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科幻世界电子书 > 醒狮 >

第307部分

醒狮-第307部分

小说: 醒狮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维沙卡帕特南-果阿的天空中有4架歼侦-17A在14000米上空,为先遣部队指示一条安全的航线,能避开印军在内陆的稀少的防空雷达。由12架WZ-10M、2架QY-8提供火力支持,6架“黑鹰”搭载的突击队员突击并控制机场,4架Y-8D搭载的1营空降兵负责攻占空军基地。
    只要先遣部队得手,从维沙卡帕特南将有一支由24架歼-10M护航的,由20架Y-14M,12架Y-8D搭载一个加强的空降团的庞大机群,强行突破直插帕纳吉的空军基地着降或空降。
    攻占空军基地的行动实施得相当顺利,缴获了4架米格-21和3架“海山猫”都派上了用处。空降团都是机降的,展开后就控制了机场。守卫空军基地的印军地方部队一个团在2架“空中炮台”的攻击下,很快被歼灭殆尽。在这一带印军一时上根本没有能与我军2个中队歼-10抗衡的机群。我突击部队很快攻占了印军的海军航空兵司令部,阿加罗尔中将被迫下令停止无谓的抵抗。
    海军基地的得手也没有费多大劲,从两栖舰队突击过来的8架“海鹞”顺便干掉了4架毫不知情的米格-21和1架“海山猫”。当陆战队突进到海军基地时遭遇的抵抗并不激烈。果阿基地的实力也被抽空了,只有8艘大型巡逻艇和4艘扫雷艇,以及一些小型巡逻艇、交通艇和几艘运输舰了。基地的守卫部队并没有得到预警,在外海巡逻的2艘巡逻艇也未能探测到我突击机群,遭到如此精锐部队的突袭,结果是可想而知的。基地的司令官罗沙特少将也被迫下令停止抵抗,缴械投降。
    当初步控制了海空军基地后,从恰赫巴哈尔港起飞的由10架“鲁斯兰”、20架Y-14、4架歼-8Z、24架歼-11、24架“飞豹”、48架歼-12M庞大机群不久就降落到空军基地。大量的重型武器卸载后,第6陆战师的2个团担负起了整个果阿基地的地面防御任务。缴获印军的SA-17、“道尔M”正在改装,将与我军的远程防空导弹系统一起担负起基地的对空防御。现在两栖舰队有一个很好的基地了,他们正全速向莫尔穆冈基地靠近。印军在短时间根本无法动摇这一快速建立的防御体系。
    不过这里不仅是支持航母大战的基地,还涉及了一场政治斗争。对印度的打击也不亚于其航母群的覆灭。容后细述。
    龙目海峡10月5日4:30
    萨赖达斯上将正在被果阿的战事搞得焦头烂额的时候,他期待已久的印中航母大战却出其不意地爆发了。当他接报预警直升机已探测到敌军大机群已经飞越龙目海峡时,首先他确信绝对不是中国人再次搞虚警,是企图在黎明前利用夜暗可以搞隐形机的偷袭;其次他对胜利的期望已经大大降低了,他内心深处已经对印海军是否有资格打这场真正的航母大战产生了怀疑。他始终不敢率先出手,倒不是怕印尼的谴责,他要出击就得动用南部基地包括预警机、加油机在内的庞大机群,必定会被中国的侦察卫星发现。即使航母群的战机大规模出动也必定被周边的敌隐形侦察机发现,偷袭就成了泡影。当这些战机突进海峡北口的时候,就得穿越敌军防空潜艇与舰载机组成的拦截线,这是不可能有胜算的。他只能被动地进行“防守反击”,被动也能取胜吗?不过他还要尽最后的努力,希望大神能庇护他创造奇迹。
    当时双方的态势大致是:印特混舰队在龙目海峡南口的西南550公里海域,北距爪哇岛250公里,拥有“甘地号”、“尼赫鲁号”、“维拉特”号3艘航母;由5艘德里级、卡辛级导弹驱逐舰,7艘导弹护卫舰护航和4艘导弹护卫艇护航;5艘潜艇还在2100公里开外的海域。舰载机联队有48架米格-29K、24架“海鹞”,还有46架反潜为主的直升机。
    中国远征舰队的龙目海峡北口的西北250公里萨普迪岛附近海域贴近爪哇岛,拥有“安徽”号、“辽宁”号2艘航母,“吉林”号、“四川”号2艘航母支持舰,及“广州号”两栖指挥舰,由10艘东方级、无畏级、现代级导弹驱逐舰,8艘海卫级导弹护卫舰和12艘护卫艇、扫雷艇组成护卫舰队;海下有2艘093级核潜艇,2艘超基洛级、2艘新型“宋”级常规潜艇。舰载机联队仍是72架歼-11H、12架Q-6H、EQ-6,12架改进型“海鹞”;30架各型直升机,还有28架歼-17A、歼侦-17A。
    我军不是在作战作战中损失了好几架歼-11H和海鹞了吗,怎么还有这么多呢?印军以为我远征舰队没有空中补给线,这只是他们的单相思。巽他海峡第一波空战后,到傍晚时分就有4架满载武器的歼-11H和2架海鹞从南越南端的金瓯市郊的野战机场升空,穿越南海南下,再穿越卡里马塔海峡只是飞行了1500多公里就着降在航母的甲板上了。他根本不必像印军的米格-29K要减载武器,飞越3千多公里险些乎地降落在航母上。只是隐蔽着这条补给线不让印军知道,让他们可以放心地出手罢了。
    龙目海峡南北走向长度不过70公里,航道有25-50公里宽十分通畅,且海水深邃。从海湾地区驶往日本、韩国的28万吨以上的油轮都得走这条航线。
    古纳特部署了1架卡-31在南口的西南250公里上空预警,当然还要防备中国的战机从龙目海峡西边100公里处的巴厘海峡窜出来。现在是最关键时刻,空中始终有16架米格-29K在警戒。峡口以南50公里处有2架“海鹰”在接收峡口附近的声纳浮标的信号,机载雷达也在全力搜索。当然在4200公里外的特里凡得琅基地、科摩林角附近的野战机场的增援机群也在处于最高级的戒备。
    现在有8架替换下来的米格机正在尼赫鲁号上着降,司令部内响起了警报声,卡-31传回来的图形显示有16架敌机正在海峡中穿行。海鹰立即后撤,尼赫鲁号立即停止接收战机,信息同时报告到总部。当尼赫鲁号和甘地号已经有16架米格机升空后,卡-31和向前进逼的米格-29K的机载雷达都确认敌机已经增加到32架。于是尼赫鲁号再次接收战机,维拉特号也开始升空海鹞战机了。增援机群开始出动,在庞大的苏-27系列战机动作的同时,在新的第二直升机平台上同时有4架“海鹞”升空奔向了1200公里外的航母群。
    新德里总部、科钦军区司令部和特混舰队司令部充满了激战时的紧张空气,期盼了60个小时,就看此战了。总部的决心是够大的,那些增援的苏-27系列战机,即使在科摩林角以南1200公里处加油,飞到战区也有3000公里,如果敌军再来一次大撤退返回航母怎么办呢?那也追杀下去,将协同舰载机联队干掉敌军的战机和战舰。那不是回不来了吗?加油机无论如何也不能到那里去为它们加油的。没关系,就降落在巴厘岛和爪哇岛上的印尼机场好了。只要胜利了,那又有什么关系呢?作为“迷航”的飞行器还可以加了油再返航的。这一招真够狠毒的!
    我军第一波出动了60架歼-11H,不出所料有24架是从巴厘海峡飞出,绕过了布兰邦岸半岛准备夹击印军的警戒机群。不过由于卡-31的预警,印机已经向西南方向后撤,与升空的增援机群汇合。古纳特中将发现60架敌机,在上层有48架而下层只有12架,知道这是以空战为主的编队,认为自己能承受。现代的舰载机已经趋于一机多用的配置,以美军的F-18为例,既有单座的制空型,又有双座的攻击型,而挂上电子战吊舱又可以执行电子支援任务。米格-29K的变化比较简单些,它的火控计算机既可以控制反舰导弹,又可以控制空战导弹,也有电子战吊舱。甚至还可以挂载加油吊舱,进行伙伴加油。当然歼-11H也是如此,不过实施反舰任务时更注重双机协同,以弥补单个飞行员的不足。
    古纳特升空的38架米格-29K和12架“海鹞”都是挂空战武器的,在舰队前方250公里空域组成了二道拦截线。当然也有4架在舰队后方警戒防备隐形小飞机的攻击。刚着降的米格机在紧急地加注燃油,掉换飞行员,准备再次升空作战,还有12架海鹞也在备战,都是挂载空战武器。那么它们是只守不攻吗?非也!等增援机群一到,就可以展开大反攻了。这个计划是不错的。可是令古纳特和印军飞行员大惑不解的是,中国的庞大机群追踪到距印机150公里处就停止追踪,分别在3千米和8千米二处进行复杂的穿梭飞行,也排成一个二道拦截线的防守阵型。敌机群的后方出现了2架闻名的预警直升机在进行预警指挥,它们比卡-31性能不知高出多少了,它们可以在6000米高空作“8”字形定点飞行,顶上的改进型“熊蜂M”雷达天线探测距离550公里,而且预警指挥人员就在机舱内执勤。双方就这样僵持了1个小时,古纳特中将冒汗了,原来敌机全是空战型的。他命令机群展开试探性的进攻,敌军不为所动。
    由于印机是紧急升空应战的,受滑跃飞行甲板的限制都不能重载起飞,所以燃油量都是不满的,至多只能飞行不到2小时,当然如果是空战要作各种机动飞行,再开加力的话,飞行的时间更短。所以它理论上的空战作战半径是800公里,执行反舰任务的作战半径是1100公里。那么苏-33也是受到滑跃甲板的限制的,不是也一样吗?理论上是的,但是在“主动”的情况下有弥补的措施。可以满载武器少载燃油在滑跃甲板上升空,然后通过伙伴加油或加油机空中加油的方式注满燃油,就可以大大地延长航程。不过这需要时间和条件。古纳特知道中国远征舰队有4-6架水上飞机随行,看来它们除了反潜巡逻还可以实施空中加油。现在只能分批轮换加油了,不过如此一来危险性又要增加了。
    在空中的印军联队长更是焦躁不安,面对优势的敌军他不能主动出击。可是耗下去也不是办法,从大陆来的援军要4个小时才能赶到呢。不过刚才总部传来了好消息,决定把4架仅有的米格-31M也投入作战,将给敌军出其不意的打击。理论上米格-31可作超音速巡航,不过要进行空中加油作业所以也要2个半小时后才能赶到。本来是准备与敌军打几个回合后,再由增援机群作最后的打击的。敌军为什么要这样耗着呢?
    广州号舰队司令部5:40
    一般来说空战最讲究的是抢占时机,昨天中午的空战,我军依靠突击抢得了先手,取得了累累战果,然后全身而退。现在太阳即将升起,我军为什么不充分利用夜战的优势呢?这与我军战略上的考虑有关。以我军现有的战力和有利的战略态势早就可以把印军的特混舰队干掉了,但是那将不利于把敌军引出来。现在时机终于到了:在科摩林角东南1200公里的海域上空展演了一出精彩的空战,由此作为航母大战的插曲。
    罗国海中将看到大屏幕4个大兰点与一些小兰点终于汇合了,与参谋长交换了一下眼色,下令:“出击!”
    一声令下在相距2500多公里的两处海域上空立即爆发了一场二战以来最激烈的海空激战。先说科摩林角以南1200公里印机空中加油处的战况。当时有1架A-50U预警指挥机在该处以北200公里海域的8000米上空警戒,它的上方现在有4架苏-27在警戒,不久当它们轮到最后一批加油时将由LCAII来警戒,所以不能飞得更远了。它的下方有2架从第一平台飞过来的“海鹰”反潜直升机在反潜警戒,印机当然怕突然浮上1艘中国的潜艇,以防空导弹把预警机干掉。在加油作业区也是如此,不过将由4架LCAII来顶替高空警戒的苏-27。
    现在4架伊尔-78加油机在3千米中空平稳地飞行速度降到了380公里/小时,每架加油机有3根加油软管在机后延伸,末端是一个锥形罩,现在发出橘黄色的光芒在夜空中非常醒目,3架战机以不同的角度靠近锥形罩,中间的都是米格-31,飞行员已经接到命令加油后,立即以最快的速度赶到战区增援。两边是苏-30。座舱斜上方的伸缩式受油管已经锁定并插入了锥形罩,战机略微加速后把软管顶成了弓形,终于顶开了活门,并且锁定。加油机上的操作人员确认后,燃油开始注入了油箱,加完油后即关闭阀门、松开锁定装置,减速后离开。注满了燃油的印机脱离加油区,立即加速奔向2500公里外的战区,那里的空战已经非常激烈了,据说中国也出动了增援的机群。
    如此顺利地完成了3批加油作业,印军总部也没有想到。加勒港和甘岛的中国空军居然都没有出动,真令他们百思不得其解,也许是大批的掩护机群令中国人望而却步了。他们的注意力都集中到龙目海峡的空战去了,那里的情况可不妙了,详情容后细述。天马上就要亮了,这里在进行第4批-最后一批的加油,12架苏-27离开了各自的警戒战位奔向加油机。现在预警机和加油机的周边是48架米格-21和12架LCAII战机在警戒,它们在各个高度展开搜索。
    就在此时变故发生了。在漆黑的夜空中有8架歼-17A就在加油机群的周边20公里开外的空域游弋,“天眼通”雷达报警机在严密地注视敌机的动向,200公里外的预警机根本就探测不到它们,印军机载雷达对它们的探测距离只有7-8公里,要躲开更是容易的。在A-50U的西北和东北方500公里处的100米超低空有4架歼-8M,64架歼-10M已经到位。预警机无法俯视到它们。当1架歼侦-17A根据加油机和受油机的速度变化推测加油已经开始的消息传到指挥机后,我军指挥官发出了全线出击的命令。刹那间,风云突变。这里的印军好日子到头了。
    那些歼-17早已找好了阵位都是在距加油机20公里,高度14000米的空域,接令后立即加速,它们的最高速度只有180米/秒,需要化35秒飞越5公里才能到达15公里的PL-15B最大射程。夜空中的那些LCA分布得如此稀疏,哪里能碰巧搜索到这些隐形小飞机呢?它们大胆地推进到距加油机10公里处,也不过化了1分多钟。8枚导弹从4架歼-17的发射舱弹射出来,发动机点火后直奔庞大的加油机而去,只需要13秒钟就能击中目标。苏-27在空中加油时是不准开启机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