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魂(闪烁)-第106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且也不可能修复该岛上的美军机场。按照韩绍锋的估计,就算在舰队到达之后,夺取了制空权,也要到十月底才有可能修复机场,并且建好野战机场。也就是说,要到十月底,为轰炸机群护航的战斗机才能够进驻巴哈马群岛。
对于陆战队的施工进度,罗云冲严重不满,可是他的不满也不能解决问题。韩绍锋已经力所能及的在加快施工进度了,很多时候,是轰炸刚刚结束,工程兵就开始抢修受损的设备与设施,然后继续施工,大部分牺牲的官兵都是因此而被美军投下的无规律定时炸弹给炸死炸伤的。
当时,韩绍锋还乐观的估计了施工进度,实际上,直到十一月上旬,美军机场才被修复,而那座专门为护航战斗机修建,但是却达到了进驻重型轰炸机标准的野战机场要到十一月中旬才能完工。也就是说,在十一月上旬之前,罗云冲最多让他的战略轰炸机部队去轰炸佛罗里达半岛,或者是到墨西哥战场上去支援古迅雷,执行战术轰炸任务,而要扩大战略轰炸行动,那要到十一月的中旬了。
除了这些问题之外,其他的很多问题也都没有立即得到解决。海军新成立的十二支运输船队要到十月底才能够投入航运,虽然海军司令部已经保证,到年底的时候,将至少再增加1200艘运输船,组成至少24支运输船队,可那也要到年底了。
为罗云冲补充的轰炸机要到十月中旬才能到达,主要是储备在瓦胡岛的航空汽油几乎被用光了,没有足够的汽油让这些轰炸机飞过来。而由海运运送的一批“狼鸠”式轰炸机也被留在了珍珠港,船队改装远征军继续的作战物资。
反到是“狼鸠”机群的飞行员首先到了巴拿马,这批飞行员大部分都在“鹏”式飞机上飞过几十个小时,只是当时没有足够的“鹏”式轰炸机。罗云冲立即将他们组织了起来,与其他机组轮换出击,以降低飞行员的疲劳度,同时保证让飞行员有足够的士气。
谈仁皓这边的事情也多得让他忙不过来,虽然问题堆积如山,但是有一点必须得承认,很多问题正在陆续得到解决,局势也正在好转之中。
第六十八节 炸弹专家
谈仁皓没有让郝东觉参加第三舰队的作战行动,用他的话来说,是要让郑冠华等人得到锻炼的机会,而且指挥战斗机作战,这对郝东觉没有什么挑战,也就没有多少意义。而谈仁皓也私下向郝东觉保证,会给他更好的机会。而将郝东觉留下来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当初他是参加对日战略轰炸的骨干成员,而且正是郝东觉提出了“火攻”战术的,因此,谈仁皓把他留下来,协助罗云冲解决众多的棘手问题。
郝东觉负责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炸弹的效能不够。当时,轰炸机部队里已经有人提出了解决的办法,即通过增加汽油在燃烧剂中所占的比例,来增强可燃性。提出办法,不等于就解决了问题。在罗云冲将相关的意见提交给后方的兵工厂的时候,还得自己组织人员在前线进行简单的试验,以确定这种办法是否有效,最佳比例是多少,或者有没有别的解决办法。而这个工作就是交给郝东觉负责的。
航空燃烧弹本来就是在大战期间出现的一种新式弹药,而且也正是在战争期间逐渐发展起来的。从最初的简单,到后来的复杂,当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燃烧弹的巨大威力的时候,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对燃烧弹进行深入的研究,从而制造出更好的燃烧弹,提高威力,扩大杀伤范围,延长纵火时间,提高火焰的温度,以及针对各种不同环境采用不同的燃烧剂配方等等。这些都很快成为了军事研究课题。
第一种投入实战的燃烧弹,也就是当初郝东觉在济州岛上搞出来的那种燃烧弹是最为简单的,所使用的燃烧剂也相对简单,主要成分就是汽油,加了一些可以让汽油凝固,或者是半凝固的化学物资,然后将燃烧剂灌入陶瓷制造的弹体内,装上简易的触发式引信,然后进行密封。就成为了一枚燃烧弹。当然,实际生产的时候,工厂对其进行了改进。
当时主要改进的就是采用了子母弹结构。如果一次投下500公斤,或者是250公斤重的大炸弹,其纵火面积是相当有限的,而同时投下更多的小炸弹,虽然装填的燃烧剂的质量降低了不少,但是纵火面积反而更大。而且多处起火之后,更不容易扑灭。后来这也成为了燃烧弹的统一设计标准,这不但节约了燃烧剂,同时还提高了威力,一举两得。当然,不同地燃烧弹,里面所装填的子弹药的重量,以及子弹药所装填的燃烧剂的质量是不一样的。另外,炸弹也设置了双重引信,其中母弹上的引信主要有两种起爆方式。一是触发式。二是气压式。用触发式引信的时候,炸弹要在落地之后才爆炸,通过爆炸产生的力量将子弹要散布到四周去。而这种方式主要用于对付高价值的,需要密集轰炸的目标,比如大型工厂。而气压式则是依靠气压仪测量气压,在距离地面一定高度上引爆,将子弹药散布出去,扩大纵火范围。而这主要就用来实施大面积轰炸,比如对付居民区。
在对日战略轰炸中,主要使用的就是250公斤级的,子弹药总重8公斤,装填大概3公斤燃烧剂的燃烧弹。当时取得的效果相当不错。主要是因为日本城市的建筑以木材为主结构,而且多为平方,或者是三层以下的矮楼,这些房屋不但容易引燃,而且居住的人口密度不是很大(实际上完全相反,日本城市的人口密度是最大的,主要是人均居住面积很小),所以需要提高炸弹的覆盖范围。当时,几乎所有的日本大中型城市都被燃烧弹给彻底摧毁。从战后的统计结果来看。死于轰炸的日本平民中,八成以上是被烧死地,而不是被炸弹给炸死的。另外,日本的工业也因此而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最终导致日本彻底战败。
在日本适用的燃烧弹,到了欧洲战场上就不一定适用了。而第一个在欧洲战场上大规模使用燃烧弹的是英国皇家空军。
当时,英国人最先从帝国对日战略轰炸中看到了燃烧弹的巨大威力,在设法从日本获得了几枚没有爆炸的燃烧弹之后,英国的兵工厂开始仿制,并且迅速地投入到了对德战略轰炸中。可是,很快英国人就发现,唐帝国用来毁灭日本的燃烧弹在德国城市里的效果并不怎么样。为此,英国还专门进行了调查,甚至派遣了大批谍报人员深入德国,以了解轰炸地区的实际情况。
经过摸索与总结,最后英国人发现,导致燃烧弹效果不好的主要原因是子弹要的装药量不够。欧洲城市的主要建筑不是木材,而是砖瓦与岩石,而这些都是无法燃烧的。当然,这并不表示就没有办法火烧德国的城市,毕竟任何民居里都有大量的家族,衣物等生活物资,而这些都是可以燃烧的。因此,只要纵火强度达到一定程度,仍然可以烧毁德国的城市。
英国人立即组织力量对燃烧弹进行了改进,而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增加每枚子弹药的装药量。同时,英国人还改进了燃烧剂的配方,延长了燃烧时间,同时使燃烧剂更难以扑灭,还提高了燃烧的温度。当时,就是英国人首先在燃烧剂里加装了镁粉与铝粉,从而大幅度的提高了燃烧温度。当时英国人自己测试的结果是,只要镁粉的比例达到一定程度,而且燃烧时间足够,甚至可以烧融坦克的装甲!
德国人很快就遭殃了,德累斯顿,汉堡,科隆等大城市相继在烈火中变成了地域。当时,德累斯顿在前后遭到三次轰炸之后,超过20万平民被烧死。汉堡遭到了两次轰炸,死伤30多万人。科隆就更惨了,在遭到最后一次大规模轰炸之后,该城只剩下了大教堂没有被摧毁,其他大部分建筑物都被烧毁,死伤超过30万人。
也正是英国与美国的战略大轰炸激怒了德国首相,并且迫使德国向唐帝国引进重型轰炸机,而在德国空军的重型轰炸机部队具备独立作战能力之前,德国还邀请帝国派遣远征军参加对英法的战略轰炸。也就是在这个时候。罗云冲带着帝国海军的战略打击部队去了欧洲战场,开始了火烧英法城市的战斗,最终也因此而成了英法百姓心里的“火神”。
最初的时候,帝国远征航空兵用的还是对付日本时使用的那种燃烧弹,一是罗云冲不知道英国人有更好的燃烧弹,二是当时帝国的兵工厂没有改进生产线。很快,罗云冲也发现了同样的问题,在拿到了几枚英国制造的燃烧弹之后。罗云冲不得不承认,英国的炸弹威力更大,而且更适合在欧洲战场上使用。随即,这几枚炸弹就被送回了帝国的兵工厂,兵工厂也是首先进行仿制,然后才开始研究。而德国为了配合战略轰炸,也由克虏伯兵工厂建造了两条专用的燃烧弹生产线,为帝国远征航空兵,以及德国空军提供燃烧弹。
当时,帝国兵工厂的工程师发现了英国燃烧弹的一个缺点。那就是燃烧剂的流动性不是太好。虽然火焰温度很高,而且所产生的火势很凶猛,但是作用范围却比较有限。通过到德国那几座遭到大规模轰炸的城市进行实地考察。也证实了这一点。当时很多家庭的地窖都没有被烧毁,证明了英国燃烧弹的不足。
帝国的工程师立即着手改进燃烧剂的配方,其中的重点就是在保证燃烧时间的基础上提高纵火范围,也就是增强燃烧剂的流动性。在经过了大半年的实验后,最终得到了一个比较合适的配方,并且很快就投入到了战场上使用。可是很快前线部队就反应,新燃烧弹地效果没有工程师吹嘘的那么好。在进行了近实战的实验后,工程师找到了问题的根源,即子弹药的引信有问题。
以前的引信都是触地及炸,虽然新式燃烧弹使用的燃烧剂的流动性更好。但是在没有散开之前就被点燃了,自然不会有多好的效果。工程师立即开始改进引信,而且还提出了“二次引爆”的方式。即在子弹药内设置一个爆炸装置,该装置的作用就是将燃烧剂洒开,以增大纵火范围。可问题是,炸药爆炸后会立即引燃燃烧剂,根本就起不到这个作用。最后工程师找到了一个极为巧妙的办法,那就是在子弹药内安装一个高压气瓶,这样炸弹触地之后。高压气瓶首先破裂爆炸,利用高压空气将燃烧剂吹开,然后再由延迟时间引信来引燃燃烧剂。通过反复的实验,是数十次修改了设计之后,工程师终于设计出了一种即能保证引爆率,同时又能够尽量多装燃烧剂的子弹药。
新式燃烧弹很快就投入了战争,而新式燃烧弹的总重也达到了500公斤,内装16枚重25公斤,装填燃烧剂15公斤的子弹药。这次,前线部队对新式燃烧弹的反应相当好,证实了新式燃烧弹的威力更大,纵火范围也更大。当然,相关的改进也没有停止,比如最初设定地撒布高度太低,影响到了子弹药的覆盖面积,在提高了撒布高度之后,纵火效果就更为明显了。
到英国战败之前,有六成的英国城市是被这种新式燃烧弹给烧成废墟的。从英国政府当时的记录来看,至少有450万英国人被烧死,或者是因为严重烧伤不治而亡。另外还有2500万英国人因此而失去了家园,当时,英国总人口还不到4000万,也就是说,超过7成的英国人伤亡,或者是成为了战争难民!
与别的炸弹比起来,燃烧弹主要对付的不是军事目标,而是民用目标以及工业目标。业已说,整个战争期间,被燃烧弹杀死的平民是最多的,这也证明了战争的残酷性。第二次全球战争成为平民伤亡最惨重的一次战争,与燃烧弹的大规模应用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如果从单一弹种杀伤人员的数量上来看的话,燃烧弹绝对是大战期间杀伤人员最多的弹种,就连后来出现的原子弹也无法与其相比。
同样的,燃烧弹本身又是一种比较简单的,容易制造的弹药。大部分燃烧弹的弹体用的都是陶瓷,或者是塑料,而不是钢铁。另外,燃烧剂的主要成分就是汽油,虽然其配制方式比较麻烦,其他成分也非常多,但是其生产难度,以及装填工艺肯定要比炸弹与炮弹简单得多。如果从成本考虑的话,在同重量的炸弹中,燃烧弹肯定是最便宜的。这也造成了唐帝国,英国,美国等国家都在大规模的生产燃烧弹,并且大规模的使用燃烧弹。
也许,很多人只知道大战期间出现的“湖”级航母,25式中型坦克,“新省会”级战列舰,“游隼”式战斗机,“猎鹰”式轰炸机,“侦察鹰”式侦察机,以及最后震惊了全世界的原子弹。可是又有多少人知道,真正将二战变成大规模屠戮战场的不是这些看起来很先进的武器,反而是燃烧弹这种简单,容易制造,且价格便宜的炸弹呢?
对于燃烧弹的研究,在大战之后并没有停止,而且没有任何条约禁止使用燃烧弹。而在整个大战期间,燃烧弹在技术方面的进步是最为神速的。当时就出现了好几种专门用来对付各类目标的燃烧弹。当然,燃烧弹也有一个局限性,即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不怎么样,不像别的炸弹,在任何战场上都可以正常使用。
这也就是让郝东觉负责这件事情的目的,美国本土,特别是南部地区的环境比较独特,需要一种特殊的燃烧弹,一种能够发挥最大效能的燃烧弹,毫无疑问,当这种燃烧弹问世之后,就将成为摧毁美国各大中城市的主要武器,而且是毁灭美国人胜利希望的主要武器!
第六十九节 长腿战机
重新恢复战略轰炸的当务之急还是要尽快解决护航战斗机的问题。从十月三日,罗云冲下令暂时停止战略轰炸之后,部署在古巴的海航战术航空兵对佛罗里达地区的美军基地,机场等进行了大范围的轰炸。
当时,战术航空兵采取的最多的战术是“自由猎杀”。即出动战斗机到佛罗里达进行战斗巡逻,袭击一切遭遇的美军战机,打击地面目标。这种战术在对日战略轰炸的时候,海航就开始采用,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换个角度看,这也是护航战术的一种,通过主动袭击敌人的机场,高射炮阵地,并且压制敌人的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