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科幻世界电子书 > 醒狮 >

第218部分

醒狮-第218部分

小说: 醒狮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7H系列隐形战机起降。甲板下是机库可以容纳12架JH-8或Z-1系列重型直升机,甲板上也可以停放4-6架。
    它的自卫系统还包括甲板下的舷侧,部署了4座双37近防炮专门拦截掠海飞行的反舰导弹,舰桥四周还有4座双37。
    062型是核动力的全电推进,安装3台HD-08核电装置。最高航速32节。
    这样一艘巨舰的打击力量、生存力是毋庸置疑的。
    当然反对意见也是强烈的:-造价高昂,超过了安徽号直升机航母,大约是8艘东方级导弹驱逐舰。
    -所载战机不及安徽号,装备的导弹又不及8艘东方级。
    -建造周期长,调试时间也长。
    -战列舰在二战中表现不佳、战后没有国家再建造过。耗费巨资研制此类前途不明确的巨舰不合国情。不如建造武库舰,可以大量装备导弹。
    今天讨论的海军装备计划确实是惊人的,这不单是建造一些巨舰涉及的资金和技术问题,而是标志我军战略观念的大转变,将由近海防御型向远洋反击型的转变。一向以来我海军偏重中小舰体的装备以适应近海防御战略,大力发展潜艇建立了一支世界第三的潜艇部队,甚至研制了核潜艇,那也是核威慑。在与台湾海军抗衡、西沙海战、南沙海战中也不见那支潜艇部队的显赫战功,还是那些小艇闹得欢。即使引进了8000吨级的现代级战舰,自制了东方级重型驱逐舰也未能脱离近海防御的范畴,只是因为那些小艇已经满足不了“防御”的需要。
    当年美国人为了攻占比台湾小得不可比拟的冲绳岛动用了兵员45万2千人,舰艇1500艘,飞机2500架。此役历时89天,美国付出高昂代价,计1万2千5百人阵亡或失踪,3万6千6百人受伤;日本方面,则有10万9千6百人死亡,7千8百人被俘。由此可见我军的远洋反击能力是如何的不足。
    然而要完成这一转变谈何容易,这需要彻底否定陆军“老大哥”的地位,彻底调整三军的配置。海军一向是富国的荣耀、穷国的奢望。这些项目的实施必将挤掉一大批陆军和空军的项目,反对的声浪十分强烈。理由与当年反对建造航母时也差不多:效费比太低,不如多造驱逐舰,我国的经济也负担不了;现在已经有航母了,由驱逐舰护卫也可以了。
    经过一轮讨论后,众人又把目光齐集到王刚身上,王刚的发言震憾了与会者:“同志们,我们的军队又到了一个重大的转折期,其面临的困难如同历史上的转折一样。我们在解放战争中完成了从运动战向阵地攻坚战的战略转变,三大战役都是动用几十万大军围歼敌军的大兵团,解放大片的地域。这才有了其后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后来我们在解放一江山岛的作战中进行了一次三军联合的登陆作战,试图以现代化的合成部队越海作战,那次作战是胜利了,可是转换却由于种种原因未能进行下去。我军的近海防御战略能否在我们这一代的手中转换到远洋反击战略呢?我们解放军也未能摆脱传统和历史的影响,似乎有点怕海。
    “当年倭寇在我国沿海烧杀抢掠,明朝的名将戚继光抗倭有功,可是也没有想到要组织一支海军直捣倭寇的老巢。后清政府为了建造北洋水师可没有少化银子,购买的都是比较先进的战列舰和巡洋舰,当时的”定远号“排水量就达7千吨,我们在110年后建造的深圳号导弹驱逐舰排水量才6000吨呢。整体实力超过了日本,但是清政府仍然恪守防御战略,拨付给修建岸防堡垒的经费远大于北洋水师。而海军的演练强度低,以防守为基础的战法也落后,结果遭到惨败。甲午战败后,李鸿章对战前要求区区60万两白银增购速射炮而不可得,痛陈”平日讲求武备,辄以铺张糜费为疑,至以购械,购船,悬为厉禁。“甲午战败后清廷对日赔款,2。8亿两白银,算利息动态赔款6亿两加之日本所获战利品1亿两。旅顺,威海要塞废弃1亿余两,和战争所造成的平民财产损失,保守估计也在8亿两以上,可购定远450艘,致远1000艘!悔之晚也。
    “我们现在仍然要继承这一战略吗?我们的制度保证我们不搞侵略扩张,但是侵略者打到我们的头上时,我们也只能排列在国门边上死守吗?如果按此方略,抗美援朝时志愿军也不用出国了,守住鸭绿江就可以了,那能守住吗?我们在建造轻型航母集群时已经决心实施战略反击的思想,但那是不彻底的。我们的航母集群还是近海型的,护卫舰队缺少重型战舰作核心力量。美俄的航母集群都有巡洋舰指挥实施编队的防空、反潜、反舰任务,以其巨大的吨位才能有厚重的装甲、又可装备大量防御和进攻的武器。至于战列舰对大规模登陆作战的支持火力更不是一群小舰艇所能替代的。
    “那么我们能不能学习英国发展一支效能高的二流海军呢?那条路是不通的。美国能容忍英国作为二流海军国家存在,他们之间没有根本的厉害冲突。美国却不会容忍中国平稳地发展成强国。任何人可以想象,中国的人均国民产值达到美国的水平时的景象。我们只是稍微发展了几年经济,美国人就‘忍受’不了,又是派军舰拦截我国的货船、炸我国的使馆,还不断派遣航母集群到我国的近海来耀武扬威。那么我们能永远忍受下去吗?台湾我们是一定要统一的,美国又一定要‘协防’,冲突是难免的。我们中国人要昂首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屈服于任何强国的颐指气使,就一定要建设一支一流的海军。
    “我们的决定将影响我国安全战略的走向。当今我们得到了最好的历史机遇,我国经济在高速增长,并初步建立了维持经济增长的体制,而全球经济危机削弱了敌人的力量。当然目前我们的力量与我们的目标差距还很大。我坚信只要抓住机遇,采用正确的战略、战术,我们将在强国的路上迈进一大步。”
    二战后亚洲最大的一支水面舰队将在中国诞生。
    我国强大的潜艇部队呢?由于高强度的瓷钢等于是廉价的钛,人造鲨鱼皮则是超级消音瓦,金龙电池更是超级AIP。有此三项绝技,我国的科技力量拿出的东西绝对差不了。
    041型超深潜艇
    在南海昆仑岛——湄公河口海战中一举击落了8架越南米格机的那2艘“微型导弹潜艇”041型可不是用来打击越南人的,那不过是机遇。这是我国潜艇业界的资深专家王海华教授与单士俊中校率领的项目组的研究成果。美军的航母集群经常来台湾海域耀武扬威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大义愤,不但军方在研究克制的对策,民间人士也在献计献策。诸如,改装重型弹道导弹来突破“宙斯盾”;空军组织大机群突破舰载机的拦截,对航母实施饱和的导弹攻击;采用潜艇的狼群攻击战术…。然而经计算机模拟后,成功率都太低,而代价又太高。多年前王教授提出,在系统的支持下以单艇突破拦截网,给航母以致命的打击。并与老朋友单士俊作了深入的讨论,引起了他的共鸣。
    我军现有的潜艇,包括核潜艇都不能胜任这一重任。王教授认为应该研制一款小型常规潜艇,去掉一切其他的武器,艇首只有1个650毫米大口径鱼雷的发射管,俄国有这种战斗部达1吨多的重型鱼雷,采用线导和尾流跟踪寻的,声/磁近炸引信。而推进系统就用高性能电池,推动电动螺旋桨。如此一来,小艇就很小,噪声也就很低,再贴上消音瓦,敌军的反潜系统将很难发现它,但绝对不是日本人的自杀潜艇。它必须能潜入600米以下的海下,然后进入攻击位置,得手后再从容退出返航,以钛合金可以做到这一点。在潜艇研究所领导的支持下,他们组织了一个小组经过深入的研究,得出初步结论,以我国当时的技术可以用钛合金制作这么一艘小潜艇,电池舱可以提供它以22节高速,在600米水下航行500公里。总共需时50小时,以6名艇员,维持生存系统是不成问题的。整个小艇几乎是塞满了电池的电池舱。那么它怎么到达距航母500公里的地方,又怎么在水下得到航母的位置呢?
    这就是王教授的系统工程的思想,一般的远洋渔船或商船可以通过隐蔽的电缆向下面的小艇供电,甚至供气。航母集群的防卫圈一般是200公里,不至于对500公里外的商船或渔轮都加以干涉。渔船可以从侦察卫星得到航母的位置再传送给小艇。小潜艇当然比较容易在深海突破航母集群的反潜网,但是要经过12小时的潜航才能到达目标位置,在12个小时中,航母可以移动甚至300海里呢,小潜艇哪里还找得到航母?王教授要求在航母最可能巡弋的海域的海底下向外秘密布设一条海底光缆长度至少要500公里,两端的终端盒平时沉入海底,需要时可在附近向它发送一串超声波密码,启动它上浮到一定的深度。然后终端盒会发出超声波密码信号。潜艇就可以找到它,机械手把它与艇身上的接线盒连接。商船或渔船则可与另一端连接。如此就可以向小潜艇通报航母的新的位置,很快就能找到航母发动攻击了。
    显而易见,这个方案成功的前提是美军的航母集群能到台湾海域来,这点几乎是无疑的。2005年时单中校向海军参谋部作了汇报,海军领导很重视这个设想,于是正式立项开始了041型潜艇的设计。由于该型潜艇的核心部分就是电池,所以由单中校任组长,王教授作顾问。王教授利用与法国合作的南海深海合作研究项目,收集了大量的深潜器的资料,法国在这方面是国际上领先的,他们研制的钛合金深潜器可潜入6千米海下,并作机动航行收集海情、在海底采集样品。项目组则发出了各种协作委托书,并展开了深入的研究。
    他们项目组也是最早感受到我国军费增长的研究单位之一,经费大幅度增加,技术力量得到了充实。2006年底中俄军事合作协议中的引进俄国的钛合金加工技术和设备,给了他们很大的推动。当单中校带来金龙电池研制成功的消息时,研制组成员欣喜若狂,这解决了他们最大的问题,小潜艇一下子缩得更小了。接着,“人造鲨鱼皮”的研究成功又是更大的喜讯,如此小的潜艇简直真的成了一条“鲨鱼”了,噪声达到了海洋的背景噪声,低噪声性能肯定超过了1万吨级的“海狼”核潜艇。
    不过新来的成员也带来了新的思想,为了保持艇型,可以增加一些自卫武器,所以有了前甲板设置CZ——1L轻型垂直发射系统的设想。就在他们即将完成设计之际,又得到了瓷钢――建艇的最好材料,谁也无法躲避它的诱惑。艇身可以加厚,并在所有的接口、焊缝处加厚20%,以此大幅度提高小潜艇的耐压强度。最后他们设计的041型潜艇的潜深达到了前所未有的1千米!超过了美国人的“海狼”。
    我军还成功地引进了意大利佩柯派里公司的‘自动推进水雷‘——MAFOS1的技术,它类似于美国的MK60型自导水雷,其布深达6000米而且是沉底布设。我国研制了鱼——6超深鱼雷可从1千米水深处发射。
    这艘小艇去年6月在武汉船厂开工建造,这家船厂建造过著名的039型“宋”级潜艇。可是041型却是对他们的极大考验,其水密耐压舱的壁厚极大,每一道焊缝都编了号经特别处理,并经X——光、超声波检测,结果记入电脑。好在只有一个人员/战术舱需要如此处理。最后呈现在海军军代表面前的是一艘漂亮的小潜艇:
    ——长42米、宽6米,吃水5米,满载排水量800吨,潜深1000米。
    ——采用七叶高弯角单螺旋桨推进器,串列1台200千瓦巡航电机和1台1千千瓦的加速电机。由于艇身覆盖了“人造鲨鱼皮”,不但大幅度降低了噪声,而且降低了高速航行时的阻力。巡航速度达20节时,噪声等级仍接近海洋的背景噪声。而其最高速度达到了35节!超过了美军常规动力试验潜艇“大青花鱼”号创下的33节的常规潜艇水下航行最高纪录,与“海狼”的相近。
    ——艇首为单根650毫米鱼雷发射管,1枚“鱼——6”线导+尾流跟踪+主/被动声自导,磁/声近炸引信。鱼雷靠自己的动力离开发射管,无再装填装置;前甲板是32个CZ——1L垂直发射单元,在浮航状态可发射中近程防空导弹、CY——2反潜导弹、C——702反舰导弹;这是潜艇的自卫武器。
    ——由于潜艇的结构简单、任务也比较单一,后面的球形小型人员/指挥舱,仅8名乘员。只有一个微型厨房,食用宇航员的营养餐。只有这个舱是水密耐压舱。
    ——帆罩内有一个折叠式平面相控阵雷达的天线,浮航时可展开工作。
    ——最后是设备舱、电池舱和动力舱,串列的巡航电机和加速电机驱动单轴的大弯角低噪声螺旋桨。
    ——由于采用了以往只有核潜艇才使用的电解水制氧机,因此可以长时间在水下潜航。以往由于电解水制氧,耗电量太大,常规潜艇都采用化学药剂制氧,制氧量都有限。
    而且为了更有效地突破美军的反潜网,应该有对付“海狼”的手段,于是又有了艇首采用4个反潜鱼雷发射管的反潜型041H型的配置。装备的是324毫米的“鱼——5B”型线导反潜鱼雷。也无再装填装置。
    在设计组专家的指导下,经过船厂员工的拼搏在年底先后建成了201号反舰型,202号反潜型。最费时的是对焊缝的处理和检验。在小艇上也采用了多用途通讯/光电/ESM桅杆,它不是从耐压舱中升起的,接收的图象、信息显示在战术舱的大屏幕上。配备了强劲的综合声纳系统:圆柱形艇首基阵,舷侧阵;在反潜型中还有拖曳阵列声纳。
    建成后他们就迅速航行到南海进行深潜试验。试验证明,海面系统是极难探测到在1千米海下的这款小艇,以20节巡航速度行进时,噪声接近背景噪声。它们35节的最大速度足以与“海狼”在水下一搏。本身简直如同一枚超级鱼雷。
    它们可以在50米深处使用水下天线接收超长波电台的电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