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官-第1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要带上,人生地不熟的,我们只能靠自己。”
在大灾大难面前,大家已顾不上算经济账了。田文建的建议一经提出,便获得了全票通过。备小组的准备工作,随之如火如荼的进行了起来。
接到田大院长的求援电话,龙江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梅雨婷,立即联系了两家运输公司的七十多辆卡车。同时还慷慨承诺,空军医院可以调取市医药公司仓库里的药品,等任务完成了再进行结算。
这样的好意田大院长自然不会拒绝,立即命令医疗组和防疫组列出了一份药品清单,由韩主任带着药房人员赶往市医药公司签收,并组织运输公司的卡车就近装车。
杨政委和吴主席等政工干部,则赶到大食堂进行了最后一次战前动员。鉴于运力大增,还破天荒的同意大家返回宿舍或家属区,再准备一些基本的生活日用品。
通讯保障是韩参谋和俞干事的工作,闲置了近二十天的六十多部摩托罗拉对讲机再次被集中了起来。另外还从通信营借调了一个通讯分队,携带十二部单兵电台,确保抵达目的地后的通讯畅通。
十点二十分,老卫生队大院里人头攒动,灯火通明。
老天爷还算给面子,雨终于停了下来。药库前的空地上,码放着一排基本生活用品和十二套单兵电台,韩参谋正和送装备的人员,对着单子一项项挨个检查。通信营营长走过来,晃晃手里的一摞纸,问道:“韩参谋,可以签字了吧?“韩参谋念叨着电池放哪了,旁边的人连忙翻开几个箱子,他核对了数量,在那栏上打个勾。对完单子,才打发通信营王营长离开。
整理完自己那辆切诺基,田大院长走了过来,指着地上的电台,冲韩参谋说:“这些电台应该比我的年龄还大吧?看上去跟《英雄儿女》里王威用得那个差不多。”说完之后,还没心没肺的抓起话筒,喊一嗓子:“为了胜利,向我开炮!”
韩参谋合上文件夹,一边示意通信分队人员装车,一便呵呵笑道:“年龄的确不小了,但不是那个。”
这时候,杨晓光抓着一大摞纸跑了过来,气喘吁吁地说道:“院长,都准备得差不多了,要不你也写份这个?”
执行医疗保障任务不等于没有危险,虽然不需要像大堤上的一线部队那样搬沙堵漏,但也需要坚持在大堤上巡诊。真要是大堤决口,一样会被洪水冲走。
田文建接过他手上的那些信件看了一眼,苦笑着说道:“我家老爷子上过前线、打过仗,从小就听他说,上前线只有宣誓书,没有遗书。真要是让他看见我的遗书,非得被气死不可。”
“你不写就算了,我得赶快给师里送去。”杨晓光拍了拍他肩膀,跳上了去师部的救护车。
深夜十一点二十分,师领导和315厂领导都来了,给即将出发的四百多名官兵和职工,做了最后的战前动员。可能是考虑到空军医院是空D师第一支出省抗洪的部队,师领导们还带来了一面连夜赶制的红旗,上面绣着“中国人民解放军龙江空军医院”字样。
授完旗的王政委面色沉重,拉着刚将旗帜转交给江国华的田院长走到一边,低声说道:
“刚接到消息,舟桥旅在撤离花林洲群众的行动中,已有两名战士失踪。小田,医院人员来自那么多单位,你一定要注意部队安全啊。”
花林洲在江中间,所谓的失踪肯定是被洪水给冲走了。想到那两名战士很可能曾经跟自己一起去市政府唱过歌,田文建的心情愈发沉重了起来。
面对着脸色铁青的王政委,田大院长不得不咬了咬牙,斩钉截铁的保证道:”政委,我会把大家一个不少的都带回来的。”
说话间,保卫组廖组织跑了过来,立正敬礼道:“报告,韩主任来电,药品车队已在预定地点集合完毕。”
田文建回了个礼,大声命令道:“出发!”
“是!”
随着廖科长的一声令下,四百多名医护和后勤人员,在运输股的指挥下有序登车。连贺教授、康主任等专家组大部分成员,都换上了迷彩服,鱼贯钻进了车队中间的那辆考斯特。
田文建给许师长、王政委、赵厂长、常副书记等人敬礼道别,随即走到了曹副院长、军招吴所长等留守人员面前,跟大家一一握手道别。
小辣椒拉着郑小兰迎了上来,撅着小嘴,急切地说道:“姐夫,你小心点,有什么事给我打电话。”
“知道了,早点回去休息吧,明天还得值班呢。”
田文建拍了拍她胳膊,指着小兰继续说道:“再过几天就高考了,帮我照顾好兰子。
她跟丫丫是一个考场,到时候一起去,一起回来。”
不等小辣椒开口,郑小兰就泪潜潸地说道:“田叔叔,我没事,您放心吧。”
“好,没事就好。”
田文建重重的点了下头,微笑着说道:
“听小梅的话,争取考出个好成绩。考完了好好休息几天,在机场陪你小梅姐也行,去龙口镇看你李叔叔和白老师也行。总而言之,就当在自己家一样。”
“恩,我知道了。”
有过一次“四面楚歌”行动,和一次免费医疗攻坚战的龙江空军医院,组织分工很明确,基本上不需要田大院长操心。车队行进途中的安全由保卫组负责,将对讲机分到备车后,廖科长、韩参谋、龙部长和俞干事,便大大咧咧的征用了田院长的吉普车,拉响警报一马当先的给车队开道。
考斯特已经坐满了人,田大院长不得不钻进救护车,跟姜正宝、杨晓光等人一样,靠在椅背上闭目养神。
夜色中,车队宛如一条巨龙,缓缓驶出空D师大门。半个小时后,已在滨江路大转盘等候多时的地方车队,在运输般人员的指挥下跟了上来。一辆212老吉普停在一边,等车队全部上路后担负起了殿后任务。
明明很困也很累,但众人就是睡不着。副驾驶上的吴主席点上了根香烟,回过头来,忍不住地问道:“杨政委,咱们的补给能坚持几天?”
杨晓光打了个哈欠,看了一眼窗外的夜色,摇头苦笑道:“这让我怎么说呢?粮油倒带了不少,如果天天喝稀饭的话,应该能坚持两个月。考虑到各医疗点太过分散,我还从采购了十几套煤气灶,到时候给点经费让他们自己解决。““鸡鸭鱼肉和瓜果蔬菜放不住,更不好带,现在也只能这样了。”姜正宝副院长插了进来,瓮声说道:“不过我们带了几十万现金,就算地方政府一时半会儿解决不了我们的补给,那我们也能坚持一殷时间。”
还没等吴主席开口,车队突然缓缓的停了下来。军令如山,明天上午九点前必须向地方防汛指挥部报到,时间是算得死死的,哪能在半路上耽搁啊?
田大院长急了,拉开车窗探头望去,生怕出了什么交通事故。看完之后才松下了一口气,原来前面一公里处是高速收费站。
“洞幺,洞幺,收费站不允许运输公司车辆免费通过,收费站不允许运输公司车辆免费通过!”
对讲机里韩参谋的汇报声,把众人的肺部快气炸了。要知道那可是七十多辆满载物资的卡车,如果全部缴费的话,少说也得三千多。
“我们是去救灾的车队,他们凭什么收费啊?”杨政委怒了,猛地站了起来,准备拉车门下车。
田大院长看了看手机上的时间,一把拉住他胳膊,举起对讲机,咬牙切齿地说道:“给钱,他们要多少就给多少。”
“洞拐收到,洞拐收到!”
不等紧盯着自己的众人开口,田大院长便淡淡地说道:“我们现在已经出省了,大半夜的跟他们墨迹只会浪费时间。这笔帐先记着,回头再找他们算。”
这个小插曲让众人很不舒服,暗想大老远的跑来帮你们抗洪,你们竟然还收我们的过路费。
事实上这样的事才刚开始,想发国难财的大有人在,抵达目的地黄州正好是凌晨六点。
开道车向黄州出租车司机问路时,司机们竟然向韩参谋要“带路费“,否则置之不理。为了尽快抵达预定地点,田大院长不得不咬牙答应了他们的要求。
车冒雨前进,道路泥泞不堪,一路上看到很多被迫撤离的老百姓朝着相反方向走,眼神里是放弃家园的无奈和悲凉,路边不时看到被人遗落的大件物品。
天空仍然下着暴雨,伴随着电闪雷鸣。官兵们一路上说了多话,有点忐忑不安。可到了这,心里反倒平静了。毕竟以前是在电视上看着军人抗洪抢险,现在自己也是其中的一员,不但之前的不快一扫而空,甚至还感觉非常激动。
走着走着,前方忽然停止了前进,桥冲毁了,无法通过。所有人都在雨中等待,直到半小时后附近一个舟桥部队赶来完成作业,车辆才继续前行。
时间肯定是耽误了,还好通讯分队与西江省军区取得了联系。在一个小镇上等待了片刻,市防总和武装部两个工作人员匆匆忙忙的赶过来,引导车队继续前进。
中午时分,到达出现险情的大堤,已有上万人在参与抢险。田文建交待备组组长就地扎营,自己则跟着地方人员先去前线指挥所报道。
(未完待续)
第一百七十一章 抗洪最前线
长江满了,如同一口随时要溢出沸水的汤锅。WWw;长江疯了,好像一只要拼命挣脱束缚的困兽。浑浊的江水越来越高,比大堤下那寥寥无几的几处民房,整整高出近五米。
不知道来自哪个部队的近千名战士,在大堤上千得热火朝天。扛着或抬着上百斤重的沙石料,衣服湿透、鞋子跑掉、脚板划破,全然不顾。
见田文建愣在了那里,黄州市武装部的陶干事,嘶哑着嗓子,介绍道:“很多官兵已经到达体能极限,从来到这他们就颗粒未进,不少人开始脱水。从一个人扛麻袋跑,到两个人搬着跑,再到四个人抬着走,最后变成拖着麻袋在地上爬。”
官兵们将沙袋一层层码放在大堤上,从大堤到填麻袋的地方只有二十米,看着他们的动作和表情上,田文建甚至能想象出,对现在的他们来说肯定像马拉松一样远。而水位仍在快速地攀升,从沙袋缝隙中喷出,一些地方沙袋开始塌陷,掉入洪水中。
大堤上已经站满人了,就算把医院官兵拉上来也帮不上什么忙。更何况医院官兵在体能上无法与野战部队相比,如果大家干半天都倒下了,那上级交代的任务怎么完成?
大部分老百姓都撤了,这里距市区近四十多公里,道路又那么泥泞不堪。一路上的所见所闻,让田大院长意识到他带来的食品补给,可能是黄州大堤唯一能吃的东西,便毫不犹豫地举起对讲机,斩钉截铁地命令道:
“洞拐,洞拐,我是洞幺,官兵们已很长时间滴水未进,防疫组人员立即寻找干净水源,医疗组人员上堤巡诊,其余人员协助后勤组埋锅做饭,确保官兵们两点前能喝上水,吃上饭!”
“洞拐收到,洞拐收到!”
陶干事禁不住流下了眼泪,紧握着田文建的手,哽咽道:“谢谢,谢谢田院长,谢谢空军医院的同志们。”
“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走,带我去指挥部报到吧。”
防汛指挥部设在大堤上,由几根木头和几块破1日的石棉瓦搭成,看上去就像老百姓在公路边搭的简易厕所,要多寒酸有多寒酸。
指挥部的人员不少,但都带领官兵和民兵们干活去了。只有该殷的防汛总指挥黄州市常务副市长钱卫平,和三位老工程师守在窝棚里。
听完田大院长的汇报,钱副市长脸上流露出一丝失望的表情。他的心情田大院长非常理解,因为他现在需要的是人、是机械设备、是救灾物资,而不是一群手不能提,肩不能挑的医生护士。
尽管如此,他还是吟着眼泪,点头说道:
“田院长,我们的工作没做好,让几千名官兵们到现在都没吃上饭。你们的到来,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啊!谢谢,非常感谢。”
“钱副市长,说这些就见外了。根据上级指示,从现在开始龙江空军医院将接受您的指挥,请下达任务吧。”田文建掏出师部命令递了上去,立正敬礼道。
女人比男人多,还有十几位老人。来的车倒不少,可除了点粮食外,净是一大堆没用的东西。一时半会儿间,钱副市长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安排,干脆大手一挥,斩钉截铁地说道:
“田院长,我这个外行指挥不了你们这些内行,医疗保障工作你们自己看着安排吧。”
整个长江中下游全线告急,连两夭前上堤的主力部队部没吃上饭,田大院长也不敢提什么后勤补给问题了。给两眼血丝,一脸憔悴的钱副市长敬了个礼后,就回到了大堤下的驻地。
刚走下大堤,杨晓光快步迎了上来,跺了跺满腿的泥巴,急切地说道:“小田,我都打听清楚了,堤上是R集团军C师的机步团,两天前到的,他们已经干了四十多个小时,你看我们是不是组织点人手,上去跟他们一起加固堤坝?”
田文建指着大堤那边的长江,凝重地说道:“不管堤里还是堤外,现在的水都被粪便和动物尸体给污染了。大灾之后防大疫,我们的工作一样重要。如果不是考虑到这一点,大区和军区空军能派我们到这来?”
“那接下来怎么办?”杨晓光一时间没了注意,也许在他看来扛麻袋更重要。
指挥部什么都不管,连个向导都没派,简直把空军医院当成了来添乱的部队。田文建暗叹了一口,苦笑着说道:“政委,你跟姜队长守在这里。先卸车做饭,然后组建一个野战医院,按计划展开巡诊和防疫工作:我带大部队继续前进,有什么事电台联系。
“好吧,看来也只能这样了。”杨晓光想了想之后,接着说道:“对了……小田,粮食你得给我多留点,大堤上近干号人呢。“全线告急,前面的情况也好不到哪儿去。
田文建沉思了片刻,看着大堤上忙碌着的官兵们,沉重地说道:“政委,我只能给你留两天的大米,坚持一下吧。”
“那也行,先解下燃眉之急,我再让人去市里采购。”
留下十六辆车和七十多个人,车队再次出发。出发前,�