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科幻世界电子书 > 醒狮 >

第94部分

醒狮-第94部分

小说: 醒狮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附近的印军都被惊呆了,这时在978高地的顶上有一个班的印军,正在想方设法破坏坑道,突然2架直升机无声无息地压到他们的头上,交叉的机枪火力一下子把他们都撂倒了,2架电动“黑鹰”在山顶吐出了60名突击队员后立即飞走了。刚插上1个多小时的印度军旗立即被扔到一边,山峰上又插上了迎风招展的五星红旗。68师的一位团参谋在一架Z-15上指挥,只听他不断通过无线电呼叫:“7号洞口已解除封锁,立即扫射9号洞口的印军。”
    “11号洞口可以了,立即以榴弹攻击18号洞口西侧的印军”…
    这一下整个山头似乎一下子苏醒了。刚刚为占领高地而兴高采烈的2个连的印军,在20分钟内就被消灭干净。突击队员安然地进入了坑道。守卫部队可以再次借助坑道打击山下的印军,抗击印军的攻击。914高地和峡谷内山坡上的印军同样被消灭和赶走了。
    在收复高地的同时,2架反坦克直升机从山坡上向4辆冲入峡谷的印军主战坦克发起攻击,第一轮反坦克导弹就准确地命中了2辆T-90,64枚射入印军群中的火箭弹则引起了他们极大的混乱。不久又摧毁了另外2辆,这4辆坦克把狭窄的山路堵得死死的。这就是高军长关门打狗的战术。经过1个多小时的苦战,我军已经恢复了2个高地和峡谷内高坡上阵地,由于一时没有了炮兵的支持印军无力组织新的冲击。这一下峡谷内的6个团的印军就陷入了绝境,外面的人员和物资很难通过峡谷口运入。里面的伤兵都难以从地面运出。大门关上后,23军发起了全面的进攻。
    虽然峡谷的中上层空间是印军的,可是他们也要时时提防各个高地上不时窜升上来的防空导弹,根本不敢长时间待在低空。印军的攻击机指挥官似乎也不想去攻击四面八方不断冒出来的“雷达”站了,当然他们知道其中隐藏有真的雷达,也无可奈何。那54架印机仍然是24架战机在上空警戒,不过换成了12架LCA和12架苏-27,与80多公里外的12架中方护航战机对峙,中方的预警机和EY-14协调指挥机则远在160公里以外监视着他们。那些H-6则不时穿插到自己的护航战机中投掷“飞蛇”滑翔炸弹,然后迅速后撤。对于中方战机何时会冲杀过来,印军空中指挥官心中是没有底的,时刻心惊胆战,自然不敢率54架印机冲杀过去攻击重型轰炸机和预警机,尽管那是极大的诱惑。他知道那绝对是个陷井,刚才第一波战机以14:37的大比分惨败,而且坠毁的战机只有7个飞行员肯定已经被自己人营救,这给他们的压力太大了。不过他们还不知道我军有4架战机只是受伤退出战场而已。峡谷中的印军愤然咒骂自己的空军是废物。
    低空可完全是我军的天下,印军再也组织不起一支象样的直升机群了。新德里给贾吉尔的回答是最早也要下午2点才能调集60架左右的各型直升机。我军的武装直升机不断从峡谷两侧的山沟中越过山脊向峡谷中的印军倾泻炮弹和火箭弹,而且打了就跑,印军的战机根本就来不及反应。123团和第5旅的突击队根本也不可能发动攻势,反而遭到我轰炸机最大的打击损失惨重,在我军的不断反击下步步后撤。印军基本上都集中在公路上,以及公路边上的小块缓坡地上,这条山区公路也是沿着一条小河修筑的,由于眼下已接近雨季,阵雨已经使人员难以涉水穿越了。埋伏在小河对岸的我军战士,利用山洞、山岩和崖角等地形以狙击步枪和榴弹不时杀伤印军。就这样对峙到中午时分,战局再次发生巨变。
    印军的第二波战机燃油又将耗尽,同时印军预警机报告他们,中方的预警机和护航战机已经向南方压了过来,只好无功而返,还怕我战机乘机追击,十分小心地组成编队返航。印军至少还要过1个小时才能再组织攻击机群。而地面部队肯定已经无法达成原定的目标。贾吉尔被迫承认失败,命令攻入峡谷的部队全线撤退。然而,这道命令现在已经无法执行了,反而彻底动摇了军心。
    高军长下令发动全面反击,首先是H-6压上前来发起一波最狂烈的轰炸,谷地中的印军顿时如入地狱。接着直升机运送的各支小分队大胆插入敌军,印军损坏的车辆堵住了道路,根本也无法机动。印军只有少量的直升机面对在峡谷上空警戒的我武装直升机也不敢出动。从凌晨4点多就开始紧张战斗的印军已经在公路上整整苦战了8个小时,精神和肉体上都难以承受了,纷纷向我军投降。只有中高级官员,在卫兵的保护下,从崎岖的山路借助林木灌丛的掩蔽逃了回去,不少卫兵把枪都扔了,他们知道如果给中方发现了,有枪也没有用,减轻负担快些逃走才是最要紧的。我军缴获了大批的装甲车辆,防空导弹车,和轻重机枪,轻武器更是不计其数。初步清点俘虏有13000多人,后来居然从中找出了3名飞行员。到48架印军战机再次飞临峡谷上空时,只见公路上的人流和车流已经开始顺畅地流向甘托克。不过他们很快就回去了,知道已经无所作为了。
    当天晚上,国内各大城市的报纸就出号外,大力宣传这次大捷。电视新闻则详细报道了战况。在国务院的新闻发布会上,发言人指出印军这次对锡金这么狭小的地域竟然动用了1个突击旅,1个装甲步兵师和1个步兵师,在大批主战坦克,自行榴弹炮、战机和直升机的火力支持下向锡金首都甘托克进犯,妄图再次侵占锡金,在中国志愿军的支持下,锡金人民给了入侵军当头一棒,这支庞大的入侵军落得个全军覆没的可耻下场。并对印军在战斗中利用不丹领空提出了严正警告,指出中方决不会容忍印度破坏不丹的中立地位。
    作为这次反击战的尾声,第二天贾吉尔的司令部接到了中方的明文通报,让他们派遣非武装的红十字人员进入峡谷收敛阵亡的印军官兵遗体。这又让印军的卫生队忙了2天,我军也出动了直升机予以协助。
第十节 人民战争
    以前在宣传上对“人民战争”的有偏差,似乎要发动人民战争,就要“全民皆兵”,就是搞全面“军事化”。实际上军事化在经济领域推进的结果一般都是低效率的。只有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才适用全民军事化的模式。至于西方舆论把“人民战争”的理论贬低为“人海战术”,那更是偏见和诬蔑。实际上大多数国家在进行战争时,都在努力争取民众的支持。在二次大战中日本军国主义者还在国内大肆鼓吹“一亿玉碎”呢,竭力把民众捆绑在他们的战车上。
    第二次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一开始,政治局就认识到这场战争的规模决不是1962年时的第一次自卫反击战能比拟的,四十多年来,中印两国的军力、国力和国际地位都有了极大的提高。只有展开全民动员才能夺取最后的胜利,只是出于外交的需要,双方表面上没有宣战,都只是宣布实施局部的战争动员。实际上双方都已展开了全面动员。例如,王刚主席亲自参加了义务献血,带动全国各地都掀起了“为前线负伤战士,请贡献您的热血”的热潮,每位献血者都可以得到一份有军委主席签章的证书。在城市和乡镇的各个献血点无不排起了长队。然而动员在更深的层次上紧张地进行着。
    国防部会议厅6月10日
    在作战的大政方略确定后,王刚放手地让总参和前指的指挥官去执行了。他完全信任曾友君、钟惠民、郝志刚等这些老战友和老部下们,更信任年副总理的协调能力。他和刘部长则全身心地投入战略层面的工作,经与军委委员的商量,确定当前面临的二大问题:一是在军工系统立即实施战时动员,组织好先进武器的批量生产。二是做好周边和友好国家的外交工作,争取得到最大程度的支持。
    在2007年10月底王刚召集了有关空军的发展工作的推进会后,年副总理提议建立一个航空工作委员会以常年推进航空工业的大发展。航空工业的发展对我国的国力和军力的增强是太重要了,政治局决定如同当年推动“二弹一星”那样成立航空工作委员会来推动航空工业的发展。王刚任名誉主席,由年副总理任主任,有总装备部部长、空军司令员、民航总局局长和资深的航空专家等参加。现在年副总理在拉萨主持前指的协调工作,今天由王刚亲自主持召开了工作会议,议题是加强战机的研制和生产,以适应前线的需要。此时,民航总局局长已经由一位原空军的副司令员出任。
    首先由空军司令员汇报了自卫反击战中战机的损毁情况。战争是残酷的,即使获胜的一方也将付出惨重的代价,当然像美国攻打巴拿马那样的战争要除外。在开战的二周中,我空军的战绩是极为可观的,在空战中以164:258遥遥领先,在对地攻击中至少摧毁了180架印机,防空部队又击落了69架。在50年后又产生了12位空中英雄,其中的超级空中英雄创下了击落9架敌机的记录。可是我军总共也损失了218架战机,而且由于初期重型战机的出动量大,远程出击的任务多,当然也与初战的经验不足有关,歼-11系列、飞豹和歼-10新锐战机损失了172架。歼-7、歼-8的损失相对较小,它们大都承担防区警戒任务或截击任务,而且性能也有了显著的提高。为了初战的胜利付出这个代价也是值得的。
    不过后果也相当严重,我军新锐战机损失了20%。而且难以弥补,装备部的报告指出,一开战在俄国的采购团立即提出了一份整机、发动机和涡轮的庞大采购单。可是俄国经平衡后,答应在1个月内交付20架苏-27、10架苏-30、4架苏-35;60台AL-31、AL-37发动机;100副涡轮。并非俄国不想要美元,任何国家也不会在和平时期维持大量生产定型战机的体制,如果不打仗而且没有人买这令空军大失所望,这还不够补充损失的,就更别想增加了。当然我国的生产厂也得开足马力才能让这些发动机、涡轮装上整机。
    “引进”还是“自研”尖端武器对于一个大国从来就是一个严峻的问题。引进可以加速军力的增长,苏-27买进来,空军的空战能力“立竿见影”就大幅度提升了。而研制先进战机在我们这个基础不深的国家,将是一个十分艰苦又漫长的历程。可是一旦面临大规模的战争,即使是印度这样不算太强的对手,而且供货商还算守中立,就已经产生了如此严重的问题,弄到必须最高统帅出面来解决。可见,如果对“引进”达到依赖程度的话将更可怕。好在我国高层能清醒地认识到这个问题,尤其是王刚主政后,更是投入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来推进重型战机的国产化。苏-27系列战机的供电、电气系统已经金龙电池改造,既减重,又提升了电子设备的性能,并已把它们的飞控程序移植到国产电脑中。这些都在反击战中得到了回报。
    成都飞机生产集团和沈飞汇报了战机的生产情况,总体来说机身已经完成了应用镁钠合金的准备工作,生产线的扩建也已基本完成。歼-11系列和歼-10战机的生产关键还在于发动机。而发动机方面则不尽如人意:
    ——引进的AL-31FU发动机国产化型号WS-12,去年8月在技术上有了突破性的进步,研制了采用微波助燃、等离子发电、电磁矢量推力控制的WS-12B型发动机,新的生产线已经在4月份投产,5月底已经达到月产40台的水平。由于歼-11系列、歼-10、歼轰-7A都需要该型发动机,远远不能满足空军的需求。第二条生产线预计7月底能投入试生产。
    ——引进的AL-37F、歼轰-7A上。可以大幅度提高战机的性能。
    最大的问题是高温涡轮必须从俄国进口,现在受到了限制。没有涡轮就没有发动机,没有发动机就没有战机,形势就这么严峻。会议首先就这一紧迫问题展开讨论。
    空军方面对此很不满意,认为航空工业的整个生产体系没有转移到战时的生产轨道上来。这种产量状况连补充消耗都不够,现在空军的先进战机在不断减少。歼-11系列的战机航程远,因此可以使用后方机场,机动性和火力强度都是其他机型难以替代的。歼-10和飞豹都是新一代战机机动性和火力都很突出,是我军新一代主力战机,本来我们可以通过实战的大规模运用积累经验,研究出新的战术。表面上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是一场边境冲突,实际上是一场大规模高强度的局部战争。受地形限制,我军的重型坦克、大口径自行榴弹炮,重型防空导弹车都难以运抵前线,因此地面部队对空军火力的依赖很大。目前陆军老大哥对我们还算满意,这样下去,不久我们就要挨骂了。
    王刚指出,我们决不能被自卫反击战初期胜利所迷惑,那是因为有巴基斯坦的牵制,我们又占了突然袭击的先手,印军才遭受了重大的损失。我军的损失也不小,如果要保持高强度的打击,今后的损失还会增加。实战教训了我们,当家的武器不能依靠外国,一个小小的涡轮就把我们卡住了。俄国不可能为了我们大规模扩大生产线的,如果明天停战了,我们不买了,他怎么办?我们的科技人员是很了不起的,新款战机的机体和“大脑”都已解决了,“心脏”-发动机也解决了一大半,而且还有创新,部分性能超过了我们的老师-俄罗斯。现在问题集中到了一个涡轮上,一是材料,二是加工。请秦助理组织金属材料专家张国强教授与镁钠合金组的洪京男博士和瓷钢项目组的汪继宏高工他们这些顶尖的专家攻关,我相信一定能拿下这款高温材料。要动员全国的材料研究和试验的力量大协作,加快进度。
    不过这也是几个月后的事了。当前还要解决这些发动机的分配问题,在一个月内我们能得到80台现成的发动机,用120副涡轮能组装出120台发动机。如何分配给歼-11系列机、歼-10、FBC-1A呢?经过讨论,认为Q-6在山地的攻击效果极佳,而且不用燃油,效率要高得多,暂时不必组装飞豹了。而且Q-6在开发舰载型,海军航空兵和舰载机联队也可分配一部分先熟悉起来。100台发动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