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理群文选-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事比上海各报连续报道,成为满城谈论的一大新闻。
……这一天 ,临近北平著名的商业中心王府井的八面槽街道上,和往常一样,
挤满子熙熙攘攘的人群。突然,跑来一个日本模样的士兵。看见小贩抢了东西就走,
小贩赶上要求付钱,日本兵抡起木棍一阵猛打,小贩昏倒在地,他的女儿跪在一边
哭泣,日本兵对她动手动脚,旁边站着一个美国人,哈哈大笑,连声说:“顶好,
顶好!”……
街上的行人正议论纷纷,只见一个背着书包的八九岁的孩子,拾起一块石头向
日本兵冲去。一位年轻的大学生连忙抱住他说:“小弟弟,这不是真的,这是我们
在演戏呀!”这孩子从这位纠察队员怀里挣B克又冲问“美国佬”,把他手中的纸
牌摔在地上,狠狠踩得粉碎。他痛哭着说:“我爸爸就是被日本鬼子打死的呀!”
演员与围观的行人都感动得流下了眼泪。“吃过日本鬼子苦的真不小啊!”老人在
叹息。一个三轮车夫愤慨地说:“日本鬼子坏,美国鬼子也不是好东西!”
……“坐牢算什么,我们不害怕。放出来,还要干!”
“天快亮,更黑暗,路难行,坐牢是常事情,常事情。”
悲壮的歌声在沉沉的黑车里升起……
这是学潮中被捕的学生在举行狱中文娱晚会。由上海法商学院有名的“小喇叭”
(广播员)陈明珠报幕,上海音专张利娟女高音独唱,大厦大学朱杏桃、朱萍影表
演《青春舞曲》(只能听到歌声和节拍声)。这可急坏了被同学们称为“黑熊”的
看守长,他手执扁担,楼上、楼下来回奔跑,却挡不住同学们越来越响亮的歌声…………
“山那边哟好地方,穷人富人都一样。你要吃饭得做工哟,没人为你做牛羊。老百
姓呀管村庄,讲民主,爱地方,大家快活喜洋洋。”
上海法学院印敏之和永安公司职员王荣宝(他被错当作学生而被捕)正准备合
演自编的活报剧《狗官升堂》时,突然发现楼对面的特务看守在偷偷记录台词,为
避免天辜损失,晚会紧急刹车,监狱又落入一片沉寂……
就这样,歌和诗,画与剧,伴随着学生运动,从校园飞向街头,工厂,农村,
监狱……
在中国的教育史上,从来没有像40年代末这一时期这样,校园内涌现出这么
多各式各样的学生社团、壁报、刊物,有如此名目繁多的自发的与有组织的集会,
以及这样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
在我们好不容易才找到的当年出版的《国立清华大学1948年级年刊》上,对于
风行全校的“清华的壁报”有这样的介绍:“当人走到大饭厅前,或是走到静斋的
过道上,你准可以看到许多红红绿绿的壁报,贴在两旁的墙上或木板上,经常地拥
挤着大群的读者,围着观看。
“这些壁报,差不多每一个都是集合十余个至三、四十个志同道合的同学作为
主人。其中多数的壁报在一起组织了‘壁报联谊会’。……
“壁报经常报道清华园内外的现实,反映同学的意见,监督自治会的工作。壁
报的形式有杂志型、报纸型、书报型等,甚至一篇文章一期,或数文长的大块分析
文章一版都有。内容更为繁多了,如综合性的有‘炼’、‘清华人’、‘静声’、
‘火把’、‘原野’、‘拓’、‘莽原’、‘塞北’、‘华’等;新闻性的如‘新
报’、‘蛰’、‘惊蛰’、‘体育新闻’;重分析的如‘方生未死之间’、‘拓’、
‘钢铁’;文艺性的有‘新诗’、‘文艺’;艺术性的有‘阳光’、‘清华乐坛’、
‘大家唱’;自然科学的有‘科学时代’、‘工程学习’;新书介绍性的有‘一二
一’(一二一图书馆出版);研究性的如‘鲁迅研究’、‘营养特刊’;反映生活
的为‘女同学半月刊’、‘耕友’;评论性的‘清华评论’等等,等等。
重大的问题降临时,壁报往往会百分之百地动员起来,大幅横满大饭厅的一排
玻璃窗的‘联合版’是常有的事。这里会反映出大家讨论过的对这件‘大事’的一
个有系统的看法和意见。所谓‘大事’诸如迫害袭来时,反饥饿呼声高涨时,助学
浪潮卷起时,还有如对美扶日问题、校庆、五四、募损寒衣运动等,都勇敢而坚定
地呼吁过,反抗过。“
每一份壁报都可以看作是一个社团,而社团的范围则要更为广泛。仅《国立清
华大学1948年级年刊》上作专门介绍的就有:“阳光杜”(前身是《木炭社》,
系一美术团体),“新诗社”、“文艺社”(均由西南联大移植过来,历史较长)。
“铁马体育队”(前身是“牛马狗鸡足球队”,据说会员都是“爱玩爱闹的一群活
宝”),‘“金刚体育会”(也是发源于昆明,而且现在有清华、北大两个“兄弟
会”),“黑桃体育会”(以玩垒球出名),“大家唱”歌咏队,“新生”歌咏队,
“清华合唱团”、“清华音乐联谊会”、“清华管弦乐队 ”、“清华军乐阶段”、
“清华剧艺社”、“大将清华国剧社”、“清华业余无线电会”、以及学生自办的
专教附近乡村孩子的“识字班”、“一二一图书馆”,作为清华喉舌的刊物则有:
《清华周刊》、《清华旬刊》、《清华新闻》、《清华通迅》、《清华文丛》等。
至于未作介绍的、规模及影响都较小,以至随生随灭的社团恐怕要更多。
不仅清华如此;就我们所看到的材料,同时期的北大,也有“北大人社”、
“奔流社”、“风雨社”、“呐喊社”、“沙滩合唱团”、“新诗社”、“北星体
育会”、“北大剧艺社”……等社团,北大师生还自费筹建了被称为“北大人的精
神粮仓”的“孑民图书馆”。上海、南京校园里的社团更如雨后春笋。如复旦大
学的“缪司社”、“旦声合唱团”、“笔联”、“歌联”、“美联”、暨南大学的
“青蛙歌咏团”、“新闻学会”、“法律学会”、“华侨同学会”,交通大学的
“山茶社”及其合唱团,南京金陵大学的“时声社”、“活力社”、“狂捐社”、
“草原社”、“敢社”、“菲凡社”,“骆驼”、“向日葵”、“火把”、“绿林”
等团契,等等。
八、九十年代陆续出版的回忆录不约而同地谈到这些社团、壁报、刊物,在4
0年代末被称为“第二战线”的学生运动中,都发挥了极大作用。其中的文艺社团
更是以“文艺轻骑兵”的姿态活跃在每一次学潮的第一线。就我们所收集的材料,
仅上海、南京、北平三地,1946——1948年间,各种类型、规模的演出就
有60次之多。稍加注意,就不难发现,这一时期学生文艺活动主要采取四种文艺
形式,即群众歌曲、漫画、活报剧及朗诵诗。而同时期的专业作家、艺术家的创作,
除小说外,影响最大的作家(艺术家)、作品,也大体采用(或接近于)这四种文
艺形式。在这个意义上,我们甚至可以说1948年(及其前后的年代)的中国文艺是
群众歌曲、漫画、活报剧与朗诵诗的时代(或者还应该加上长篇小说)。
这其问的“缘由”是值得深思与研究的。
群众歌曲似乎是天生地与“革命”联在一起。人们只要提起法国大革命,就会
想起《马赛曲》。俄国十月革命的领导者列宁早就指出,全世界的无产者都可以凭
借《国际歌》在地球的任何角落找到自己的“同志”。歌声更时时伴随着中国共产
党所领导的革命。诗人何其芳在40年代就写有文章,谈到“革命圣地”延安给他
的第一个深刻印象就是八路军战士之间的“拉歌”。他的同学散文家吴伯萧直到6
0年代还在著文深情怀念还安的“歌声”。而中共地下党在领导国是党统治区的学
生运动时,一开始就自觉地把唱歌作为联络、发动以至组织群众的手段与武器。据
当事人回忆.早在1946年就经中共上海市文化工作委员会(简称“文委)领导
的安排,在中共领导的上海”学团联“下钮了”新音乐社“,作为组织与领导全市
群众歌咏活动的核心。在很短的时间内,上海的歌咏团(队)就发展到300多个,
遍布大、中、小学校和银行、百货、交通、水电、纺织等行业。”一些主要的学校
几乎有会必唱,重点学校更是班班唱、天天唱,新开辟的学校或力量不强的单位常
有以歌咏活动为着手点,从而打开局面的。可以说哪里有歌声,哪里就有党的工作
“,我们也可以说,哪里有中共领导的革命运动,哪里就有歌声。国民党当局大概
也早已敏感到学生中的流行歌曲与中共领导的这种不寻常关系,曾由中央执行委员
会向教育部发出密令,要求取缔《你是个坏东西》等4首歌曲,”以遏乱萌“。一
些群众歌咏活动中的领导人和积极分子也成为军警追捕的重要对象。”唱歌“就这
样成了”革命“的同义词。
正是在40年代末的学生运动中,把群众歌曲的“革命”功能发挥到了极致。
一位当年歌咏活动的参加者直到90年代“心中”仍“回荡”着“一支歌”:《你
是灯塔》;他这样回忆40多年前,在民主广场上第一次学唱这支歌时内心的感受:
“革命的歌一下子把同学们的心抓住了,无数张口同声唱出了时代的最强音。虽说
是新教的歌.可是那滚烫的革命歌词立即溶进了饥渴的心田。一块广场,一支新歌,
一个声音,一种精神,一股力量,凝聚成一个意志:团结,战斗!”“我仿佛觉得
歌声升华了,弥漫充塞于整个上海夜空,一扇扇窗户在打开,一双双手在挽起,歌
声雄壮高昂,似乎在全国各地传来了深沉的回音。”尽管在事后的不断回想中不免
强化(也即一定程度上的夸大)了某些东西,但仍然相当真实地反映了广场上的群
众歌曲对人的精神的渗透与影响。这首先是一种思想、心理、情感的凝聚与认同:
当无数个个人的声音融入(也即消失)到一个声音里时,同时也就将同一的信仰、
观念以被充分简化、因此而极其明确、强烈的形式(通常是一句简明的歌词,如
“团结就是力量”之类)注入每一个个体的心灵深处.从而形成一个统一的意志与
力量。处于这种群体的意志与力量中,个人就会“身不由己”地做单独的个体所不
能(不愿或不敢)做的事。这是一个“个体”向“群体”趋归并反过来为群体控制
的过程。这也正是“革命”所要求的:面对强大的暴力,是英勇的群体的反抗。如
学生们对着军警的围捕高唱《坐牢算什么》;面对个别的异己者,是群体的威压与
审判(专政)——一就像全体同学怒斥特务齐唱《你是个坏东西》。同时,这也是
一种思想、心理与情感的升华(转移):被歌声所唤起的激情,一旦从善的方面升
华,就产生了信仰的崇高感——当人们高歌《你是灯塔》,或憧憬理想的柔情——
当人们低唱《山那边呀好地方》时。也正是在这样的群体的浪漫激情氛围中,个体
生命中难以抗拒的孤独、感伤,以至恐惧,都会于不知不觉中消失,而转化为处于
另一极端状态下的集体英雄主义的气概与豪情。这同样是能够直接导致革命行动的。
至于《茶馆小调》那样的歌曲,也能于“嘲笑”(既是对统治者,对小市民社会,
也是对自己内心的怯懦)中消解(战胜)恐惧,转化为激昂的反抗。这样的群众音
乐最后成为革命群众运动中动员、团结群众的有力武器,恐怕正是由其“本性”决
定的吧。
戏剧在本源上也是一种一场艺术。后来又发展成为剧场艺术。而中国现代话剧
正是在广场戏剧与剧场戏剧互相对立与渗透中得到发展的。曹禺曾在广场话剧得到
充分发展的抗战时期,对其创作特点作过一些概括,如应反映时代,主题要鲜明,
故事头绪不能太多,人物宜典型化,即夸张人物的特点,加以重复,要有强烈的动
作,抓住观众的注意力,等等。我们所能见到的少量保留下。的当年的“活报剧”,
都大体具备这些特点,可以说是一种典型的广场话剧。称为活报“,是强调其时事
新闻性,即所谓”活的新闻揉进写剧的技巧给观众一个忠实的报道“。4月6日北
平各校宣布罢教罢课,清华剧艺社很快就编写、排练出独幕剧《控诉》,通过主人
公周桐教授一家不幸命运发出了抢救教育危机的呼声。7月5日发生了军警枪杀东
北流亡学生的事件,北平学生为表示声援,由燕大燕剧社赶写出《大江流日夜》一
剧,由北平学剧联社演出,发出了”一个人倒下去,千百万个人站起来“的怒吼。
在1947年的”五·一五“运动中,当学生代表正在与国民党行政院副院长王云
五谈判,学生们就已在行政院外现编现演了《”社会贤达“》的活报剧,对王云五
进行了有力的讽刺。这类的创作与演出具有强烈的现场鼓动性,往往使观众与演员
融为一体,有时(如前述北平学生在八面槽街头的演出)更是让演员混在观众中,
观众于不知不觉中参与到戏剧演出之中。这样,整个广场(街头)就成了一个前场
.不仅演员占湖众了间.回回众与观众之间.都产生了心灵的感应5回回的交汇.
这种处于同一时空下的群体\回回共振”所产生的门学剧)效果}撩人的Z回百、
成千、成万的人随着剧情的发展,撤回声一哭.或敞怀一笑.或同声一吼.郝癫回。
c的愤漫、哀伤……都得到尽情的释放.、0是就转化为一种巨大的难以言状的欢
乐.0剧本来就具有娱乐性.这时候广场上的活回剧演出就成了真正的节日演出了
一而9回思县就说过.“革扩‘就是人民群众的盛大瞩日。⑤国漫画作为一种”夸
张“的艺术.也是d适合于这个广场时代的。郭沫若曾把漫画壤作为”新梁司九神
"(一户人讲。特昙.以贿一两年的期问. j#画展的 jj3方的努力 #
x浙惊人呵!他们的脑筋是精神上的原子弹“吻。前述上海法学院的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