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科幻世界电子书 > 醒狮 >

第86部分

醒狮-第86部分

小说: 醒狮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便宜,可以大量生产和装备部队。因此,在信息战时代,火炮同样是陆、海、空三军大量装备和广泛使用的兵器,是地面进攻和防御作战中的火力骨干。这次突击队带来的可都是炮兵的精华。
    迫击炮始终是最贴近步兵的轻型火炮,在二十世纪末有二项重要的创新引起了我国武器专家的重视。一是比利时研制出的NR8113A1式52毫米无声迫击炮,它的全重只有4。5千克,弹重0。75千克,最大射程700米。射击时只有很微弱的声音,炮口既无烟又无火光,对方很难发现射击阵地,隐蔽性相当好,适合于侦察分队和敌后作战部队使用。它是通过炮弹上的特殊装置实现消声的,而非在炮口安装消声器。此炮结构简单、新颖、效果好,它既可以发射杀伤榴弹,又可以发射照明弹和发烟弹。二是,英国人发明的炮口测速和设定定时引信的装置,原来是为了在37毫米高炮上使用的,让炮弹穿过在炮口装设的3个线圈,前二个线圈测出炮弹的实际出口速度,第3个线圈对炮弹上的电子定时器设定定时,使炮弹在敌导弹或战机前面1-3米处爆炸,炮弹中的钨质弹丸以动能摧毁目标。后来日本等国改装到自行迫击炮上,使得炮弹在接近地面的低空爆炸,大大增强了杀伤力,如果弹头内是钨质子弹丸的话可以摧毁轻装甲目标。
    装备部搞来了几门样炮,还设法秘密聘请了有关的专家来指导,终于在2007年定型生产和装备了07式60无声迫击炮和82电脑控制的迫击炮。60迫击炮的全重才6。5千克,最大射程提高到1100米,射击时声音很微弱,隐蔽性极佳。而且比NR8113A1还有进步之处,在于可以安装一个炮口测速/定时设定装置,发射空炸杀伤榴弹,此时还要配置一台“雷声”弹道计算机与该装置连接。而且所有的“雷声”都可以用网络连接起来,并与团级的指挥系统实现数据传输。有一点要明确,炮口测速/定时设定装置只是对每枚炮弹的初始差异进行校正,炮手还可以根据弹着点观察员的指令,向计算机输入修正量,进行提前或延迟爆炸的修正。82迫击炮的全重才17千克,最大射程达9。8千米。
    我军引进俄国的钛合金加工工艺后,立即对超轻型榴弹炮的生产工艺进行了改进,在2007年底定型生产了07式超轻型105毫米和155毫米榴弹炮。这里需要作一个说明,我军在二十一世纪初,调整了野战火炮的口径系列为105毫米、155毫米和203毫米三种,实际上俄国也进行了调整,停止了原来的122、152毫米野战炮的研制,向北约的系列靠拢。原因是为了出口,研制一款新型火炮代价很高,能输出换取外汇也能收回一些研制费。而且口径的分布也比较合理些。我国除了提高新型火炮的射程、射击精度外,化了很大的力气减轻火炮的重量。07式105超轻型榴弹炮已经全面超越了英国的同类火炮,最大射程超过18千米,全重仅1820千克。而155毫米超轻型榴弹炮也达到了美国同类的水平,全重3700千克,最大射程26千米,既可以车辆牵引,Z-15和电动“黑鹰”都可以吊运。这些火炮在前阶段的自卫反击战中立下了赫赫战功,其巨大的机动性在我军掌握制空权的情况下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他们纷纷由电动直升机吊运到敌军周边的高峰上,居高临下以猛烈的火力压制敌军炮火,摧毁敌军的工事。只是钛合金过于昂贵,加工费也高,产量很少,只能给中央突击师和快速师装备一些。这个情况到了8月份才有了根本的改善,神奇的“瓷钢”以其价廉易加工把每门超轻型炮的成本降到了三分之一,重量还进一步降低了10%。它们在这险峻的山地战中才真正大显神威。此乃后话。
    巧合的是毫不知情的利多驻军一早就组织了一支车队,有12辆卡车运载着大批的雷达器材浩浩荡荡地向这里进发,自然很顺利地通过了岗哨,艰难地攀到了1500米处的索道站下。他们做梦也没有想到会辛辛苦苦地送上门来当俘虏。这批器材日后对我们是很有用处的。把这30个俘虏关押好之后,官兵们又多了一项额外的工作,要把这批器材隐蔽好。整个上午官兵们没有休息,忙于构筑工事。直到下午利多的驻军才发现出了问题,在电话连系中出了漏洞。这才震惊了利多的驻军和东北战区。不过此时还有其他更大的问题摊在他们的面前呢。
    注:英国在1982年的马岛战争中使用的105毫米超轻型野战榴弹炮,39倍口径,最大射程17。2千米,弹丸重16。1千米,最大射速8发/分,全重1858千克,可用车辆牵引,也可用直升机吊运。主结构部件大都采用钛合金挤压成型,或者用铝合金制作。
    注:美国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研制的155毫米超轻型野战榴弹炮,39倍口径,全重只有3679千克,可以牵引或直升机吊运。基本部件基本以铝合金制作。
    萨地亚城防司令部6月12日新德里时间5:40
    李德斯凯上校一夜未睡,整夜激烈的战斗,北方隆隆的炮声和照亮夜空的炮火不但令他无法入睡,整个城市都乱了套。向南方的铁路和公路彻夜***辉煌,第11快速旅在赶到这里来,而市民则动用一切运输工具南下,为了疏散民众铁路当局加开了客车,连车顶上都挤满了人,那些返回隆丁的军列的空车皮正好利用来装人,利用效率倒是很高。昨天傍晚时分33师在第9重装甲师的支持下杀入重围去接应那3个师及各城市的守军残余部队,居然一直杀到了阿帕龙的南郊。谁知根本不见一个印军,由于我军的强大干扰功率,33师的师长只能凭炮声来判断激战的方向,发现激烈的炮声远在东北方向至少20公里处,正在犹豫之际,部队的后卫爆发了猛烈的枪炮声,不久后路就被切断了。这些情况都是好不容易逃出来的传令兵报告上校的,此时已是深夜23时了。
    上校此时着急的已经不光是33师的事了,第9重装甲师为了给33师提供火力支持坦克和自行榴弹炮冲击的位置太靠前了,而当地的地形并不适合大规模的坦克战,印军为了安全把攻击力较弱的“阿琼”坦克部署在后部。谁知突然从夜暗中杀来一支反装甲直升机群,一下子击毁了后部的30多辆“阿琼”坦克,这一下把其余坦克的退路都给堵死了。于是刚开来的第11快速旅的陆航兵团立即前来迎战,他们第一波就出动了由42架卡-52、卡-50N和卡-60组成的混合武装直升机群,企图以压倒优势围歼我机群。在这关键时刻,上校亲临前线,以微光夜视仪目睹了惊心动魄的一幕。当时第9师的参谋长报告敌军有24架轻型直升机和卡-50,所以当11旅的机群从东西二个方向实施夹击时,上校信心很足。可是当夜视仪中突然闪现出大群敌军直升机时,上校以他丰富的作战经验很快就估算出足有70多架!他紧张得手心直冒汗。敌军一下子以超出2:1以上的优势展开了狂猛的攻势。天空中顿时布满了导弹和炮弹轨迹组成的火网,不久就有被击中的直升机冒火和坠毁。起先上校还分不出敌我,很快他就看出了名堂,印军的直升机火光要大得多,敌军的直升机即使坠毁也几乎不冒火。这就是大名鼎鼎的电动直升机?!
    上校可不知道,由于46军借助各天鹰基地和攻占的印军前线机场,大多数已经投入了战场,我中央突击师全部腾出手来向萨地亚-利多方向突击。他们的陆航兵团借助山区的复杂地形和电动直升机的优异性能、集中运用,以优势兵力迅速地围歼印军的直升机群,打得印军毫无还手之力。
    11快速旅连忙把第二波――也是最后的24架“山猫”、ALH武装直升机全部投入。他们还没有接近战场就被夜暗中杀出的敌军第二波44架电动直升机又包围了。敌人也太狠了,简直是不留余地。就在上校的眼前11旅的陆航兵团几乎全军覆没,他能数出逃回萨地亚的直升机,连冒着烟的也算上也不超过20架。他知道战区也派不出更多的武装直升机了,战区已经彻底丢失了制空权,包括低空的制空权。可是上校很快就不能看下去了。补充好燃料和弹药的敌军主战坦克再次冲击过来截断了第9师的退路,他们以狂暴的火力向萨地亚的守军和陆续赶来的11旅突击步兵营发起攻势,迫使他们后退到重炮团火力保护的防线。上校奇怪第9师为什么没有动静呢?
    他可不知道,在直升机大战时,中央突击师的特种兵们可比那些飞行员还忙呢。他们装扮成印军,在混乱中直插重装甲师的坦克和自行榴弹炮群,当时这些重型战车被地形分割成7大块,特种兵一围住一块,这一块就不再有直升机和炮弹来“照顾”了。那些坦克正在为被堵在路上,无线电又遭强烈干扰而发愁呢,一见有步兵“兄弟”过来,而且周围炮火也弱了许多,于是大胆地钻出坦克来了解战况。其结果就不用说了。只费了2个多小时印军第9重装甲师的剩余的160多辆坦克和70多辆自行榴弹炮全部落入了我军的手中。好在46集团军的坦克师有很多后备的坦克手,于是这个师成了我军最为庞大的坦克师了。在前面的那部分坦克很快就把那些堵住通路的毁损的“阿琼”坦克拖走,打开了通路。
    在这黎明时分,这支坦克师集中了自行榴弹炮的远程火力猛攻萨地亚的守军,司令部里的上校和他的参谋紧张万分,他们已经对33师和第9师不抱任何希望了,虽然据卫星侦察的信息知道北方仍在进行战斗。眼下的当务之急是保住萨地亚城,上校向战区司令部报告了战况,并上报了他们的防御方案――印军居然没有一个现成的方案,也可见他们完全没有料到我军会实施追击。方案的要点是收缩防御圈,因为萨地亚只有3个步兵团、1个防空兵团和1个重炮团,更要命的是只有野战工事!11旅自然也无法去“突击”了,居然成了机动的预备队,真是令人啼笑皆非。正当他们紧张万分地准备抵御敌军的进攻时,前线的观察所报告,敌军的坦克师绕过城东,穿越察隅河向南方快速推进,在察隅河南岸与萨地亚隔河想望的当戈里市的守军也报告,敌军大批摩托化部队在直升机的掩护下快速向南方推进,重型坦克也在崎岖的山路上向南挺进。不过又有一支部队接替了坦克师与萨地亚的守军对峙,他们在城市周边的小山包部署了炮兵部队,已经开始试炮了。
    观察所的报告令他们十分不安,敌军不但有大批的105毫米榴弹炮,而且有相当数量的155毫米炮,火力十分猛烈。昨天从北方逃出来的官兵的报告得到了证实,敌军拥有了超轻型155毫米榴弹炮,可以用直升机到处机动。上校立即向利多的城防司令官潘格斯准将通报了消息。
    在作出了那么大的牺牲后,印军在锡金战线究竟有什么进展呢?
    利多6月12日北京时间18:10
    潘格斯准将做梦也没有想到,中国人的大军会这么快地冲到他的眼皮底下,可以说他从来也没有想过会在利多同中国人打仗。昨天33师刚调往萨地亚,47装甲步兵师就从隆丁向这里调动了。由于拥有良好的铁路和公路系统,印军可以快速地调动兵员和物资。利多-迪格博伊对印军太重要了,迪格博伊是印东北地区唯一的油田,是重要的能源基地;而利多的西郊有一个大型空军-直升机基地,战机均已撤离,尽管跑道已经修复了,仅供运输机使用。目前是城防司令部、出击的11快速旅和47师的陆航大队在使用这个基地。不过基地内的几个洞库中还有大批战机的备件和导弹等弹药,虽然武装直升机也可使用其中的一些型号,不过印军主要还是准备用于日后的大反击。
    谁知昨夜33师贸然冲入敌军的包围圈后,不久就杳无音讯。连为他们提供火力支持的第9重装甲师也被敌军的坦克师切断了退路。今天上午萨地亚城防司令的通报承认他们已被歼灭了。本来潘格斯准将对地面战很有信心,可是李德斯凯上校在电话中向他通报:“敌军的重炮火力十分惊人,潜入敌后的侦察员报告,他们亲眼看到敌军从‘黑鹰’直升机中卸下155毫米榴弹炮,肯定是超轻型榴弹炮。我们在整编山地师基地中的轻型榴弹炮也重达5吨多,只有米-26才能搭载。请阁下注意这一情况。”
    准将这才如梦初醒,中国人如果能把155毫米榴弹炮随意用直升机吊运到各处的山头上,向下面的目标开火,那就太可怕了。该型重炮正常的射程就达25-30公里,使用底排气弹或火箭增程弹的话,射程可达35-45公里。在那些整编山地师的仓库中存有大批的这种炮弹,正好为他们所用。拥有制空权的一方只要把这些重炮吊上敌军阵地周围的高地上,可以控制很大一片地域,威力有多大啊。原来以为中国人会攻击已经三面被围的萨地亚,所以战区司令部命令第33师前往增援后,又命令第11快速旅前往增援。谁知敌军竟然不怕后勤补给线被切断,以2个师的兵力直扑利多,后面还跟着一个重型坦克师呢。于今天下午16时左右一下子兵临城下。当时准将已经被1978高地的事搞得头昏脑胀了。
    准将当时刚要去餐厅午餐,一位参谋向他紧急报告了1978高地的情况。准将一时还没有反应过来,他只知道高地上被摧毁的雷达站正在加紧恢复,而且总参谋部运来一部俄制的新型多基地雷达,它有4个发射天线,另外有1个接收天线,分别安装在不同的地方,依靠极为准确的基准时钟和光纤网络连接可以实施远程警戒,敌军的反辐射导弹根本不可能找到接收天线,4座发射天线可以轮流工作,也可以同时工作,只要布置一些伪装,将有很强的生存能力。参谋告诉他山上已经发现了敌情,他们送上山的雷达和技师可能都落入了敌军手中了。准将十分紧张,立即召集了紧急会议,司令部当然不会有现成的方案啦。1978高地可是在利多的背后,敌军攻击部队的前锋马上就要抵达城市的北部了,这一来岂不是成了腹背受敌了吗。参谋部立即拟订了方案,估计山上的敌军数量不会太多,仅以直升机空运装备和火力也不会太强,只是地形易收难攻。决定以一个团的兵力,并由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