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科幻世界电子书 > 醒狮 >

第21部分

醒狮-第21部分

小说: 醒狮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置。如果后置发动机则人员更加无法出入。采用了双管23毫米机炮和35毫米自动榴弹发射器,备弹量,机炮800发、榴弹220发,火力还可以。装甲太薄弱、机动性也不够,未能得到军方的认可。
    金龙电池的诞生为这款微型战车带来了生机。项目组采用2台专门研制的扁平型的120千瓦直流电机,直接驱动后置的履带主动轮,不必设置发动机舱,在狭小的后车身中仍可以保留一条30厘米的通道,供5名乘员从后舱门出入。安装了半导体空调机,电动机发热量极低,电池盒又很小,乘员的环境大为改善。照样安装半导体强制冷热成象仪,GPS定位仪、激光测长仪等设备。这款战斗全重7吨的微型战车,总体设备减重后,前装甲得到了加强,由于体积小,大大超过了BMD伞兵战车,可以抵御20毫米机炮的攻击。换装了30毫米机炮,火力得到增强。装载400公斤电池,足以让它以70-80公里的时速行驶800公里。成本也大幅度降低。样车得到了军代表的首肯。其任务定义为连、营级的突击火力。
    受到鼓舞的工程师们继续为这款命名为ZC-07,外号“电甲虫”的微型步兵战车进行雷达隐形的改进。它不发热就为隐形涂料的涂装提供了方便,在涂层外再覆盖一层涂有伪装色的塑料保护外壳,以防日晒雨淋,即使在战斗中损坏了也很容易更换。在炮管外套一个合成材料制作的套管内部涂上隐形涂料,套管以一些弹性支架支撑不与炮管直接接触。“电甲虫”的车身本来就低矮,又不发热,噪声也极低,再加这些隐形措施,真成了一些可怕的隐身虫了。陆军一下子就定购了5000辆,每辆的成本才180万元。
    后来以ZC-07为底盘开发了“坦克保护伴侣”:ZC-07A安装了6管20毫米速射炮和炮瞄雷达,只有1名驾驶员,1名炮手。ZC-07B则安装了一台小型相控阵搜索雷达,可以搜索3公里范围内的反坦克导弹和火箭弹。只有1名驾驶员,1名车长。2车以无线网络连接起来。搜索雷达可以跟踪10个目标,计算机系统选择最危险的目标提交给速射炮控制系统以炮瞄雷达将其锁定后予以摧毁。1辆ZC-07B可以控制2-3辆A型战车,它们的装甲足以伴随主战坦克冲击,为坦克提供保护。
    还研制了装甲救护车、侦察/指挥车等一系列变形车。它们都可以搭载运-8和运-14实施空运空投,1架重型直升机Z-14可以搭载2辆。
    华北某武器试验场
    PGZ95式四管25毫米自行高炮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代全自动、全天候、弹炮结合、可行进间射击的弹炮合一系统。PGZ95式25毫米自行高炮装有一部单炮搜索雷达,有独立的火控系统,而且还具备行进间射击能力,有较强的独立作战能力和抗干扰能力。正常情况下,它在连指挥车的统一指挥下联合作战,但在必要时候,它也可独立作战。其单炮搜索雷达采用了多普勒体制和频率捷变技术,具备了低空、超低空、对悬停直升机的探测能力,可完成一定范围的空情搜索、敌我识别、威胁判断、确定攻击对象等任务。光电火控分系统由电视、红外跟踪系统和激光测距仪等组成。火力系统采用单人炮塔、边炮布置方案,炮塔两边各有2门25毫米自动炮,。实际射速3000发/分左右。炮塔两边还各有2枚“前卫”防空导弹,被动红外制导,全向攻击,为目前世界单兵防空导弹中最重。采用弹炮合一,扩大了作战空域,增加了对目标的毁歼概率
    PGZ95式25毫米自行高炮系统,还有连指挥车、连检测车、弹药车、电源车、模拟洲练器。连指挥车采用一部多普勒搜索雷达可对全连实施统一的作战指挥,是全连的作战指挥中心,同时也可和上级指挥机关以及友邻部队建立通信网络,便于协调作战。还有连检测车对高炮进行性能测试、故障诊断和维修。模拟训练器用于对车长和炮手进行室内训练。其它车辆也是整个系统的后勤保障。是继前苏联后世界上第二个独立研制、生产和装备自行履带式“弹炮合一”系统。95式25毫米自行高炮是我军陆军师/团级部队的主要防空武器。
    项目组以金龙电池、半导体空调系统、“探针”热成象仪和军用级的“飞龙”电脑对这款“弹炮合一”野战防空系统进行了改造。今天在试验场上在军方代表的面前展示了他们的成果,整个系统的机动性有了提高,战斗行程都提高了1倍,各辆履带车运动时及实施防空警戒时,都没有红外特征,车内空间扩大,乘员作业条件大幅度改善。更主要的是由于金龙电池提供的高质量电源,系统性能有了较大的提高。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成本降低了三分之一,运行费用更是降到了二分之一。这款重大改进的自行高炮被命名为PGZ07式,军方当即签约定购了200个连的系统。
    注1:T—80U坦克。这种坦克重46吨,乘员3人,装有带自动装弹机的125毫米滑膛炮。T-80U坦克装上了炮射导弹,导弹的射程达5000米。火控系统是稳像式的,和“豹”2坦克、M1坦克的差不多。燃气轮机。乘员人数少,轮廓低矮,总体性能不错。尽管某些方面似乎比M1A1坦克要稍差些,但它的价格每辆只有220万美元,而最新的M1A2坦克单价则为430万美元。
    T…80UM2是T…80U的改进型。改进了底盘,新型整体铸造炮塔;装有主动装甲;炮塔前面下部有防弹片观察窗。顶部装有“阿雷那”主动防御系统,可以探测、跟踪、摧毁来袭的反坦克弹药。提高了装填速度;所用的穿甲弹更细长,破片杀伤弹配有自动引信;火控系统提高了行进间首发命中概率。炮塔顶部有DV…EBS测风探头,分别为车长和炮手提供日光下及热成像的观测瞄准系统,炮手瞄准系统还带有激光测距仪。采用功率为1250马力、传动装置经过改进的,最终将由燃油效率更高的柴油发动机取代。
    标准配置还包括“图曼”快速火力探测及压制系统、反雷达防护层、先进光电对抗设备、空调系统、保密数字通信系统和卫星导航系统。
    注2:俄制BMD伞兵战车也称伞兵坦克,机动性很强,水冷柴油机最大功率450匹马力,最高路速70公里/时,公路续行里程500公里。该车有两种宽度的履带可供选用。它在水中以喷水器推进,能在五级风浪条件下航渡,最大速度超过10公里/小时。火力强大,配备有1门30毫米机炮、1具30毫米自动榴弹发射器、l挺7.62毫米同轴机枪和1挺5。45毫米前列机枪。其中30毫米机炮装有双向稳定器,最大有效射程4000公尺,配有860发穿甲弹和燃烧高爆弹。1具飞弹发射架可发射AT…4和AT…5型反战车飞弹,车内装有4枚飞弹。榴弹发射器可压制1200公尺范围内的目标,备弹551发。战斗全重12。9吨。
    全车用装甲钢板焊接而成,可防护轻武器和弹片的杀伤。车内配有火警和灭火装置,配备集体式核生化装置。还装有两套烟幕施放装置。
    “迅猛龙”轮式坦克歼击车9月22日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轮式坦克歼击车――也称为轮式坦克得到了长足的进步,首先是各国的公路系统都大力发展,像日本就号称没有公路不通的地方,为轮式坦克的发展打下了基础,更重要的是减后坐力炮的进展,使轮式坦克以28吨的总重可以承受120毫米火炮的后坐力,已经可以与主战坦克一拼高下了。俄国受他们战略思想和公路条件的限制,在这方面并无突出的建树。
    照理我国的公路系统并不发达,轮式坦克发挥的余地不大,但是中印边境地区的桥梁无法承受主战坦克的运输,改进的费用将是天文数字。而轮式坦克去掉炮管和弹药是可以通过的,为了对付印军的主战坦克,适当发展轮式坦克是非常必要的。
    法国的AMX-10RC“沙漠之狮”轮式装甲车,以它突出的构思引起了中国军方的兴趣:它没有转向装置,如同履带式坦克采用控制两侧车轮的不同转速,以侧滑来实现转向。优点是结构简单,车内空间大,缺点是车轮的磨损较大。可是它的战斗全重才15。8吨,6×6的底盘,只能承受105毫米的火炮的后坐力,不能满足中国军方的要求。南非的“大山猫”坦克歼击车,在二十世纪末期就闻名世界军火市场,它那8×8的底盘被认为是轮式坦克的主流,28吨的战斗全重更是当时之最,因此也是最先安装120毫米主炮的,强劲的动力使它的公路速度还能达到120公里,车底形状也是防地雷的。军方同时购买了这二款车的几辆样车,并与这二家的制造商谈判,希望把两者的优点综合起来。“大山猫”的主炮本来就是选用法国的,南非急于得到大宗定单,非常积极。法国则对于转向机构技术的转让要价很高,又受到北约的限制。对于减后坐力的120毫米主炮倒是很爽快,因为他们知道俄国也有类似的。所以一直也没有达成协议。
    今年初得到了金龙电池研制成功的消息后,我国的轮式坦克设计组大喜过望,在电动轮的驱动下,两侧车轮的差动转向是极为容易解决的问题。于是很快就与南非的公司签订了合同:车轮改为电动轮,取消了转向机构,所以车体内的空间增加了不少,由电气装置实现差速转向,采用液压悬挂。军方运去了一辆发电车,可以挂在“大山猫”的后面向它供电。南非的公司以为我军将采用挂接式双车系统呢。法国公司也作成了一大笔出口120毫米减后坐力火炮的生意。这款火炮和炮塔非常类似勒克莱尔的主炮。
    今天在试验场命名为JT-07的电动“大山猫”,侧面看是大山猫的8×8的底盘,正面看是勒克莱尔的炮塔,底部略带V型,是大山猫抗地雷攻击的特征。可是内容却大不一样了:8个轮子都是电动轮,每轮50千瓦额定功率。没有转向机构,采用电气装置的差速控制实现转向,而且在转向时内侧的前后车轮快速降低液压力,靠中间的二个轮子受力,可以减少轮胎的磨损。车体内很宽敞,又没有油箱,只有体积很小的电池盒。安装了国产的半导体空调装置以及热成象仪。3名乘员,实现了自动装弹。弹药基数为40,可以高爆弹、钨芯穿甲弹和贫铀穿甲弹混合放置,发射时自动按照炮手的要求装填。总重达28。5吨,公路最大速度仍达到了110公里,因此被冠以“迅猛龙”的外号。
    坦克车手上去试车后非常满意,车辆的操纵完全和履带式坦克一样,噪音比电动坦克还要小,在公路上的速度极快,而且可以通过减少驱动轮的数量以节省能源延长行程。中央轮胎气压调节系统大大增强了它的通行能力。军方代表极为满意。我军手中又多了一柄对付印度扩张主义的利器。而且分散了引进军事技术的途径,我们不能只靠俄国的技术。
    我军装备的装甲车辆实在是太少,到二十世纪末仅有6000多辆。万名兵员的装备数甚至远远低于朝鲜。首要的问题是经济问题,装甲车辆不但购置费高,运行费也很高,都是些“喝油大王”。其次是技术问题,我军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研制出来的装甲车,与先进国家的相比差距相当大,谁又敢下决心大批量生产和装备呢?现在有了金龙电池、半导体空调系统、高性能的“探针”热成象仪,研制和改进的装甲车采用低成本、高可靠性的电力驱动等先进技术,性能已接近甚至略超国际先进水平,而生产成本和运行费用又大幅下降。军方在中央的支持下,一年的定购量就超过了7000辆。随着大批履带式/轮式装甲车、装甲指挥车等等的服役陆军的机械化输运和突击能力将得到极大的提高。
第七节 陆上狂龙
    南昌直升机研究中心9月下旬
    当今陆军的机动和火力极大地依赖各型直升机,美国在二十世纪末陆军每万兵员装备了140架直升机,而且武装直升机、运输直升机和战勤直升机按合理的比例配置。我军虽然早在1988年就在一些主力野战军组建直升机大队,配置了直升机。然而直升机是耗资巨大的装备,不仅采购成本高,维护成本更高,所以配备的数量与美军相距甚远,高性能的直升机更是凤毛麟角,远不能满足部队的需要。王刚决策从俄国引进先进的机型和生产线,又大幅度提高军费开支,为陆航兵团的大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是直升机的制造工艺复杂,尤其是涡轴发动机-减速器和控制系统。要想掌握这些重型直升机的制造工艺是极为不易的。以日本的先进工业基础仍只能依靠美国提供的各型军用直升机。
    年初哈尔滨、南昌、昌河三大直升机研制中心都在组织项目组全力消化引进的卡-50系列、卡-60和米-26的资料,推进其国产化。一得到金龙电池的消息,那些资深的专家就敏锐地感到金龙电池的发明对我国军用直升机的研制犹如神助,但是欲将其实用化难度和工作量都极大。一旦用电动机代替涡轴发动机-减速器来驱动主旋翼,那些复杂的供燃油和滑油的管路都不用了,巨大的噪声也将不复存在,优点是不言而喻的。直流电机的低速大扭矩在此场合很合用,而且尾部的反扭小旋翼可以用单独的电机驱动,可以省去复杂的传递装置。由于是金龙电池供电,用于调速的电压控制十分简单,直流电机的过载性能又突出,所以设计组决定用直流电机。可是电动机一向是以笨重著称的,尤其是直流电机。因此难点是开发大功率重量比的低速大扭矩直流电机。实际上汽油机原来也是很重的,只是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才研制出高马力重量比的航空发动机,后来又被功率重量比更大的喷气机取代了。
    国家科委立即组织了航空直流电机攻关项目组,经过极其艰辛的努力,历时9个月终于拿出了世界上第一台航空直流电机。电机工程师采用大磁通量的稀土材料和铝合金材料,完成了减重设计,功率重量比达到3。1千瓦/公斤。这款直升机专用直流电机,用于改装国产的WZ-10武装直升机。这台1400千瓦的电动机如同一个巨大的园饼,正好贴合在直升机的顶上,直径与机身同宽,在1。2米以上,因此转动力矩大,它直接驱动巨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