较难出头了。
这种现象在每个国家都存在。
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就是提前退休,但退休金又成了一个头疼的问题,所以这个问题不好解决。
生不逢时的话,那也就是悲剧。
……
财团在年关来临时,则在对过去一年的规划进行评估,并对未来一年做具体规划。
其中提高战争潜力,依旧是最重要的内容。
这也是江渝十分关心的内容。
“经过一年的调整,财团有意识的调整了各种商品的类型,已经初步达到了当初制定的要求。”
周子跃对江渝说道:“就算是生产玩具的,我们都让玩具厂生产那些可以提高战争潜力的玩具。”
说着周子跃拿出一份单子,上面全是那些战争期间禁止生产的商品。
“这些商品,我们都尽量要求能够用可以提高战争潜力的材料来开发产品,同时也通过销售渠道来引导民资往这个方向发展。而那些战争期间需要生产的商品,则分为两类来生产,一类战争期间保留生产,采取的是节约、快速的路线。另一类则是战争期间转为生产军需品,则按照可以转化的模式来生产。”
“好,继续按照这个路线执行下去。”江渝十分满意,财团这种执行路线,可以更大程度的加大战争潜力。
只要有足够庞大的战争潜力,就可以碾压一切敌人。
第038章:战争明朗化
在喜庆的气氛中,立春来临了。
时间进入庚申年(20),庚申年是干支一气的年份,天干为庚金,地支申金藏干本气庚金、中气壬水、余气戊土。
这是中华民国建国第九年。
中华民国每一个国民,都为民国政府所取得的巨大成绩而振奋,家家户户都在里吃了一顿丰盛的年夜饭。
天南地北的各种食材,都能在老百姓的餐桌上找到了。
有从海外捕捞回来的各种海产品,也有本土的渔产。有从热带运回的水果,也有本土出产的柑橘、苹果、青枣等水果。
即有各种鸡鸭鱼肉,也有当地传统菜式。
水饺也许是年夜饭当中最普遍的东西,大部分家庭在过年时都要包水饺吃,妇女们从一大早便开始精心准备。
吃过年夜饭,人们听着音乐、广播,时间渐渐到了凌晨。
凌晨要开大门了,家家户户把准备好的鞭炮拿了出来,全国各地城市从0点起,便没有安静过。
鞭炮的声音充斥着整个城市,噼里啪啦的声音响个不停,人们也沉浸在这热闹的节日气氛当中。
整个国家在节日中成为了一个欢乐的海洋。
就连那些外国人也被深深感染。
大年初一开始,全国各地都举行了各种各样的民俗表演,这一天国民穿着汉服走在了大街上,见面时互相传达着拜年的问候。
全国各地的电影院、广场从大年初一开始。便开始放映这一年的春节联欢晚会,民国春晚很受老百姓欢迎。
春节晚会上有各种表演活动,都十分精彩。
对于这个没太多娱乐活动的人们来说。有很大的杀伤力。
人们从大年初一开始,便开始走家串户的给亲戚朋友拜年,并宴请亲戚朋友到家里吃饭。
妇女们在这时候是最忙碌的,她们在家里准备了丰盛的菜式。中华民国的中高收入阶级的家庭中,妇女的生活也变得愈加优渥起来。
这时的社会主流舆论,还是主张妇女当一个贤妻良母的。
不管是低收入阶层,还是高收入阶层都是如此。
至于是否工作的问题。在中华民国并没有太多的争议。
在昔日的满清封建统治下,每个贫穷家庭都在为了生存而忙碌、奔波,妇女不仅要做家务。也要承担起一部分养家的责任。
旧时代的贫苦家庭妇女,都非常的勤劳。
因此妇女是否参加工作,在中华民国没有定论,参加工作也好。不参加也好。都是允许的。
但政府还是提倡妇女在兼顾家庭的前提下参加工作,在战争期间,这些妇女肯定是要参加工作的。
唯一对妇女参加工作有限制的就是旧时代的官宦之家,以及一些地主阶级,这些家庭是反对妇女参加工作的。
但是随着女子教育的全面普及,妇女参加工作的意识还是被培养了起来。
女人参加工作,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自然能够使建设、生产效率大大增强。因此是有好处的。
但万事万物,都是有两面性的。
妇女参加工作后。有了独立经济收入,自然就不用依仗男人了,这也就出现了一些社会问题。
性别这个东西既然投胎时就已经选定了,男为乾为天,女为坤为地,很多东西都是天经地义的。
不过相比好处来说,一定程度的女权运动问题是可以接受的。中华民国还是鼓励妇女参加工作,前提是要把家庭照顾好。
孩子们是过年时最快乐的,过年不仅到处都能收到红包,而且可以无忧无虑的玩耍,又有大把好吃的东西。
年纪大一些的孩子,也感觉到每年过年总是有很大变化,红包越来越多,好吃的东西也越来越多,玩的东西也多了起来。
很多来中华民国工作的洋人,还是习惯于过年到处去蹭饭。
他们并没有过春节的习惯,但是他们知道,这是一个可以到处吃大餐的节日,那些富贵人家,以及一些富裕的大宗族,每天都会摆下筵席,大年十五之前,这些洋人跑去拜个年,说点吉利话,都会热情欢迎他们。
监狱里,过年时的牢饭也比往常丰盛得多。
那些俄国劳工们,过年时也享受到了不错的待遇。
不过现在是工业时代了,春节过得也不像往年那么悠闲了。
以前是农业社会,人们过年时也没什么农活可干,就是无所事事,偶尔看一看唱戏什么的。
现在很多国民都是按假期过年,假期一过就得回工厂、工地工作了。
只不过尽管不是那么悠闲了,但是国民却感觉更加幸福了。
有句话叫做:有钱天天过年,没钱度日如年。
当人们普遍富裕起来的时候,自然感觉日子非常好过。
尽管工作可能会比较忙、比较累,但是现在即能吃饱肚子,也不需要为了社会必须资源而发愁。
就算是成年人,很多时候也可以过得无忧无虑,顶多是一些工作上的压力。
这时候的民国不像二十一世纪,二十一世纪的人尽管能够吃饱,但是社会必须资源却被少数人大量占有。人们得考虑很多东西,也有很多的压力。
一名英国记者后来在他的《民国见闻录》当中写道:“中国人习惯过的春节,就像是西方人的狂欢节。但他们并不像西方人那样疯狂而毫无秩序的节日狂热。他们的狂欢节,人们都带着平和的喜悦。他们穿上华美的民族服装,互相传达着节日的问候。家家户户准备着丰盛的食物。孩子们快乐的玩耍着。这里没有战争,也因为工业的发展,以及对外军事的胜利。以及欧洲战争而富裕了起来。而这里的工人、农民,不是有失业保障就是有政府补贴,在医疗、教育方面都有保障制度,他们的普通民众没有太多的烦恼,就像是一个东方天堂。”
很多刚来中华民国的洋人惊讶的发现,这里和印象中的中国是完全不一样的。
没有辫子,也看不到因为长期营养不良而面黄肌瘦中国人。而且这些中国人身上穿的衣服比他们还要时尚,他们反而像是一个土豹子。
而且大街上已经能看到不少家庭汽车了,货车更是到处穿梭。比欧洲的汽车数量多得多。
在大上海,这里高楼林立,都市化气息比欧美任何一座城市都要浓厚。
同时那些来到上海的洋人也发现,传说中的东方冒险天堂上海。此时已经变成了一个比欧美机会更少的地方。
中国人对他们这些洋人已经不感冒了。
如果来到中国的洋人不是技工、工程师、科研人员、学者。或是有一技之长,那么在中国这个地方根本就很难混下去。
会来东方冒险的白人,都是一些混得很挫b的家伙,没有学历、没有一技之长,这些欧洲流氓、**丝前往中国都得靠偷渡进入。来到中国之后,只能去干一些又脏又累的工作。
好一点的工作,轻松一点的工作,根本不会考虑他们。
他们偷渡来中国还是向蛇头借款。在这里可没有什么法律保护他们,他们完全就是黑户。
每个月的收入还得拿出近半来还给蛇头。
很多欧洲人因为工作环境恶劣。或是太过劳累,身体普遍都出现了一些问题,平均来到中国五六年后就会劳累致死。
这里不是什么冒险天堂,而是冒险地狱。
他们死了也就死了,根本不会有人管他们。至于他们的政府,根本管不到他们。因为他们是黑户,他们的政府也没有理由来管,同时也不想管他们。
而那些通过正规渠道进入中华民国的洋人,都是有一技之长的的人才,这些人在中华民国确实过得很不错,而且很多还收入极高。
欧洲人很多时候只看到了这表面上的阳光,却未看到另一面的阴影,因此让很多欧洲穷**丝们以为,到了中华民国就可以过上好日子。
不过也吸引了很多欧洲人才自发的移民到中华民国。
特别是那些小国家,因为欧洲打得一塌糊涂,让他们普遍没有安全感,加上来到中华民国可以有更安全的环境,并有更高的收入,以及更好的生活条件,那为什么不到中国去呢?
但也因为此时战争的原因,道路不是那么畅通,所以自发来到中华民国的欧洲人才还不是那么多。
不过战后的欧洲,将陷入经济萧条时期,那时候来到中国的欧洲人才也就更多了,中华民国在战后根本不需要担心什么人才不足的问题。
……
欧洲,随着中国的春节到来,欧洲的冬季也结束了,两大阵营在这一年春季继续开打。
协约国又制定了这一年的春季攻势,并且从中华民国那里进口很多物资,美国也从本土运来了大量物资。
同盟国则在一个冬季当中疯狂生产机械设备,然后出口到中国,以换取更多的军事物资。
不过这一年的春季攻势与去年的悲剧不同。
去年的春季攻势当中,协约国的战车还没开到前线就被炸掉了大半。今年协约国从中华民国购买了更先进的战斗机,这使得过去一个冬季的空军较量中,协约国占据了优势。
同时协约国也学会了用空军保护装甲师的战术安排。
协约国在3月间出动近四千辆战车,在空军的保护下,对索姆河防线的德军发动了猛烈的进攻。
德军的反击很猛烈,各种反战车武器都用上了。
协约国的战车在这些反战车武器的打击下损失惨重,战车被击毁了将近一半,但是因为有了空军的支援,协约国的大军还是一举碾碎了德军的索姆河防线。
协约国一路高歌猛进。德军只得再次后撤到了兴登堡防线。
双方的战争,打到这个程度,都是无比焦心的。甚至是无比恶心,在这进进退退的节奏中,已经打腻了。
好似胜利遥遥无期。
特别是同盟国士兵,更是有如此感觉。
协约国方面,英法士兵同样也有这样的感觉,不过美国士兵相比来说好一些,毕竟美国参战时间比较晚。
不过美国大兵的素质并不是太高。不过他们地炮兵战术比较成熟,不像英法炮兵那么傻吊,炮击准备尽然甚至长达一个星期。
美国炮兵。有更加清晰的作战意识。
但是美国在参战之初并没有认真准备,甚至是有点像是做游戏一般,认为自己参战后马上就能结束战争。
只不过后来,中华民国便让协约国栽了大跟头。
现在的美国。算是认真的打起这场战争。
战争发展到了这个时期。变得更加残酷,因为双方都在大规模的使用白磷弹,同盟国在用,协约国也在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