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科幻世界电子书 > 醒狮 >

第180部分

醒狮-第180部分

小说: 醒狮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越军的空军参谋部根据地面雷达断续的报告已知己方处于劣势,于5:20已经命令金兰湾、藩朗的机群出击,那是12架苏-30、12架苏-27UB、48架米格-21-93。那已是越军在南方一半的精锐了,他们决定豁出去了。它们一起飞就被我预警机搜索到,并判别出了机型。消息传到空18师指挥部,几个参谋都欢呼起来了,似乎看到大把的勋章向它们飞来。立即指令各参战部队升空歼敌。
    越军的如意算盘是以双座的苏-30高性能的机载雷达为苏-27、米格-21指示目标,并担任空中指挥的任务,这是没有预警机时的好战术。我军当然熟悉这一套,作了针对性地部署。24架歼-8M直接向东高速逼近敌机,并且升到24000米的超高空,苏-30为了充当指挥机必然要升到高空的,如果苏-30向西南接近战区的话,歼-8就可以从侧后方的高空向它们俯冲攻击。24架歼-7Z、另外24架歼-12M和暹粒的24架歼-11升空拦截其余敌机,加上上一波战机还能参战的战机,我方在数量上仍占优势。
    先说24000米上空的歼-8M不久就被16000米高空的苏-30发现,越军中队长范雄中校发现双方并非相向而行,他们在向西偏南激进,而对方在向东偏北挺进,经过计算他们不改变方向,利用R-77增程弹的偏轴控制能力可以在极限射程击中对方,不过由于高度差的原因120公里的射程变成了110公里。于是命令接近到该距离时立即发射24枚导弹,不过他们也只有这么多了,为了发挥苏-30的对地攻击能力,还挂载了不少空地导弹和火箭弹呢,不过每机翼尖还有2枚近程导弹。
    不过歼-8机群的指挥官罗成天中校比范雄大胆,利用高空优势在相距120公里时就发射了24枚PL-14B,比范雄他们早了14秒。当然是指令控制啦,不过除了隐蔽,指令控制比被动雷达导引还有一个好处是离轴角大得多,因为机载雷达不必照射目标,目标数据是由预警机传送来的。他们不动声色地又接近了20公里,根据苏-30发射的密集的锁定雷达波估计对方也发射了远程导弹,并由“天眼通”根据苏-30的雷达波来测算出目标数据。他们突然加速到2。4马赫并转向偏北方向,似乎要抄苏-30的后路。
    范雄一下子为难了,如果方向不变那些目标会脱离雷达照射范围,导弹就报废了,而且敌机会占据后半球的最佳攻击位置。他还不知道已经有24枚导弹盯住他们了,原来计算导弹以4。5马赫速度加上目标接近1马赫的速度,飞越90公里的被动引导段,需要55秒。他不能放弃这个机会,经请示后,指挥部同意他们去对付歼-8机群,其余战机自行搜索目标,好在只要1分钟的时间。他命令中队减速转向以机载雷达咬住目标,他完全不怕对方的数量优势,俄国教官告诉他们1架苏-30至少可以对付8架歼-8,而且是有科学根据的。当然他也感到有点问题,教科书上歼-8只有2马赫的极速,升限也只有2万米,可是眼前的歼-8却飞到了2万4千米,速度也曾经达到过2。4马赫。不过他还是相信教官的。
    此时,第一轮空战的较量已近尾声,剩余的几架攻击机在“红蜂鸟”和歼-7Z的上下夹击下,很快被歼灭殆尽。首战即以9:48大获全胜。营救跳伞飞行员的战斗也是惊心动魄,中央突击师组成的10支营救分队大开杀戒,在一批Q-6的配合下,那些试图活捉我军飞行员的越军被杀得尸横遍野。不但把我军的飞行员救了回来,而且顺便抓了不少越军飞行员。此时地面攻防战已经全面打响,越军的防空阵地、炮兵阵地遭到我大批Q-6的打击,他们当然呼喊空军的支持了。
    那12架苏-27和48架米格-21接到指挥部的通报后,在3000米的中空打开加力争取尽快赶到战区来截杀这些攻击机,不过很快苏-27就发现在80公里外的8000米高空有24个高速运动的小目标向他们飞来,根据指令判定是超轻型战机歼-12,指挥员命令12架米格-21爬升上去把它们歼灭。不久又发现左右翼各有大批歼-7、歼-10来夹攻,由于没有预警机指挥,地面雷达站又大部分被摧毁,构不成网络,无法有效地指挥他们作战,于是只好各自为战。
    在低空苏-27的雷达刚能锁定目标,试图发射导弹时,突然屏幕上一片雪花,我军EQ-6采用的是针对性的干扰,我军对这款雷达的研究真是太深刻了,自己作了重大的改进。所以越南飞行员采取跳频等措施也没有用。他们还以为如此一来大家都不能用中远程导弹,进行近距搏杀,可以发挥他们的勇猛精神呢。
    我军战机不但在数量、质量上占优势,关键是信息上大占优势。根据预警机指挥和提供的目标数据,在80公里的远处就是一批远程导弹交叉夹击,并且不急于同越机近战格斗,而是加强两翼的攻击,组成一个向心攻击的火力网。当双方已经可以目视发现目标时,我军停止了干扰,越机上的导弹报警机已经全都发出了尖叫。此时双方已接近到40公里。等他们在慌乱中寻找到目标发射了中程导弹后已经没有时间给导弹照射目标了,只好指令打开弹上雷达碰运气了,因为导弹上的小雷达在最好的情况下,作用距离只有20公里。自己则作出最猛烈的机动来摆脱导弹的追杀。
    我战机轻松地摆脱了那些乱发雷达波的导弹,继续围歼敌机。空战又成了一边倒的局面。不久暹粒飞来的24架歼-11M也加入了战团,优势更明显了。包围圈中的越机如同无头苍蝇般地逃命。当剩下的几架已是折腾得精疲力竭的苏-27对逼近的歼-12M都无力招架了。我预警机已经指令歼-11退出这里的战斗去围歼东面的那几架苏-30去。
    原来范雄命令6架反身去指挥前面的机群时,刚分开不久,全体的导弹报警器发出了尖叫,他们的射控雷达在40公里的距离发现大批的R-77增程弹向他们扑来,而对方并未像他们般地打开机载雷达为导弹照射目标。顿时明白对手采用了指令制导,他们是有预警机可以提供目标信息的。范雄还算是越军中的精英,能指挥一个中队的最精锐的苏-30绝对是千中选一的。他估计中方是在极限射程发射的,因此马上命令已经反身的6架加速到2。2马赫的极速,当然必须升到高空啦。自己和僚机准备逼近导弹近身时再机动脱身,2人可以把8枚导弹引导到接近最前面的8架歼-8的20公里处,可以主动追踪了。其余4人在导弹接近到21公里时,启动自己制导的16枚导弹的弹载雷达,至少也在敌机前设置一道弹幕,然后再反身摆脱导弹追杀。从这一指挥来看范雄确实不是等闲之辈。
    不过范雄还是失算了,预警机和罗成天中校都发现了越机的异动,知道苏-30的雷达已经发现了导弹的追杀。之所以6架战机还在追踪他们,当然是在为先前发射的导弹照射目标。估计他们也是在极限射程发射的,但受高度差的影响,R-77增程弹也只有110公里。于是中校命令全队改向东北方向绕行,并加速到2。4马赫的极速。不久,发现6架敌机也以眼镜蛇动作急停后,转身180度,开加力来逃避导弹追杀了。肯定是敌机知道R-77导弹再也不可能追上目标了,只能自己逃命了。中校马上命令2个中队分左右翼全速追击。天空中的景象很是壮观,16000米高空6架苏-30在前面以2200公里/小时的高速逃命,后面25公里处又是6架苏-30紧跟,后面25公里处24枚导弹以4。5马赫的速度在追杀,不过最终是追不上的,因为动力不够了;后面65公里处的24000米超高空是24架歼-8以2400公里/小时的速度在衔尾追杀。
    当范雄得到前锋的报告,说是雷达发现前方3000米低空100公里处出现了24架敌军的苏-27时顿感不妙,他们的雷达本来可以在160公里的距离发现敌机的,可是现在是俯视,受地面回波的影响,就只能如此了。敌机很可能已经发射了指令制导的远程导弹,自己在高速之下是根本不能发射导弹的,能在超音速状态下发射的空空导弹,虽然各国都在努力研制,不过至今尚未能实用化。他如果减速来发射导弹,那么后面的导弹就可能追上来。
    这一下越军的精英也开始冒汗了。尽管俄国教官告诉他1架苏-30可对付4架苏-27,可是并没有教过如何对付优势敌军的前后夹击,而且对方是有预警机的。此时,在实战中他体会到预警机的重要了。可惜他已经无法去向他们的领导汇报他的心得体会了。在我军的前后夹击,似乎是无穷无尽的导弹的攻击下,越军几乎失去了还手的能力,范雄和他的僚机总算击落了2架歼-11,为越军争回了一点面子。不过范雄和他的前座驾驶员被俯冲下来的歼-8的机炮击中,连跳伞的机会都没有。
    空战就这样结束了,从这次空战可以看出我军通过实战在战术上不断得到提升,后被列入了我军教程。河内空军总部从北方派遣的另一机群,得知前二批战机全军覆没,前面又是敌军优势机群拉开架势,只得返航了事。
    血色黄昏
    地面战斗更是惨烈,南方军区司令员阮志立中将指挥6个师和2个坦克旅向西宁省发起猛攻,较有新意的是,本来从鹅油下到西宁市是最佳的攻击路线,但肯定是防御力量最集中的。中将把2个坦克旅分别部署在真成市以西30公里处的西敏镇和边舒附近越过西贡河发起攻击,后面各跟1个步兵师,在旱季河水浅,作些准备完全可以这样干的,天上应该还有攻击机支持。鹅油下则有1个装甲步兵师和1个步兵师主攻,另一个装甲步兵师和1个步兵师组成机动突击集团,任何方向作出突破后,他们将可以跟进以扩大战果。由于战区离胡志明市很近,采取不留后卫部队,全力向前突进的战法。这确实相当狠辣,不过中将缺乏技术兵种的支持,连少量的直升机也只能用来撤运伤兵。所以输得很惨。
    战斗刚开始我EY-14地面协调指挥机即升空指挥,我军和南方解放军组成的联军把远射程的203毫米加农炮、155毫米加榴炮和火箭炮靠后部署,用来打击越军的攻击部队。依靠空中优势,探测到越军的炮群就由Q-6和近程导弹部队予以摧毁。
    越军本来需要半个小时的炮火准备,打到20分钟就很稀疏了,更不用提“炮火延伸”了。后来Q-6去扫除外围的越军防空系统了。三路越军发起了汹涌的攻势,在扫雷火箭弹开辟通道后,都是主战坦克作前锋,步兵战车跟随冲击,团、营级的炮兵也开始逞威风了,可惜既无天上的攻击机,为他们开路的炮火也稀稀拉拉。不过就那些坦克炮的齐射,再加上步兵战车发射的自动榴弹和小口径炮声势也十分惊人。可是他们刚越过战线,就听到重型炮火的怒吼,甚至在坦克中的人都可感到地面传来的振动。那些在后方的暴露的炮兵和步兵大批地被空炸榴弹杀伤,不少空炸弹是含有钨子弹的,那些装甲薄弱的步兵战车都遭到了摧毁。那些不惧榴弹的坦克和重型步兵战车刚钻出弥天的烟尘,就遭到2公里开外的红箭-9线导反坦克导弹的打击,越军的T-90坦克的热成像仪的作用距离也不过2000米,那些T-72、T-55改进型就更差些了。
    不过损失了不少坦克、战车和兵员后,越军的推进还算顺利。到7:30就突破了联军的第一道防线。尤其是坦克旅全部越过了西贡河,从西敏镇出击的第7旅的突击最顺利,已经推进了16公里到西禄市一线,尽管他们离西宁市最远。阮志立中将决定把第17装甲步兵师和434师组成的集群投入这个方向。他知道空军已经不能指望了,必须速战速决,一旦敌人的空军大规模投入来对付地面部队损失就太大了。当然他也作了不少准备,有3个高炮团跟随冲击部队前进,他当然不会指望他们打下多少敌机,只要能保障部队不受低空扫射和空中打击已是万幸了。
    到9:40所有的攻击部队都已进入西宁省地域了,中将松了口气,设在胡志明市西郊的指挥部中也多少活跃了一点。他们认为以前失利的大战是外线出击,在地利和人和方面很不利,这次是在自己的国内作战,打击的是游击队,这样强大的攻势,足以把他们歼灭了,即使游击队逃往柬埔寨他们也准备越境追杀。越军的陆军可不是吃素的。不过看到高空全是中国的战机,中将也是有点担心的,总部告诉他们为了保存实力,北方的空军不能再前来夺取制空权了,命令他们加强防空力量。
    9:50,“报告,小河省的真成附近发现大批游击队活动,大批中国的直升机机降了突击部队,组建不久的预备役师无法抵挡,请求军区增援。”
    中将感到震惊,那里是北部攻击部队的后方啊。“命令福平的373师前往增援,一定要保持后方通道。”以该师的机动能力也得半个小时后才能到现场,前方的坦克要加注燃油了,在高速机动中燃油消耗很大的。中国人真会找机会。
    “报告,保邦以西空域也出现了庞大的直升机群,敌军机降部队规模很大。我军的一支运输车队被包围了。”
    中将皱着眉头,发出命令“胡志明市的第14装甲旅前往歼灭敌军,让他们行动要快。”
    “司令员,这会削弱胡志明市的防卫力量的。”参谋长有点担心。
    “让陈正德他们加快推进速度,只要攻下西宁市,会有更多的部队来防卫胡志明市的。”军区副司令员陈正德少将是随第17装甲步兵师加入北部攻击集群的,现在是集群的总指挥。中将的战术是不错的,只有集中兵力达成目标才能化被动为主动。不过他的实力不能支持这一正确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