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科幻世界电子书 > 醒狮 >

第47部分

醒狮-第47部分

小说: 醒狮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马海峡1月5日7:30
    朝鲜半岛与日本本州岛之间的海峡统称为朝鲜海峡。狭义的朝鲜海峡是指朝鲜半岛与日本的对马岛之间的海峡,宽有50公里,最深处达210米;位于对马岛与壹岐岛之间的是对马海峡,宽46公里,最深处129米,著名的日俄对马海战,1905年就在这里展开,在东乡平八郎率领下的日本联合舰队大胜俄国的第二太平洋舰队。在壹岐岛与本州之间的是壹岐海峡,我国通往门司、下关及日本北海岸各港口的航线都要通过此海峡。
    近些年来,我国的海洋调查船经常通过这些海峡进入日本海探测水文,收集资料。前年我国的北方渔业公司与俄国签订合同,取得了在日本海北部和南千岛群岛附近海域的捕捞许可证。现在就有2艘大型渔船在那一带作业,它们各搭载了1架舰载型的电动Z-11直升机,经常穿越拉彼鲁兹海峡和津轻海峡,弄得日本军方极为不安。这次中国居然派遣一支强大的舰队来常驻日本海,联合舰队怎么能忍下这口恶气呢。
    在美国的指使下,日韩联手试图在海上挑起事端,给中国海军一个下马威。海军,尤其是远洋海军可是中国军方的弱项,作为这次行动主力的日本“十·十”舰队-后藤舰队的司令官后藤敏夫少将觉得有十分的把握。他虽然不满联合舰队总部老是把“陈旧”的舰艇拨给他的舰队,但认为有“金刚号”直升机驱逐舰,还有5艘“村雨”级和2艘“朝雾”级导弹驱逐舰,以及5架SH-60“海鹰”和5架HS-12“海王”重型反潜直升机,对付中国的舰队是绰绰有余。日本军方自认“十·十”舰队是美国重型航母集群外世界上最强大的舰队。何况还有4艘韩国的舰艇助阵呢。
    此刻,后藤司令官在金刚号的舰桥上,注视着雾气朦胧的海面,似乎能透过浓雾看透远方疾驶而来的中国舰队。他的舰队在贴着朝鲜半岛的朝鲜海峡的北口略微偏东的海面排成了浅“V”字形阵营,这是典型的海峡封锁阵营,金刚号就在尖上。按照联合舰队的训令,“十·十”舰队的司令部应该设在白根号直升机指挥舰上,现今的海战已经不是用指挥官的眼睛来收集敌情,再作出决策的了。舰队将借助侦察卫星、陆基超远程雷达、侦察机、宙斯盾雷达系统、P-3反潜机和“海鹰”反潜直升机等各种先进的情报收集手段,通过数据链集中到舰队的战术中心,参谋们根据预先制导的作战方案和敌情的变化向司令官提出建议,由司令官作出决定,他们再调度舰队的具体运作。
    比如,他们之所以不在冬日阳光明媚的对马海峡拦截中国舰队,而是在这雾气腾腾的朝鲜海峡拦截,首先是美国人和日本的战术系统的巨型电脑根据各种条件判定的:在冬天,黑潮暖流北上进入日本海后,有一小支形成环流又沿朝鲜半岛的东海岸南下,变成了来满寒流通过朝鲜海峡流出日本海,与北上的暖流交汇处常形成浓雾。朝鲜海峡还比对马海峡深得多,还宽了些。这些对中国舰队躲开拦截非常有利,况且朝鲜海峡的一边是韩国,另一边是日本,总比两边都是日本领土的对马海峡在陆基雷达对舰队的支持上会差一些。后藤同意了这一分析,他深知中国舰队的舰艇都是新的,速度比他的舰艇要快,在雾中虽然有雷达可以测定对方的方位、速度和航向,但是在近距离时,一旦受到干扰,对方就比较容易依靠速度上的优势摆脱巨舰的撞击。
    那么为什么不在对马岛的北部待机呢?由于海峡并不长,临时调动很可能丧失时机,这终究不是以导弹和战机的攻击性海战。尤其是潜艇的速度更慢,难以跟上高速舰艇的调动。
    后藤十分钦佩东乡平八郎大将,东乡的指挥原则就是始终在第一线,在舰桥上指挥激烈的海战,他认为海战中指挥官看不到对方的损失,而己方的损失却历历在目,指挥官要明白自己的责任。当然金刚号上也有指挥系统,完全可以作为旗舰。此时他的2架反潜直升机在朝鲜海峡搜索,另2架在对马海峡搜索,都有P-3C共同参与,希望能通过搜索到对方潜艇来判定舰队的动向。另有2架则尽量贴近中国舰队密切掌握它们的动向。参谋们不断地向他报告敌情:
    “中国舰队保持24节速度,方向仍指向对马岛,距离20海里。队形始终为椭圆形的防空阵形。各一对电动卡-27分别在朝鲜海峡和对马海峡进行反潜搜索。1架电动卡-31在6500米上空实施警戒,4架苏-27既保护它,也在护卫舰队。又有8架战机从沙里院起飞,已经接近济州海峡,看来是前来增援的。”
    后藤知道中国舰队以1艘东方级导弹驱逐舰在前,2艘海卫级导弹护卫舰在它的侧后,再后面跟着2艘旅沪级导弹驱逐舰,最后是1艘现代级导弹驱逐舰组成一个椭圆型的阵营,中间有4艘护卫艇。这支舰队的3艘新锐舰艇,实力不俗,在速度上还略占优势,直升机也有12架,不过2架是武直-9,3架是更小的直升机,在后藤看来简直是业余级的小东西。
    后藤的策略很简捷:以2艘春潮级潜艇在水下骚扰,以24架战机在上空俯冲对方舰艇,出动全部的舰载直升机在低空迫近,全力制造紧张空气。在这种情况下,他的舰队放过那艘东方级,以2艘夹击1艘海卫级或旅沪级,目的是造成中国舰艇的损毁,打击中国军方的士气。更妙的是如果日本舰队有损伤,则以优势的海空军力量扣押中国舰艇,扩大事态。
    即使中国舰队不走朝鲜海峡,转向对马海峡,有韩国的舰队先与它们纠缠片刻,他的舰队本来就在朝鲜海峡北口偏东的位置,照样可以拦截,而且在明亮的阳光下冲击将更容易瞄准目标。只是2艘潜艇可能赶不上了,好在还有F-2战机的支持。不过后藤司令官对自己的判断很有信心。
    中国舰队的前锋“库尔勒”号东方级导弹驱逐舰的舰桥上,霍灵宝大校如同一根铁柱挺立着,同样注视着前方。他身高1米81,身材匀称挺拔,一双大眼睛炯炯有神,剑眉入鬓,由于常年在海上活动的缘故,脸色黝黑。当他还在海军指挥学院学习的时候,在502舰“南充”号实习时,恰好赶上了1988年3月14日的保卫南沙的海战,他至今回想起击沉越南军舰时仍十分兴奋。他现在还经常去青岛的海军博物馆看望这艘英雄的护卫舰。这次海疆保卫战对他的一生影响极大,他矢志毕生以保卫祖国的海防为己任。进入海军服役后,他以过人的精力认真对待每项工作。任驱逐舰舰长时,在海空协同作战的战术方面发表了不少文章,这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在多次演习中,受到上级的表彰。能以39岁晋升大校,率领一支精锐的驱逐舰舰队并非幸致。
    不过他的家庭生活却十分不幸,为了事业迟至31岁才与一位军医结合,婚姻很美满。可是第2年她在一次执行任务时,不幸遇车祸身亡。这一不幸事故对他打击不小,其后他更是全身心地扑在海军事业上,至今也未建新家。不少首长、朋友给他牵线,甚至有些姑娘主动频送秋波,均未能打动他的心,以致得了个“海上铁汉”的雅号。
    他对美军制造的“银河轮”事件,派遣航母集群来台湾海峡耀武扬威,刻骨铭心地愤恨,一再以此教育部下。此次接受任务后,心情十分激动,深感肩负的重担。我军舰队在日本海的存在,将极大地改善我国的防御态势。他和参谋人员细致地策划了行动的细节。他把舰队在前期的速度定为24节,既是为了迷惑日军,更重要的是加强整个舰队的协同以及与护航空军的协同。他的舰队东方级和海卫级舰艇各有2架重型舰载直升机,其中1架是卡-31预警机,另外5架是卡-28反潜直升机;1艘现代级则是1架卡-31和1架“海燕”Z-2H,2艘旅沪级上是各1架WZ-9H,2艘红箭级导弹护卫艇上也各有1架Z-2H。数量上有12架,比日本的“十·十”舰队还多2架呢。不过有大有小,协同起来复杂,好处是都是电动型的,可见军方是下了大决心的。在舰队的行进中这些舰载直升机几乎是全程在空中实施反潜、防空警戒和侦察飞行,在整整一天的战斗航程中几十次的起降作业,其中的一半还是在夜间,居然一次事故也没有出,实属不易,也可见我军舰载机飞行员的素质。他们在紧迫的战情的压力下,兢兢业业地对待每一次起降作业,着舰动作极为准确。事后,连对手日本的军事专家都极为敬佩,不过他们也认为只有电动直升机才有可能保持这么高的出动率。
    霍司令员还要注视海空协同,这次驻扎在沙里院基地的空4师和元山基地的海军航空兵1师负责舰队的全程护航,在舰队的航行期间始终有4-8架战机在舰队上空护航。从沙里院基地出发经公海绕过朝鲜半岛南部穿越济州海峡、朝鲜海峡再到元山基地全程也不足1500公里,以歼-11M的5250公里最大航程,或歼-10M的3000多公里最大航程,可以有足够的巡航时间。他们以强硬的冲击飞行与企图接近我舰队的日韩战机对峙,并保护卡-31预警机。还总有1架侦察型的歼-8M在20000米高空沿这条航线上空侦察飞行。
    对美日韩的拦截行动、制造事端的企图,我军高层极为警惕,作为舰队司令官的霍灵宝,更是高度警觉。情报显示,一支日本的“十·十”舰队已急速开赴朝鲜海峡的北口偏东浓雾弥漫的海面,4艘韩国战舰则在对马海峡的北口巡弋。侦察卫星的情报显示,日本空军和美军远东空军也在调动。显然美日韩企图在海峡制造事端。在即将进入充满风险的海峡的微妙时刻,霍灵宝的心情十分平静,他对挫败美日韩的拦截行动有必胜的信心,他不仅有手中的舰队,而且有全军的支持,他们不是孤立的。舰队到达距对马岛20海里时,他指令舰队转向对马海峡,并全体加速到32节的最高速度。在强劲的电动机的推进下,舰队切开黑潮暖流深蓝色的海水,高速进入对马海峡,各巨舰舰首溅起的白色浪花骤然升得更高,场景十分壮观。
    拉利·伯宁是N的资深记者,他从朝鲜事变一开始就感到这里有戏,经总部批准后立即直飞东京,他也把目光瞄准了霍灵宝的舰队。他让助手秘密地跑到长崎租了一架高性能的运动飞机,还聘请了1名退役的美军飞行员,他的助手安东尼·斯托里是摄像技术的专家,在飞机的二侧各安置了一台遥控的摄像机,在机舱内就可以方便地操纵,机身的上面贴着一个平板天线,可以通过租用的卫星通讯线路直接把选定的画面传输到纽约的总部,在技师的帮助下这一切很快就搞定了。N是化了大本钱的,不过当年他们冒着炮火的危险,在巴格达实况转播了美军轰炸伊拉克的镜头轰动了全世界。这次伯宁一定要记录下中国舰队首次进入日本海的历史性时刻,他敏锐地感到日本人不会让它们轻松地完成这次航行。不久,华盛顿的军界朋友告诉他,美日韩将联手给中国人一个教训。他认为行动绝对不会不会发生在三八线的陆上,甚至空中,虽然十多万志愿军的进军十分壮观,1500名美军快速反应部队加入釜山附近的驻韩美军也很轰动,不少同行已经蜂拥到汉城、釜山采访,媒体上闹得沸沸扬扬,但绝对没戏。中朝联军不可能“南侵”,美韩联军也不可能“北犯”,连空军也不可能越界制造事端,中国陆军的崇高地位是不可动摇的,至少在与之交过手的美韩军方的眼中是如此。
    他肯定发生事件的地点一定是朝鲜海峡,这支舰队的动向,日本媒体不断在报道,不过实在太平淡,日本空军禁止各电视台的直升机接近中国舰队。今天凌晨,他就坐进了租来的运动飞机在长崎的一个飞行俱乐部的机场上待命,驾驶员帕特里奇是个技艺高超的飞行员,他把油箱装满了燃油,保证可以飞行5小时。伯宁一听到广播中报告中国舰队已经接近朝鲜海峡,立即命令起飞。帕特里奇向塔台谎称前往冲绳,得到许可后,先向南方飞到公海,然后降低高度,一个右转绕过福江岛就向中国舰队飞去。不久,就看到了壮观的中国舰队直奔对马岛而去,他命令立即开始现场转播,信号发到了华盛顿。就在此时,1架中国的战机急速飞来,N总部决心开始向全球播放,随着时间的推延,观看的人数越来越多,下面是摘要:
    “这位中国的年青人先向我们敬了个军礼,又做手势请我们离开。看来我们不能太靠近了。各位,远处是对马岛,组成环形的中国舰队-专家告诉我们这是防空阵形,究竟是右转走对马海峡呢,还是左转走雾茫茫的朝鲜海峡呢?我们的专家也意见不一。…
    “各位,快看现在中国舰队组成的圆环开始齐刷刷地右转,它们将奔向对马海峡了,噢,它们开始加速了,舰首激起的浪花猛然升高了,真是壮观啊!总部请来的专家告诉我们,根据舰首激起的水波的角度可以判定舰艇的速度,原先它们的速度已经是24节了,现在已经加速到32节的惊人速度。”
    这时,耳机里传来东京一位朋友的情报,称在海峡的北口有日本的舰队和韩国的舰队。伯宁立即热血沸腾,戏来了,这趟不会白跑了。他立即命令帕特里奇加速北上,并以压制不住的略带激动的口气继续报告
    “女士们、先生们,请看前方,噢,是4艘巨舰,原来是韩国的,专家说是2艘美制导弹驱逐舰和2艘导弹护卫舰,它们笔直地向中国舰队急速驶来,速度也达30节。不好,1架日本战机来了,飞行员在向我们挥舞拳头,要赶我们离开呢。啊,远处有一支庞大的舰队,我们绕过去看看。哇,望远镜头让我们看清了,是日本著名的‘十·十’舰队,真是壮观。不过我们还是先看上面吧。
    “看,那是1、2…是16架日本战机,专家说这是先进的F-2战机。中国方面也急速飞来一群战机,4架苏-27,专家说看来是中国制造的叫做歼-11,是有所改进的,还有4架苏-30,那是8架歼-10单引擎战机。旗鼓相当,噢,不对,原来的4架中国战机并未离开,它们正在全力拦阻日本战机不让它们靠近舰队。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