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东吴吃软饭-第7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仁又说到了西北的战争。命群臣商议。
孙仁道:“孤欲出兵助曹丞相,如何?”
群臣一听,顿时傻眼了,究竟主公是出于什么样的心态。才说出这样的话来的?
曹操曾率军二十万之众,进攻东吴,所幸的是。东吴军队在孙仁的英明领导之下,才得以击败曹军。
而在赤壁之战之后,孙仁又派军队进攻合肥,虽然合肥之战中没有分出胜负,而双方也签了和约,但是无论怎么看,东吴与曹军之间,都不可能是朋友。
见群臣们脸有难色,孙仁又道:“天底下没有绝对的朋友,同样也是没有绝对的敌人的,昔日曹操欲挥师东吴,我东吴与他之间,自然仇深似海,但是今时不同往日,曹操的目标已经转移到了西北,我东吴可是曹军的后方。
当下,我东吴应做之事,是为了自身而谋求利益,若是助曹操出兵征讨西北对我军有利,那么我东吴自然可以如此去做!”
孙仁说得有理,群臣们无话可说,他们已经完全跟不上主公的思考节奏了。
对于出兵援助曹操之事,群臣无法反对,于是孙仁又说了另一件事情,便是铸造货币一事。
群臣们对于商贸一窍不通,对于孙仁所说的“铸造货币对于东吴的经济发展有莫大的好处”也不甚理解,所以他们也找不出理由来反对。
群臣们都赞同铸币,而新币的名称,在经过群臣们的探讨之后,被定为了“吴币”,按照孙仁的说法,吴币能够成为在全天下都流通的一种货币!
朝会之后,孙仁径直来到书房,而在书房之中,孙仁最想要见到的人杨林就在这里等着。
今日的朝会,杨林并没有参加,而孙仁也没有责备他,因为杨林现在虽然已经是东吴长史了,但是他在朝会上的样子却和他作为门下书佐时候的一模一样,一句话也不说,只有当孙仁问起他的时候,他才会开口。
既然没有来参加朝会,那么孙仁便让杨林在书房候着,在朝会结束之后,孙仁便首先来到了这里。
只有在两人面对面而四下无人的时候,孙仁和杨林才能敞开心扉说话。
孙仁道:“杨林,你又要离我而去了?我都有一些怀疑,你是不是讨厌见到我了!”
孙仁嘟着嘴的模样甚是好看,虽然她也知道杨林的本意不是那样的,但是她却要使一下小性子。
杨林安慰道:“仁,这东吴是你和我的容身之所,东吴的强大,是我们共同的愿望,所以,只要是对东吴有利的事情,我们就应去做,无论会去到多么遥远的地方,我们都心甘情愿。
你瞧,西北一带的战事,已经不太均衡了,这就像是围棋一般,原本黑子和白子在棋盘中绞杀,难分伯仲,可是黑棋却因为走了一步错棋,导致局势一边倒,如是白子赢了,对于我东吴,却不是什么好事,所以,当黑棋陷入困境的时候,我们就应当帮助一下。”
杨林将天下比作棋盘,也是无可厚非的,而孙仁也能够听明白一点。
有的时候,杨林向孙仁的建议,并不会说得太明白,而当孙仁去付诸实施了之后,杨林的建议的效果,就立马实现了。
久而久之,孙仁对于杨林的建议,已经没有任何的怀疑了。
是因为杨林提了援助曹操的建议,孙仁才见这项建议在朝堂之上命群臣讨论的,而讨论的结果,是群臣无话可说。
杨林又道:“毫无疑问,曹操是我们吞并天下最大的绊脚石,但是这颗绊脚石。现在却有着存在的必要,若是曹操败给了马腾和张鲁的联军,那么这两家便可直捣长安,长安若破,天下又将大乱,好不容易形成的三足鼎立的局面,就会土崩瓦解,到了那个时候,我东吴所得来的发展良机,也会就此失去。
反之。若是曹操与马腾、张鲁处于焦灼,那么久而久之,马腾和张鲁必定会被曹操所灭,但是曹操作为胜利者,他也是杀人一万自损三千,从此以后,曹操的实力,再也不足以支撑起庞大的军队,他将会走下坡路。这也正是我东吴的目的所在!”
杨林说得孙仁哑口无言,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孙仁对于杨林的建议,也只能点头称是了。
于是孙仁便下令。命杨林率近卫军前去增援曹军,当然,这也是展示近卫军实力的一个最好的机会!
隔日,杨林便离开了柴桑。他并没有敢去秣陵去与近卫军汇合,而是以使者的身份,去了许昌。
如今。曹操正在外率领着军队作战,在许都迎接杨林的,竟然是司马懿!
现在的司马懿,只不过三十多岁,官职也只是一名小小的黄门侍郎,因为曹操远征在外,所以司马懿便有了抛头露脸的机会。
司马懿奉命接见杨林,知道杨林是东吴的使者,并且职位颇高,因此司马懿对于杨林还算客气,虽然杨林一脸的稚气,但是年长不少的司马懿,却也并没有小瞧他,对他毕恭毕敬。
司马懿道:“尊使远道而来,不知有何吩咐,若是紧要之事,我自可以命人快马加鞭告知丞相,如今东吴与我方,已是盟友的关系。”
杨林道:“我主孙将军,见曹丞相前方战事吃紧,特意命在下来问问,丞相是否需要东吴的军队来增援?”
司马懿一听,顿时愣了,前方陷入苦战,曹丞相最想的,便是能有一支军队来增援自己,而万万没有想到,东吴竟然会主动送来好处!
司马懿并没有参加过赤壁之战,但是他却听闻了东吴军队的狠辣,那是曹丞相率军以来最惨痛的一次失利,对于赤壁之战的失利,许多的军士,到现在还耿耿于怀。
更有甚者,东吴军队还趁机进攻合肥,也使曹军蒙受了极大的损失,无论从什么方向来看,东吴的军队和曹操的军队都不算是友军,就算是后来双方签订了互不侵犯的和约,司马懿也从来没有见东吴当做是朋友。
因此,对于主动示好的东吴,司马懿还是有一些怀疑的。
司马懿问道:“如今丞相已经陷入到了苦战之中,若是东吴有心增援,又何必前来许昌,为何不径直修书给曹丞相?”
杨林却道:“若是休书与曹丞相,只怕曹丞相不会同意的,曹丞相性格多疑,东吴增援,他只会以为东吴有诈,而不用东吴的援军,若是来到许昌,与丞相的幕僚相商,其可行性倒大一些。”
“原来如此。”
司马懿叹了一句,曹操的性格,司马懿也是知道的,曹操如此多疑,对于原本就是敌人的东吴的援军,他自然可以选择不接受。
若真是如此,只怕西北的战事,可就危险了。
司马懿又问道:“那么以尊使看来,如何才能使东吴援助我军?”
杨林道:“将东吴的军士化装成曹军的士兵,掩人耳目,开赴前线,当占据扭转之后,我东吴军士便撤回去,神不知鬼不觉!”
司马懿一听,哈哈大笑,道:“尊使,你当我是三岁的小儿,岂是如此好糊弄的?让东吴的军士换上曹军的军服,如此偷梁换柱,若是出了半点岔子,你让曹军如何自处?”
杨林一向聪明,说话自然很有逻辑,但是这一次,在司马懿的面前,他所出的主意却漏洞百出。
当然,这并非是因为杨林的疏漏,而是别有原因。
杨林道:“司马兄,正是因为你是绝顶聪明之人,我才道出了如此一句毫无道理可言的话,这正应了那一句老话,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见了当世俊杰。自然要说一些出格的话来!”
杨林称呼司马懿为当世俊杰,司马懿听得高兴,于是也不再笑话杨林。
司马懿道:“尊使,你是东吴长史,我知道你一定有些本事,只是不知道,你此次来许昌,究竟所为何事?”
杨林又道:“实不相瞒,在下此次以使者的身份来到许昌,只是为了在江北找些帮手的。”
“找帮手?”
司马懿对杨林所言不甚理解。于是又追问了一句。
不过杨林却显得非常的平静,道:“合肥之战,我东吴虽然与曹丞相结盟,但是由于荀彧的阻挠,我东吴欲与曹丞相通商的想法付之东流。今我东吴已然和西蜀通商,从结果上看,这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情,要与曹丞相通商,在江北一带。必须有帮手在,因此,在下才来许昌找帮手的。”
杨林之言,司马懿可不敢全信。他保持着沉默。
杨林又道:“不过,当我见到了司马兄之后,才知道,已经不需要再去找其他的帮手了。以司马兄的才干,我相信司马兄是东吴帮手的不二人选。”
杨林的一番恭维,并没有能够打动司马懿。
司马懿心中纳闷。这位东吴的使者,竟然敢径直来到江北之地,对于曹丞相手下的谋臣大放厥词,说什么找帮手,根本就是找内应嘛!
换句话说,杨林是想收买曹丞相手下的官员,让他们为东吴办事!
这个叫做杨林的家伙,凭什么对自己讲出这样的话,是因为东吴所给出的利益非常的诱人?还是杨林自信以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色,定能够游说成功?
还是说……
司马懿可是绝顶聪明之人,他所想到的,自然比其他人要更深入一些,但是,司马懿也在怀疑,自己所想到的,难道就是杨林游说自己的理由?
他难道已经知道了自己对于曹丞相有异心?
——当然,司马懿的脑中在草草的闪过这个念头之后,他又不再朝这个方向去想了,因为这根本是不可能的,杨林不是神仙,他不可能瞧出自己心中所想。
但是正当司马懿朝着其它地方去思考的时候,杨林却突然说道:“司马兄以不世之才,仅仅在曹丞相的手下当一名侍郎,这实在是太屈才了,司马兄,若你真如世间传闻中的那样聪明的话,自然不会甘于现状,司马兄,不知道在下所说的是否正确?”
杨林旁敲侧击,说一半,却又藏着一半。
司马懿想要否定杨林知道他的心思,但是在听过杨林所说的话之后,他又改变了这个念头。
杨林不是仙人,他怎么可能知道自己心中所想,但是若是不知道,他又怎么能够说出那样的话来?
司马懿的心中憋屈,于是便道:“尊使,你不必拐弯抹角,有什么话,你大可以直截了当的说。”
杨林微笑着说道:“司马兄,想必你之前一直在想,在下有没有猜出你的心思,实不相瞒,若不是早知道司马兄对于曹公心有异心,在下也不会对司马兄说出这些话的,在下的建议,司马兄姑且听之,如何?”
真相大白,司马懿也无话可说。
自从自己为官以来,司马懿都颇为谨慎,一向不在人前卖弄自己的才干,只是尽职尽责的完成自己的事。
但是虽然司马懿的事务处理得很好,他的提升却是有限的,以至于到三十多岁,也只是一名侍郎,这固然是与司马懿将才能隐藏的关系,也是因为曹操并没有将司马懿看在自己的眼中。
而至于司马懿对曹操的异心,是从来就有的,只是他从来没有在人前表露,连在喝醉酒的时候都没有对旁人提及,可是,杨林他是怎么知道的?
杨林的话,司马懿不想承认,但是杨林又道:“若是司马兄不愿意承认,在下也无话可说,只是若是错过了在下这条线,只怕司马兄日后再无升迁的机会。”
司马懿此人的野心极大,他最害怕的,就是一生默默无闻,若真如杨林所说,司马懿还不如一头撞死在墙上!
杨林接着说道:“所谓良禽择木而息,司马兄有才,但曹公却不重用。这是曹公的过失,可是我东吴却是不同,我东吴之主用人唯贤,不管你的出身如何,只要是有才干的,就会被主公重用。
你看我,我只不过是一位小小的说书先生,可是主公见到我有才,才将我委以重任,到了现在。我已经做到了东吴的长史,英雄不问出处,正是指的这一点。”
杨林的话,径直将司马懿给说动了,只是司马懿可不愿意就此答应杨林去当什么东吴的帮手。
司马懿抖了抖嘴唇,才说道:“那么,以尊使的看法,东吴的军士,要怎么样才能够神不知鬼不觉的混入到曹军之中呢?”
杨林笑道:“战乱之时。临时征兵,也是无可厚非之事,司马兄可以表奏曹丞相,说今时今日。西北战事持久,贼军不宜对付,而曹军可用之军士,已经有限。因此,建议曹丞相征兵。
在征兵之后,我东吴军士。便可神不知鬼不觉的混入到曹军之中了,到战争结束之后,我东吴军士便不再留在曹军中了。”
这一次,杨林所说的话,倒也是十分符合逻辑了,当然,这也仅仅是字面上的“逻辑”而已,对于司马懿,杨林的话依旧是漏洞百出。
司马懿问道:“尊使,你这么做,究竟是为了何种目的?若是想攻城略地,并不需要将东吴的军士伪装为曹军的士兵,只消率军打过来就行了,以东吴军的实力,只怕打到许昌,也不是难事。”
杨林道:“若是对司马兄,我倒也没什么可隐瞒的,这一次,我东吴的目的就是为了帮助曹丞相的!但是,若是我东吴明目张胆的帮助曹丞相,无论曹丞相接受了东吴的增员与否,他心中都会起疑的,到了那个时候,对于东吴下一步的举措,便是一种阻碍了。
而只有东吴帮助了曹丞相,而曹丞相也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接受了东吴的帮助,那种平衡才能够维持下去,而现在的东吴,最需要的东西,就是这种平衡了!”
“平衡……”
司马懿有些懂了,不过也只是懂了杨林的话的一部分。
杨林所说的话,显然已经超出了司马懿这位绝顶聪明之人的理解范畴。
维持天下的平衡,的确,当今天下,以东吴的局势最为稳定,当前的东吴,正是一副兴兴向荣的景象,因此,东吴最需要这种平衡了。
为了维持天下的平衡,所以必须在神不知鬼不觉的情况下帮助曹丞相,这样的理由倒也说得通。
从这么来看,东吴帮助曹军,倒也是一种出于自身考虑的行为了。
司马懿道:“如此看来,东吴帮助我曹军,是没有任何阴谋的,既然如此,我也无话可说了。”
杨林笑道:“司马兄,你既然对于曹丞相并无十分忠心,那也不需要对于东吴的计策有什么顾忌,我杨林身为东吴长史,倒可以向你承诺,日后的东吴,将定会比曹丞相一方强大得多,你只需要向我东吴卖一个好处,我东吴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