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科幻世界电子书 > 醒狮 >

第114部分

醒狮-第114部分

小说: 醒狮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糊地同塔台打了个招呼-半夜里大都是这样的,再说他们与基地塔台的人并不熟悉,就升空了。10分钟后,另2架卡-60就返航着陆了,他们奇怪地看着正在“修车”的2个人,刚走过他们身边,就被解决了。留下2个“岗哨”后,吉普车上的4个人就直奔塔台而去。一会儿1辆加油车就开过来给这二架直升机加油,陆战队员并没有惊动他们。
    吉普车一直开到塔台门口才停下,塔台的指挥人员和卫兵都是原来基地的,属于空军部队。夜间的一个卫兵也就是做做一般的警卫工作而已,他一见车上下来了2位第3旅的上尉感到很奇怪,马上迎了上来,立即被无声地解决了。车中又出来1名空军服饰的“印军”站在原来卫兵的位置。另外3名陆战队员悄无声息地奔上塔台,塔台上的4名航管指挥人员已经松懈下来,要等2个小时后再会忙起来,不过他们永远也不用再忙了。
    再说西部的机场,那边是米格机的基地。陆战队员解决了2名印军岗哨后,就见2名印军飞行员在2名地勤人员的陪同下走向2架米格-21。他们刚走过那辆“故障”的吉普车,就被解决了。吉普车上下来了2名我军的飞行员,他们套上了印军飞行员的头盔,就在陆战队员的帮助下登上了那2架米格-21,他们太熟悉这款战机了,我军也有少量的歼-7在俄国的帮助下,进行过类似的改进。他们用略带咳嗽的口音同塔台通话后,就迅速升空了。不久,另2架米格机返航着陆,飞行员下机时,只见那2个地勤人员压低了帽檐一言不发,不过夜班执勤人员不太舒服时常常这样也就不以为然了。刚下飞机就被解决掉了。留下2名“岗哨”,4名陆战队员也就直奔塔台而去。自有加油车来给飞机加满燃油。占领塔台的行动也很顺利。2个塔台先后向突击基地发回了得手的信息。
    却说那2架卡-60升空不久,等到另2架卡-60向机场返航,就立即向东边的突击基地飞去,他们本来就是到处巡逻的,不会惊动基地的印军。他们一着陆,就有技师过来,只要这2架直升机发送和接收一遍印军敌我识别码,我军已经得到了这个价值连城的编码。他们立即把编码加密后通过头顶的卫星,传输到了前指,只用0。1秒而已。另几位技师则忙于向这2架卡-60灌输我军的敌我识别码,并且换上了4枚我军的反坦克导弹,我军也有大批的卡-60,导弹的接口不成问题,就是修改火控系统的控制码费点时间。每架都挤上了12个人,作为武装侦察型它本来只能搭载6-8人。他们中有空勤指挥人员,有米格机的飞行员,以及陆战师的指挥官。
    得到塔台得手的信息后,这支先遣队首先出发,关键是出发的序列,先是1架印军的卡-60,后面紧跟着1架我军的电动卡-60,二者的外形差不多,前面一架的轰鸣声掩盖了后面一架无声的,它们双双越过巡逻道时,即使碰上巡逻的防空装甲车也无妨了。后面1架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它搭载有4枚我军的新型反辐射导弹和4名技师。这2架直升机直飞西边机场的米格机旁降落,自有2名“岗哨”为他们警戒。飞行员和技师们一下直升机就忙开了,卡-60则重新升空,去盯住那2辆巡逻的印军装甲车。2名飞行员登上了米格机,各2枚我军的导弹装上了2架米格机,比较化时间的还是技师修改机上的火控系统的识别码,否则它们不可能向印军的目标发射。忙了15分钟才完成任务。信息报到突击基地。在此其间另一架卡-60是过了10分钟后飞越巡逻道的,这可以迷惑巡逻的印军装甲车,直达东边卡-60的基地,着陆后技师忙着向那2架卡-60灌输我军的识别码,4名陆战队员将用它们攻击指定的目标。这二架缴获的卡-60上各有6名陆战队员又挤上了那二辆吉普车,到法国人住地回合,他们的任务很艰巨,就是要干掉那个警卫班活捉34个法国人。
    接到2架米格机已经改装完成的信息,而且那架卡-60上的陆战队员报告,2辆巡逻的印军装甲车已经到了基地的西边。石一正少将亲自发出了出击的命令。这一下,不但隆莱基地如同响起了惊雷,整个东线都掀起了战斗的狂涛,先说隆莱基地的战斗。
    6架Z-14M搭载了500名陆战队员和4辆BMD-M伞兵战车,直奔基地西边的第3旅的3个营的驻地而去,还有2架电动“黑鹰”搭载着2个小队的队员,他们的任务是夺取那10辆防空装甲车。6架Z-14M搭载了480名陆航兵团飞行员和6组技师直奔2个机场的虎式直升机停机坪,机内还有不少飞行员,他们将驾驶缴获的10架米格机和1架C-130返航。另5架Z-14M搭载了400名陆战队员和3辆BMD伞兵战车,直扑印军陆航兵团住地的大院和空军住的小院。他们都是从东面的通道进入基地内的,只要一进入圈内,其他的低空警戒雷达就不会探测到他们了,警戒雷达都是向外的。只有着落引导雷达在注视着它们,不过塔台已经在我军的手中了。空中打击的主力16架WZ-13也进入了基地圈内,然后分成3组奔袭各自的目标,各2架攻击基地北部的2个防空导弹阵地;8架支持对第3旅3个营的攻击;4架支持对参加培训的陆航兵以及基地空军的攻击。石一正师长和几位参谋乘坐的一架Z-15通讯指挥直升机随后跟进。
    活捉法国人的那组队员首先得手,他们隐蔽接近后,以飞刀和无声手枪解决了那个警卫班,然后从床上把睡意朦胧的法国人一个个拖了起来。法国人肯定他们的资料和工具都已经装上了那架C-130飞机了。信息报到指挥机后,石师长放心地下达了攻击的命令。各处顿时响起了爆炸声。首先是2架卡-60准确地以反坦克导弹击中了那2辆巡逻的装甲车。几乎与此同时,2架“黑鹰”无声无息地停到了警卫营驻地中央的装甲车旁,远处的2个印军岗哨做梦也不会想到中国人会到这里来,因为他们不是上次吃过苦头的基地警卫团,等他们清醒过来,一面发出警报,一面向这里射击时,那些陆战队员已经进入了那10辆装甲车了。车上的防空导弹虽然没有用,但是那10门30毫米机炮和12。7毫米机枪向四周营房的狂猛扫射,却犹如中心开花。此时外围的BMD伞兵战车由东向西,天上的WZ-13由西向东夹击,猛烈的炮火,打得那些刚从床上跳起来的“精锐”毫无还手之力。陆战队员配备的全是国产最新型的步榴枪――既能发射枪弹又能发射枪榴弹,四面围住营地后向营房发射枪榴弹。20分钟后这片营房就被夷为平地,自始至终印军也未能组织起有效的抵抗。
    那些围攻陆航部队的陆战队遇到了一些抵抗。原来昨天晚上算是陆航兵团培训的结业典礼,第3旅的旅长,第4旅、第14师、第15师的参谋长都带了一批参谋算是来祝贺的,晚上就住在这里。所以这里大大加强了警卫,夜里也有1个班的警卫在大院内外巡逻。当看到大批无声的直升机向他们的大院飞来时,立即通过对讲机向值班室报告――院内有一个排的部队,并立即退入大院。值班的连长立即按下了警报器,并想打电话请求警卫部队支持,可是电话已经不通了。那些印军的陆航兵团虽然精锐,可是离开了直升机还不如那些警卫呢。在WZ-13和BMD伞兵战车火力的联合打击下,那些抵抗迅即土崩瓦解。而且在空中指挥的石师长一看突击警卫营地的部队比较顺利,就指令那里的4架WZ-13过来参加对陆航兵团的攻击。陆战队员同样用步榴枪在大院四周以强大的火力进行扫射,在这样猛烈的火力打击下,这座大院内的“精锐”几乎全部变成废墟下的鬼魂。旁边的小院内的印空军人员也同时被“报销”了。
    攻击防空导弹阵地的分队战斗结束得更早,阵地的警戒雷达都是指向北方天空的。印军为了保卫这个重要基地调集了二个营的S300PUM2防空导弹系统,可惜它们根本防不了那4架卡-60和4架WZ-13的攻击。被引爆的防空导弹的二次爆轰,更是彻底地摧毁了这二个阵地。
    此时,东西二个机场上的虎式直升机已经开始陆续升空,沿着我空军开辟的贴近印缅边境的空中走廊飞向我方的基地。装载着34名法国人及其各种维修工具、培训设备和资料的C-130也在走廊中向北飞行;除了2架改装了我军的反辐射导弹的米格机外,地面上的8架米格机升空后,立即与在天上“巡逻”的那2架米格机编队,然后向北飞往我军基地。这条繁忙的空中走廊中居然还有12架Y-14、Y-8运输机,以及4架改装的专用运油机;前指所有的6架空中加油机向南飞呢。那些运输机是去装运基地仓库中的弹药和直升机、飞机的备件。运油机和加油机则更绝,是去基地灌装“免费”航空煤油的!
    2:35石师长得报,基地外边的约有一个师的印军快速向基地方向移动。立即命令以武装直升机、伞兵战车和缴获的装甲车予以阻截。这支部队是印军的184师,这种二线师哪里经得起陆战师精锐部队的猛烈打击。遭到二轮扫射后就不敢动了,我军只是不让他们接近基地而已。
    2:40又接到协调指挥机的通报,印军的一个约80架武装直升机群,已从迪布鲁格尔市南边的基地高速地向南方扑来。一位参谋报告师长,这批直升机以280公里的时速,约1个半小时后才能赶到,而且必须飞到附近的基地补充燃油才能投入战斗,估计要1小时50分钟才能向基地发起攻击。石师长迅即向前指报告要求派遣阻截力量,至少迟滞这一机群20分钟。实际上印军第2快速旅的这一武装直升机群是2小时20分钟后才赶到空空荡荡的隆莱基地的。
    天鹰7号基地7月10日当地时间2:20
    突击隆莱基地的行动并不是孤立的,前指组织了由空4师的240架战斗机和48架Q-6攻击机、12架EQ-6电子战机,海军航空兵14团的48架飞豹攻击机组成的庞大的攻击机群对整个东线的印军目标实施狂猛打击。由于空战主要在印军的防区上空进行,中央突击师出动强大的陆航兵团担负全线的营救任务。东线的各防御部队则以炮火和突击分队攻击印军的防线。规模十分宏大。前指的军事长官——成都军区司令员曾友君上将把前指的军事指挥部移到了天鹰7号基地。前指的战略指导思想很明确,我军已经进入了战略防御阶段,在整个防线加强纵深防御阵地,在个别地段建设坚固的坑道体系,以实施固点防守来抗击印军的攻击。但决不是消极地等待印军来进攻,而是不断地组织突击打击印军的进击基地和生动目标,最大限度地削弱印军的攻击能力。
    在第2陆战师向隆莱基地的印军目标发起攻击的同时,我攻击机群借助险峻的山区地形,从印军预警机的雷达照射的死角接近战区。印军的预警时间很短。一出山谷,战机就急速升空担负夺取制空权的任务。攻击机则继续从超低空扑向各自的目标:印军的防空导弹阵地、空军基地和炮兵阵地。为了指挥和协调这场大规模的空地一体战,前指出动了3架YJ-14M预警指挥机和2架EY-14M空地协调指挥机。全面攻击发起后,指挥部顿时紧张和忙碌起来。
    2:30开始各攻击机中队和电子战机纷纷向指挥部报告战果,至战斗结束,他们共摧毁了东线印军的14个防空导弹阵地,重创了11个野战机场,13个直升机前进基地和8个炮兵阵地。电子战机不但摧毁了2座远程预警雷达和6个军、师级的通讯指挥系统,还极大地干扰了战区印军的通讯指挥。
    同时,在东边的1号预警机报告,印军的第2架预警机已经升空,定点在科希马西北的上空。大批印军战机正在升空。指挥部马上指令,我军的预警机把2架印军预警机的位置传输给隆莱基地那2架缴获的米格机,并指挥他们立即向印军预警机发起攻击。原来那2架改装我军反辐射导弹的米格机将起那么大作用。他们不负众望,于25分钟后击落了印军东北战区仅有的2架预警指挥机,摧毁了印空军主要的战场指挥系统。
    2:35预先派出在各印军空军基地伏击的空军特种部队的16对歼-17隐形战机也发回了战报,他们在印军的各机场攻击正在紧急起飞的战机,频频得手。至2:45他们已经击毁了19架苏-27、苏-30和美洲虎战机,战果辉煌。指挥部立即指令他们返航,他们的安全至关重要。后来,除了2架被地面炮火击中后,成功地迫降在我军阵地外,其余的全部安全地返回出击基地。
    2:35部署在西边的3号预警机报告,印军北部战区的大批战机逼近东北走廊。指挥部指令,空1师的48架歼-11和歼-15战机,按预定方案组成2道防线阻截印军战机,不得放过1架。在将近3个小时的空中激战中,空1师的空中勇士以11:5的优异战绩,把印军战机死死地阻截在这条狭窄的东北走廊的西边。
    这次突击的主角-我军的战斗机群,在数量上、性能上都占据了一定的优势,而且编队整齐。印军原来在空中执勤的战机很少,全部用于保护预警机了,那些紧急升空的战机在起飞时就遭到了歼-17隐形战机的伏击,有不少机场还遭到Q-6的攻击,造成了一定的混乱,因此根本来不及在空中组成编队。空中的拼杀完全是一边倒的。空战了20多分钟后,印军又失去了至关重要的2架预警指挥机,空战的指挥顿时更加混乱。我战机始终保持了印缅边境空中走廊的安全畅通。激烈的空战2个多小时后,印战机的燃油就要见底了,我军战机的作战时间要比它们长20多分钟呢,印作战机群立即陷入了灭顶之灾。
    我军的第二波战机是开战半个多小时后陆续投入的,他们都有印军的敌我识别码,在空战中处于极为有利的地位。印军飞行员很快地发现了这一点,顿时恐慌起来,地面指挥马上命令他们以机炮攻击这类敌机。实际上是极难做到的,首先要在夜空中以目视判别对方确实是敌机,可是中方的歼-11与印军的苏-27在夜空中怎么区分呢?更致命的是,印军东北战区的战机全部升空作战,根本不可能再有第二波了,而其他战区来增援的战机一架都没有突破中方的空中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