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企业送给员工最好的礼物:浮躁 >

第2部分

企业送给员工最好的礼物:浮躁-第2部分

小说: 企业送给员工最好的礼物:浮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意味着懦弱,反倒是化解矛盾的良策,或许还会由此冰释前嫌,换得云消雾散、海阔天空。还要善于控制和调理自己的情绪,把生气这种不良情绪消灭在萌芽状态。万万不可认为生气是正直、坦率、豪放性格的表现。动辄生气、发火,则是于人无益、对己无利,既伤害了别人,也在惩罚自己,实在不划算。
在日常生活工作中,你可以试着用以下方法防止自己生气:
1. 发生不顺心的事,遇到误解后,采用心理放松的方式,对自己说“没有必要为小事一桩而生气”。
2. 当你发怒时,提醒自己,人人都有根据自己的选择来行事的权利。
3. 每当要动怒时,花几分钟想想你的感觉和对方的感觉。
4. 请你信赖的人帮助你,让他们每当看见你动怒时,便提醒你。
5. 学会说“没关系”。设想以前发怒之事,生气的确是在做一件傻事。
6. 当你不生气时,同那些经常受你气的人谈谈心,互相指出容易引起动怒的言行。
7. 试试推迟动怒的时间,每一次比上一次多推迟几秒,久而久之,可自我控制。
8. 提醒自己“生活愉快胜过金钱富有”,发怒划不来。
9. 要自爱,提醒自己即使别人做的事情如何不好,发怒首先伤害自己的身体。
最后,让我们来读一个故事,并且我们应该记住这个故事。
有一位金代禅师非常喜爱兰花,在平日弘法讲经之余,花费了许多的时间栽种兰花。
有一天,他要外出云游一段时间,临行前交待弟子要好好照顾寺里的兰花。
在这段期间,弟子们总是细心照顾兰花,但有一天在浇水时却不小心将兰花架碰倒了,所有的兰花盆都跌碎了,兰花散了满地。
弟子们都因此非常恐慌,打算等师父回来后,向师父赔罪领罚。
金代禅师回来了,闻知此事,便召集弟子们,不但没有责怪,反而说道:“我种兰花,一来是用来供佛,二来也是为了点缀寺庙,愉悦性情,不是为了生气而种兰花的。”
金代禅师说得好,不是为了生气而种兰花的。禅师之所以能看得开,是因为他虽然喜欢兰花,但心中并不计较兰花的得失,也就是说,兰花的得失,并不影响他心中的喜怒。

患得患失是附在人身上的阴影
什么是患得患失?患得患失就是一味地担心得失,斤斤计较个人的得失。患得患失是人生的精神枷锁,是附在人身上的阴影,是浮躁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
生活中往往有这样一些人,做什么事情之前都要反复考虑,做完之后又放心不下,对方方面面都考虑得尽量周到,如有不妥,就很担心把事情办砸并担心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并且及其注重个人的得失,他们被笼罩在患得患失的阴影之中,心房被得失纷扰得没有一分安宁 。这些人,你给他十两银子,他会想像你肯定得了十两金子;单位发工资,他会把工资表翻个底朝天,生怕谁多拿了半分钱;领导们开个日常的工作会,他会费尽心机打听,看谁又要被提拔了;同事们聚会若少了他,他会猜想肯定避开他在搞什么鬼名堂。这些人整天神经兮兮,心中布满疑虑、惴惴不安,生活中当然不会有轻松与愉快。
许多人在开始创业时,虽然艰难,可下决心、做决定时很痛快,不会想那么多。但是当他有了一些成就之后,就变得犹豫不决、患得患失了。因为他以前囊中无物,当然无所谓得失,现在有一些基础了,就害怕失去这个失去那个。人在害怕失去的同时,又期望什么都得到,想要这个,想要那个,所以才痛苦。
猎人怎样抓住机灵淘气的猴子呢?他们在岩石上凿一个口很小的洞,里面放上猴子爱吃的花生,猴子把手伸进去,抓了满满一把花生,怎么也拿不出来,舍不得放弃那么多的花生,这时猎人就把猴子抓住了。所以,你在生活工作中也会遇到要抓什么、放什么,考虑要什么、放弃什么。如果你想什么都要,最后你什么都要不到。但是,如果你考虑得时间太多,过分犹豫不决,你又会贻误许多机会,别人也会认为你缺乏个性。有的人在取得一些成功之后,原来挺足的信心好像不够用了,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担心这个担心那个,其实你把自己所担心地想透了,你会发现,结果也没什么了不起的。尤其是你果断地行动之后,你会发现你多虑了。
患得患失是人生最常见的心理隐患,是人生的精神枷锁,是附在人身上的阴影。生活中出现阴影是因为我们挡住了人生的太阳。人生的太阳是什么﹖是理想,是追求,是热爱生活,是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我们要铸就辉煌的人生,就必须要砸碎精神枷锁,丢掉思想包袱,走出患得患失的阴影。
要走出患得患失的阴影,必须保持良好的心态:
1. 知足常乐。每一个人都要学会比较,通过比较得到良好的心境。正确的乐观的比较应该是自己和自己比,把自己的今天和自己的过去比。只要努力过,且通过努力进步了,收获了,即使别人已达到小康,你才是温饱,别人已有了金条,你还囊中羞涩,也丝毫不应自惭形秽,因为每个人的基础不一样,条件不一样,经历也不一样。同样一双手,十个指头哪能一般齐呢﹖
2. 活出自己。人的一生,不求利,不求名,只求有个真实的自己,走自己的路,就不会被患得患失所困扰。事实上人生不可能没有忧愁,问题是我们不能因患得患失给自己无端地平添几分愁。走自己的路吧,不管别人如何评说,我们的人生就会充实、快乐、潇洒。
3. 淡泊名利。古人云:“淡泊以明志。”养生首养心,养心淡名利。人生苦短,名利有如过眼烟云。人不可缺乏进取心和奋斗精神,但一味地追名逐利反而会得不偿失。人,最值钱的东西是生命而不是名利。
最后,让我们来读一个故事。
从前有一位神射手,名叫后羿。他练就了一身百步穿杨的好本领,立射、跪射、骑射样样精通,而且箭箭都射中靶心,几乎从来没有失过手。人们争相传颂他高超的射技,对他非常敬佩。
夏王也从左右的嘴里听说了这位神射手的本领,也目睹过后羿的表演,十分欣赏他的功夫。有一天,夏王想把后羿召入宫中来,单独给他一个人演习一番,好尽情领略他那炉火纯青的射技。
于是,夏王命人把后羿找来,带他到御花园里找了个开阔地带,叫人拿来了一块一尺见方,靶心直径大约一寸的兽皮箭靶,用手指着说:“今天请先生来,是想请你展示一下您精湛的本领,这个箭靶就是你的目标。为了使这次表演不至于因为没有彩头而沉闷乏味,我来给你定个赏罚规则:如果射中了的话,我就赏赐给你黄金万两;如果射不中,那就要削减你一千户的封地。现在请先生开始吧﹖”
后羿听了夏王的话,一言不发,面色变得凝重起来。他慢慢走到离箭靶一百步的地方,脚步显得相当沉重。然后,后羿取出一支箭搭上弓弦,摆好姿势拉开弓开始瞄准。
想到自己这一箭出去可能发生的结果,一向镇定的后羿呼吸变得急促起来,拉弓的手也微微发抖,瞄了几次都没有把箭射出去。后羿终于下定决心松开了弦,箭应声而出,“啪”地一声钉在离靶心足有几寸远的地方。后羿脸色一下子白了,他再次弯弓搭箭,精神却更加不集中了,射出的箭也偏得更加离谱。
后羿收拾弓箭,勉强赔笑向夏王告辞,悻悻地离开了王宫。夏王在失望的同时掩饰不住心头的疑惑,就问手下道:“这个神箭手后羿平时射起箭来百发百中,为什么今天跟他定下了赏罚规则,他就大失水准了呢?”
手下解释说:“后羿平日射箭,不过是一般练习,在一颗平常心之下,水平自然可以正常发挥。可是今天他射出的成绩直接关系到他的切身利益,叫他怎能静下心来充分施展技术呢?看来一个人只有真正把赏罚置之度外,才能成为当之无愧的神箭手啊﹖”
患得患失、过分计较自己的利益将会成为我们获得成功的大碍。我们应当从后羿身上吸取教训,面临任何情况时都应尽量保持平常心。

羡慕和嫉妒别人会失去自己
浮躁的人羡慕别人有钱,羡慕别人有权,羡慕别人的成功,还常常嫉妒别人,这样往往会失去自己。其实,别人永远是别人,你永远是你,与其羡慕和嫉妒别人,不如活出真正的你自己来。
我要像李嘉诚那样有钱该多好啊!我的身材要是像莫文蔚那样该有多好啊!……
你羡慕过别人吗?你想过要当别人吗?别人的生活方式、别人的与众不同的服饰,你偷窥着、比较着,怎么人家真的比自己过得好?当你发现你曾经羡慕的人,其实也有着和你一样的麻烦和苦时,你是不是又要偷着乐一会儿呢?
其实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会有想做别人的想法。毕竟,我们不是完人,不是神仙,在生活中都会有种种的不完美,这样就会促使我们对自认为那些生活的美好的人产生羡慕的情绪,并生成渴望作为他人的梦想。
想做别人时,理想的目标都是些美好的人物,这证明自己是向往美好的。想做别人时,内心里多的是适度羡慕,少的是妒忌,这证明自己的心里没有阴影,心态是健康的。
适度地羡慕是可以理解的,但过度地羡慕往往就会变成了嫉妒,这就需要格外注意了。
有一个人,非常嫉妒他的邻居,他的邻居越是高兴,他越是不高兴;他邻居的生活过得越好,他越是不痛快;每天都盼望他的邻居倒霉,或盼望邻居家着火,或盼望邻居得什么不治之症,或盼望下雨天雷能窜进邻居家,劈死一、两个人,或盼望邻居的儿子夭折……然而每当他看到邻居时,邻居总是活得好好的,并且微笑着和他打招呼,这时他的心理就更加不痛快,恨不得给邻居的院里扔包炸药,把邻居炸死,但又怕偿还人命。就这样,他每天折磨自己,身体日渐消瘦,胸中就像堵了一块石头,吃不下也睡不着。
终于有一天他决定给他的邻居制造点晦气,这天晚上他在花圈店里买了一个花圈,偷偷地给邻居家送去。当他走到邻居家门口时,听到里面有人在哭,此时邻居正好从屋里走出来,看到他送来一个花圈,忙说:“这么快就过来了,谢谢!谢谢!”原来邻居的父亲刚刚去世。这人顿觉无趣,“嗯”了两声,便走了出来。
这个故事中的主人就是出于嫉妒,把自己置于一种心灵的地狱之中,折磨自己。但折磨来折磨去,却一无所得。
嫉妒心理的产生是差别和比较的产物,属于一种内心情绪体验。差别和比较的结果是:从差别和比较中形成心理不平衡,这种不平衡心理往往是消极的。嫉妒心理总是与不满、怨恨、烦恼、恐惧等消极情绪联系在一起,构成嫉妒心理的独特情绪。不同的嫉妒心理有不同的嫉妒内容,但主要是在四个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这就是名誉、地位、钱财、爱情。有的还表现为一种综合性的笼统内容,即只要是别人所有的,都在其嫉妒之内。
嫉妒的人总是拿别人的优点来折磨自己。别人年轻他嫉妒,别人长相好他嫉妒,别人身材高他嫉妒,别人风度潇洒他嫉妒,别人有才学他嫉妒,别人富有他嫉妒,别人的妻子漂亮他嫉妒,别人学历高他嫉妒……德国有一句谚语:“好嫉妒的人会因为邻居的身体发福而越发憔悴。”所以,好嫉妒的人总是40岁的脸上就写满50岁的沧桑。
心理学家的观察研究证明,嫉妒心强烈的人易患心脏病,而且死亡率也高;而嫉妒心较少的人群,心脏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明显低于其他人,只有前者的1/3~1/2。此外,如头痛、胃痛、高血压等,易发生于嫉妒心强的人,并且药物的治疗效果也较差。
嫉妒心理是一种破坏性因素,对生活、人生、工作、事业都会产生消极的影响,正如培根所说:嫉妒这恶魔总是在暗暗地、悄悄地“毁掉人间的好东西”。
1. 直接影响人的情绪和积极奋进精神。
2. 容易使人产生偏见。嫉妒,在某种程度上说,是与偏见相伴而生、相伴而长的。嫉妒程度有多大,偏见也就有多大。偏见不仅仅出自于一种无知,还出自于某种程度的人格缺陷。
3. 压制和摧残人才。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在对人才的评价和使用的过程中,时常受到嫉妒心理的干扰,使得有些人才得不到及时地、合理地使用。
4. 影响人际关系。荀况曾经说:“士有妒友,则贤交不亲;君有妒臣,则贤人不至”。嫉妒是人际交往中的心理障碍,它会限制人的交往范围,压抑人的交往热情,甚至能反友为敌。
5. 影响身心健康。妒火中烧而得不到适宜的发泄时,内分泌系统会功能失调,导致心血管或神经系统功能紊乱而影响身心健康。
下列6种方法能帮您克服嫉妒心理:
1. 正确认识法。嫉妒心的产生往往是由于误解所引起的,即人家取得了成就,便误以为是对自己的否定。其实,一个人的成功不仅要靠自己的努力,更要靠别人的帮助,荣誉既是他的也是大家的,人们给予他赞美、荣誉,并没有损害你。
2. 攻击嫉妒法。嫉妒心一有苗头,就要立即把它打消掉,以免其作祟。这种方法,需要靠积极进取,使生活充实起来,以期取得成功。
3. “想开些”消除法。人生总有不如意之事,所谓“人人都有本难念的经”即是此理。如果正处在愤怒、兴奋或消极的状态下,能较平静、客观地面对现实,是能达到克服嫉妒的目标的。
4. 驱除虚荣法。虚荣心是一种扭曲了的自尊心。自尊心追求的是真实的荣誉,而虚荣心追求的是虚假的荣誉。对于有嫉妒心理的人来说,他很要面子,不愿意别人超过自己,常常以贬低别人来抬高自己,这正是一种虚荣,一种空虚心理的需要。单纯的虚荣心与嫉妒心理相比,还是比较好克服的。而二者又紧密相连,相依为命。所以克服一份虚荣心就少一分嫉妒。
5. 正确比较法。一般而言,嫉妒心理较多地产生于周围熟悉的年龄相仿、生活背景大致相同的人群中。因此,要采取乐观的比较方法:将己之长比人之短,而不是以人之长比己之短。
6. 自我驱除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