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科幻世界电子书 > 醒狮 >

第62部分

醒狮-第62部分

小说: 醒狮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师的增援;另一方面攻击、袭扰第七、第八师,使其不能对前线据点增援。也就是说郝志刚师将要对付4个印军的整编山地师。这是本计划中最大胆的一点。能够实现的前提是我们要掌握战区的绝对制空权;并且只达成有限的目标:利用直升机的机动,以及山区的复杂地形,完成阻截任务。
    ——四个守备团的任务是消灭印军的据点。首先是为独立5师和独立6师打开前进通道,让他们以最快的速度推进到印军在邦迪拉东北的第七整编山地师和察隅西北的第八整编山地师的主阵地。然后再拔除其余所有据点。
    ——独立5师突击第七整编山地师、独立6师突击第八整编山地师,与印军接战后,要以猛烈的进攻拖住他们,并尽快地运动到他们的侧后方,替换出中央突击师的部队。
    ——47、48二集团军的快速部队141师和144师,要以已经得到增强的陆航团为先导用最快的速度分别扑向印军的第七、第八整编山地师的正面。一旦完成对他们的包围,立即加以全歼。以二个师的兵力要全歼一个实力很强又是据险守备的印军整编山地师,又是一个大胆的计划。前提还是制空权,我们还将出动电子战直升机,全面封锁其无线电通讯,使其彻底成为孤军。再辅以轰炸机、强击机和攻击直升机的狂猛火力,有把握迫使他们停止抵抗。
    尽快地消灭二个印军的整编山地师是关键。这将有力地打击印军的士气,粉碎整编山地师不可战胜的神话。
    中西部战线:正面宽度1050公里,基本上采取与东线相近的作战方针,这一线的作战将直接支持巴基斯坦的抵抗。
    ——已经得到一批新型直升机加强的快速部队56集团军的168师和57集团军的171师的陆航兵团秘密地插入第三、第四整编山地师的侧后方,迅速建立空降基地。接应第15空降军的空降部队。完全切断他们与第一、第二整编山地师的联系通道。
    ——三个守备团为独立3师和独立4师扫清前进通路上的据点,让他们分别扑向班公湖北部的印军第三整编山地师和扎达西北部的印军第四整编山地师。然后拔除其余据点。
    ——独立3师和独立4师将快速推进到第三、第四整编山地师的阵地正面,在56、57集团军以及第15空降军的支持下,尽快歼灭第三、第四整编山地师。这将是对巴基斯坦最有力的支持。
    ——在印巴战线的印军,在战争初期是不可能支持中印战线的印军的。而且从印军第一整编山地师的部署和动向来看,他们将支持印军对巴基斯坦的进攻,而不是支持第三整编山地师。
    ——空军将以对地攻击力量支持对印军的歼灭战。
    在整个作战行动中,作战部队要遵循二个限制:
    ——西线不得介入印巴冲突。不得攻击印巴前线的印军。
    ——不得破坏公路、铁路系统。这会给作战行动带来很大困难,但有更大的好处,一是有利于印度移民的撤离;二是有利于我们今后的开发建设。其实只要我们攻击部队推进迅速的话,对军事行动也是有利的。”
    安定康大校详细地阐述了“天鹰”作战计划的方方面面,并在大屏幕上播放了多次计算机模拟的演练过程。这确实是总参精英们的一个杰作。
    中国军方对那片土地的得而复失一直耿耿于怀,至今念念不忘,甚至敢于直截了当地批评前辈领袖。那一片被中国收复又放弃的土地是比西藏任何其他地方都更富饶的地方。那里地处喜马拉雅山南麓,海拔下降到一、二千米甚至几百米,有印度洋暖风的滋润,属亚热带生态环境。土地极其肥沃。植物茂盛,能够生长菠萝香蕉。自然景观奇异,矿产丰富。雅鲁藏布江著名的“大拐弯”,可利用的落差2230米,如果横切大拐弯建一条40公里长的引水隧道,可建成世界最大的水电站,装机容量最低为4500万千瓦以上,是长江葛洲坝电站的17倍,是三峡电站的四倍,投资却比三峡低得多,又没有移民、生态、战争灾难一类的问题。然而这个设想中激动人心的超级水电站,却被“麦克马洪线”拦腰切断。当年中国军队接到的命令不仅是放弃全部收复的失地,撤回到“麦克马洪线”,还要再从“麦克马洪线”后撤二十公里,与印军脱离接触。结果印军不但轻易返回原来控制的地区,又趁虚而入,继续向北蚕食推进,建哨所,修工事,反而多占了上千平方公里的土地。军方怎么咽得下这口气啊。
    “天鹰计划”正是军界精英集中几代人的经验和创造性,长期呕心沥血地策划的,可以称得上是天衣无缝、妙想连篇。
    在讨论中军委领导给予了肯定。这也是我军的一项重大改革,各级参谋部都被赋予了极大的权利和责任。当代多兵种合成集团的作战如果没有周密细致的策划和事前在计算机上进行图上作业进行反复验证,那结果将是不堪设想。重大战役的准备工作是极其繁重的。昨天就再次补充发射了2颗重型近地侦察卫星,加强战场实时情报的收集能力。电子战部的博士们更是日夜苦战在通过各种渠道收集敌军的情报,破译他们的密电。
    王刚在总结发言中指出:“印度再次挑起印巴战争是蓄谋已久的战略行动。现在巴方已经连连告急。美国人也束手无策,他们既不敢,也不会进一步采取行动来解围的,只得向我们提供了24架‘海鹰’反潜直升机,要求我们采取行动。我们当然不是为了美国人而发起反击,印度一旦占领了‘巴控克什米尔‘‘就切断了我国西部的一条重要的空中通道。他们反过身来就会再次向我们动手。与其受制于人,不如反制。我们必须展开自卫反击战。
    “印度再次挑起了印巴战争,入侵巴基斯坦领土,暴露了他们扩张主义、地区霸权主义的真面目,遭到了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反对。印度近来还借助所谓的世界第三的海军不远万里频频与越南小霸联手在南海向我军寻衅,我们暂时还不准备同他们在海上较量,但在陆地上我们必须狠狠地予以打击。印度虽自认为南亚第一强国,但内部矛盾重重:
    ——印占克什米尔之民一直要求脱离印度,或加入巴基斯坦,或独立建国。巴基斯坦虽比印度小得多,但与我国合作,连横抗印。二十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时前苏联侵占阿富汗,两国又连横抗苏。巴国因此在伊斯兰国家中威望大升,并代表所有伊斯兰国家在联合国讲话,80年代以来,巴国被公认为世界上最强的伊斯兰国家。
    ——旁遮普邦的许多锡克族人一直要求独立,巴基斯坦也见缝插针,屡屡差人来给予锡克独立组织以物质援助,这些组织与印度政府军的冲突不断。
    “我们的自卫反击战将不会引起国际社会的太大震动。即使俄国人也只是出于商业利益向他们出售军火,不会在政治上支持他们。现在的外部环境对我们极为有利。与1962年时相比,正是天渊之别。
    “经过我国人民将近二年时间的拼搏,我国的经济实力已经大为增强,我们的后勤支持条件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足以支持这场大战。总参的‘天鹰‘‘小组在专家们的支持下又策划了一个这么好的计划,接下来就看我们军人怎么实施了。我代表军委宣布,对这次自卫反击战中指挥果断、严格贯彻上级作战意图的高级军官,中央将予以授勋、晋升,对于不怕牺牲、不畏艰险、作战勇猛的官兵同样给予记功、晋升。对于指挥无方、自行其事,造成损失的,怕苦怕死、作战不力的,不管是哪一级的,都将予以断然处置。
    “在总体上我们坚持这是边境自卫反击战,但决不受什么‘麦克马洪线‘‘,甚至‘习惯线‘‘的限制。印度人既然不承认,我们为什么要受这些‘线‘‘的限制呢?中印边界线将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中产生。”
    与会者无不豪情万丈,尤其是高级将领们更是急于在这场大战中建功立业。
    “中央决定年立青副总理将前往拉萨建立前线指挥部,协调东西线作战、后勤、战区动员各方面的工作。成都军区司令员曾友君上将在前指,对东西线的作战行动负总责。刘全政部长在总部主持日常工作。
    “同志们,让我们在这决定我国命运的时刻,以实际行动建功立业吧。”
    军委指令迅速下达各参战单位,发起攻击的时间是26日凌晨6:30。整个作战正面宽度为1700公里,最远纵深230公里。这个战争舞台也不算小了。双方将如何演出这场战争的活剧呢?
    4号基地喜马拉雅山的幽谷
    25日清晨,经过一夜长途飞行的郝志刚,由于善于抓时间睡觉,只洗了一把脸就精神抖擞地在4#基地主任马振华少校的陪同下,兴致勃勃地参观起这个神秘的4#基地了。
    补充作个说明,4月中郝志刚的中央突击师,奉命从朝鲜全部撤回。这时朝鲜的局势已经平静了下来,由42集团军接管了他们的任务。这时军委已经察觉了印军的异常调动,开始了紧张的应对准备。郝志刚仔细地听取了“天鹰计划”,并与“天鹰小组”进行了反复的讨论,又用电脑作了模拟演习,进一步确定了行动细节。按照计划他的师分为二部分,占总兵力二分之一的陆航兵团、特种兵团和师部进驻西昌,其余摩托化步兵团进驻格尔木。否则集中在一起是无法不引起间谍卫星注意的。临行前郝志刚到王刚家告别,王刚特别要求他做好二件事,一是要把损毁战机落到敌区的飞行员和突击队员全部抢救回来;二是注意战法,不得拼命,一定要在完成任务的前提下保存实力。因为一连串的关键任务要靠这支突击队来完成。林茹娟照例做了好菜为他践行。
    昨天14:00接到密令“天鹰在行动”。做好一切准备工作后,20:00驻扎在格尔木南部的庞大的机械化部队在黑夜的掩护下,在青藏公路上飞速向那曲附近的接应点挺进。有了微光夜视仪,不必开车灯,电动车又不发热,丝毫没有引起头顶上的间谍卫星的注意。沿途的兵站和公路上由接获上级严令的武警部队全力保证公路的畅通。经过11个多小时的飞驰,长驱800多公里赶到了接应点那曲的远郊,立即隐蔽休息。
    21:00驻扎在西昌的陆航兵团沿着最隐蔽的路线,一路钻山沟、越山口,4小时后就赶到了4#和3#基地,所有的直升机都隐蔽在原始森林的巨树下。突击队员在基地人员的热情接待下,美美地洗了个温泉澡,还睡了一小觉。
    郝志刚则在马振华少校的陪同下察看这个基地。马振华少校早就从军队的内部通报上知道了这位神勇的中央突击师师长的威名了,这次又亲眼见到他率领的大批威武的突击队员到来,非常高兴地一路指点,一路介绍。这个4#基地所在的山谷并不小,东西长有25公里,南北宽有9公里,一条小河流贯其间,北面的阳坡还相当平缓,还有好几处温泉呢。经过一年多的经营,这儿已经是一个颇具规模的后勤基地了,2000多后勤人员加1000多军垦人员,散布在其间根本看不出来。这样的基地在中印边界的我方一侧,共开发了4个,从西向东编号。这么一块风水宝地为什么以前一直得不到开发利用呢?由于谷地的三面是峻岭,唯一的出口是一条很狭窄曲折的山间小路,又对着风口,一年只有三个月勉强可以通行,只有一人一头牦牛能冒险通过其间,以前只有极大胆的藏民来打些野味、采些珍贵的藏药。军区也曾派人来考察过,可是交通和通讯都无法解决,只好放弃了。只是高科技的发展和紧迫的战争危机,重新赋予它们新的地位。
    4个基地离边界的直线距离都在150公里以内,像我们4号基地离边界不到140公里。开阔的谷地是起降战机的极好场地。在开发中最大的问题是保密,我们计算好各国侦察卫星通过谷地的时间,在夜间重型运输机卸下重型机具就返航,近来有了强龙I和电动直升机后,大大地加快了物资储备的速度,强龙I把物资运到接近基地的隐蔽处,深夜由直-14M转运进来。在原始森林中隐蔽是不成问题的,几千个作业人员散布其间,根本不会引起注意,放牧的牛羊在林间草地上与野生动物也无什么差别,疏林地里的谷物生长良好。我们建立了与军区指挥部的宽带网络,可用于电话、传真、多媒体传输,不过仅在极短的测试时开通过,平时从不使用的。修建的跑道都复上了草皮。就着山坡修建的停机库十分坚固隐蔽。
    基地的任务是储备大量的战备物资,成为最接近边界的空军和突击队的基地,为前线作战部队服务。
    “见到你们真是太高兴了,终于盼到这一天了!明天反击战一开始,第一波战机完成攻击任务后,就可以到这儿来得到补给和休息,可以节省多少时间和精力啊。也欢迎你们经常来这里休整。我们可以放手大干了。”马少校最后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由于这个基地主要任务是服务,有大批的服务员、医生、护士、话务员等,
    其中姑娘占了很大比例。这些彪悍的突击队员自然大受姑娘们的追捧,基地服务社主任金丽萍决定晚上组织一个联欢晚会。可是明天凌晨3点多就要出发了,突击队员很早就要睡觉的,郝志刚没有同意,这一下可引起了姑娘们的不满,金丽萍率领一帮姑娘前来与他交涉。郝志刚只好同意把晚会改到下午。不知他的队员有几个“突击”成功的。
    郝志刚的另一半空中突击队隐蔽在400公里开外的3#基地。而168师、171师的陆航兵团则分别隐蔽进驻到西线的1#、2#基地。印军的间谍卫星一点也不知道在这些宁静的山谷里,居然隐蔽着这样一支狂暴的打击力量。不过他们很快就要知道这一点了。
    巴基斯坦卡拉奇一个港区
    由于是战争期间,对这个港区的戒备森严,也不引起人们的注意。一条满载的滚装船泊在码头,船上挂的方便旗并未暴露它的国籍。这时船上的餐厅里挤满了人,他们是56集团军和57集团军各一个运输连,2天前他们在团参谋的带领下穿着便装乘民航班机来到卡拉奇,进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