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科幻世界电子书 > 醒狮 >

第23部分

醒狮-第23部分

小说: 醒狮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榴弹炮、5名炮手及50发炮弹,机舱壁有自卫机炮1~2门。有垂尾与平尾。后三点耐冲击起落架。机身侧面有大型滑动舱门。
    大洋天灯11月15日
    新机型的开发才真正显示了设计组的功力。海军的航母集群极需舰载预警机,前苏联由乌克兰制造的A…72舰载预警机,性能并不出众,探测距离200公里,留空时间才4-4。5小时,起飞时要靠一台助推发动机。英国的“海王”AEW直升机预警机,我国已引进,它安装一部“搜水”雷达,探测距离160公里,留空时间仅4小时,但无指挥能力。目前只有美国的E-2C是性能较好的舰载预警机,当然是无法引进的了。
    今天海军军代表和海军司令部官员和总装备部官员看到的是一架外形奇特的电动米-26巨型直升机,它的旋翼轴顶上顶着一个巨大的圆盘。原来设计组受到侦察直升机顶上伸出一个内装侦察仪的小圆球的启示,把小圆球换成了直径9米的“熊蜂M”的雷达天线园罩,装在直-14M的巨大旋翼的上方,相对32米直径的巨大旋翼,并不影响直升机的气动特性。当然旋翼的驱动装置作了特殊设计,以便中间伸出一根粗大的金属园管支撑雷达天线罩。由于旋翼基本上是碳纤维玻璃钢构成的也不影响雷达的波束。为了舰载的需要,8片旋翼是可以收束。而且大比重的金龙电池全部移到底舱,降低了重心,起落架也大大加强了,以承受着舰时巨大的冲击力。电气装置也细致地进行了防腐蚀的处理,以适应海面的高湿度和多盐雾的环境。
    巨大的机舱内装满了仪器设备,还有休息间、盥洗间和餐厅。4名机组人员和20名监控人员可以分二班,轮流休息。14000公斤的金龙电池的强大电能使它的留空时间长达13小时。最大速度为320公里/小时,巡航速度260公里/小时对于预警机这个速度是可以的。设计组下了很大功夫,把使用升限提高到6500米,使雷达的探测距离基本达到A-50的水平:对空探测距离550公里,下视小型战斗机的探测距离为195公里。最大跟踪目标数为50个,可同时引导20架战机作战。这是世界上第一架的真正意义上的舰载预警直升机被命名为EZ-14H型。
    设计组还为之配套设计了空中充电直升机CDZ-14H型,机舱的底板上固定着6个电池舱,可装载22吨金龙电池,前端有一根可以伸出旋翼园面的伸缩式的送电杆,YJ-14H预警直升机可以在尾部放下一根头端带一个圆锥的受电线,只要送电杆插入圆锥锁定后,强大的电流就输向预警机,不但可以驱动预警机的全部设备,而且可以向它的电池充电。这比空中加油要简单得多。只是充电时间要2小时,幸亏直升机的速度比较低,可以一边执勤飞行一边充电,还可以忍受。
    由于YJ-14M某些方面比A-50U的性能还好,如可以在接近前线的狭小平地起降,留空时间更长,所以空军也要求定购。
    昌河直升机厂湖上试验平台10月12日
    直升机改进也并不全是陆军得益,今天展现在总装备部和海军首长和专家面前的电动型卡-28外形变化得也不少。顶上的二台庞大的涡轴发动机和减速机不见了,扁平的电动机与机身紧密地融合在一起,共轴双旋翼似乎是直接从机顶上“长”出来的。机头下面的大雷达包也缩小了体积。机身延长了1米,机身底下的二侧是2个长条型的圆筒型密封舱,4点式的起落架已可收放进这2个水密的筒舱,它们完全取代了外挂的应急落海救生浮筒。据改造项目组的陈东平总工程师介绍,采用新的翼型,电动卡-28的最大速度由250公里/小时提高到295公里/小时。
    首先由试飞员驾驶它轻盈地从平台上迅速升空,只有改进后的旋翼划动空气的摩擦声。在湖面上试飞了悬停、转向、高速升空等项目后,它直接停在了湖面上,并关闭了发动机。在水密条型圆筒舱和50厘米高的底层武器舱的浮力支持下,这架重型直升机稳稳地飘浮在湖面上,飞行员打开了后舱门,既可以很方便地收放拖曳式声纳、回收声纳浮标,也可以营救落海的人员。从湖面上再次起飞后,进行模拟着舰,又顺利地降落在平台上。海军副司令上前向试飞员表示祝贺。
    卡…28是卡…27的出口型。共轴双旋翼的卡…27是前苏联海军直升机局与卡莫夫设计局研制的专用于舰载反潜直升机。共轴双旋翼可说是俄国的独门秘技,就如同纵列双旋翼是美国人的独门秘技一样。那是俄国专家历时十几年的心血结晶,至1981年正式定型生产装备部队。至今仍是世界上性能最独特的舰载直升机,其战术技术综合指标在某些方面至今仍保有优势。它可在5级海情条件下搜、反潜,并采用双机同搜同反式作战。在潜艇可航行的海区分别实行链形、链式、品字、点阵、隔栅等各种布阵方式,投下无线电漂浮声纳,每个声纳作用半径可达10千米以上。卡…27可飞行于各个声纳上方收听信号,必要时它还可以在漂浮声纳搜索范围外放下吊放声纳,抽样监听捕捉信号。一旦发现潜艇,一机进入低空放下深海声纳或探测仪,进行精确定位,另一机则在高空警戒或帮助进行辅助搜索。一机投雷攻击如果未命中,另一机在修正偏差后立即追踪攻击。当卡…27披露之初,西方曾将其比喻为潜艇的天敌和克星。
    卡…27的共轴双旋翼结构,使之有对称的空气动力特性,悬停和低速飞行能力极好,能保持稳定且持续时间长。全世界唯有它能够在舰艇上的任意指定位置、指定方向、指定高度着舰和作业。它的起飞重量已近13吨,可机身竟然小于4吨级的涵道式尾桨直升机,因此它能在排水量1千吨级的舰艇上着舰,并搭载远航。它实行的是主动着舰,舰面上只需铺设阻尼绳网,它即可用不收放的大跨距4点式起落架轻松着舰。它不仅能夜航夜战,而且成为世界上真正能在5级海情条件下进行反潜作战的舰载直升机。
    卡…27定型后,很快被军用、民用航空部门采用,并繁衍出陆战攻击机宽机头的卡…29,宽机身的海上预警机卡…31,海上攻击机卡…32A7,两栖工程机卡…32C,海上搜救机卡…27NC,吊装、运输机卡…32T等多种型号。卡…32甚至能够在海拔8250米的高度飞行,这样的高原性能至今还没有见到有超过它的。
    卡…27是纯粹的舰载直升机,它完全是为舰载和海上飞行而设计。宽大的驾驶舱可供二名乘员在低速和悬停时,宽广地观察下方、两侧和前方。单驾驶系统放在左侧,让飞行员就象开汽车那么顺当。而飞行仪表系统却方便右座和战术操纵员观看,还能协同驾驶员操纵按钮和开关。由于无尾桨操纵问题,脚可以离舵踏板,大部分时间只用手操纵,使上身比较放松。
    为了方便海上飞行和防水,卡…27在机舱内所有的电路开关都放在顶板上,防止了空中飞行中机身抖动时飞行员的误动,电路设计中每路开关都实行单回路,万一出现故障,不影响其它回路,检修十分方便。卡…27的自动驾驶仪的记忆功能可查询原运动轨迹,实施自动返航。
    当然也有不少专家指出卡…27是60年代末研制的产品,有重大的设计缺陷。
    首先卡…27的电子设备落后,庞大的电子管电路占去了大量的重量、机舱空间和耗电量。无线电漂浮声纳又大又重,海上自持力不强。由于雷达技术落后,机头下面鼓出个大雷达包,既增加了重量又破坏了直升机前飞时的气动流场,还影响了底部的挂弹和射击。机舱内宝贵的空间用来装两吨半的燃油,使机舱高度只有1。4米.舱内乘员长时间飞行容易疲劳。其大减速器重达1。3吨,加满机油超过了1。5吨,桨轴系统用传统的三绞式,又大又重,导致机身框架十分厚重,又限制了旋翼系统的高速旋转,升力和快速飞行能力都受到抑制。仪表系统还有许多是机械式的。4点式起落架虽然抗震着舰效果好,但外伸不收放式结构还是影响了性能。
    发动机耗油也太大,小型舰艇很可能搭载不起。优异的共轴双旋翼系统却使机身纵向高度达5。4米,在舰艇上存放困难。强大的升力系统在机舰结合时会产生强烈的地效反应,控制不好就要撞舰或翻到海里。尽管舰载反潜直升机比的是低速飞行能力,但卡…27不甚舒畅的气动外型还是有较大的气阻力。外挂的应急落海救生浮筒既无实用性又增加了设备和重量,还影响了大速度飞行。
    由于当时还没有小型化高效鱼雷,所以卡…27的弹舱设计不合理,缺乏多用性,舰上装雷很不方便。
    但是项目组的专家从这些问题中也看清了卡-28的发展潜力。从二十世纪末引进卡-28和卡-31之初,中俄双方的专家就着手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攻关。对这款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产品,俄国的新老专家已经有了很多改进方案,只是苦于研制经费不足,改进的步伐不大,随着反潜搜索雷达、大功率半导体器件、智能型仪表等技术的重大突破,卡-28的“内脏”已经有了一些变化,但远不能满足国际市场的需要。这次大改造不但有我方聘请的俄国专家参加,并与卡莫夫集团达成了多项合作协定。项目取得的进展十分扎实。金龙电池、半导体空调装置和“探针”半导体强制冷热成象仪的发明及其应用更是大幅度提升了它的性能。它们的电动机与电动卡-50的相同,所以动力部分的改造都相同,总功率达3000千瓦的电机总重只有1200公斤,比卡-27的大减速机都轻,再加上大比重的金龙电池都装在底部的圆筒舱内,整机重心大幅度降低。由于反潜直升机和预警直升机大都以低航速飞行,此时电动推进系统的节电效果特别明显,航程延长到了2000公里以上这对海军是极为重要的。
    由于新型反潜鱼雷的小型化,底层密封的武器舱中央可以放置2枚。鱼雷发射舱两侧是8枚深水炸弹和36枚声纳浮标,可以通过侧壁的发射孔弹射出去。由于金龙电池的应用,声纳浮标有了重大改进,体积和重量大大减小,探测距离则提高到15公里。由于仪表的智能化和小型化,只要机舱顶上的两侧就可以放下了。因此机舱中央走道的高度达到1。8米,改善了飞行员和作业人员的工作条件,这对巡航时间长达8-10小时的反潜或预警直升机意义非常重大。机舱延长了1米又去掉了油箱和电子机柜,容积达到21立方米。有效负载大幅度地由4吨提高到5。8吨。它可以稳定地漂浮在海面上收放拖曳式声纳和声纳浮标,当然也可以救助落海的人员。
    卡-28上的反潜设备和卡-31上平板式相控阵雷达的性能由于电源质量的提高也有所提升。它们都装上了“探针”热成象仪,对于探测潜艇的通气管和直升机都很有效。海军有了强劲的中程反潜利器,电动卡-31也是一款机动性能良好的预警机。电动卡-28批产后国产化编号为Z-1H,电动卡-31为EZ-1H。
    至于改进后的电动卡-32多用途直升机,以其7500米的实用升限和6200公斤的有效载荷用于西部边防有特殊的意义,国产化编号为Z-1L。
    陆军航空兵、海军和空军对直升机的需求量是极大的,初步测算需要5000架各型直升机。现在有了电动直升机这一新锐武器,成本低、维护简单、性能又是如此出众,使这一目标有了实现的可能性,三军无不欣喜万分。三军联合加快现有机型的改造,军委投入巨资改造并扩大昌河直升机厂、哈尔滨直升机厂和南昌直升机厂的生产规模。成都飞机厂和西安各兴建一个直升机生产厂。到年底达到了第一步目标,初步形成了国产和引进机型的改型系列型号:
    多用途直升机:直-15M可用于执行侦察,运送18名伞兵,向战区运送武器和弹药、撤离伤员、警戒和巡逻任务,也可用于进行搜索救援行动等战勤任务。医疗救护型能从战场上撤出7名躺在担架上的伤员并搭载3名卫生员。一台1600千瓦的直流电动机直接驱动主旋翼,最大起飞重量7000公斤,巡航速度260公里。航程为2000公里以上的惊人距离。其中一款WZ-15M改型是加强了装甲,采取了隐形技术措施,安装了顶置的强大的侦察设备和数据处理/传输设备,并装备了机炮和外挂空空导弹,用于与WZ-12M协同作战或作为机群的指挥机。军方的需求量很大,至少在1000架。
    轻型反坦克武装直升机:
    武直-10M纵列式双座舱,窄机身,有防撞毁起落架。配有机鼻球形火控雷达毫米多管火箭,23毫米机炮夹舱。战场生存能力强,座舱下的复合装甲可抵御23毫米炮的轰击,前后座舱中间有防火、防弹隔墙。主控计算机有无线数据通道与友机和指挥机直接传递各种信息。军方的需求量也很大,初步在800架以上。
    重型反坦克武装直升机:单座的武直-12M突击队员称之为“雷公”。军方的需求在500架以上。
    重型运输直升机:直-14M一次可运载100名全副武装的战士,或二辆BMP轻型坦克。军方的目标是100-150架。
    战斗直升机:武直-11M通过加大机动性,采用收放式起落架,速度提高到400公里/小时;加强了顶置侦察装置,以加强对空搜索能力;加强装甲;加强了火控系统,装备了空空导弹,高射速航炮,是专门用于对付敌人的直升机。对付空中的高度机动的目标,与对付地面移动目标是完全不同的。这款轻型侦察/战斗直升机很受军方的欢迎,需求在600架以上。
    并在直-14M的基层上开发了我国独有的舰载预警直升机EZ-14H,海上“天灯”。另外根据特种部队的要求改装了突击火力直升机QZ-14M:它也是在俄制米-26的基础上改装的。机身底部加装了高强度的装甲,侧面也加强了装甲,在右侧面加装了三门30毫米的双联装的机炮,连同原来机腹下的一门机炮,配备了2500发炮弹!并加了二个短翼,下面有4个武器外挂点,各可挂装一个32管火箭发射筒。全副武装下还可以运载25名突击队员。郝志刚把它称为“空中炮舰”。
    海军则得到Z-1H。
    Z-1L特别适合高原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