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科幻世界电子书 > 醒狮 >

第304部分

醒狮-第304部分

小说: 醒狮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于是从特里凡得琅出动了8架苏-27、2架挂载俄制电子战吊舱的苏-30,看来印军是下大本钱了,掩护24架超级美洲虎和12架米格-27。科伦坡机场出动12架阿帕奇、12架米格-24MR实施对地攻击,周边的游击队太厉害了,需要长跑道起降的战机根本不敢使用科伦坡机场。印军决心挽回面子由中路率先发起突击。
    此时山中的云雾开始向上蒸腾,飞临战区的印军战机当然高兴。可是猛然间从东部的山沟中随云雾升起了48架歼-12M“红蜂鸟”,有20架是从印军攻击部队的后方钻出的,几乎是从那些苏-27、苏-30的机身下方垂直仰升的。苏-30的雷达再厉害也无法发现这些超轻型战机,还是由印军的地面雷达首先发出报警的。可惜已经晚了,遭到PL-15C格斗导弹夹击的印机群阵型大乱,凌空爆燃起6个火团。符寅生中校率领的这些精锐,早就占好了新的攻击阵位,第2轮更猛烈的导弹攻击扫除了残余的4架。印机在逃避导弹追杀时发射的十几枚R-73格斗导弹只击落了2架歼-12M。这批经过中印边境战争和中南半岛战争锤炼的空中勇士创造了空战史上的又一奇迹,以超轻型战机完胜苏-27系列重型战机。当然这也是印军为他们搭建了这样的舞台。
    机群中的秦洪上尉击落一架苏-30后,意犹未尽根据地面被动雷达提供的战术环境,经符寅生大队长同意率领僚机翻身一个俯冲,以头盔瞄准具锁定了下方的1架米格-27,按下发射钮,一枚PL-15C如离弦怒箭飞向敌机。此时歼-12M已经可以挂载4枚PL-15C,12公里的射程、12公斤的高爆战斗部红外、紫外导引头不怕敌机迎着阳光逃避,还可以接受防空系统的指令。
    而米格-27是前苏联在米格-23“鞭挞者”基础上改进研制的一款变后掠翼、单座单发战斗轰炸机,印度不但引进了一批,还曾受权组装了165架。它有一门6管30毫米机炮,七个外挂点最大载弹量4吨。借助变后掠翼装置既有良好的低空性能,有利于对地攻击,又有不差的高空高速性能,高空最大速度达1。7马赫。那些印军飞行员已经拥有多少年的驾驭经验了,可是他们碰到的对手太强大了。
    秦洪在开战前已经击落了13架敌机,已经是双料“空中王牌”,这在我军的历史上也不多见的。现代空战已经不是二战时代了,德国的王牌飞行员埃里希·哈特曼曾经击落了352架敌机,专家几乎一致认为这是空战史上的顶峰。秦洪没有按照以往的惯例升上领导岗位,他自己意识到没有太大的领导和协调能力,希望能钻研击落敌机的艺术。他的上级,尤其是符大队长理解他的追求。以超视距导弹攻击为特征的现代空战不但要求飞行员能熟练地操控自己的战机,熟悉那些复杂的电子仪器和导弹武器,还要十分熟悉各型敌机的性能、特点。还要临场根据敌机在机载雷达屏幕上显示的微妙变化,或者根据预警机或地面雷达通过数据链传送过来的战术环境决定攻击战术……
    战友们为他的立功创造了一定的条件,他的歼敌经验同样为战友们所用。他把歼-12M运作得出神入化,再次咬住摆脱了导弹攻击的米格-27,以机炮将它送入了海中。只有14架印军攻击机逃脱了这批“小精灵”的突然袭击,有3架还冒着浓烟,不知能否返航特里凡得琅。至于那些武装直升机自有陆航兵团的歼-17和电动直升机来对付。
    符中校率领的歼-12M大队昨夜就从大尼科巴岛率先抵达加勒港周边的一些基地,这些超轻型战机消耗的油料少,只需要很短的跑道起降,所以第一批到斯里兰卡。第5陆战师陆航兵团的那些电动直升机也横越1500公里的洋面过来了,那些歼-17更是不在话下。他们的抵达标志着斯里兰卡解放战争进入了新的阶段,入侵印军的末日到了。
    一看自己的战机和直升机纷纷起火坠落,印军地面部队顿感不妙,尚未按计划发起进攻,突然从山中无声地钻出了大批的Q-6和重型武装直升机。这批印军根本不重视防空,遭此突袭,其惨状可想而知。更要命的是周边的峻峭山峰上竟然飞出了155毫米榴弹炮的空炸榴弹,印军的高速推进当然来不及去搜查远处的山头。遭此空地联合打击,印军回窜的速度比推进的速度高一倍都不止。
    不过最考究我军特种战争功力的还是对付“独立军”和“革命军”的战斗。突击部队不仅不能伤害钻入敌军心脏的战友,还得为他们立功创造条件,又得按照指示为他们扫除障碍。却说“独立军”方面,威哈什加和他的部下已经控制3百多“心腹”,打下了基础。他们当然都有极为精巧的通讯工具和目标指示器,既要保护斯瓦希坦帕、贾孟德兰和军长、师长们逃命,又要在逃跑中为我军精确地指示目标,消灭了一些威胁他们“升官”的障碍。后来逃到科伦坡,威哈什加果然被提升为副师长,并受到贾孟德兰的赏识。不过更重要的是威哈什加与伙伴已经同印度的“同伙”在战火中建立了“友谊”,这为他今后在印度的发展奠定了最重要的基础。
    “革命军”则在逃亡中连第3军军长都被打死了,第1军的2个师长和不少团长被击毙。库马德已经“火线升官”接任了军长的职务,当然斯共的大批党员趁乱夺取了军内的要职。
    从帕讷杜勒市南下的印军败得更惨,2个深入山区的师同样遭到了空地联合打击,在匆忙后撤中,2个团陷入了包围圈中。他们也向科伦坡告急。
    在科伦坡坐镇的钱德勒中将大为惊慌,而从塔莱曼纳尔南下增援的印军又遭斯共游击队的层层拦截,他只得命令从亭可马里抽调了6千官兵应急。入侵印军突遭重击,一时阵脚大乱。
    中国志愿军进驻斯里兰卡与斯里兰卡人民并肩作战,不但激励了斯国军民的斗志,而且打乱了印军的阵脚。正当新德里高层忙得焦头烂额的时候,中印双方的航母群发生了第一场搏杀,这是二战后首次的航母群大战,自然吸引了国内外媒体的瞩目。
    甘地号印特混舰队司令部10月4日12:30
    特混舰队在撰他海峡南口外已经游弋了将近一整天,司令部里的气氛也反映了整个舰队处于沮丧、无奈,还有极度的疲惫。如同在不远处的维特兰特号、德里号和那艘卡辛级导驱显得有气无力。这3艘巨舰已经恢复了部分动力,航速提升到了15节,当然战斗力几乎为零,要恢复雷达系统和导弹发射系统是不可能的。古纳特也不敢让它们自行返航,它们毫无反潜、防空能力,哪里能安全航行3千公里呢。他也未下决心沉舰,否则也不会至今仍在抢修了,那么拖着它们作战吗?
    昨天下午4:30舰队终于突破了“狼群”潜艇的拦截,赶到了现在的阵位。当然古纳特得报维特兰特集群被歼的消息后,立即让2架反潜直升机和和8架的米格-29K赶到峡口部署反潜封锁。舰队还是标准的向心攻击阵型,现在略有变动,甘地号集群正对着撰他海峡出口在南方250公里海域,护卫的是2艘德里级、2艘阿格拉级、1艘“布拉马普特拉河级”、2艘“克什米尔级”和2艘塔尔图级护卫艇。尼赫鲁号和维拉特号航母组成一个集群,因为特混舰队根本没有足够的护卫战舰,它们部署在东部150公里处。
    因为中国远征舰队在穿越卡里马塔海峡后并未强行穿越撰他海峡,而是靠近爪哇岛向龙目海峡驶去,可是速度却降到了20节。古纳特当然怀疑其中有诈,不敢跟进了。刚刚一颗印军侦察卫星掠过我远征舰队的上空,传回古纳特司令部的图像令参谋长费解:主力阵容的2个航母群自西向东以20节速度向龙目海峡推进,中心位置在撰他海峡北口以东300公里处;那艘旗舰广州号两栖舰与1艘东方级导驱,1艘海卫级护卫舰,还有6艘护卫艇、扫雷艇组成的舰队竟然再前出到主力舰队300公里的东方,也在以20节速度西进。离龙目海峡只有600多公里了。
    “真是一帮‘土著’海军,哪有这么运作航母群的?”参谋长愤愤不平地说道。是啊,如果在大洋上,印军的舰载机早就向广州号扑过去了。可是现在隔着爪哇岛,只能让它悠闲自得了。而且根据“海洋法”各国的舰队可以“无害”地通过印尼的内海,当然不能在人家的内海开战了。也就是说,中国远征舰队的舰载机可以“无害”地通过爪哇海和撰他海峡攻击特混舰队,可是印军的舰载机却不能跑到爪哇海去打击中国的航母群。至少理论上是这样的。
    可是古纳特算是领会了这支“土著”舰队的厉害了。从昨天傍晚到今天凌晨的12个小时,印军简直是在承受神经战的煎熬。在赤道海域航行是对航母的最大考验,别的战舰可以搞全封闭的,可是航母人员的主要活动部分是甲板和机库,在火烫的甲板上穿着各式防护服,在高湿度的环境中还要奔跑工作,其劳动强度之高是可以想象的。机库也是不可能搞成全封闭的,巨大的升降机出口涌进来的湿热空气在通道壁上凝成水珠在往下淌。高湿度对机械、电子设备造成的危害是众所周知的,维修人员被众多的故障搞得心慌意乱。
    好不容易晚上略微凉爽些了,敌军却加强了行动。那些隐形小飞机几乎是在舰队的四周疯狂地寻找机会,发起攻击。舰队已经没有了潜艇,只能派出卡-27、“海鹰”担负反潜警戒,那些小飞机不是高空俯冲攻击,就是超低空逼近攻击,竟然被干掉了6架直升机。古纳特只得出动海鹞、米格-29去搜索、攻击这些神出鬼没的隐形机。在半夜时分,1架米格-29K在着降时被伏击的小飞机干掉了,引起了飞行员极大的震惊。
    舰载机的夜间着降本来就是高难度的作业,连美军大型航母上的飞行员都感到每次的夜间降落都如同到鬼门关转了一圈。在轻型航母上降落更是惊险无比,现在依靠GPS导航系统,尽管是民用级的也比较容易在漆黑的海面上找到航母了。可是在降落时必须对准很小的布设了阻拦钢索的着降区,更要命的是,着降角又必须非常准确。角度稍大些,战机触甲板时就会弹跳,导致尾钩咬不住钢索。角度稍小又会让战机飘过钢索区,同样挂不上钢索。这时,运气好的、技术熟练的就得加速再次升空,重复做一次着降。未能及时加速的就会让战机滑出甲板掉入大海,飞行员还得及时按下弹射按钮才能保命。飞行员的心理压力是可想而知的,按美军舰载机老手的说法就是要“随时准备在半秒钟内作出生死悠关的决定。”
    现在印军飞行员还要提防小飞机的偷袭,又加重了心理负担,技术动作怎么会不出错呢?果然半夜时分,1架米格-29在“尼赫鲁”号着降时飞行员以为越过了拦阻区,匆忙地猛推油门杆要再次加速。这一下闯了大祸,尾钩猛拉钢索的结果导致了战机整个地翻转。要知道这是架满载导弹十几吨重的战机,眼看惨祸要发生了,甲板上的作业人员都惊呆了。幸好尾钩又脱开钢索,战机在甲板上拉出了一溜火星掉入了海中。过不了一会儿,甘地号上又发生了事故,1个飞行员正要着降恍忽中似乎看见了1架小飞机在伏击,赶紧报告并作了规避动作。经查并无此事,于是绕过来再作降落,此时他的油料已经很紧张了,必须一次着舰成功。可是越紧张越是要出错,着舰时角度太大,尾钩未能钩住钢索。他没有机会再着降了,只得在空中跳伞,眼看珍贵的战机掉入了大海,飞行员的精神崩溃了。古纳特不仅丢了飞机暂时还少了一个飞行员。
    不幸的是,在沉沉的黑夜中还有2艘塔图尔级导弹护卫艇也被隐形机的攻顶战术击沉了。那么古纳特为什么不派战机到爪哇海突袭中国的航母群呢?他倒不是真的怕什么“海洋法”,难道印尼敢对他动武?而是实在没有把握,中国人在海峡中还有“防空潜艇”呢?
    不过现在必须决定是否立即转向东方的龙目海峡,再拖延就要堵不住中国远征舰队了。参谋长怀疑广州号两栖舰是在为大批的潜艇护航,想抢先驶出龙目海峡,这是很有可能的。但是古纳特又怕中国人再搞“回马枪”,他们为什么把航速降低到20节呢?他正在犹豫的时候变故发生了。警报声又在司令部里回响了。
    “报告,警戒战机突遭大批敌机的围攻!”
    中将习惯性地看了一下航海钟,11:05。监视飞行甲板情况的显示器上一架米格机正在着舰。
    “对手找准时机,果然要冲击出口了!”古纳特想道。
    由于爪哇岛南边的海面正在刮西风,航母只得向西加速到32节让战机升空。
    广州号10月4日11:00
    远征舰队司令部的气氛却是紧张而振奋。他们的胜利激励了空军、陆军的战友,而战友们连克孟买、维沙卡帕特南、甘岛基地,以及斯里兰卡反侵略的胜利同样鼓舞了舰队上下的斗志。我军航母上的作战人员一样地受到高温、高湿度的肆虐,但精神状态完全不同。
    印军的卫星刚掠过舰队上空,罗中将就发威了。此时爪哇海正刮着东风,航母猛然提速,很快加速到33节的最高航速,歼-11H一对对快速滑跃升空,72架全数出击不留后手。他们很快追上了提前出击的4架EQ-6H和8架歼-17共同驶向撰他海峡出口。他们只是在喀拉喀托火山两侧的低空等待了5分钟就接到了出击的命令。
    姜开波中校十分兴奋,山顶被动雷达传来的战术环境清晰地显示在平显上,正对峡口的有4架米格-29在3000米高度为2架“海鹰”护航,距离峡口80公里;还有4架在8000米高度巡航。在这些米格机的南方160公里处还有8架米格机在甘地号四周巡航,据前一段的侦察资料分析它们只有不到30分钟的油料了。中间是1架卡-31在3500米高度执行预警任务。有8架战机开始在甘地号着降。时机太好了。
    他率领4个小队16架歼-11H分别从海峡口的两侧闪出,受火山和周边耸立的岛礁保护,卡-31的雷达没有发现这批在超低空飞行的战机,米格机的雷达在75公里的距离都未能搜索到他们。姜中校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