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北汉燕王 >

第131部分

三国之北汉燕王-第131部分

小说: 三国之北汉燕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训练新兵,一面建设学院,同时招募有声望有能力的人来担当教师。经过初步的划分,学院将分成儒学、医学、兵科、匠学、商科、农科、法理和杂学八门课程。

商议完毕之后,徐荣缓缓站了起来。叹息着说道:“徐荣蒙主公器重,本应率军驰骋沙场以报效主公。可是现在徐荣已是残废之人,心中再无半点雄心壮志。荣愿隐居学院之中,将胸中所学传授给资质上佳之人,以报效主公厚恩。”

敖烈闻言。默然无语。沉思了片刻之后,才同意了徐荣的提议:“既然徐将军心意已决。某也不在强求。将军的俸禄。按照原职双倍发放,请将军放心。”

有旧人退居二线,必定就会有新人到来。就在敖烈和徐荣对话之际,一名军士来报,诸葛亮来了。敖烈在座位上足足愣了半分钟,然后哈哈大笑着说道:“某的管仲、乐毅来了。”然后站起身来。亲自迎了出去。

数年未见,诸葛亮长的高了一些,也更帅气了一些,身上的书卷之气到是少了很多。取而代之的,是睿智和成熟。可见这数年来,诸葛亮在庞德公门下学到了很多东西,已经完成了从青涩少年,向成熟男人的转变。

“大哥。”看到敖烈,诸葛亮只来得及说出这两个字,剩下的话,就被哽咽所吞没。千言万语堵在胸口,却似乎唯有喜极而泣才能表述他心中的独白。

“走,随某进府。”敖烈简短的回了一句,走上前抓住诸葛亮的手,拉着他向府中走去。诸葛亮压下心中的激动,反拽了一下敖烈的手臂,然后指着身后的三人向敖烈介绍道:“这几位,是小弟的至交好友,博陵崔州平、颍川石广元、汝南孟公威。他们因放心不下小弟,故此不远千里陪同小弟一起前来。”

敖烈松开了诸葛亮的手,向着崔州平等三人深深的鞠了一躬,口中说道:“多谢三位一路上照顾孔明,某在这里多谢了,请一同进府奉茶。先前某初见孔明,心中激动,怠慢了三位,还请海涵。”见到敖烈果然像传说中的那样,待人亲厚、礼贤下士,崔州平三人齐齐拱手说道:“多谢君侯盛情,我等叨扰了。”

回到大堂之后,在南阳时就和诸葛亮相识的赵云、马超等人纷纷上前和他亲热的打着招呼,其余不认识诸葛亮的人,也早就知道诸葛亮的名号,知道他是敖烈内定的第一谋主,也都站起身来和诸葛亮见礼。

礼毕之后,敖烈返回到了主位之上,指着身旁的座位对诸葛亮说:“孔明,坐到这里来。”现在诸葛亮没有任何官职在身,却能被敖烈指名坐到身边去,可见敖烈对诸葛亮有多么重视了,敖烈把诸葛亮比作自己的管仲、乐毅,可不只是耍耍嘴皮子而已。

诸葛亮微微一笑,却没有坐过去,而是向着大堂内的众人团团一礼,开口说道:“亮年岁最小,投入主公麾下时间最短,又身无尺寸之功,焉敢身居高位?还望主公收回成命。”

原本是敖烈麾下第一谋士的贾诩,见到诸葛亮举止有度,气度恢弘,不由得暗自点了点头。贾诩知道,自己的年岁大了,眼前还能应付,可是以后会越来越力不从心,培养接班人的事,自然是越早越好,也能让自己的接班人尽早成熟起来。眼前的诸葛亮,未尝不是一个很好的培养对象。

缓缓站起身来,贾诩把刚才众人商议的事情复述了一边,然后带着考核的意思看向诸葛亮,问道:“孔明,这件事,你怎么看?”(未完待续。。)

第一百八十三章一鸣惊人

面对贾诩带有考核意思的问话,诸葛亮微微一笑,从容不迫的朗朗言道:“主公的决定很英明。我军连续数年以来,北抗匈奴、乌桓;南击黄巾余党;西进洛阳破董卓;东渡大洋剿水寇,将士们南征北战,早已疲惫不堪,若此时举疲惫之师远征袁绍,即便是胜,也是惨胜,亮以为熟为不智。”

话锋一转,诸葛亮继续说道:“休养生息虽为良策,然必须要有相应对的法度来支撑,才能起到最佳的效果。亮以为,主公应破除旧有的一些律法,制定顺应时代的新法,让治下百姓们有法可依,军中将士有法恪守,这样一来,军中府中秩序井然,上下一心,数年之后则大事可期。”

说实话,开始的时候,一些将官对诸葛亮礼敬,完全是看在敖烈的面子上,认为年纪轻轻的诸葛亮纵使天纵奇才,但毕竟年纪还小,尚不足以托付重任。没想到诸葛亮一席话说下来,有理有据且见解独到,让原本心中不服的将官们逐渐收起了轻视之心,认真地听着诸葛亮的分析:

“至于开办学院之事,这个提议虽好,但实施起来却颇有难度。众所周知,当今世上最好的学府莫过于鹿门山学院了,水镜先生和吾师庞德公两位高士坐镇鹿门山,让学院天然带上了一层夺目的光环,主公若想开办学院,至少也要找几位名动天下的鸿儒来镇场,才能和鹿门山学院一争高下,否则的话,凭什么吸引那些寒门士子前来潜心修习?”

顿了一顿,诸葛亮继续说道:“不过,主公广招寒门士子和普通百姓入学,教授他们各种技艺,让他们在完成学业的同时。对主公从心底生出感恩之情,待他们学业有成,择其中佼佼者录用,分派到各个郡县和军中做官,这一点,亮十分认同。天下奇人异士何其多?许多颇具天赋之人,只因家室穷困,最终导致碌碌无为。主公现在给他们一个机会,他们学业有成之后,必定殚精竭虑以报主公培养、知遇之恩。不但可以解决我军现在中下层官员奇缺的窘境,说不定,还可以发掘出一些可堪重用的栋梁之才出来。”

说道这里,诸葛亮眉头一皱,又说道:“先前亮曾言,开办学院之事困难重重也在于此。主公越过世家望族,给了寒门士子一条康庄大路走,那么最后,必然导致那些世家望族无路可走。试想。大批天下寒士都被主公收拢,那些世家望族又怎肯甘休?那些世家三五年之内,或许不会反应过来,时间一久。必定会明白主公开办学院的真正目的乃是网罗人才。所以,开办学院之事,主公还要慎重考量,要么就不办。要办就要一炮打响,让第一批入院学习的学员们的成色,提高数个台阶。要保证数年之后。能在这批学院中寻觅到几名优秀的人才。”

缓缓吐出一口气,诸葛亮又道:“至于数年之后,我军休养生息之后又该何去何从,亮在来时的路上亦曾反复推敲。亮以为,方今天下,诸侯并起,现在主公元气大损,其他诸侯必定趁机扩充实力。陈留曹操,实为当代枭雄,他必然会将陈留颍川等地连成一片,进而图谋兖、豫,此人,乃是主公亦敌亦友之劲敌;河北袁绍,随因伏击主公之事,名声大损,但其毕竟家室深厚,门生故吏遍天下,天子也不可能真的把他怎么样,因此,袁绍的实力并没有下降多少,他会在这一段时间内,鲸吞冀、青,并且虎视徐州,此人,是主公以后进军中原的第一道考验,我军应当把他放在首要目标之上,时刻注意他的动向。”

“除此二人之外,江东孙氏时代英豪,江东又是人杰地灵,人才辈出之地,依次推断,孙氏久后必为一方霸主。不过主公与孙氏渊源深厚,幽、并与江东之间,又隔着整个中原,因此,主公和孙氏并无利益冲突,可以和孙氏结为联盟,在江海之间用船只互通往来。以为犄角之势。”

“剩余的荆州刘表乃是守城之主,胸无大志;益州刘璋,昏庸暗弱,必不能长久;南阳袁术,为人刻薄,全无人主之姿……凡此种种,皆非主公敌手,不消数年,这些人中必然会灭亡大半。”

“假设亮以上种种判断皆已成真,天下之势则渐趋明朗,主公可兵分两路,主公自引一军南下征讨袁绍,将冀、青两州纳入治下,则退可自保无虞,进可虎视中原;再派一上将军北上,清剿匈奴、乌桓、鲜卑及余扶等异族,然后施以教化,令其或迁居内地,或恪守汉律,则我军北疆无忧,可安心以向天下矣。”

至此,诸葛亮已经把心中所想,全部说了出来。整个大堂之内顿时鸦雀无声,安静的落针可闻。良久之后,敖烈方才在诸葛亮构想的宏图中清醒过来,举起双手,慢慢的鼓起了掌。随着敖烈的鼓掌,其余文武们也都钦佩的站起身来,向着诸葛亮抚掌,热烈的掌声经久不绝。

贾诩笑呵呵的说道:“恭喜主公再得一大才。孔明之才,比之管仲、乐毅,犹有过之。诩以为,孔明比之兴周八百年之姜子牙、旺汉四百载之张子房,也是不遑多让。”见到贾诩竟然把诸葛亮比作姜子牙和张良,敖烈哈哈大笑道:“孔明之才,诸君见识否?适才一番话,可谓一鸣惊人否?”

因为诸葛亮的一番话,让敖烈识人之明的名声,再上了一个新台阶。诸葛亮也因此正式确定了敖烈麾下第一能臣的地位。其大局观的洞察和细节上的微控,都足以让其他人心悦诚服。

在散会之后,敖烈让赵云妥善安排崔州平等三人食宿问题,然后把诸葛亮、贾诩、荀彧、李儒、鲁肃、徐庶以及顾雍等文官留了下来,共同商议一些细节上的问题。几人在经过商议之后,决定先对内部官员进行局部调整,以便让众人的才能得到最大的发挥。

首先,就是诸葛亮的身份问题,敖烈封给他大都督司马之职,总览幽、并二州军政大权。同时。敖烈还把涿郡太守崔琰官升一级,出任并州牧长史,随同高顺前去并州整顿州务,随同崔琰同去并州的,还有和诸葛亮一同前来幽州的崔州平三人,经过诸葛亮的推荐,敖烈知道崔州平三人虽然在历史上没什么名气,但是出任一郡太守还是绰绰有余的。崔琰升迁后空出来的涿郡太守一职,则由荀彧推荐的张既担任。

其次,就是李儒的身份亟待解决。李儒是新近投效敖烈的。以前曾是董卓麾下的谋主,不太适合放到台面上来,所以敖烈在明面只封给李儒一个参军的职位,但却把新组建的暗影交到了他的手上,等到暗影训练成型之后,贾诩就撤出暗影,由李儒来掌控暗影这支特殊部队。

在武将方面,敖烈也进行了一些调整。因为敖烈现在兼任着幽并大都督之职,手中的权力更大了。基本上镇守北疆的官职,敖烈都可以自由分封。除了冠军将军赵云、征北将军马超和镇北将军黄忠这三位已经升无可升的武将之外,其他武将基本上都是官升一级,张辽等人在原职的基础上。都得到了升迁,敖烈还上表请刘协下旨封他们为列侯。至于吕布,敖烈对他倒是不太好直接进行封赏,毕竟吕布的并州牧的职位是刘协亲封的。还有着奋威将军的名号,于是敖烈同样上表刘协,请求封吕布为龙骧将军。

对官职调整完毕之后。敖烈又把调整的方向指向了军队之中。因为在沙县一战中,血杀和虎贲两营精锐损失惨重,所以敖烈把公孙瓒原有的白马义从并入血杀营,把高顺原有的陷阵营并入虎贲营,并在军中挑选精锐之士并入两营之中,不论是幽州人还是并州人,甚至是已经迁居到幽州的乌桓人,只要忠诚度没有问题,作战勇猛的,都有被选中的资格。敖烈还把此次扩充的名额放宽,限定每营在原有的基础上,在多招收一万名精锐,使每个营的人数达到两万之众,进而升级为军,不在称营。

同时,麒麟营也进行进一步的扩充,人数同样也维持在两万左右,与血杀、虎贲一样,今后将被称为麒麟军,而不再称营。在原本的三军精锐扩充之后,敖烈还单独成立了一军,号龙骧军,这支军队全部由精锐骑兵组成,与血杀军不同,龙骧军将配备长柄兵刃和全身重铠,成为正规的骑兵作战部队。龙骧将军吕布,就是这支部队的第一任统帅。同样,吕布麾下的并州狼骑,也将全部并入龙骧军,并州狼骑的名号,今后就将永远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他们将以全新的旗号、全新的装备,出现在他人的视野之中。

除了四军精锐之外,敖烈并没有在扩充其他的兵员。四军精锐扩充完备之后,就将达到八万之众,其余的军士也有七万余人,敖烈麾下的人马届时将达到恐怖的十五万。这样一个数字,对于偏远的幽、并二州来说,已经是所能承受的极限了,幽、并的人口本来就不如中原各州,赋税粮草也较之相差甚远,能维持十五万大军已经相当艰难。而且敖烈不可能穷兵黩武,他还要留下足够的青壮劳动力来保证两州百姓的正常生活。

即便是像现在这样,把军队的人数维持在最低线上,敖烈依然感到头疼不止。在沙县一战中,血杀和虎贲两军精锐丧失的战马、铠甲、战刀等军备,虽然在战后回收了一些,但大部分都已经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不能在配备到军中使用了,尤其是战马,一万多匹战马为了抵挡联军的箭袭,基本上都被射死了,单单是解决战马的问题,就让敖烈感到十分为难。还好贾诩细心,把死去的战马身上的马蹄铁等装备都回收了回来,否则的话,重新打造可供一万匹战马装备的马上三宝,那将又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万通商会的财力不是无限制的,可禁不起敖烈这样的挥霍。通过预算,敖烈得知眼下万通商会的财力,最多只能供应两支精锐军队的重建,其余的两军精锐和普通士兵的军备物资问题,还完全没有着落。万通商会发展的虽然迅速,但毕竟时间还短,成立至今还不足五年,尚不能独力应付这样规模的扩军。

当务之急,是要在短时间内尽快筹集一笔资金,重建麾下的精锐大军。同时,书院的建设也要尽快提上日程,还要像诸葛亮说的那样,招揽几名德高望重的名士压阵,才能起到广招学员的效果。另外还要制定一系列适合幽、并二州发展的律法,使治内人民生活安定,从而促进经济上的发展。

总之,敖烈感到自己的头,都快要被这些零零碎碎的事情撑爆了。(未完待续。。)

第一百八十四章亲情的温暖

接下来的几天,敖烈陷入了无比的忙碌之中。既要组织精锐军队的重建;又要亲自视察场地,以便建设学院;还要时常去万通商会总部,和外公敖老丈核算财物的具体运用,忙的他甚至都没时间去看望自己的母亲和妻子了。用后世一句经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