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啼笑因缘 >

第29部分

啼笑因缘-第29部分

小说: 啼笑因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刚一到家,何丽娜就来了电话。说是刚才失迎,非常抱歉。向来不醒得这般晚,只因昨夜回来晚了,三点钟才睡着,所以今天气床很迟,这可对不住。家树便答应她:“我自己也是刚醒过来就到府上去的。”何丽娜问他:“今天在不在家?”家树就答应:“回京以后,要去看许多朋友,恐怕有两天忙。”何丽娜也就只好说着〃再会〃了。其实这天家树整日不曾出门。看了几页功课,神志还是不能定,就长长的作了一起日记。日记上有几句记着是:“从前我看到妇人一年要穿几百元的跳舞鞋子,我已经惊异了。今天我更看到一个女子,一年的插头花,要用一千多元。于是我笑以前的事少见多怪了。不知道再过一些时,我会看到比这更能花钱的妇女不能?或者今天的事,不久也是归人少见多怪之列了。”写好之后,还在最后一句旁边,加上一道双圈。这天,伯和夫妇以为他已开始考试预备,也就不来惊动他了。

到了次日,已是阴历的七月七,家树想起秀姑的约会,吃过午饭,身上揣了一些零钱,就到关家来。老远的在胡同口上,就看见秀姑在门外盼望着,及至车子走近时,她又进去了。走了进去,寿峰由屋里迎到院子里来,笑道:“不必进去了,要喝茶说话,咱们到什刹海说去。”家树很知道这老头儿脾气的,便问道:“大姑娘呢?同走哇。”秀姑在屋子里咳嗽了两声,整着衣襟走了出来。寿峰是不耐等了,已经出门,秀姑便和家树在后跟着。秀姑自己穿了一件白褂,又系上一条黑裙。在鞋摊子上昨日新收的一双旧皮鞋,今天也擦得亮亮的穿了。这和一个学生模样的青年男子在一处走,越可以衬着自己是个朴素而又文明的女子了。走出胡同来,寿峰待要雇车,秀姑便道:“路又不远,我们走了去吧。”她走着路,心里却在盘算着:若是遇见熟人,他们看见我今天的情形,会不会疑心到我……记得我从前曾梦到同游公园的一回事,而今分明是应了这个梦了……她只管沉沉的想着,忘了一切,及至到了什刹海,眼前忽然开阔起来,这才猛然的醒悟。

家树站在寿峰之后,跟着走到海边,原来所谓海者,却是一个空名。只见眼前一起青青,全是些水田,水田中间,斜斜的土堤,由南至北,直穿了过去。这土堤有好几丈宽,长着七八丈高的大柳树;这柳树一棵连着一棵,这土堤倒成了一条柳岸了。水田约莫有四五里路一个围子。在柳岸上,露出人家屋顶和城楼宫殿来。虽然这里并没有什么点缀,却也清爽宜人。所有来游的游人,都走上那道土堤。柳树下临时支着芦席篷子,有小酒馆,有小茶馆,还有玩杂耍的。寿峰带着家树走了大半截堤,却回头笑问道:“你觉得这里怎么样?有点意思吗?”家树笑道:“反正比天桥那地方干净。”寿峰笑道:“这样说,你是不大愿意这地方。那么,我们先去找地方坐一坐再说吧。”于是三个人放慢了脚步,两边找座。芦席棚里,便有一个人出来拦住了路,向三人点着头笑道:“你们三位歇歇吧。我们这儿干净,还有小花园,雅致得很!”家树看时,这棚子三面敞着,向东南遥对着一起水田,水田里种的荷叶,乱蓬蓬的,直伸到岸上来。在棚外柳树荫下,摆了几张红漆桌子,便对寿峰道:“就是这里吧。”寿峰还不曾答言,那伙计已经是嚷着打手巾,事实上也不能不进去了。

三人拣了一副靠水田的座位坐下,伙计送上茶来,家树首先问道:“你说这儿有小花园,花园在哪里?”伙计笑着一指说:“那不是?”大家看时,原来在柳荫下挖了大餐桌面大的一块地,栽了些五色小喇叭花和西洋马齿苋;沿着松土,插了几根竹竿木棍,用细粗绳子编了网,上面爬着扁豆丝瓜藤,倒开了几朵红的黄的花朵,大家一见都笑了。家树道:“天下事,都是这样闻名不如见面。北京的陶然亭,去过了,是城墙下苇塘子里一所破庙;什刹海现在又到了,是些野田。”寿峰道:“这个你不能埋怨传说的错了,这是人事有变迁。陶然亭那地方,从前四处都是水,也有树林子,一百年前,那里还能撑船呢。而今水干了,树林子没有了,庙也就破了。再说到什刹海,那是我亲眼得见的,这儿全是一起汪洋的大湖,水浅的地方,也有些荷花。而且这里的水,就是玉泉山来的活水,一直通三海。当年北京城里,先农坛,社稷坛,都是禁地,更别提三海和颐和园了。住在北京城里的阔人,整天花天酒地,闹得腻,要找清闲之地,换换口味,只有这儿和陶然亭了。至于现在的阔人,一动就说上西山。你想,那个时候,可是没汽车,谁能坐着拖尸的骡车,跑那么远去?可是打我眼睛里看去,我还是乐意在这种芦席篷子下喝一口水,比较的舒服。有一次,我到中央公园去,口渴了,要到茶座上找个座儿。你猜怎样着?我走过去,简直没有人理会。叫了两声茶房,走过来一个穿白布长衣的,他对我瞪着眼说:'我们这儿茶卖两毛钱一壶。'瞧他那样子,看我是个穷老头儿,喝不平茶,我不和他说就走了。你瞧,一到了这什刹海,这儿茶房是怎样?我还是我上次到中央公园去穿着的那件蓝布大褂,可是他老远的就招呼着我请到里面坐了。”家树笑道:那总算好,大叔不曾把公园里的伙计打上一顿呢。他和我一样,也是个穷小子,犯不着和他计较。好象什刹海这地方,从前也是不招待蓝布大褂朋友,而今穿绸衣的不大来,蓝布大褂朋友就是上客。也许中央公园,将来也有那样一天。”家树道:“桑田变沧海,沧海变桑田,古今的事,本来就说不定。若是这北京三海,改成四海,这什刹海,也把红墙围起,造起宫殿来,当然这里的水田,也就成了花池了。”说着,将手向南角一指,指着那一带绿柳里的宫墙。

就在这一指之间,忽然看见一辆汽车,由南岸直开上柳堤来。柳堤上的人,纷纷向两边让开。这什刹海虽是自然的公园,可是警厅也有管理的规则。车马在两头停住,不许开进柳堤上来。这一辆汽车,独能开到人丛中来,大概又是官吏了。寿峰也看见了,便道:“我们刚说要阔人来,阔人这就来了。若是阔人都要这样子老虎横冲直撞,那就这地方不变成公园也好。因为照着现在这样子,我们还能到这儿来摇摇摆摆,若一抖起来,我们又少一个可逛的地方了。”家树听着微笑,只一回头,那辆汽车,不前不后,恰恰停在这茶棚对过。只见汽车两边,站着四个背大刀挂盒子炮的护兵,跳下车来,将车门一开。家树这座上三个人,不由得都注意起来,看是怎样一个阔人?及至那人走下车来,大家都吃一惊,原来不是赳赳武夫,也不是衣冠整肃的老爷,却是一个穿着浑身绮罗的青年女子。再仔细看时,那女子不是别人,正是凤喜。家树身子向上一站,两手按了桌子,〃啊〃了一声,瞪了眼睛,呆住了作声不得。凤喜下车之时,未曾向着这边看来,及至家树〃啊〃了一声,她抬头一看,也不知道和那四个护兵说了一句什么,立刻身子向后一缩,扶着车门,钻到车子里去了。接着那四个护兵,也跟上车去,分两边站定,马上汽车呜的一声,就开走了。家树在凤喜未曾抬头之时,还未曾看得真切,不敢断定。及至看清楚了,凤喜身子猛然一转,她脚踏着车门下的踏板,穿的印花亮纱衫,衣褶掀动,一阵风过,飘荡起来。因衣襟飘荡,家树连带的看到她腿上的跳舞袜子。家树想起从前凤喜曾要求过买跳舞袜子,因为平常的也要八块钱一双,就不曾买,还劝了她一顿,以为不应该那样奢侈,而今她是如愿以偿了。在这样一凝想之间,喇叭呜呜声中,汽车已失所在了。

秀姑坐的所在,正是对着芦棚外的大道,更看得清楚。知道家树心中,是一定受有很大的刺激,要安慰他两句,又不知要怎样说着才好。家树脸对着茶棚外呆了,秀姑又向着家树的脸看呆了。寿峰先是很惊讶,后来一想,明白了。便站起来,拍着家树的肩膀道:“老弟!你看着什么了?”家树点了点头,坐将下来,微微的叹了一口气,脸却望着秀姑。寿峰问道:“我的眼睛不大好,刚才车上下来的那个人,我没有十分看清楚。是姓沈的吗?”秀姑道:“没有两天,你还见着呢。怎么倒问起我来?”寿峰道:“虽然没有两天,地方不同呀,穿的衣服也不同呀,这一股子威风,更不同呀!谁想得到呢?”

家树听了寿峰这几句话,脸上一阵白似一阵,手拿着一满杯茶,喝一口便放下,放下又端起来喝一口,却只是不作声。秀姑一想,今天这一会,你应该死心塌地,对她不再留恋了吧!因对寿峰道:“刚才我倒想向前看看她的,反正我也是个女子。她就是有四个护兵,谅她也不能将我怎样?”寿峰道:“那才叫多事呢!这种人还去理她做什么?她有脸见咱们,咱们还没有脸见她呢。总算她还知道一点羞耻,避开了咱们了。”家树手摸着那茶杯,摇着头,又叹了一口气。寿峰笑道:樊家老弟!我知道你心里有些不好过。可是你刚才还说了呢,桑田变成沧海,沧海变成桑田。那么大的东西,说变就变,何况一个人呢。我说一句不中听的话,你就只当这趟南下,她得急病死了。那不也就算了吗?”秀姑笑道:“你老人家这话有些不妥,何不说是只当原来就不认识她呢?若是她真得急病死了,樊先生能这样子吗?”秀姑把这话刚说完,忽然转念:我这话更不妥了,我怎么会知道他不能这样?我一个女子,为什么批评男子对于女子的态度,这岂不现出轻薄的相来吗?于是先偷看了看寿峰,再又偷看家树,见他们并没有什么表示,自己的颜色才安定了。

家树沉思了许久,好象省悟了一件什么事的样子,然后点点头对寿峰道:“世上的事,本来难说定。她一个弱女子,上上下下,用四个护兵看守着她,叫她有什么法子?设若她真和我们打招呼,不但她自己要发生危险,恐怕还不免连累着我们呢。”寿峰笑道:“老弟!你这人太好说话了。我都替你生气呢,你自己倒以为没事。”家树道:“宁人负我吧。”寿峰虽不大懂文学,这句话是明白的。于是用手摸着胡子,叹了一口气。秀姑更不作声,却向他微笑了一笑。笑是第一个感觉的命令,当第二个感觉发生时,便想到这笑有点不妥,连忙将手上的小白折扇打开,掩在鼻子以下。家树也觉自己这话有点过分,就不敢多说了。

坐谈了一会,寿峰遇到两个熟人,那朋友一定要拉着过去谈谈,只得留下家树和秀姑在这里。二人默然坐了一会,家树觉得老不开口又不好,便问道:“我去了南方一个多月,大姑娘的佛学,一定长进不少了。现在看了些什么佛经了?”秀姑摇了一摇头,微笑道:“没有看什么佛经。”家树道:“这又何必相瞒!上次我到府上去,我就看到大姑娘燃好一炉香,正要念经呢。”秀姑道:“不过是《金刚经》、《心经》罢了。上次老师傅送一本《莲华经》给我,我就看不懂。而且家父说,年轻的人看佛经,未免消磨志气,有点反对,我也就不勉强了。樊先生是反对学佛的吧?”家树摇着头道:“不!我也愿意学佛。”秀姑道:“樊先生前程远大,为了一点小小不如意的事,就要学佛,未免不值!”家树道:“天下哪有样样值得做的事,这也只好看破一点罢了。”秀姑道:“樊先生真是一片好心待人,可惜人家岂不知道好歹。”家树将手指蘸着茶杯子里的剩茶,在桌上搽抹着,不觉连连写了好几个〃好〃字。寿峰走回来了,便笑道:“哎,你什么事想出了神?写上许多好字。”家树笑了,站起来道:“我们坐得久了,回去吧。”寿峰看他心神不定,也不强留,就请他再看一看这里的露天游戏场去。

会了茶钱,一直顺着大道向南,见柳荫下渐渐芦棚相接,除茶酒摊而外,有练把式的,有说相声的,有唱绷绷儿戏的,有拉画片的,尽头还有一所芦篷戏园。家树看着倒也有趣,把心里的烦闷,解除了一些。又走过去,却听到一阵弦索鼓板之声顺风吹来。看时,原来是柳树下水边,有一个老头子带着一个女孩子在那儿唱大鼓书,周围却也摆了几条短脚长板凳。家树一看到这种现象,不由得前尘影事,兜上心来。一阵头晕,几乎要摔倒在地,连忙一手按住了头,站住了不动。寿峰抢上前,搀着他道:“你怎么了?中了暑吗?”家树道:对了!我闻到一种不大好的气味,心里难受得发昏了。峰见路边有个茶座,扶着他坐下。秀姑道:“樊先生大概坐不住了。我先去雇一辆车来,送樊先生回去吧。”她一人走上前,又遇到一所芦棚舞台。这舞台比较齐整一点,门口网绳栏上,挂着很大的红纸海报,上面大书特书:今天气月AE?日应节好戏《天河配》。秀姑忽然想起,父亲约了今天在什刹海相会,不能完全是无意的啊!本来大家谈得好好的,又遇见了那个人。但是他见那个人不但不生气,反而十分原谅她。那末,今天那个人没来,他又能有什么表示呢?这倒很好,可以把他为人看穿了……

秀姑只是这样想着,却忘了去雇车子。寿峰忽然在后面嚷道:“怎么了?”回头看时,家树已经和寿峰一路由后面跟了来,家树笑道:“大姑娘为什么对戏报出神?要听戏吗?”秀姑笑着摇了一摇头,却见他走路已是平常,颜色已AE?定了。便道:“樊先生好了吗?刚才可把我吓了一跳。”说到这个跳虽不曾注意,但是这样一来,就不便说要再玩的话,只得默然着走了。

到了南岸,靠了北海的围墙,已是停着一大排人力车,随便可雇。家树站着呆了一呆,因问寿峰道:“大叔,我们分手吗?”寿峰道:“你身体不大舒服,回去吧,我们也许在这里还溜一溜湾。”秀姑站在柳树下,那垂下来的长柳条儿,如垂着绿幔一般,披到她肩上。她伸手拿住了一根柳条,和折扇一把握着,右手却将柳条上的绿叶子,一起一起儿的扯将下来,向地下抛去,只是望着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